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是什么意思

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顺序或实时地传送各个压缩包,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1,概念:流媒体是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流式传输表示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的连续、实时传送。
在采用流式传输的系统中,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数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
当声音等时基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它多媒体能在Internet/Intranet 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
其实这个概念通俗易通就是我们可以在缓存时候就可以看是视频听音乐。
传统的网络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方式是完全下载后再播放。
而采用流媒体技术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几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
当声音视频等在用户的机器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还会从服务器上继续下载。
这也是流媒体技术核心技术之一——流式传输。
2,关键与核心技术:流媒体有三个关键技术: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流媒体的网络传输、媒体文件在流式传输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核心技术是流式传输。
一般来说,流包含两种含义。
广义上的流是音频和视频形成稳定和连续的传输流和回放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协议的总称,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流媒体系统;而狭义上的流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Download-playback)方式而言的一种媒体格式,能从Internet上获取音频和视频等连续的多媒体流,用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延大大减少。
流式传输定义也很广泛,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的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资源传送到PC机。
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简介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是为解决以Internet为代表的中低带宽网络上多媒体信息(以视音频信息为重点)传输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
采用流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破低比特率接入Internet方式下的带宽瓶颈,克服文件下载传输方式的不足,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
Microsoft、Intel、apple、RealNetworks等公司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一、流媒体技术原理1.流媒体"流媒体"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流媒体是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中低带Internet/Intranet)上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比如声音、视频文件。
在传输前需要压缩处理成多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比如,控制用户端播放器正确播放的必要的辅助信息),形成实时数据流。
数据流最大的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
其二,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使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Internet/Intranet上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
目前Internet上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有RealNetworks的Realmedia、Microsoft的WindowsMedia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包括不同的媒体内容,具有不同的流格式(StreamingFormat),都有专用的播放器。
以目前网上最常见的RealMedia为例,其中包括RealVideo、RealAudio、RealFlash(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新近合作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动画格式),专用播放器是RealPlayer。
传输过程中通过MIME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多用途邮件扩展)识别流媒体类型。
流媒体技术

RTSP 实时流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由Real Networks和Netscape 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 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 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 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 传输。
三.P2P技术的意义 P2P技术实现以网络为中心。 P2P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P2P系统具有高健壮性。 P2P系统具有高性价比。
