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单元测试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Cu2+、SO42-、OH-、K+ B.Fe3+、NO3-、Cl-、H+C.K+、CO32-、Cl-、H+ D.H+、Na+、Cl-、SO42-2,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Cl-、OH-、CO32-、SO32-、SO42-。
(1)当溶液中有大量的H+存在时,则不可能存在:___________(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不可能存在: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有大量__________和_________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
3,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
(3)其中氧化剂是 ___氧化产物是。
4,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被氧化的钠是()A.9.2g B.10.6g C.6.2g D.4.6g5,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铜6,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强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B. 75 mL 1 mol·L -1 CaCl2溶液C. 150 mL 2 mol·L-1 KCl溶液D. 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7,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 下列实验仪器中一定用不着的是( )A.锥形瓶B.分液漏斗C.铁架台D.温度计8,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 A、萃取分液 B、分液 C、蒸发结晶 D、冷却结晶 E、蒸馏 F、过滤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3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工业炼铝采用电解熔融的铝土矿的方法C.冰晶石能使氧化铝熔融温度降低D.工业上可用还原剂把氧化铝还原成金属铝2.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的3个主要操作为:①酸化,②灼烧,③电解,其中没有发生过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氧化还原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3.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原因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B.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铝不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 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B.3.6 gC.2.7 gD.1.8 g5.在Al2(SO4)3、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量与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B.2∶1C.3∶1D.6∶16.有两种金属混合物4.0 g,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硫酸后放出氢气2.24 L(标准状况),则此混合物可能的组成是()A.Cu和MgB.Al和FeC.Zn和FeD.Al和Mg7.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D.现代电冶炼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8.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镁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HCO+2OH-MgCO3↓+CO+2H2OB.氧化铝和过量的烧碱溶液反应:Al2O3+3OH-2AlO+H2OC.氯化铝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Al(OH)3↓D.向碳酸钙中滴加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9.铝和铍的性质十分相似,下列关于铝和铍的化合物的性质推断正确的是()A.铍只能与强碱反应而不与强酸反应B.氢氧化铍具有两性C.氧化铍易溶于水D.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6分)铝的优良性质决定了它具有重要的用途。
化学一轮复习(苏教版)训练:31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石家庄一中月考)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 )A .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 .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 .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D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解析 铝热反应是利用铝具有强还原性来置换还原性较弱的金属,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
答案 D2.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B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C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3H 2O =====一定条件Al 2O 3+3H 2↑D .该过程的总反应式为2H 2O =====一定条件2H 2↑+O 2↑解析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解过程中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上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有三种,故A 项错误。
答案 A3.(2014·淄博模拟)美、德两国成功合成具有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 3)n ,关于氢铝化合物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 .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B .氢铝化合物中铝显+3价,氢显-1价C .铝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氢铝化合物D .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解析 由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结合H 、Al 原子结构特点可知氢铝化合物中Al 为+3价、H 为-1价;该化合物中H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铝。
