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

合集下载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优化实践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优化实践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优化实践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生物处理方式,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有机废物的数量和废水的处理成本。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和稳定性是优化实践的主要目标。

本文将介绍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一些优化实践。

1. 厌氧消化条件的控制厌氧消化的条件是其稳定性和效率的关键。

在正常条件下,厌氧消化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5-37℃,对于中温消化反应则应该控制在55-60℃左右。

而pH值则应该控制在6.8-7.2之间,如果pH值过低,则应该补充一些碳酸氢盐类的物质,如果pH值过高,则应该添加一些酸性物质。

此外,氧气含量也应该被控制在最小程度。

2. 污泥种类和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污泥的种类和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到厌氧消化的效率和稳定性。

处理污泥的前处理过程是按照污泥类型进行选择和确定的。

一般而言,在处理厨余和动物粪便污泥时,可采用自然污泥进行处理,而在处理工业污泥和医疗污泥时,应采用非自然污泥进行处理。

同时,也需要注意污泥处理后的后处理流程,包括干燥、质量检测和压制等操作。

3. 活性菌种筛选和添加良好的活性菌种选择和添加是优化实践的重要部分。

优质的活性菌种具有高效的厌氧消化效果,并且能够增加污泥的稳定性。

一些常用的活性菌株包括甲烷菌、水解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

此外,添加营养物质、制作精良的混合液和采用连续滤光处理反应液等,都是在活性菌种筛选和添加方面优化实践的关键策略。

4. 逆流式厌氧消化技术逆流式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方式,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稳定性和效率。

研究表明,逆流式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减少氨氮、COD和磷的浓度,同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甲烷产量。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利用反应器中的废水和气体,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5. 电子束辐照处理技术应用近年来,在污泥处理领域中,电子束辐照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包括控制实验方法、辐照设备和小型实验等,可以提高污泥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减少有机废物和废水的处理成本。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概要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污泥处理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将其稳定化,减少体积,降低有机物含量,最终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厌氧消化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污泥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与设计要点。

一、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污泥厌氧消化是将污泥暴露于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消化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具体的工艺选择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污泥特性:包括含水率、固体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不同特性的污泥适合不同的厌氧消化工艺。

对于具有较高含水率的污泥,可选择高固体含量的高干物含量厌氧消化工艺;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泥,则可选择高有机负荷的高负荷厌氧消化工艺。

2.处理效果要求: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也要考虑处理效果的要求。

例如,如果目标是达到更高的甲烷产量,可以选择温度控制的高温厌氧消化工艺。

3.资源利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热能供应等方面。

因此,工艺选择时也要考虑是否有资源利用的需求。

二、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要点在进行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厌氧消化温度:厌氧消化适宜的温度是其正常运作的关键。

通常,选择35-55摄氏度的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处理效果。

对于高温厌氧消化,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50-65摄氏度。

2.反应器类型选择:常见的厌氧消化反应器类型包括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上升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UASB)等。

CSTR适用于处理污泥浓度较低、泥量较多的情况;UASB适用于处理污泥浓度较高、泥量较少的情况。

3.进气与搅拌:在厌氧消化过程中,需要保证反应器内的气体和污泥充分混合。

可以通过进气系统和搅拌系统来实现。

进气可采用自然通气或机械通气,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气泡搅拌等方式。

4.pH控制: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于菌群的生长和产气有重要影响。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1.工艺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厌氧消化工艺的适用性:不同类型的污泥适用不同的厌氧消化工艺,如原理、操作条件等需要综合考虑。

-处理效果:选择高效的厌氧消化工艺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减少残留污泥的量。

-经济性:选择成本低、能源回收高的厌氧消化工艺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系统可靠性:选择经久耐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厌氧消化工艺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环保要求: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厌氧消化工艺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设计要点:-污泥进料和出料系统设计:确保污泥的稳定进料和处理后的可靠出料,避免污泥堵塞和破坏系统的情况发生。

-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根据污泥的性质、产气量和处理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如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序贯反应器等)和尺寸,确保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温度和pH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可以提高厌氧消化反应的速率和稳定性,需要根据具体工艺选取合适的控制策略。

-搅拌和通气系统设计:搅拌和通气系统的设计对于提高厌氧消化效果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均匀搅拌和适量通气,避免死区和过度通气。

-污泥气体处理:由于厌氧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特别是甲烷等温室气体,需要合理设计气体的收集、处理和利用系统,降低气体的排放风险和环境影响。

-污泥产物的处理和利用: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污泥产物可以进一步处理和利用,如压缩、干化、焚烧等,从而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选择合适的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和设计合理的工艺系统是保障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的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并遵循环保要求,以达到经济高效和环保可持续的目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1总则1.0.1编制目的为了深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原理和工艺的理解,提升我国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水平,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材料、调研国内相关工程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本指南。

