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工程管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鸟巢ppp模式案例

鸟巢ppp模式案例

鸟巢ppp模式案例鸟巢PPP模式案例。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也是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一个典范。

鸟巢的建设采用了PPP模式,即政府、社会资本和运营商共同参与,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体育场馆建设中首次得到了应用,为中国体育场馆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首先,PPP模式下,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

这种模式下,政府作为主导方,负责提供场馆用地、相关手续办理、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而社会资本则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

这样一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推动了鸟巢的建设。

其次,PPP模式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鸟巢的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了建设和运营的风险,同时也共享了建设和运营所带来的利益。

这种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保障,为鸟巢的长期稳定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PPP模式下,运营效率高,管理灵活。

在鸟巢的运营中,由于社会资本的参与,使得运营管理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管理灵活度更高。

这样一来,鸟巢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体育赛事、演出等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最后,PPP模式下,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鸟巢的建设和运营,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一个体育产业的集聚地。

在鸟巢周边,涌现出了大量的商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鸟巢PPP模式案例为中国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运营的模式,为体育场馆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信在未来,这种模式将在更多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得到应用,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鸟巢的建造过程的案例

鸟巢的建造过程的案例

鸟巢的建造过程的案例鸟巢建设是中国作为庆祝“澳网”(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大型建筑项目。

鸟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它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娱乐中心,主要用于奥运会活动占13.41万平方米,同时也是集商业、娱乐、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鸟巢建设期间,国家耗费了大量财力。

据报道,所有钢筋钢材、混凝土和机电设备的采购总金额高达20亿元,其中有百分之六十是从国外进口的。

设计及建造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以体现全民族赛事文化精神。

政府拱手相让,出资投入大量资源。

为了提高鸟巢建筑质量,当局将国外优良施工特点及相关质量管理技术引进中国;在建设工程的管理中,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总体质量管理方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精益生产”技术及新的监理标准的实施;加强安全管理,配备职业病防护措施,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等。

以海淀区综治委员会为首,监督鸟巢工程建设。

他们制定了总体施工计划,分十个阶段,保证用最少的费用完成鸟巢建设。

在施工管理中,他们根据国际化的思想,建立现代技术与手段实施项目,科学施工,保证了鸟巢的工程质量,同时减少劳动力的消耗和影响环境的污染。

鸟巢的建设完工后,不仅向北京市民出借,也让国际旅客有更多的了解和赞美中国的观点。

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北京的城市形象,也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rd's Nest was a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undertaken by China to celebrate the "Olympic-beijing" (Beijing Olympics of 2008). Located in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it was a multi-functional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center mainly used for the Olympic Games (134.1 million square meters) and a comprehensive space integrating commerce, entertainment, conference and other functions.。

工程建设法规经典案例分析

工程建设法规经典案例分析

工程建设法规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北京奥运会鸟巢工程2024年的北京奥运会鸟巢工程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该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严格遵守了相关法规,充分体现了工程建设法规的重要性。

首先,在工程建设前,相关部门在严格审核后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计划、设计方案以及施工企业资质等,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这一步骤体现了工程建设法规中的项目审批和项目管理的要求。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严格按照建设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安排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以保证工程质量。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多次检查和验收,并对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及时采取了整改措施。

这一步骤体现了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最后,在工程竣工后,施工企业还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工程进行了验收,并及时提交了相应的竣工资料,手续齐全。

相关部门对提交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并进行了最终验收。

这一步骤体现了工程建设法规中的交工验收和工程归档管理的要求。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鸟巢工程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建设法规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法规,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案例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设涉及多个省区市,工程规模巨大,施工难度极高。

在该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建设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施工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了严格的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并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批准。

其次,在施工期间,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建设法规的规定,完善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相关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多次检查和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最后,在竣工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了相应的验收程序,并提交了相关的竣工资料。

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法规进行了最终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并解决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国家体育场(鸟巢)PPP项目投融资案例分析

国家体育场(鸟巢)PPP项目投融资案例分析

问题:国家体育场项目融资风险有哪些?
1)融资风险
尽管“鸟巢”项目实施PPP模式成功解决了国家体育馆融资的问题,但是国家体育馆在奥运会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奥运会结束后的运营过程中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投融资风险。虽然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政府与中信联合体协商一致,确定将“鸟巢”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中信联合体放弃30年特许经营的权利,转而获得“鸟巢”42%的永久股份,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后期运营风险。但总体来讲,“鸟巢”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投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招投标过程、项目建设过程及项目运营阶段。
国家体育场(鸟巢)融资案例
添加副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1.项目基本概况
添加副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1.1“鸟巢”项目展示
1.2“鸟巢”项目概况
国家体育馆,又名“鸟巢”,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南部,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场内观众坐席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11000个,项目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正式竣工。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国家体育馆的融资和建设工作,北京中信联合体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负责30年特许经营期内的国家体育场赛后运营维护工作。为了缓解国家体育场“鸟巢”建设给财政支出带来的巨大压力,北京市政府决定对“鸟巢”项目融资进行PPP模式。
02
取消可闭合顶盖造成的影响
2004年的7月30日,北京市政府临时决定取消闭合顶盖的设计,导致项目施工全面停止,项目公司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大量修改和完善,这期间又耽误了半年多的工期,间接增加了后期施工的难度和风险。
03
成本超支
根据国家审计署事后的审计结果,“鸟巢”项目投资总额超过预算14.5%。