答案 C4.(2014·济南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反应实质是:Al 3++3NH 3·H 2O===Al(OH)3↓+3NH +4B .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 +、NH +4、CO 2-3、Cl -一定能够大量共存C .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 溶液D .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 +3MgO=====高温3Mg +Al 2O 3 解析 氨水碱性太弱,不能与Al(OH)3反应,故A 项正确;能够与铝粉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则CO 2-3不能大量存在,也可能呈强碱性,则NH +4不能大量存在,B 项错误;镁和铝都属于活泼金属,故都能与盐酸反应,但镁不能与碱反应,C项错误;铝热反应的实质是利用铝的还原性,铝的金属性比镁弱,故不能用铝热法制取镁,D项错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3-2从铝土矿到铝合金.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二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选择题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答案 C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解析由图像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项错误。
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
由图像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则二者的速率之比为3∶2,D项错。
答案 A3.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Al2(SO4)3溶液与氨水B.NaOH溶液与AlCl3溶液C. NaAlO2溶液与盐酸D.铝与NaOH溶液答案 A4.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3 mL B.7.5 mLC.15 mL D.17.5 ml解析已知n(AlCl3)=0.03 mol,n[Al(OH)3]=0.01 mol,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氢氧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
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当碱的量不足时,则V (NaOH)=7.5 mL ;当碱过量时,则V (NaOH)=0.03×3+0.024L =0.027 5 L =27.5 mL 。
答案 B5.Al 、Fe 、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专题三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1

专题三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共60分)1.电解法炼铝时, 冰晶石的作用........................A.助熔....B.催化...C.还原..D.氧化剂2.下列有关铝及铝合金说法错误的....................A.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高熔沸点的化合物.B.铝是活泼的金属, 其合金抗腐蚀能力差。
C.铝合金具有密度小、高强度及较好的可塑性...D.铝合金可用于制飞机骨架等。
3.在MgO中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 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硫..B.浓氨..C.稀盐..D.氢氧化钠溶液4.铝硅合金(含Si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 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有下列三种物质: ①.②.③铝硅合金, 它们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①③..B.②①..C.③②..D.③①②5.从铝土矿制备铝所涉及的下列有关反应中,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B.偏铝酸钠溶液的酸化C.灼烧氢氧化铝固....D.电解熔融的氧化铝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 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 ②制电. ③制炊. ④银色漆颜. ⑤明矾净. 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 ⑦易拉. 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B.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7.现有MgCl2.AlCl3.CuCl2.FeCl3.NH4Cl五种溶液, 如果只用一种试剂就把它们鉴别开来, 应选用的试剂是A.氨..B.AgNO..C.浓NaO..D.NaCl溶液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A.氯化铝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Al(OH)3↓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 Al(OH)3+OH-=AlO2-+2H2O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D.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 Al2O3+2OH-=2AlO2-+H2O*9.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 铝元素的存在形式.A.一部分为Al(OH)3沉淀, 一部分以Al3+存在于溶液中B.一部分为Al(OH)3沉淀, 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全部为Al(OH)3沉淀D.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A.Na+、Al3+、Cl-、AlO2-B.K+、H+、SO42-、AlO2-C.Na+、Al3+、NO3-、OH-D.K+、Na+、AlO2-、CO32-11.在用H2SO4酸化过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12.以硫酸铝溶液为原料之一, 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 并且易于分离, 最好向溶液中加入A.氢氧化钠溶...B.氢氧化钡溶..C.氨水溶.D.澄清的石灰水*13.下列五个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量从A——E中选择各题要求的序号填入表中溶液加入的物质答案序号饱和石灰水通CO2至过量AlCl3溶液通过量的NH3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通过量的CO2NaAlO2溶液滴加稀HCl至过量MgCl2.AlCl3的混和液滴加NaOH至过量14.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 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 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A.1∶3B.2∶1C.1∶4D.2∶7*15.在NaAlO2溶液中, 通入amolHCl气体, 生成bmol沉淀后, 又通入cmolHCl气体时, 沉淀恰好溶解, 则原NaAlO2溶液中含NaAlO2的物质的量是A..molB. mo..C. molD.cmol或mol15-1.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 用针扎出一些小孔, 放入水中,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完全反应后, 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O2和H2的混合气.B.1.12.H.C.大于1.12.H.D.小于1.12.H215-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粉, 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甲: 乙=1: 2, 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B.3.6...C.2.7....D.1.8g15-3.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3-2从铝土矿到铝合金.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选择题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答案 C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解析由图像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项错误。