四.P2P流媒体技术 1、传统流媒体技术面临的问题 流媒体服务器带宽占用大。 流媒体服务器处理能力要求高。 流媒体负载均衡要求高。
2.P2P关键技术 1)为了支持P2P,即从其它客户那里抓取 媒体 流需要集成P2P处理模块到播放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以降低交互能力及增加用户访问等待 时间为代价的所谓的准视频点播系统设 计方案。
系统数据库结构与页面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可用SQLServer 2000设计、创建数据库结构,可包含以 下主要字段:
用户点播页面没计 点播页面由“主页”和“分类点播页面”组成。 主页由“主菜单”、“一周导视”、“节目播 出时间表”和“节目分类选择菜单”等几部分 组成。主页可使观众便捷地了解电视中心各类 节目信息,并可方便地选择自己感必趣的节目; 分类点播页面由“视频播放窗口”和“节目查 询”等部分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此页面直接收 看,了解节目内容,也可根据需要重播旧期节 目。
适合应用于互联网上对单一音视频的大并发的视频广 播。 首先强调的是大并发。因为如果并发访问很小(例如 只有几十个并发),那么即使使用C/S结构也不会增加 多少成本。 其次强调的是对单一音视频的访问。因为如果虽然并 发访问很高,但是分布于多个音视频媒体流(例如 VOD),而平均到每个媒体流的并发访问就不高了, 那么同样,P2P流媒体技术相对于C/S结构所节约的成 本也不明显。 所以,目前P2P流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音视频的互联网 直播,例如电视节目的网上直播、电影的网上轮播、 重要活动的网上直播,等等。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
• 1.1流式传输的基础
• 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目前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 方式。流式传输时,多媒体数据流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 连续、实时地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 而只需经过很短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播放。流媒体实现的 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 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 (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说来,如果要传输的多 媒体信息为实时广播,或者使用的是流式媒体服务器,或 应用如RTSP的实时协议进行传输,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 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通过顺序流发送,则为顺序流式传
流媒体技术
• 1.5 IPTV与“三网合一” • IPTV(Interactive Personal TV OR Internet Protocol TV)是采用流媒体技术
通过宽带网络将多媒体业务传输到用户终端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IPTV能够提 供组播、点播、可视电话、网络游戏、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业务,其用户终 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机顶盒+电视机,还可以是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IPTV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三网合一”的进程。 • IPTV技术的成功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电视信号只能单向传输的状况,使得 各个网络在进行它所擅长业务的同时,逐渐融合进更多的更先进的数据业务, 真正实现了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目的。“三网合一”甚至“多网合一”是信 息时代的必然趋势,“三网合一”的时代正在来临。
流媒体技术
• 1.2流媒体技术原理 •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数据缓存技术。数据缓存技术的作用
有两个:一是对到达的数据包进行正确的排序,二是预存 一定数量的数据以供连续播放。 •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 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 RTP/UDP来传输实时数据。
流媒体技术

5.3.4 理解Windows Media服务协议
• MMS协议概述: • MMS 是连接 Windows Media 单播服务的默认方法。 若观众在 Windows Media Player 中键入一个 URL 以 连接内容,而不是通过超级链接访问内容,则他们必 须使用MMS 协议引用该流。MMS的预设埠(端口) 是1755。
5.3.3 流媒体服务的应用方式
• 流媒体系统组成: • 编码器: • 它由一台普通计算机、一块microvision 高清视频采集卡和流媒体编码软件组成。Microvision 流媒体采集卡负责将音视频信息源输入计算机,供编码软件处理;编码软件负责将流媒体 采集 卡传送过来的数字音视频信号压缩成流媒体格式。如果做直播,它还负责实时地将压缩好的流 媒体信号上传给流媒体服务器 • 服务器: • 由流媒体软件系统的服务器部分和一台硬件服务器组成。这部分负责管理、存储、分发编码器 传上来的流媒体节目。 • 终端播放器,也叫解码器: • 这部分由流媒体系统的播放软件和一台普通PC组成,用它来播放用户想要收看的流媒体服务 器上的视频节目。
• 媒体服务器: • 媒体服务器是下一代网络的重要设 备。该设备在控制设备(软交换设 备、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下,提供 在IP网络上实现各种业务所需的媒 体资源功能,包括业务音提供、会 议、交互式应答(IVR)、通知、 统一消息、高级语音业务等。在应 用服务器里,使用MSML(Media Server Markup Language,一种专 用于媒体服务器交互的特殊xml)向 媒体服务器发送放音等命令。媒体 服务器具有很好的可裁剪性,可灵 活实现一种或多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 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 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 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设备性能限制: 影响音视频解 码和渲染效果