1.0.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

2术语和定义2.0.1污泥厌氧消化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在无氧条件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该过程可产生沼气。

[T/CECS 496-2017,术语2.1.1]2.0.2 消化时间digestion time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0]2.0.3 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s污泥固体物质在600℃时所失去的重量,代表污泥中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水平。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1]2.0.4 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volume loading rate of volatile solids单位时间内对单位消化池容积投入的原污泥中挥发性固体重量。

[GB 50014-2006(2016年版),术语2.1.113]2.0.5沼气biogas污泥厌氧消化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

[T/CECS 496-2017,术语2.1.9]2.0.6沼液digestion effluent污泥厌氧消化后的上清液。

[T/CECS 496-2017,术语2.1.10]3污泥厌氧消化工艺3.1 原理与作用3.1.1污泥厌氧消化及其优缺点污泥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有机物质,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一种处理工艺。

污泥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产生甲烷这一能源气体,除满足厌氧消化自身的能量需求外,多余的甲烷气体可以用来供热及发电,或是用作电机燃料;∙由于挥发性固体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降低了固体总量。

详解污泥厌氧消化工艺

详解污泥厌氧消化工艺

详解污泥厌氧消化工艺1、厌氧消化池消化污泥培养时的注意事项厌氧消化池(1)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的对象是活性污泥,一般不存在毒性问题。

但为了加快培养启动过程,除了投入接种污泥外,还应做好加热保温工作。

(2)充分搅拌消化池内的接种污泥加热至规定温度后,再逐渐投加浓缩污泥,同时继续做好加热和搅拌工作,使消化池内的温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采用接种培养法时,初期生污泥的投加量与接种消化污泥的数量和培养时间有关,早期可按设计进泥量的30%~50%投加,一般培养到60d后,再逐渐增加投泥量。

(4)经常测定产气量和池内消化液VFA的浓度及pH直、如果由监测结果发现消化进行得很不正常,应立即减少进泥量、或再投加其他类型的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重新培养。

(5)为防止发生爆炸事故,接种前应使用氮气将消化池和输气管路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出来,产生沼气后,再逐渐把氮气置换出去。

(6)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的对象是活性污泥,其中的跤、氮、磷等营养物质一般是均衡的,能够适应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

因此,在消化污泥的培养过程中不必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那样需要加入营养物质。

2、污泥厌氧消化池内设置搅拌的作用混合搅拌是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关键条件之一,没有搅拌的厌氧消化池,池内料液必然存在分层现象。

透过搅拌可消除分层,增加污泥与微生物的接触,使进泥与池中原有料液迅速混匀,并促进沼气与消化液的分离,同时防止浮渣层结壳。

搅拌良好的消化池容积利用率可达到70%,而搅拌不合理的消化池的容积利用率会降到50%以下。

搅拌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间歇操作,多数污水厂采用间歇搅拌方式。

一般情况下,每隔2~4h搅拌1次,搅拌时间不应超过1h。

通常在进泥和蒸汽加热时同时进行搅拌,而在排放消化液时应停止搅拌、使上清液经静止沉淀分离后排出。

采用底部排泥方式时排泥过程中可停止搅拌,而在采用上部排泥方式时在排泥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搅拌。

3、污泥厌氧消化池的搅拌方式(1)池内机械搅拌:即在池内设有螺旋桨,通过池外电机驱动而转动对消化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强度一般为10~20W/m3池容,所需能耗约为0.0065KW/m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概要知识分享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概要知识分享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概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艺设计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指导老师:黄绪泉姓名:公子毅学号:2011108106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第一部分前言一、概述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污水厂投入运行,由此处理污水而产生的剩余污泥也越来越多,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污泥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

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

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较丰富的氮、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有机质,同时还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盐分及某些难分解的有机毒物。

堆肥化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固体废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分解,向比较稳定的腐殖质进行生物转化的微生物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堆肥材料的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相互交替的过程。

堆制初期,矿质化过程占优势;后期则腐殖化过程占优势,重视污泥的处置显得非常重要。

适用于堆肥法处理的废物主要有城市垃圾、粪便、城市及某些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农林废物等。

放置在任一场所的有机团体废物在湿度、通风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自动产生热量(如秸秆堆垛、垃圾堆垛),尤其在冬季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会产生大量热蒸汽。

堆肥化就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

在这种堆肥化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对环境尤其土壤环境不构成危害,而把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在堆肥化过程中,伴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腐殖质形成的过程,堆肥的材料在体积和重量上也发生着明显变化。

通常由于挥发性成分分解转化,重量和体积均会减少1/2左右。

污泥厌氧消化处置技术简介

污泥厌氧消化处置技术简介

污泥厌氧消化处置技术简介
一、处置流程图
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厌氧反应流程:
二、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能耗。