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
由图像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则二者的速率之比为3∶2,D项错。
答案 A3.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Al2(SO4)3溶液与氨水B.NaOH溶液与AlCl3溶液C. NaAlO2溶液与盐酸D.铝与NaOH溶液答案 A4.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3 mL B.7.5 mLC.15 mL D.17.5 ml解析已知n(AlCl3)=0.03 mol,n[Al(OH)3]=0.01 mol,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氢氧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
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当碱的量不足时,则V (NaOH)=7.5 mL ;当碱过量时,则V (NaOH)=0.03×3+0.024L =0.027 5 L =27.5 mL 。
答案 B5.Al 、Fe 、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 .制备AlCl 3、FeCl 3、CuCl 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 .电解AlCl 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 、Fe 、Al解析 A 项,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B 项,Cu 在空气中的CO 2和H 2O(g)的作用下与O 2反应生成Cu 2(OH)2CO 3;C 项,三种盐均为强酸弱碱盐,加热时都水解,且生成易挥发的HCl ,随着水分和HCl 的挥发,蒸干时都得到金属氧化物和其氢氧化物的混合物;D 项,电解AlCl 3溶液阴极上的产物为H 2和Al(OH)3。
高一化学 3.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同步练习 苏教版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1.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D.铝热反应解析: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物溶于强酸,与金属氧化物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都属于金属的通性,而氢氧化物与强碱反应,表现了一定的酸性,从而说明Al(OH)3具有酸性,铝有一定的非金属性。答案:B2.(2020·东北名校联考)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性质不活泼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解析: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C项中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色素和杂质的性能,通常用作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铵盐都溶于水。答案:B3.将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4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 HClB.4 mol/L HNO3C.8 mol/L NaOHD.18 mol/L H2SO4解析: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Mg、Al反应均不产生氢气,故B选项排除。Al具有两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而Mg不与NaOH溶液反应,故C选项排除。18 mol/L H2SO4是浓H2SO4,常温下与Al接触发生钝化形成氧化膜起保护作用,不与Al反应,故D选项也应排除,因此只有3 mol/L HCl既能与Mg反应放出氢气,也能与Al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3 mol/L HCl。答案:A4.下列操作所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C.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D.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解析:A项,由于NaOH溶液过量,蒸干后得到的不是纯NaAlO2;B项,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NaCl,过滤后对Al(OH)3灼烧,会分解生成Al2O3,得不到Al(OH)3;C 项,AlCl3溶液蒸干时,Al3+水解,生成Al(OH)3和HCl;D项正确。答案:D5.向含有1 mol 明矾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 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1.5 molB.当SO 2-4恰好完全沉淀时,Al 3+全部转化为AlO -2C.当向溶液中加入1.5 mol 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 3++3SO 2-4+3Ba 2++6OH -==2Al(OH)3↓+3BaSO 4↓D.随着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解析:当Al 3+恰好反应时,离子方程式与C 同,故A 、C 正确。当SO 2-4恰好反应时,n[KAl(SO 4)2]:n[Ba(OH)2]=1:2,此时n(Al 3+):n(OH -)=1:4,故B 正确;D 选项,当C 式恰好反应时,再加Ba(OH)2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OH)3+Ba 2++2OH -+SO 2-4==BaSO 4↓+2AlO -2+4H 2O,沉淀物质的量将减少。答案:D6.向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 。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1000..11.2125517.17.39b Vc A c B p m V C n m VcD m p m ==+=+<<解析:着重考查“守恒法”和“极限法”等常用运算技巧。设Mg 、Al 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根据题意写出物质之间的关系式:Mg~H 2↑,Al~32H 2↑;x x y 1.5y故1.522.4b x y +=①H 2SO 4——H 2——2KOH ——K 2SO 422.4b molc ∙V ∙10-3mol得:22.4b ×2=c ∙V×10-3②,故A 正确。沉淀为Mg(OH)2和Al(OH)3:则n=m+m(OH -)=m+(2x+3y)×17代入①②结果m+c·V·17×10-3,故C 错。沉淀灼烧后得到固体为Al 2O 3和MgO,计算方法类似:p=m+(x+1.5y)×16代入①②结果m+125cV ,B 正确。 D 项采用“极限法”。若全部是Mg,则Mg→MgO,1540243m m p ⨯==;若全部是Al,则Al→Al 2O 3,21171022729m p m⨯⨯==。当然实际应介于二者之间。D 正确。答案:C7.