内容版权问题: 影响音视频内 容的合法性和
安全性
用户体验问题: 影响音视频播 放的流畅性和
稳定性
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数据泄露:用户数 据可能被非法获取
隐私侵犯:用户隐 私可能被非法获取 和使用
恶意软件:恶意软 件可能利用流媒体 技术进行传播
安全漏洞:流媒体 技术可能存在安全 漏洞,容易被黑客 攻击
视频直播: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等 在 线 视 频 : 如 Net fl i x 、 YouTube 等 音频流媒体:如Spotify、Apple Music等 游戏直播:如Twitch、斗鱼等 远程教育:如在线课程、远程会议等 虚拟现实:如VR游戏、VR电影等
02 流媒体关键技术
视频编码技术
传输协议
解决方案与技术发展
带宽问题:采用自适应比特率技术,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视频质量
延迟问题:采用低延迟技术,如WebRTC、HLS等,降低视频延迟
版权问题:采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如DRM,保护版权
技术发展:5G技术的发展,为流媒体技术带来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推动流媒体技术的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流媒体技术的原理
添加项标题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实时传输媒体数据的技术,可以在数据传输 过程中进行播放。
添加项标题
流媒体技术的核心是实时传输协议(RTMP),它可以保证数 据的实时传输。
添加项标题
流媒体技术可以分为直播和点播两种形式,直播是指实时传输 媒体数据,点播是指在媒体数据传输完成后进行播放。
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第9章 流媒体技术

智能流技术(Sure Stream)
制作流媒体时,若选择适合调制解调器传输的固定速率,大部分用 户得不到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并可能导致播放中断。 解决途径有两条: 一是减少服务器发送给客户机的数据量,其实质是减少内部帧,进 一步降低传输速率,导致质量更低。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不同连接速率创建多个文件,服务器根据用户连 接发送相应文件,但制作和管理较困难,且用户连接是动态变化的, 服务器也无法实时协调。
通道上,通过启用组播网络传递内容流,网络中的所有
客户端共享同一流。 优点: 需要相同数据流的客户端加入相同的组共享一条数据 流,节省了服务器的负荷; 组播协议是根据接受者的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复制转发, 故服务端的服务总带宽不受客户接入端带宽的限制。 缺点: 无纠错机制,发生丢包错包后难以弥补。
点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
智能流技术确立一个编码框架,允许不同速率的多个流同时编码 后合并到同一个文件中,并采用一种复杂的客户机/服务器机制探测带 宽变化。这类技术,能针对软件、设备和数据传输速度上的差别,编 码、记录不同速率下的媒体数据,并保存在单一的文件中,这类文件 称为智能流文件。
当客户端发出请求,并将其带宽容量传给服务器,媒体服务器根 据客户带宽将智能流文件中相应部分传送给用户。如果网络堵塞严重, 播放软件可以选择“下移”到低信号流,从而减少播放过程中的问题; 若有特别好的连接带宽或网络阻塞已清除,播放软件则选择“上移” 到具有较高品质的信号流。
实时流式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是指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体可被 实时观看。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 退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 实时流式传输必须匹配连接带宽,因此使用调制解调器速率连接时, 画面质量较差;而且网络繁忙或出现问题时,会出现丢失的信息被 忽略掉的情况,视频质量难以保证。 实时流式传输与HTTP流传输不同,它需要特定服务器(QuickTime Streaming Server、Real Server、Windows Media Server等)和特殊的
流媒体技术

流 应 媒 体 技 术 在 教 育 行 业 用 的
► ►
全 球 信 息 势 , 如 何 构 建 网 网 络 环 境 发 学 教 络 体 媒 多 是 化
? ?
未 来 趋 势
21 21
谢谢!
创 新 教 教 育 育 , 培 养 提 创 新 新 性 的 人 才 战 是 我 们 展 , 发 挑 出 式 模 、
式 的 到 来 新 与 的 课 课 题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济 我 经 于 识 知 , 对 。 式 模 程 世 纪 模 学 教 下
展 的 必 然 趋
式 媒 体 , 是 一 种 新 的 媒 体 传 送 方 式 。
通 信 中 对 流
► ►
A/V 3D A/V 3D 、 等 多 媒 体 文 件 解 压 后 进 行 的 缩 压 对
流 媒 体 技 术 发 端 于 美 国 , 又 称 流
毕 , 而 是 即 只 可 在 经 用 户 几 过 需
媒 体 的 定 义
流 媒 体 技 术 的 原 理
► ►
► ►
►
统 缓 存 容 时 量 的 幅 需 求 地 也 大 短 大 降 低 且 。 系 对 而 , 缩 度 大 延 动
启 下 载 边 播 放
播 放 和 观 看 的 流 式 传 输 多 方 式 不 仅 使 边 件 文 体 媒 对 这 种 。
的 计 算 机 十 上 利 的 用 启 解 动 压 设 延 备 时 秒 几 或
还 频 望 很 在 通 有 存 过 限 贮 互 的 时 联 情 文 网 况 件 来 下 的 发 , 体 布 花 积 自 几 一 己 十 般 的 分 都 音 钟 十 视 甚 分 频 至 庞 节 更 大 目 长 。 。 的 在 但 时 网 是 间 络 , 等 带 音 待 宽 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流媒体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和处理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网络上实现传播和播放同时进行的实时工作模式,相对于其他的一些音、视频网络传输和处理技术,流媒体比较成熟和使用,目前已经成为网上音、视频(特别是实时音视频)传输的主要解决方案。
流媒体与常规视频媒体之间的不同在于,流媒体可以边下载边播放。
“流”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可以明显的节省时间,由于常规视频媒体文件比较大,并且只能下载下来后才能播放,因此下载需要很长的时间,妨碍了信息的流通,流媒体的应用是近几年来Internet发展的产物,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网络电台、视频点播、收费播放等。