奥运场馆施工质量控制及案例研究

奥运场馆施工质量控制及案例研究

奥运场馆施工质量控制及案例研究奥运场馆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其施工质量的控制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现实中,施工质量问题依然存在,给场馆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案例进行研究探讨。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优秀的施工质量是奥运场馆的重要保证。

只有质量过关才能保障场馆的安全可靠,提高运动员表现水平,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

因此,质量控制是奥运场馆建设的核心任务。

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奥运场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普遍存在。

具体表现为施工单位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督管理不力等。

首先,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奥运场馆的建设周期紧迫,施工单位常常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压力,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施工速度,而忽视了质量控制。

这导致了一些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如结构不牢固、设备质量不过关等。

其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奥运场馆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人员众多,技术力量种类繁多,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缺乏相关经验,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最后,监督管理不力也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奥运会的组织者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检查,但现实中监管不力。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案例研究:鸟巢奥运场馆质量问题以鸟巢奥运场馆为例,其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建设过程中,鸟巢场馆部分结构安全隐患被发现。

这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所致。

材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场馆的结构安全性,给观众带来了不安全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鸟巢施工单位进行了罚款。

然后,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强化了施工质量监控和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质量管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质量控制是奥运场馆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案例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讲座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

从案例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讲座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
12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回顾
萌芽
雏 诞形生
发展
中国古代出现有关造价管理的萌芽
16世纪英国出现工料测量师
1986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成立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各方面大发展
再发展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各方面全面发展
完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综合集成阶段
• 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对工程造价管 理的最早认识,工程造价管理萌 芽。
借助IT网络 信息网络
实现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换与 沟通(如设计方、建设方和监 理方等)
共享数据库数据和信息(如项目 设计和施工文件以及项目设计变 更、项目造价变动等报告)
计算机辅助应用的广阔前景
随着计算机辅助和网络信息系统的 广泛引入,将会使工程造价的确定和 控制更加科学、可靠,更趋现代化、 系统化。
(2) 全过程造价管理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
仅靠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远远不能 满足对工程项目造价和成本的控制要 求。
100
对 投 资
9%5 %
的 75
影%

程 度
35
%10
%
决 策 和 初 步 设 计
技 术 设 计
施 工 图 设 计
Kelly(1982)的研究发 现一个项目80% 的造价 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已经 确定,所以后续的控制 只能影响到其余的20% 投资。
案例2 伦敦碗的可持续性建造模 式
▪ 建造该体育馆田径场时挖出的泥土被堆积 在其周围,形成一个25,000座的看台。体育 场的外围架设有一个可拆卸的轻质铁架作 为附加的55,000座的看台。该由缆索构成的 体育馆顶部看台可承担大约三分之二的座 位,该看台将在2012年奥运会结束后被拆 除并被再利用。

施工项目管理成功案例

施工项目管理成功案例

施工项目管理成功案例以下是一些施工项目管理成功案例的例子:案例一: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鸟巢是2024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建筑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建筑集团负责施工管理。

为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项目管理团队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他们分别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资源管理计划和沟通计划,确保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他们还建立了一个人才管理系统,通过培训和奖励激励员工,确保团队高效运作。

该项目准时完成,并获得了全球建筑界的广泛赞誉。

案例二: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工程香港国际机场是一个忙碌的国际航空交通枢纽,由于航班运营的需求越来越大,项目管理团队决定建设第三跑道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他们进行了详细的项目规划和风险评估,确定了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

他们还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不会对当地居民和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该项目在预算和进度方面都非常成功地完成。

案例三:欧洲隧道欧洲隧道是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在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

该项目管理团队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海底施工的挑战。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团队还与政府、监管机构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保持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该项目是一项重大工程和技术成就,成功连接了英国和欧洲大陆。

以上是一些施工项目管理成功案例的例子。

在每个案例中,项目管理团队的有效沟通、详细规划和风险评估是实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同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良好管理也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鸟巢形体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鸟巢形体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鸟巢形体案例分析报告范文鸟巢,即北京国家体育场,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本报告旨在分析鸟巢的建筑设计、结构特点以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影响。

一、项目背景鸟巢位于中国北京,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它的设计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师李兴钢共同完成。