(2020·西安名校联考)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 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1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解析: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比较几组数据可知,60 mL 盐酸共能产生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甲组说明盐酸过量,乙组不能够说明,A 选项错误;根据关系:2HCl~H 2,所以n(HCl)=0.06 mol,c(HCl)=1 mol·L -1,B 选项错误;通过甲组数据来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设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则有:24 g·mol -1·x+27 g·mol -1·y=0.51 g,x+3/2y=0.025 mol,求出x=0.01 mol,y=0.01 mol,C 选项正确;因为合金的组成是均匀的,所以丙组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依然为1:1,则有:24 g·mol -1·n+27 g·mol -1·n=0.918 g,n=0.018 mol,D 选项错误。答案:C8.将3.9 g 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 -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 mol·L -1的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加入这种NaOH 溶液的体积是( )A.125 mLB.200 mLC.250 mLD.560 mL解析:当Mg(OH)2和Al(OH)3全部沉淀时,生成的沉淀最多,所得溶液为NaCl,根据原子守恒判定,n(NaOH)=n(HCl)=2 mol·L -1×0.5 L=1 mol,11()4mol V NaOH mol L -=g =0.25L=250 mL。答案:C9.向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SO2-3、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B.原混合溶液中的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V1:V2=1:5D.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 mol解析:AlO-2只能存在于强碱性的溶液中,向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 的盐酸时,AlO-2先结合H+生成Al(OH)3沉淀:AlO-2+H++H2O==Al(OH)3↓,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A项正确;当AlO-2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时,CO2-3开始与H+反应生成HCO-3,b 曲线表示CO2-3物质的量的减少,c曲线表示HCO-3物质的量的增加,因为AlO-2和CO2-3消耗的盐酸都是50 m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项错误;d曲线表示HCO-3物质的量的减少,此时发生的反应是:HCO-3+H+==H2O+CO2↑,M点CO2的量为0,生成0.05 mol HCO-3,D项错误;e曲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增加,此时发生的反应为:Al(OH)3+3H+==Al3++3H2O,0.05 mol Al(OH)3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即V2=300 mL,V1:V2=75:300=1:4,D项错误。答案:A10.a mol 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b mol AlCl3溶液中,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沉淀剩余,则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A.3amol B.b molC.(4b-a)molD.(4a-b)mol解析:本题考查铝的化合物,中等题。根据题意,显然发生反应:Al3++3OH-==Al(OH)3↓ ①、Al(OH)3+OH-==AlO-2+2H2O ②,反应①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为b mol;反应②溶解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为(a-3b)mol,故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a-3b)=(4b-a)mol。答案:C11.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 mol/L 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 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取值范围为0≤a<50B.()()n Mgn Al的最大值为2.5C.若将关系图改为图B时,则a的取值范围为80<a<90D.若将关系图改为图C时,则a的取值范围为75<a<90解析:由图A知,沉淀Al3+和溶解Al(OH)3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90-80)mL×4=40 mL,则沉淀Mg2+和中和可能剩余的H+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即a的取值范围为0≤a<50。由图A知n(Al)=n[Al(OH)3]=n(AlO-2)=1 mol/L×(90-80)×10-3L=10-2mol。要求n(Mg)/n(Al)的最大值,实际上就是要求n(Mg)的最大值,即a=0时,n(Mg)最大且为1 mol/L×50×10-3L/2=2.5×10-2 mol,不难求出此时n(Mg)/n(Al)=2.5×10-2 mol/10-2 mol=2.5。若改为图B,沉淀Al3+、溶解Al(OH)3需NaOH溶液体积为4(a-80)mL,使Mg2+、Al3+沉淀及Al(OH)3溶解需NaOH 溶液总体积为(a-30)mL。即a-30>4(a-80),a<290/3。故80<a<290/3。若改为图C,沉淀Al3+、溶解Al(OH)3需NaOH溶液体积为4(90-a)mL,而NaOH用于沉淀和溶解沉淀的总体积为(90-30)mL,即(90-30)>4(90-a),a>75,故75<a<90。答案:C12.将3.36 L(标准状况)氨气通入75 mL 2 mo l·L-1的AlCl3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a g 。继续向上述反应后未过滤的浊液中加入V mL 5 mol·L-1的NaOH溶液后,混合体系中沉淀的质量仍然为a g。则下列对于a、V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3.9B.a为7.8C.V为100D.V为80解析:Al3+ + 3NH3·H2O==Al(OH)3↓+3NH+41 mol 3 mol 78 g75×2×10-3 mol3.3622.4/LL molAl3+过量,m[Al(OH)3]=3.3622.4/LL mol÷3 mol×78 g=3.9 g加入的NaOH溶液将NH+4转化为NH3,将Al3+转化为[Al(OH)4]-(即AlO-2),即Al3+ ~ 4OH-(0.15-0.05)mol 0.4 mol NH+4 ~ OH-0.15 mol 0.15 mol则V(NaOH)=0.40.155/mol molmol L=0.11 L。答案:A13.(2020·西安名校联考)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用金属钠还原氯化钠和氯化铝的复盐,获得了金属铝单质。1886年,美国人豪尔和法国人海郎特,分别独立地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制得了金属铝,奠定了今天大规模生产铝的基础。工业生产金属铝的原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另含有Fe2O3和SiO2),工业中得到较纯氧化铝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2)经分析不溶物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3)工业上电解炼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可以得到铝________g。