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

合集下载

化学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后续研究

化学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后续研究
促进 树木 、 卉 、 坪 的生 长 , 花 草 提高其 观 赏 品质 , 并且
4 ・ 4
第1 7卷第 1期 2 3 1月 0 2年
陈曦 - 化学法去除污泥 中重金属 的后续研究
V L3 N . o 7 o 1
Jn 2 2 a 01
不 易构 成食 物链 污 染 所 导 致 的 危 害 , 因此 这 是 一 条 很 有发 展前 途 的利用 方 式 。 以天津 市某 污水 处 理厂 排放 的二 次厌 氧 消化 污 泥 作 为研究 对 象 , 用 化 学 方 法 去 除 污 泥 中的 主 要 利
c e ia t o s wa s o e e e ts ldi c t . Ex rme to e v t sla h n h m c me h d sdip s d byc m n o i f ai l i on pei n n h a y mea e c i g— o ttxc t ho ha ha e v t l u o iiy s wst tt th a y mea l
t e f a r ame to cd e u n swel st e r c c ig o e g ld e h l mae a i f u n e ea e y t ai g su g t h n lte t n fa i f e t l a h e y l f wa esu g .T e ut t cd e e t n r t d b e t l d ewi i l a n s i l g r n h
1 3 实验 方法 .
1 3 1 酸 化 废 液 的 水 泥 固化 . .
按照《 固体废物浸 出毒性浸 出方法 : 水平 振荡
法》 G 5 8 . ( B 0 53—19 ) 96 进行 , 将试样放入硬质塑料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污泥的介绍污泥是⽔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

污泥体积约占处理⽔量的0.3%~0.5%左右,如⽔进⾏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使污泥减量、稳定、⽆害化及综合利⽤。

(1)确保⽔处理的效果,防⽌⼆次污染;(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4)使有⽤物质得到综合利⽤,变害为利。

由于污泥处理技术难度⾼、投资⼤、回报不确定等因素,国内涉⾜此领域的企业少且规模⼩,与外国先进国家相⽐差距较⼤。

在我国现有的污⽔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不到25%,处理⼯艺和配套设备完善的不到10%。

国外的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论是进⾏有效利⽤还是填埋处置,污泥处理与其他废物的处理⼀样,皆是以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害化、资源化为⽬的。

1)按成分不同分: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重较⼩(约为1.02~1.006),含⽔率⾼且不易脱⽔,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性物质。

初次沉淀池与⼆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是颗粒较粗,⽐重较⼤(约为2左右),含⽔率较低且易于脱⽔,流动性差。

沉砂池与某些⼯业废⽔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初次沉淀污泥(也称⽣污泥或新鲜污泥):来⾃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污泥或新鲜污泥):来⾃活性污泥法后的⼆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污泥或新鲜污泥):来⾃⽣物膜法后的⼆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化学沉淀法处理污⽔后产⽣的沉淀物。

例如,⽤混凝沉淀法去除污⽔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中的重⾦属离⼦;投加⽯灰中和酸性污⽔产⽣的沉渣以及酸、碱污⽔中和处理产⽣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污泥的特性见表城市废⽔⼚污泥的性质和数量表1(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流量,m3/d;η——去除率,%;(⼆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污泥是由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含有有机物、固体颗粒、重金属等污染物。

污泥处理的目标是有效去除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寻找合适的处置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1. 厌氧消化:将污泥与特定的微生物一起置于密封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沼气和有机肥。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同时产生可再利用的能源。

2. 热解处理:通过加热污泥,将有机物分解为油、气和固体残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金属含量,并利用产生的油和气作为能源。

3. 堆肥处理:将污泥与有机废物混合,经过适当的处理和通风,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同时产生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

4. 焚烧处理:将污泥在高温条件下燃烧,将有机物热解为气体和灰渣。

焚烧可以有效减少污泥体积,同时具有杀菌作用,但需要注意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灰渣的处理。

5. 填埋处理:将污泥置于特定的填埋场中,隔离于环境之外。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污泥的体积,但需要注意填埋场的选择和管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污泥处理技术正在研究和发展中,如生物炭化、微波辅助处理等。

这些方法在处理效果、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潜力,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应用。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