通常认为厌氧反应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

通过厌氧反应,污泥中有机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减少。

此外,厌氧消化提高污泥脱水稳定性,让焚烧等后续处理减少35%以上的能耗。

(2)厌氧消化成本较低。

根据《中国环境报》统计,单纯厌氧
消化投资成本约为20-40万元/(吨/日),由于不用鼓风曝气等,节约了成本,单纯厌氧消化运行费用约为60-120 元/吨(含水率80%,不包括浓缩和脱水),而好氧发酵运行费用为120-160 元/吨。

欧美50%以上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处理,产生的沼气转化为电能可满足污水厂所需电力的33%-100%。

但污泥厌氧消化在我国应用的并不顺畅。

我国建设的约50 座污泥厌氧消化设施中,可以稳定运营的只有20 余座。

主要原因是由我国污泥泥质差、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低。

我国污泥含砂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低、污泥可生化性差,消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产沼气率等指标普遍未达到国外标准。

此外,我国缺乏沼气利用的激励机制,设备的投资费用高,系统运行较为复杂不易掌握。

不过采用碱解处理、热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等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污泥水解速率,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

并通过项目经验的积累,企业也逐步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操作技能。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会是未来的一个主流方向。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是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技术,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中有机物分解和沼气的生产。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污水处理行业。

本文将围绕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概念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简称厌氧沼气系统,是指采用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泥、有机废物等生物质,通过厌氧反应产生沼气,再将沼气收集利用的一种生物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或畜禽养殖厂等。

厌氧沼气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厌氧消化器、沼气收集系统和消化液固液分离系统等。

二、厌氧消化器的设计厌氧消化器是厌氧沼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污泥性质、温度、水质等因素。

一般而言,厌氧消化器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适当的容积:厌氧消化器的容积应该根据污泥产生量、水质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计算方法是污泥日产生量×3-5天至10-20天的处理时间。

2、合适的外观形状:厌氧消化器应该尽量采用环保节能、实用美观的外观形式。

3、适宜的操作方式:厌氧消化器的操作方式应该尽可能简单、方便,能够便于对生化反应的维护、监测和调控。

三、沼气收集系统的设计沼气收集系统是厌氧沼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沼气产生量、沼气组成、管道敷设等因素。

一般而言,沼气收集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合适的吸气方式:沼气收集系统的吸气方式应该考虑沼气产生量、地形、压力等因素,可以选择真空吸气、微压吸气等方式。

2、科学的管道布局:沼气收集管道应该在水平面上尽量保持平整、不对地形造成障碍,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斜度设计,保证沼气能够顺利地流入倾倒泵或储气罐等设备中。

3、安全的防爆措施:沼气本身具有较大的爆炸危险,沼气收集系统需要安装合适的排风、通风和防爆设备。

四、消化液固液分离系统的设计消化液固液分离系统是厌氧沼气系统中重要的后处理设备,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过程操作的便利性和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陈怡(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北京 100082摘要以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为例 ,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和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 包括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进泥预处理、厌氧消化池、沼气系统、上清液处理和污泥输送管路等 , 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污泥投配污泥搅拌沼气系统K e y p o i n t s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d e s i g n o f t h e s l u d g ea n a e r ob icd i ge s t i o n i n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C h e n Y i(B e i j i n g G e n e r a l M u n i c i p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 n g 100082, 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t h eB e i j i n g X i a o h o n g m e n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a n d X i ’ a n F i f t h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a s e x a m p l e ,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c r i b e dt h e k e y p o i n t s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d e s i g n o f t h e s l u d g e a n a e r o b i c d i g e s t i o n i n t h e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 i n c l u d i n g s l u d g e a n a e r o b i c d i g e s t i o n p r o c e s s s e l e c t i o n , s l u d g e p r e -t r e a t m e n t , a n a e r o b i c d i g e s t i o n t a n k , m e t h -a n e s y s t e m , u p -l e v e l c l e a n l i q u i d t r e a t m e n t , a n d s l u d g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p i pe , a n d s o o n , w h i c h c o u l d e n s u r e t h e s m o o t h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f t h e s l u dg e a n a e r o b i c d i g e s t i o n i n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 K e y w o r d s :S l u d g e f r o m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 A n a e r o b i c d i g e s t i o n ; P r o c e s s s e l e c t i o n ; S l u d g e d o s i n g ; S l u d g e m i x i n g ; M e t h a n e s y s t e m污泥厌氧消化一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 (尤其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首选工艺。