鸟巢的设计理念源于对自然形态的模仿,特别是对鸟类巢穴的模仿,其结构设计则展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极限。

二、设计理念鸟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巢穴,设计师试图通过建筑表达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力量。

整个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曲线和不规则形状,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同时,鸟巢的设计也体现了可持续性的理念,如自然通风、雨水收集系统等。

三、结构特点鸟巢的结构设计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整个建筑由大量的钢结构组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允许自然光进入内部空间。

鸟巢的屋顶设计同样独特,采用了可开启的设计,使得体育场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内环境。

四、材料与施工鸟巢的建设使用了大量高质量的钢材和混凝土。

钢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每一个构件的安装。

此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减少噪音、控制扬尘等。

五、功能与使用鸟巢不仅是一个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它还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除了体育比赛,鸟巢还可用于音乐会、展览等大型活动。

其宽敞的内部空间和灵活的布局设计,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活动需求。

六、社会与文化影响鸟巢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也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它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展示了中国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实力。

同时,鸟巢也成为北京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七、可持续性与未来展望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鸟巢充分考虑了可持续性。

它采用了节能的设计,如自然通风、雨水收集等。

未来,鸟巢将继续在可持续性方面进行探索,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体育馆—“鸟巢”项目案例分析摘要:“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是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在项目前提规划工作中出现漏洞,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对“鸟巢”项目在可行性论证、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以后大型体育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项目钢结构成本安全1 “鸟巢”的背景资料1.1 “鸟巢”项目简介“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项目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正式竣工。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1.2 “鸟巢”项目外形及结构特点“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置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

“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2 问题出现2.1“鸟巢”硬伤导致停工,专家呼吁办“安全奥运”“鸟巢”停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于北京市民来说,能容纳10万观众的“鸟巢”,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如果其存在安全问题显然不容忽视。

北京奥组委决定把可开启的滑动式屋顶拿掉,似乎拿掉“鸟巢”的盖子就可以既解决资金浪费又能保证场馆安全问题。

北京奥运会安全专家表示,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在很多细节上确实存在安全问题,现在停工的原因并不能排除此因素。

按照瑞士设计师的规划,国家体育场总共分为三层,最高层离地面近50米,能容纳3万人,那么中方专家对于?如果发生紧急状况,这3万人如何安全疏散到地面?问题提除了质疑。

在原设计中,总共有12条楼梯通向地面,但是每一条楼梯都是直上直下的形状,这样如果发生骚乱,上面的观众一拥而下,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经过中方专家组的提议,设计师对楼梯进行了2个多月的修改,调整成了若干弯曲状的分段,但是楼梯的实际宽度恐怕还是不能达到2.4米的安全要求。

实际上,国家体育场设计之初对于安全问题也作了考虑,他们甚至还模拟了发生火灾后的人员骚乱的疏散速度等等,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灾害状况,模拟的只是正常情况下人员排着队输散状况,如果真的出现火灾或者骚动,现场人员肯定全乱了,怎么可能规规矩矩的按照模拟状况疏散。

我们呼吁“安全奥运”,但我们关注的不应仅仅只是奥运,还要更多关注后奥运问题。

国家体育场作为一个长期使用的项目,以后免不了在此举办大型的球赛、演唱会等等,如果在设计之初不考虑到这些隐患,只是一味的在中国追求造型、追求感觉,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那对于中国老百姓就是一种不负责任。

2.2 “鸟巢”未通过抗震审查在“戴高乐机场坍塌”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曾委托审查委员会对部分奥运场馆进行“抗震设防”检查。

“由于奥运场馆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不在我们的审查范围内,我们特别请示了建设部,最后获批。

”获得建设部许可后,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和“鸟巢”三大奥运标志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查,其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水立方”都通过了审查,而在对“鸟巢”的审查中,但专家们的意见是?问题不少,需要修改方案?。

2.3“鸟巢”体育场的露水与雷击问题长期以来,气象预报的降雨量,以及计算水资源的时候,从来不包括露水量。

目前我国气象学界也有人在测量露水量,可惜没有引起重视。

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露水量均不等,北京地区的夏季露水量,估计每平方米每夜有200克左右。

由于露水在钢结构上更容易凝结,而且凝结后又迅速流下,因此钢结构凝结露水的过程能够反复进行。

具体到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来说,它是一种立体结构,每立方米每夜的露水量估计可在1000克左右;按总体积约100万立方米计算,每夜鸟巢体育场的露水量约有1000吨。

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排水设施,鸟巢体育场的“鸟巢”下面将总是湿淋淋的。

众所周知,任何高大建筑物都需要考虑避雷问题。

鸟巢体育场与埃菲尔铁塔不同,后者高320米,用钢材量仅7000吨,而且有制高点。

对比之下,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无高点,用钢量是埃菲尔铁塔的6倍,周边又没有高大建筑物,如此巨大的钢铁堆积起来的庞大建筑物,其对雷电会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形成雷击景观。