(4)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实际工业生产中常将上述反应中的相关物质循环利用。其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①上述转化中未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②写出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称为苛化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过量摄入铝元素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请你结合实际提出一条防止铝元素过量摄入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漏斗 玻璃棒(2)Fe 2O 3和SiO 2(提示:Fe 2O 3不溶于水,且不与NaOH 溶液反应;SiO 2属于原子晶体,常温下与NaOH 反应的速率很慢)(3)2Al 2O 3(熔融)电解4Al+3O 2↑ 9(4)①置换 ②Na 2CO 3+Ca(OH)2==CaCO 3↓+2NaOH(5)不用铝制品作炊具或不用铝箔包装食品14.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 、B 、C 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C 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电解质。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丁________。(2)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丙的电子式是________。(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Al B:O2乙:NaAlO2丁:Al(OH)3(2)第3周期第ⅢA族(3)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O-2+CO2+2H2O==Al(OH)3↓+HCO-315.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同)为b 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_______g 。(2)若取a g 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c:b 为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铝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计算能力。(1)样品中加入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2122()()3322.433.6bL b n Al n H mol L mol -==⨯=g ,因此m(Al)=33.6b mol ×27 g ∙mol -1=911.2b g 。 (2)样品被点燃时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Fe 2O 3点燃2Fe+Al 2O 3,因为恰好完全反应,所以n(Fe 2O 3):n(Al)=1:2,则m(Fe 2O 3):m(Al)=80:27。(3)因为两份样品均为a g,因此(2)中反应生成的Fe 与(1)样品中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Fe+2HCl==FeCl 2+H 2↑,推得c:b=2:3。答案:(1)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911.2b(2)2Al+Fe 2O 3点燃Al 2O 3+2Fe 80:27 (3)2:316.右图为一定量AlCl 3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试回答:(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OA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解析:(1)A点时AlCl3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2)略。(3)B处AlCl3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和NaCl,溶液中存在的浓度最大的离子是Na+。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白色沉淀Al(OH)3。(4)NH+4和Al3+共同存在时OH-先与Al3+反应,再与NH+4反应,最后溶解Al(OH)3。答案:(1)1:3(2)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3)Na+生成白色沉淀(4)如图。
高一化学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试题

高一化学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试题1.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答案】D【解析】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所以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弱碱氨水,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氢氧化铝的制备、化学性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学生只要记住氢氧化铝的两性即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 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答案】C【解析】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就是氯化钠,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NaOH)=n(HC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镁铝合金溶于酸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该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溶液中的溶质,然后借助于原子守恒列式就是即可,学生不难得分。
3.从铝土矿制备铝所涉及的下列有关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中B.偏铝酸钠溶液的酸化C.灼烧氢氧化铝固体D.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答案】D【解析】铝土矿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偏铝酸钠酸化生成氢氧化铝,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生成单质铝和氧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考点】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点评:该题通过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方法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A.Na+、Al3+、Cl-、AlO2-B.K+、H+、SO42-、AlO2-C.Na+、Al3+、NO3-、OH-D.K+、Na+、AlO2-、CO32-【答案】D【解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2.把铝条放进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浓度D.加入少量的Na2SO4
3.下列关于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4.下列物质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气体的是