2 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媒体的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
因为internet以分组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对一个实时的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
在传输中它们要被分解为许多的分组,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分组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分组有可能后到。
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分组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
流媒体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
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因此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
在流媒体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数据。
一般描述如下: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V Helper程序,使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对Helper程序初始化。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A/V数据的编码类型或与A/V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
A/V Helper程序及A/V服务器运行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以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
与CD播放机或VCRs所提供的功能相似,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
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给A/V客户程序(一般可以认为客户程序等同于Helper程序),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客户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媒体传输中。
使用RTP/UDP和RTSP/TCP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与A/V服务器建立联系,是为了能够把服务器的输出重定向到一个不同于运行A/V Helper程序所在客户机的目的地址。
实现流媒体传输一般都需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
流式传输技术又分两种,一种是顺序流式传输,另一种是实时流式传输。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以观看,但是,用户的观看与服务器上的传输并不是同步进行的,用户是在一段延时后才能看到服务器上传出来的信息,或者说用户看到的总是服务器在若干时间以前传出来的信息。
在这过程中,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要求跳到还未下载的部分。
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因为它可以较好地保证节目播放的最终质量。
它适合于在网站上发布的供用户点播的音视频节目。
在实时流式传输中,音视频信息可被实时观看到。
在观看过程中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但是在这种传输方式中,如果网络传输状况不理想,则收到的信号效果比较差。
在运用流媒体技术时,音视频文件要采用相应的格式,不同格式的文件需要用不同的播放器软件来播放,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采用流媒体技术的音视频文件主要有三大“流派”。
一是微软的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
这类文件的后缀是.asf和.wmv,与它对应的播放器是微软公司的“Media Player”。
用户可以将图形、声音和动画数据组合成一个ASF格式的文件,也可以将其他格式的视频和音频转换为ASF格式,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声卡和视频捕获卡将诸如麦克风、录像机等外设的数据保存为ASF格式。
二是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它包括RealAudio、RealVideo和RealFlash三类文件,其中RealAudio用来传输接近CD音质的音频数据,RealVideo用来传输不间断的视频数据,RealFlash则是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联合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的动画格式,这类文件的后缀是.rm,文件对应的播放器是“RealPlayer”。
三是苹果公司的QuickTime。
这类文件扩展名通常是 .mov,它所对应的播放器是“QuickTime。
”此外,MPEG、AVI、DVI、SWF等都是适用于流媒体技术的文件格式。
由于流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带宽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限制,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网上直播、网络广告、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企业培训、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
3 流媒体传输模式3.1 单播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成为单播。
每个用户必须分别对媒体服务器发送单独的查询,而媒体服务器必须向每个用户发送所申请的数据包拷贝。
这种巨大的冗余首先造成服务器沉重的负担,响应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停止播放;管理人员也被迫购买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单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媒体。
单播连接提供了对流媒体的最大控制。