污泥处理技术二:厌氧消化1. 原理与作用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污泥中有机物质,实现污泥稳定化非常有效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厌氧消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污泥稳定化。

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使污泥稳定化,不会腐臭,避免在运输及最终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污泥减量化。

通过厌氧过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减少污泥量,同时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少污泥脱水的药剂消耗,降低污泥含水率;(3)消化过程中产生沼气。

它可以回收生物质能源,降低污水处理厂能耗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可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中污泥稳定化相关指标的要求。

2. 应用原则污泥厌氧消化可以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该工艺可以用于污水厂污泥的就地或集中处理。

它通常处理规模越大,厌氧消化工艺综合效益越明显。

3. 厌氧消化工艺3.1. 厌氧消化的分类1)中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温度维持在35℃±2℃,固体停留时间应大于20d,有机物容积负荷一般为2.0~4.0kg/m3⋅d,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产气率一般为0.75~1.10Nm3/kgVSS(去除)。

2)高温厌氧消化高温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55℃±2℃,适合嗜热产甲烷菌生长。

高温厌氧消化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可以有效杀灭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停留时间可缩短至10~15d。

缺点是能量消耗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系统操作要求高。

3.2. 传统厌氧消化工艺流程与系统组成传统厌氧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当污水处理厂内没有足够场地建设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时,可将脱水污泥集中到其他建设地点,经适当浆液化处理后再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其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图1传统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图图2脱水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图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污泥进出料系统、污泥加热系统、消化池搅拌系统及沼气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去除及稳定化研究进展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去除及稳定化研究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8年第37卷第1期·330·化 工 进展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去除及稳定化研究进展解道雷1,孔慈明2,徐龙乾1,徐晓军1,李天国3,段正洋1,刘树丽1,刘伟1(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曲靖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农作物所需营养物质,但由于受重金属的污染使污泥无法直接农用。

本文简述了城市污泥重金属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重点论述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去除和稳定方法,包括化学法(电化学法、化学试剂法)、生物法(微生物法、植物法、低等动物法)、物理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和超声)及联合技术。

分析了各种方法处理污泥重金属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影响因素及适用范围。

指出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是影响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差异性大,且大部分重金属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导致物理法和生物法去除效率较低,微生物和低等动物处理法相比植物法(备受时空限制)则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电化学法对可氧化、可还原态分布的重金属都能起到较好的转化去除作用,但往往受由污泥向污泥液相中转移过程的控制,电损耗较突出;化学试剂浸提剂是目前效率较高的方法,但强酸环境常导致污泥营养物质流失和酸根离子累积,农用时容易板结而不利于污泥土地利用。

因此,以土地利用为前提的条件下,将各种处理技术联合运用以提高污泥重金属去除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城市污泥;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去除;稳定;赋存形态;电化学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01–0330–13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775Developments of the speciation ,removal and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in municipal sludgeXIE Daolei 1,KONG Ciming 2,XU Longqian 1,XU Xiaojun 1,LI Tianguo 3,DUAN Zhengyang 1,LIU Shuli 1,LIU Wei 1(1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Yunnan ,China ;2Quj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valuation Center ,Qujing 655000,Yunnan ,China ;3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Yunnan ,China )Abstract :Municipal sludge is rich in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for plant growth such as N ,P and K. But it can not be direct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a result of the conta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s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of heavy metals in municipal sludge are described briefly. The removal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s of sludge including chemical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the combin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The effects of the methods on the specia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merits and weaknesses ,influence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se method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removal of heavy泥重金属处理及资源化。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

污泥消化原理简介污泥消化原理简介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

即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下面为大家带来污泥消化原理简介,快来看看吧。

剩余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菌,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有机物将会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发臭,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且病原体将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污泥在脱水前通常要进行稳定处理,稳定污泥的常用方法是消化法,消化有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

1.污泥好氧消化⑴污泥好氧消化实际是活性污泥法的继续,在消化过程中,有机污泥经氧化可以转化成二氧化碳、氨以及氢等气体产物。

⑵好氧消化分类好氧消化过程分为普通好氧消化和自热高温好氧消化两类。

⑶好氧消化池构造上一般包括好氧消化室、泥液分离室、消化污泥排除管和曝气系统。

好氧消化法的操作较灵活,可以间歇运行操作,也可连续运行。

⑷好氧消化的优缺点优点:污泥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高;清液BOD浓度低,消化污泥量少,无臭、稳定、易脱水,处置方便;消化污泥的肥分高,易被植物吸收;好氧消化池运行管理方便简单,构筑物基建费用低等。