虽然,一般来说,这种落在鸟巢钢架上的雷击对坐在体育场内观众席上的人不大会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却会让观众产生心理紧张,而且也会干扰体育转播的电视和无线电信号。

2.4奥运鸟巢设计缺陷,晴天无法使用由于鸟巢的设计缺陷,使用过于复杂的钢结构,而且高度太低。

在晴天的时候,钢结构的阴影覆盖在整个足球场上,使得座在远处的观众跟本无法分辨球场上的复杂阴影和运动员。

3 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瘦身大行动当工程进入实质的施工阶段时,这些问题就表现得越发明显。

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节俭办奥运”开始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不仅如此,新建、改建场馆还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经多方考证,“鸟巢”体育场暂停施工,这个赛时可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将取消曾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可开启屋顶。

同时,“鸟巢”的框架结构由密集变得相对松散,以及减少近万个观众席,以便奥运后将“鸟巢”改造为具纪念意义的宾馆。

此外,修改方案亦涉及VIP专用逃生通道以及观众席逃生通道的设计,便于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大大缩短观众逃生时间等。

调整后的方案可减少用钢量1.2万吨,膜结构减少0.9万平方米。

虽然减少了用钢量,框架也变得相对松散,但由于屋盖的取消减轻了支撑结构的压力,所以“鸟巢”本身的牢固性不受影响。

原来的设计耗钢量过高,结构调整后,成本降低约4亿元人民币。

屋顶开孔面更大,虽然减少了挡雨面积,但草坪能够接受更多自然光。

4 问题分析“鸟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项目决策等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4.1 奥运鸟巢方案选定前未经权威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4.1.1 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可行性研究是针对某个预期的目标,为论证技术、工程、经济上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而进行的调查、分析、评估的一种科学论证方法。

?4.1.2 可行性研究步骤及组织形式确定委托人→成立项目组→制定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和调研→项目方案设计→对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企业、投资公司、政府有关部门自己已有的人力资源中抽调,组织相应的研究团队;二是聘请有一定资格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三是寻找有资格的咨询机构,通过一定的支付费用,让其承担研究责任。

4.1.3 “鸟巢”项目可行性研究“鸟巢”的设计寓意原始生命的孵化过程,是既能体现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精神,又能与周围自然环境良好地达成协调统一的优秀方案。

“鸟巢”之所以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应该归结为在选定前,没有权威机构针对可行性和工期、造价的先期审查、论证,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及用钢量过高等问题,最终不得不暂停施工重新进行方案的调整。

按照建设惯例,一般的设计招标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在选定前就应当邀请权威机构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北京奥运会多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偏偏都放在了方案选定之后。

4.2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是承包方为使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具体项目要依靠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成本估算、、成本控制四个过程来完成。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以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

成本管理控制手段包括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标杆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价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

4.2.3 “鸟巢”项目成本管理按照工期要求,“鸟巢”要在2003年底前开工建设,设计方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公司给出的38.9亿元预算,用钢量高达13.6万吨,被指责为既昂贵又笨重。

最初时,全国上下都热衷于建设一流的奥运场馆,把办一流的奥运会和一流场馆建设等同起来。

自温总理提出“节俭办奥运”之后,社会各界越来越认同:最好的奥运会未必是花钱最多的。

从“鸟巢”建设开始,国内舆论开始质疑工程建设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根据中咨公司当时的测算,有没有盖子的工程造价相差6亿元。

“但实际上,真正做下来,可能要增加10个亿,这个数字占了‘鸟巢’总投资的1/4~1/3。

”如果说一个有盖子的“鸟巢”就是为了取得令人震撼的闭幕式效果,那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结构调整后,取消移动屋顶,可减少1万多吨用钢量,节约4~6亿元人民币。

4.3 决策体制4.3.1 项目决策的定义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提出的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项目可行方案,然后根据项目评估标准对多个项目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最终选择一个满意的项目方案,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

项目决策关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是项目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4.3.2 项目决策的步骤识别问题或机遇→诊断问题的原因→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备选方案→评估项目备选方案→做出决策并实施4.3.3 “鸟巢”项目管理决策“鸟巢”工程暂停施工吸引了很多关注,不单单是因为这件事涉及的国家投资巨额损失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思这事件背后反映的关于“决策体制”的敏感话题。

对场馆建设出现合乎情理的调整变动本不足为奇。

但是透过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会发现这确实已经涉及到决策如何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了。

引起整个奥运场馆建设方案的调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这些馆场的安全问题存在顾虑,二是花钱太多。

如果仅此而已完全可以理解,有学者却一针见血指出,“这不仅是钱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是决策本身的问题”。

项目决策是项目管理者的主要职责,通过项目管理者对问题的识别,诊断、评估等过程,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