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清单【模板】

2000
湖泊
湖北省环保厅
**市环保局
6
重点流域
产业化
重点流域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
3000
6000
河流
7
重点流域
产业化
重点流域印染产业集聚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3000
6000
河流
8
重点流域
产业化
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
3000
6000
河流
9
重点流域
1700
河流
黑龙江省环保厅
吉林省环保厅
3
淮河
技术示范
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0
3000
河流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4
巢湖
技术示范
巢湖西部水源区控制蓝藻改善水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
2000
3000
湖泊
安徽省环保厅
5
三峡
技术示范
基于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产业化
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与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示范
3000
6000
监控
预警
附件1
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清单
序号
所属流域
任务属性
课题名称
经费(万元)
组织实施
中央
财政
地方配套Leabharlann 主题地方1
辽河
技术示范
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1700
0
监控
预警
辽宁省环保厅
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三篇)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大,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流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流域水环保整改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1.水污染严重:流域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严重退化,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2.生态系统受损:流域的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遭受巨大破坏,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减弱。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使得水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
4.水灾风险增加:流域内水文过程的改变导致水灾的频发,给居民生活和农田农作带来巨大影响。
三、整改目标根据目前流域水环境的问题,制定以下整改目标:1.实现流域范围内水质稳定提升,达到国家水质标准。
2.恢复和保护流域湿地、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3.提高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利用。
4.减少水灾的发生频率和水灾对居民生活和农田农作的影响。
四、整改措施1.加强监管和执法(1)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考核制度。
(2)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的有效执行。
2.水污染治理(1)加大中小河流和湖泊的综合治理力度,修复受污染的水体。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减少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3)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减少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修复与保护(1)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增强湿地的生态功能。
(2)加强河流和湖泊的管理与保护,合理规划河道和湖泊的利用,保持水体健康和生态平衡。
(3)大力发展河流和湖泊的湿地生态旅游,增加流域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意识。
流域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流域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一、背景流域整治是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管理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稀缺,并受到环境污染的困扰。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流域整治专项行动。
二、目标流域整治专项行动旨在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资源安全供应。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水环境素质,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大规模开展水面面源污染治理,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彻底遏制乱排乱放行为;•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修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推进水利设施储运能力建设,保障水资源安全供应;•强化河长制实施,加强河道整治。
三、方案实施流域整治专项行动,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主要任务包括:1. 加强监测与评估流域整治的第一步是对水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与监测。
通过建立流域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水质、水量、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效益、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监测,明确当前水环境状况和问题。
2. 水面面源污染治理开展五年水面面源污染治理行动,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非点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理措施。
同时,开展河湖底泥治理和沉积物搬移等措施,确保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加强污水治理推进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建,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完善污水排放监控体系,对乱排乱放行为加强执法打击。
4. 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必须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修复破坏的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力度。
5. 推进水利建设加强水库和水文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完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水利设施的储运能力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安全性。
6. 强化河长制实施河长制是治理流域水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河长制实施,可以加强河道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要加强河长力量建设,并建立健全的河长制管理机制,确保流域水环境长效治理。
四、总结实施流域整治专项行动,是提高水环境和水资源保障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强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推进流域整治工作。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总结词:水域污染严重,需采取有效治理和生 态修复措施
长江下游水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污染和生活 污水排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公众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沿江居民和企业 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05
案例分析
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01
总结词: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02
详细描述
03
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如影响鱼类洄游、改变水文情 势等。
04
治理措施包括优化水电站调度、建设过鱼设施、加强生态监测等,以 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活污水对长江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03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效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修复成效
退耕还林还草
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 草工程,增加长江流域植 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 能力。
水生态系统修复
采取鱼类增殖放流、水生 植被恢复等措施,修复水 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 性。
加强跨区域合作
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 和信息共享,共同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
政策建议与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
务。
加强科研支持
加大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科研的支持 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对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 机制。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破坏 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 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占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三成以上,同时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今我们需要保护和修复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内容。
一、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除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还面临着生态系统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水质污染、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等。
由于人类的活动,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需要积极地进行保护和修复。
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技术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简要介绍一些主要技术。
1.水质改善技术在长江经济带地区,水质污染是最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水质和保护水环境,当地政府和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新的技术。
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是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是使用一系列的环境工程系统,自然的过程来净化废水。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污水,同时减少了环境工程的成本。
2.植被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被来修复受到破坏的土地和生态系统。
在长江经济带地区,实施植被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恢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
这些系统的修复会提高整个地区的生态地位,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繁荣。
3.气候适应技术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保护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正在开发一系列新的技术,如水库生态流量控制、协作水资源管理等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和修复,同时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为了帮助长江经济带地区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1.针对长江中下游区域,政府部门开展了多项末端水体治理工程。
2.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长江黄鳝的生态研究,并建立了一个黄鳝的健康恢复计划。
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