因此,特别适合于中小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缺点:运行能耗多,运行费用高;不能回收沼气;因好氧消化不加热,所以污泥有机物分解程度随温度波动大;消化后的污泥进行重力浓缩时,上清液SS浓度高等。

2.污泥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菌及专性厌氧细菌将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使污泥得到稳定。

⑴原理污泥厌氧消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二氧化碳及氢等。

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参与的微生物是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

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参与的微生物是甲烷菌,属于绝对的厌氧菌,主要代谢产物是甲烷。

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及分布情况

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及分布情况

对于厌氧颗粒污泥很多人应该比较熟悉了,这种污泥其实就是各种微生物的聚集体,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就要对其种群的类别以及分布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助于颗粒污泥的培育和推广应用。

颗粒污泥主要由厌氧消化微生物组成。

颗粒污泥中参与分解复杂有机体、生成甲烷的厌氧细菌可分为三类,主要是水解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一、水解发酵细菌的作用是对有机物体进行最初的分解。

生成有机酸和乙醇。

二、产氢产乙醇对有机酸和乙醇做进一步的分解利用,并代谢产生H2和乙酸;三、产甲烷菌则将H2、CO2、乙醇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转化成甲烷。

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在颗粒污泥中,他们先各自以菌落的形式生长繁殖,之后逐渐相互交融,形成了混栖菌落中,菌与菌之间的相互接触十分紧密而且排列有序,这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种间氢的转移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吸收及代谢,从而形成了一个互惠互利、互营共生的微生态系统。

观察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上是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自我固定化的过程。

在各菌群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各菌体本身所产生的胞外粘液物质将不同的菌体粘连起来并相互交融,丝状菌则穿插其中,对颗粒的形成起到缠绕和坚固作用。

由此,不同类型的细菌的细菌种群在污泥颗粒内外组成了互生或共生体系,使污泥颗粒内外组成了互生或共生体系,是污泥颗粒形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

在此系统中,有利于形成多种细菌共同生长的生化条件,有利于细菌对有机物的降解。

经发现各种微生物种群有各自不同的分布区域:水解菌和产酸菌分布在颗粒污泥的外围,而产甲烷丝状菌则在颗粒内部居多。

产甲烷菌和产乙酸菌是厌氧颗粒污泥中的优势菌种,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并不是单独分布在各自的菌落中的,而是在同一菌落中错落中错落的呈“格子状”分布。

目前,对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相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甲烷菌上,对其他两类细菌的研究不多。

电化学法脱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电化学法脱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电化学法脱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进展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与生活污水、排放和释放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中存在对环境和生物有害的物质,重金属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是无机沉积物和有机化合物,如氧化物、羟基、硅酸盐和不溶性盐,其次是硫化物(70%的厌氧消化污泥),其次是游离离子。

关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处理的国家和国际研究主要侧重于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处理;利用微生物减少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根据植物的修复作用减少重金属含量;采用电化学方法减少生活污泥中重金属含量。

电化学氧化有效地打破了污泥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破坏了残留污泥的稳定性,改变了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

关键词:电化学法;脱除污泥;重金属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废水和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的必然结果,其有效处理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效运作的保证。

污水污泥上的农业已成为利用污泥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农田污泥中也含有大量重金属,这是一类难以控制的污染物,具有毒性、潜伏期和食物链中的浓度,使污水污泥上的农业面临巨大风险。

污水污泥中有许多重金属处置方法,包括微生物方法和植物修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微生物方法和植物修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效果不稳定、生物过滤周期长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无害环境和低运营成本的新的污泥处理技术.1国内外污泥处理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环境意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大量污水处理厂,这也带来污泥处理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文件,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城乡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2618座,日处理能力已达到19267万m3,实际处理量有557.28×104m3。