A.Na2CO3B.Al(OH)3C.Al2O3D.Al
5.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片放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氧化铁作为红色颜料B.氢氧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沉淀C.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7.下列关于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C.合金的性质一般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D.铝合金在工业上的用途比纯铝更广
8.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NaOH溶液不能完成除去杂质(括号中是杂质)是A.Fe(OH)3[Al(OH)3] B.MgCl2(AlCl3)
C.Fe(Al) D.MgO(Al2O3)
9.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
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
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
平药片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B.③⑤⑥⑦⑧⑨C.③⑤⑨D.⑥⑧⑨
10.下列不能由单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①FeCl2 ②FeCl3 ③FeS ④Mg2N3
⑤CuS ⑥Al
2S
3
⑦AlCl
3
A.①③ B.①④ C.①⑤ D.①⑥
11.加入NaOH溶液,能使下列离子的浓度减小(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的是A.CO32-B.AlO2- C.SO32- D.NH4+
12.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生成的是
A.NaAlO2溶液B.澄清石灰水
C.CaCl2溶液D.硝酸银溶液
13.要使氯化铝溶液中的铝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应选用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氨水D.硝酸银溶液
14.下列条件下最终能得到氢氧化铝的是
A.将铝粉溶于冷水中
B.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
C.过量的氯化铝溶液加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D.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到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
15.在铝热反应中,铝粉的作用是
A.氧化剂B.催化剂C.氧化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氧化剂16.区别镁和铝,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投入沸水B.投入冷水中C.投入盐酸中D.投入烧碱溶液中17.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18.下列用AlCl3制取纯净的Al(NO3)3的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AlCl3与纯HNO3反应B.用AlCl3溶液与Ba(NO3)2溶液反应
C .用AlCl 3溶液与NaOH 反应,过滤得沉淀再加HNO 3
D .用AlCl 3溶液与氨水反应,过滤得沉淀再加HNO 3
19.下列四种化合物①碳酸氢镁 ②氢氧化铝 ③偏铝酸钠 ④硫化铵,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纯碱:制玻璃 B.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份 C.过氧化钠:制氧气 D.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2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2444SO MnO NH K 、、、
B .K Na AlO NO 23
++--、、、 C .NH Al SO NO 43423++--、、、 D .--++33HCO NO K Na 、、、
2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Fe 2++Cl 2=2Cl -+Fe 3+
B .铝和烧碱溶液:2Al+2OH -+2H 2O=2AlO 2-+3H 2↑
C .Fe 投入盐酸中:2Fe+6H +=2Fe 3++3H 2↑
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3OH -=Al (OH )3
2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Al 3++4OH-=AlO 2-+2H 2O
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3NH 3·H 2O=Al (OH )3↓+3NH 4+
C .往氢氧化铝加入氨水:Al (OH )3↓+ NH 3·H 2O = NH 4++AlO 2- +H 2O
D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lO 2-+2H 2O+CO 2= Al (OH )3↓+HCO 3-
24.将7.8g 过氧化钠投入500ml 1 mol ·L -1氯化铝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B .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后恰好溶解
C .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后部分溶解
D .无任何现象
25.现有100ml 3 mol ·L -1NaOH 溶液和100ml 1 mol ·L -1AlCl 3溶液,如进行以下两种操作①NaOH 溶液滴加到AlCl 3溶液中 ②AlCl 3溶液滴加到NaOH 溶液中 的结果是
A.现象相同,沉淀的质量不等B.现象相同,沉淀色质量也相等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等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也不等26.称取两份铝粉,第一分加足量的浓NaOH 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的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同温同压),两份铝粉的质量比是
A.1:2 B.1:3 C.3:2 D.1:1
27.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镁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2OH-= Mg(OH)2↓
B.铝和过量的烧碱溶液反应:Al+2OH-= AlO2-+H2↑
C.铝和稀硫酸溶液反应:Al+H+= Al3++ H2↑
D.氯化镁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Mg2++2NH3·H2O=Mg(OH)2↓+2NH4+
28.我国最近报道的高温超导体材料中,铊(Tl)是其成分之一,已知铊与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判断中,可能错误的是
A.铊是银白色金属B.Tl(OH)3和Al(OH)3一样是两性氢氧化物
C.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D.与稀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
29.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
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
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
C.去掉两烧杯后杠杆仍平衡
D.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