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流域是由一条或多条河流及其支流所组成的地理概念,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综合体。
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流域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综合治理方案来解决。
二、问题分析1. 水资源短缺: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的供应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质恶化:工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物排放等造成流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3. 生态失衡:过度开发、乱占乱用水域资源,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治理方案1.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1)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配额制度,限制和引导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加大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力度,保护山地、湿地和河岸带等水源涵养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3)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鼓励农田、工业和居民等各个领域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2. 强化水环境治理(1)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体系,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水污染排放标准。
(2)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效果。
(3)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田排水系统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4)加强工业园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污水治理,推动工业污染源减量和治理工艺的改进。
3. 促进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1)建设生态保护用地,划定流域内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保护涉水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域。
(2)改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通过湿地恢复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流域湿地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流域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及时掌握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专项生态修复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制定本水专项生态修复方案。
二、修复目标1. 提高水质:通过治理,使受污染水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提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修复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 改善景观效果:提高水体景观质量,为周边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三、修复范围及内容1. 修复范围:根据污染程度和水生态状况,将修复范围划分为重点修复区、一般修复区和生态缓冲区。
2. 修复内容:(1)污染治理:针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2)底泥疏浚:对受污染底泥进行疏浚,清除污染物,恢复底泥生态功能。
(3)生态修复: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净化等技术手段,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4)景观提升:对水体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提高景观效果。
四、修复技术1. 污染治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2. 底泥疏浚:采用挖掘、吹填、疏浚等技术,清除受污染底泥,并进行生态修复。
3. 生态修复:(1)植物修复: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吸收、转化、降解污染物,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2)微生物修复:引入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转化作用,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
(3)生物净化:利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技术,对水体进行生物净化。
4. 景观提升:对水体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提高景观效果。
五、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受污染水体进行详细调查,评估污染程度和水生态状况。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方案。
3. 实施施工: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监测评估: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修复方案。
5. 长期维护:建立长效机制,对修复后的水体进行长期维护。
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与加强建议-水资源论文-水利论文

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与加强建议-水资源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论文第四篇: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与加强建议摘要: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面临的新要求,展开了专项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正确把握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所在。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应当以水环境改善为突破点的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灾害等四水共治的思路;同时还提出了管理与技术、经济与法律及文化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保护; 水环境; 四水共治; 长江大保护; 保护对策; 长江经济带;Discussion on idea and countermeasure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in new eraXU Jijun WU ZhiguangInstitute of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Key Laboratory of Basin Water Resource and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Hubei Province,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and new require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in new e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rectly gras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governance(water resources, water environment, water ecology and water disaster) and setting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y combin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economy and law, culture are also proposed.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2019年3月控制与治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目录目录1 农村污水.................................................................................................................................. - 1 -1.1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 -1.2 农村生活污水营养供体利用型处理技术.................................................................. - 2 -1.3 农村生活污水自充氧层叠生态滤床处理技术.......................................................... - 6 -1.4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8 -1.5 人工快渗一体化净化技术........................................................................................ - 11 -1.6 村落面源污染收集与处理技术................................................................................ - 12 -2 畜禽养殖................................................................................................................................ - 14 -2.1 畜禽养殖废水氨氮削减及粪污资源化技术............................................................ - 14 -2.2 基于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技术............................................ - 16 -2.3 多原料预处理高效厌氧发酵技术............................................................................ - 21 -2.4 高浓度有机污水制备生物基醇................................................................................ - 24 -3 农田径流................................................................................................................................ - 26 -3.1 以营养盐平衡为核心的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 26 -3.2 基于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与插秧施肥一体化的稻田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 27 -3.3 基于硝化抑制剂-水肥一体化耦合的蔬菜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28 -3.4 基于行间生草耦合树盘覆盖的果园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30 -3.5 基于污染物输移的“陆域-陆水界面-沟渠塘”的全过程拦截技术.............................. - 31 -3.6 环湖生态农业圈构建与优化技术............................................................................ - 33 -3.7 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 - 35 -3.8 农业废弃物(秸秆)养分资源管理与再利用技术................................................ - 37 -3.9 农田氮磷入支流(河浜)前拦截技术.................................................................... - 40 -4 低污染水................................................................................................................................ - 45 -4.1 添加水生植物生物质炭-发酵液的人工湿地强化净化技术................................... - 45 -4.2 光伏电解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 - 47 -4.3 低污染水生态净化的模块化组装技术.................................................................... - 49 -4.4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季节性交替维稳技术................................................................ - 51 -4.5 湿地植物生产有机酸和改性生物质炭技术............................................................ - 53 -4.6 农田型低污染水调蓄经济湿地技术........................................................................ - 56 -4.7 规模水产养殖低污染尾水组合生态净化技术........................................................ - 58 -4.8 尾水多阶湿地深度净化技术.................................................................................... - 61 -4.9 以本土物种为主的生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技术........................................................ - 63 -4.10 湿地配水及水力途径改善技术.............................................................................. - 64 -4.11 村落型低污染水高水力负荷生态砾石床技术...................................................... - 65 -5 农村垃圾................................................................................................................................ - 68 -5.1 农村面源固体污染物制取活性炭闭路循环技术.................................................... - 68 -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农村污水1农村污水1.1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技术就绪度评价等级:9 级适用范围:适用于乡镇村污水、景区、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不便于接入市政管网的分散式污水治理领域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1)基本原理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创建兼氧环境,利用微生物共生原理,使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外排有机污泥。
在兼氧环境下各反应同步进行,即不仅具有高效脱氮功能,还实现了污水中碳、氮、磷等污染物和污泥的同步处理。
(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FMBR设备-出水”。
具体如下:1)污水进水经格栅去除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后,提升至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2)反应器内培养有大量的兼性复合菌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及污泥在兼性复合菌群的作用下得到分解;3)最后混合液通过膜的过滤,出水排放或回用。
(3)技术创新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原创点:在国际上首次将有机污水6个处理环节缩减为1个;在国际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气化除磷方法;首次建立不排有机污泥同步处理氮、磷的技术路径;首次开发出傻瓜相机式污水处理装备和4S运维模式。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针对生活污水)控制环节从传统工艺6个减为1个,效率提高1~3倍;日常运行过程中不排放有机剩余污泥;设备吨水占地面积<0.2m2;管理简单,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