3.2 广播广播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媒体。
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媒体,但不能控制流媒体。
例如,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该流媒体。
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
3.3 多播IP多波技术构建一种具有多薄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
采用多播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时。
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信息包。
信息可以发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户机,减少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总量。
网络利用率大大提高,成本大为下降。
多播吸收了单播和广播方式的有点,克服了上述2种发送方式的缺点,将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发送给需要的用户。
多播不会复制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传输到网络上,也不会将数据包发送给不需要的客户,保证了网络上多媒体应用占用网络的最小带宽。
4 网络传输与控制协议多媒体业务流由于其数据量大、实时等特点,对网络传输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带宽、低传输时延、同步和高可靠性几方面。
为了保证好的QoS,必须考虑传输模式、协议栈和应用体系控制等问题。
以下主要讨论应用于流媒体实时控制和传输的几种协议。
4.1 RTP/RTCP协议簇RTP/RTCP是端对端基于组播的应用层协议。
其中RTP(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数据传输,RTCP(Realtime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用于统计、管理和控制RTP传输,两者协同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网络实时数据的传输效率。
RTP和 RTCP都定义在RFC1889中。
RTP用于在单播或多播情况下传输实时数据,通常工作在UDP上。
RTP协议核心在于其数据包格式,它提供应用于多媒体的多个域,包括VOD,VoIP,电视会议等,并且不规定负载的大小,因此能够灵活应用于各媒体环境。
但RTP协议本身不提供数据包的可靠传送和拥塞控制,必须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RTCP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程序提供媒体质量信息。
在RTP会话期间,每个参与者周期性地彼此发送RTCP控制包,包中封装了发送端或接收端的统计信息。
包括发送包数、丢包数、包抖动等,这样发送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改变发送速率,接收端则可以判断包丢失等问题出在哪个网络段。
总的来说,RTCP在流媒体传输中的作用有:QoS管理与控制、媒体同步和附加信息传递。
在RTP/RTCP协议基础上,不同的媒体类型需要不同的封装和管理技术。
目前国际上正在研究基于RTP/RTCP的媒体流化技术,包括MPEG-1/2/4的媒体流化技术。
4.2 RSVP协议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是针对IP网络传输层不能保证QoS和支持多点传输而提出的协议。
RSVP在业务流传送前先预约一定的网络资源,建立静态或动态的传输逻辑通路。
从而保证每一业务流都有足够的“独享”带宽,因而能够克服网络的拥塞和丢包,提高QoS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RSVP是由接收方执行操作的协议。
接收方决定预留资源的优先级,并对预留资源进行初始化和管理。
在网络节点(如路由器)上被要求预留的资源包括缓冲区和带宽等,一般数据包通过位于网路节点上的“滤包器”使用预留资源,RSVP共有3种预留类型:无滤包器形式、固定滤包器形式和动态滤包器形式。
4.3 RTSP协议实时流协议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
是工作在RTP之上的应用层协议。
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单播和多播提供可靠的播放性能。
RTSP的主要思想是提供控制多种应用数据传送的功能。
即提供一种选择传送通道的方法,例如UDP、TCP、IP多播,同时提供基于RTP传送机制的方法。
RTSP控制通过单独协议发送的流,与控制通道无关,例如,RTSP控制可通过TCP连接,而数据流通过UDP。
通过建立并控制一个或几个时间同步的连续流数据,其中可能包括控制流,RTSP能为服务器提供远程控制。
另外,由于RTSP在语法和操作上与HTTP类似,RTSP请求可由标准HTTP 或MIME解析器解析,并且RTSP请求可被代理、通道与缓存处理。
与HTTP相比,RTSP是双向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发出RTSP请求。
实现RTSP的系统必须支持通过TCP传输RTSP,并支持UDP。
RTSP服务器的TCP和UDP缺省端口都是554。
目前最新的微软Media Services V9和RealSystem都支持RTSP协议。
5 结束语流媒体技术将过去传统媒体的“推”式传播,变为受众的“拉” 式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广播电视的节目,而是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来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众的地位,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中占有主动权,也使他们的需求对新闻媒体的活动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流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将模糊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界限,网络既是广播电视的辅助者与延伸者,也将成为它们的有力的竞争者。
利用流媒体技术,网络将提供新的音视频节目样式,也将形成新的经营方式,例如收费的点播服务。
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利用网络媒体的特长,保持媒体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是未来网络的发展之路,也是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