据此推算,每年污泥产量约为6.7×107t(含水率80%)。

此外,欧盟统计局关于欧盟各国污泥产量统计显示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德国是欧洲污泥产生量最大的国家,自2015—2019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了德国在污水污泥产生方面工艺优化越来越良好,但仍然保持高产量水平,每年均保持150万t以上的污泥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污泥经消化后8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表明,汞、镉、铅、砷几乎全部以稳定形态存在,锌、镍、铜、铬的稳定形态含量亦不同程度地得到增加。

关键词:重金属厌氧消化化学形态
污泥在农业方面的利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但我国城市污水厂的进水中混有大量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在水处理过程中以不同形式由液相向固相转移,最后浓缩到污泥中,因此这些重金属污染物成为污泥农用的最大制约因素。

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熟悉到污泥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除了与其总量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形态的分布,故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研究对污泥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自然界固体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理论是Tessier提出的化学试剂分步提取法,它将固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为5种:
①可交换态
主要指吸附在颗粒物上的重金属,水相中重金属离子的组成和浓度变化主要受这部分重金属吸附和解吸过程的影响。

②碳酸盐结合态
主要指与颗粒物中碳酸盐结合在一起或本身就成为碳酸盐沉淀的重金属。

这部分重金属对pH值变化最为敏感,且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释放。

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天然水中的铁锰氧化物以铁锰结核或凝聚物形式存在于颗粒上,也有的呈胶膜状覆盖在颗粒上,其是微量重金属极好的吸着剂。

与铁锰氧化物结合在一起的或本身就成为氢氧化物沉淀的这部分重金属称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这一部分重金属在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时轻易释放出来。

④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
指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及与各种形态有机质结合的重金属,这部分重金属被认为较稳定。

⑤残渣态
指存在于石英、粘土矿物等晶格里的重金属。

其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通常不能被生物吸收,是生物无法利用的部分。

综上所述,前三种形态稳定性差,后两种形态稳定性强。

也就是说,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主要来自前三种不稳定的重金属形态。

2分析方法
2.1分离提取所用试剂及条件
①可交换态:MgCl2,pH=7.0,水浴温度为℃。

②碳酸盐结合态:NaAc,pH=5.0,室温。

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NH2OH-HCl,水浴温度为96℃。

④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HNO3+H2O2,pH=2.0,水浴温度为85℃,加热4h。

⑤残渣态:浓HNO3,电热板加热至近干。

⑥重金属总量:浓HNO3,电热板加热至近干。

2.2提取液中重金属的测定
测定方法见表1。

表1提取液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重金属镉、镍、铅、锌、铜总铬砷、汞检测方法CJ26.15—91GB7466—87原子荧光法
2.3污泥样品来源
污泥样品取自青岛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

3结果与讨论
3.1测试结果
试验分别对生污泥、消化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见表2。

表28种重金属在污泥消化前后的形态分布重金属污泥种类总浓度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回收量回收率铜生污泥
3.2讨论
①在污泥所含的8种重金属元素中,锌不但含量高而且主要以不稳定态形式存在;铜主要以稳定的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存在,不稳定态含量约占10%;镍的5种化学形态含量分布较为均匀;铬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不稳定态的含量约占1/3,其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的含量极少;汞、镉、铅、砷这几种毒性较强的元素几乎全部以稳定态形式存在。

②消化污泥中硫化物及其有机结合态的含量高于生污泥,这说明污泥经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硫酸盐等含硫化合物可被硫酸盐还原菌转化成硫离子,硫离子可促进重金属由不稳定态向硫化物稳定态的形式转化,使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性提高。

4结论
①活性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5种形态存在。

其中,前3种为不稳定态,后2种为稳定态。

污泥中锌和镍主要以不稳定态的形式存在,铜主要以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存在,铬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汞、镉、砷、铅等毒性大的金属元素几乎全部以残渣态存在。

重金属的这种分布特征对污泥农用比较有利。

②经厌氧消化后污泥中铜、锌、镍、铬等重金属稳定性提高,铜的稳定态由90%升至98%,锌的由24%升至35%,镍的由27%升至32%,铬的由64%升至69%,因此建议污泥农用应以消化后污泥为主。

③为进一步提高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可向污泥中适量投加能产生S2-的固体废弃物,这样既节省了资金投入、回收利用了废弃物,又促进了不稳定态的重金属在消化过程中向稳定的硫化形态转化,使消化污泥的农用更加安全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