近年来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凭借其自身的优势 , 在国内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本文以已运行多年的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新筹建的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为例 , 对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和系统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1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1. 1污泥浓缩为充分发挥厌氧消化池的功能 , 通常首先对污泥进行浓缩 , 减小进入消化池的污泥体积 ,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污泥浓缩通常有两种方式 , 第一种为分别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进行浓缩 , 浓缩后混合进入厌氧消化池 ; 第二种为仅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 , 然后与初沉污泥混合再进入厌氧消化池。

第一种方式可以实现更低的污泥含水率 , 但处理设备 (构筑物增多 , 运行费用稍高 ; 第二种方式因仅浓缩剩余污泥 , 对初沉池运行过程的污泥含水率要给予控制 , 以尽可能降低其含水率。

在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 , 采用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分别进行浓缩 , 目的是保证污泥含水率降低 , 满足消化时间 (见图 1 。

而西安市第五水处理厂由于其消化池设计池容量大 , 可以满足含水率的少许波动 , 而且通过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 , 初沉池污泥的沉淀效果较易控制 , 因此选择了仅浓缩剩余污泥的方式 (见图 2 。

1. 2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厌氧消化分为一级厌氧消化和二级厌氧消给水排水 V o l . 39 N o . 10 20134142给水排水 V o l . 39 N o . 10 2013图 1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2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化。

一级厌氧消化的消化时间多为 20d 。

污泥经过 20d 左右的厌氧消化 , 其中的有机物已基本分解达到稳定状态 , 污泥中的致病菌也大大减少。

二级厌氧消化的消化时间多为 30d , 其中 20d 为一级厌氧消化 , 10d 为二级厌氧消化。

一级厌氧消化伴有搅拌、加热等 , 二级厌氧消化只是静态放置 , 目的是使得系统产生更多可以利用的沼气。

在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设计中 , 均采用了一级厌氧消化工艺 (见图 1、图 2 。

原因是采用一级厌氧消化既可达到污泥的稳定状态 , 也利用了消化产生的 90%沼气量 ; 同时 , 一级厌氧消化较二级厌氧消化构筑物少 , 运行管理相对简单 , 造价相对较低。

1.3沼气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可用于沼气发电、拖动发动机 (带动鼓风机、水泵等、燃烧锅炉 (采暖、加热水、产蒸汽等、提纯制天然气等。

在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设计中 , 沼气均用于沼气发动机 (拖动鼓风机、燃烧厂区冬季采暖锅炉及污泥加热热水锅炉 (见图 1、图 2。

沼气发动机的余热用于加热中温厌氧消化的污泥 , 同时用燃烧沼气的热水锅炉为污泥提供补充热能。

2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设计要点对于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的进泥预处理、厌氧消化池、沼气系统、上清液的处理和污泥输送管路等是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 也是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故障的关键点 , 因此在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设计时 , 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2.1进泥预处理消化池污泥来自初沉池和二沉池 , 当污水处理厂的细格栅间隙较大时 , 来泥中会有大块物体。

为防止堵塞污泥管道 , 应在污泥提升进入消化池之前进行破碎。

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系统安装了 4m m 的回转式细格栅 , 但初沉污泥中仍有较多大块物体 , 影响了初沉污泥泵的正常运行 , 也对消化池运行有较大影响 , 增设管道破碎机后 , 情况有所好转。

基于该污水处理厂工程经验 ,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在污泥泵前端设置了破碎机。

2. 2厌氧消化池 2.2. 1池型选择国内外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中常用的定容式消化池有柱状池和卵形池两种 , 柱状池在国内应用较多 , 卵形池在国外已大量得以应用 , 在国内也已逐步投入使用。

在消化池池型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占地条件 , 处理污泥量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 , 一般当单座消化池池容超出 10000m 3时 , 多采用卵形消化池。

因为大池容消化池的柱状池较同体积卵形池池壁厚度大 , 同时池表面积也增加 , 故采用卵形消化池可节省混凝土用量、减少池表散热面积。

因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较大 , 需总污泥消化池池容分别为60 000m 3和 35000m 3, 故分别选用了单池容积为 12000m 3的卵形消化池 5座和 3座。

2.2. 2顶部浮渣和泡沫运行中若液面出现浮渣堆积 , 逐渐变多变厚 , 将影响消化池的产气量和运行效果 , 应尽快采取措施。

浮渣排放闸门有多种形式 , 设计选型时要注意闸门和池体必须严格密闭 (气密 , 同时要保证闸门开启时间短而快 , 尽可能让浮渣和污泥快速倾泻出来。

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选用快开式排放闸 , 开启较为方便 , 但很难严密关闭 , 因而轻易不开启该闸门 , 所以设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良好的气密性。

虽然设计有浮渣排放闸门 , 但浮渣堆积成壳时 , 很难从排放闸门中排出。

在消化池设计中 , 可通过循环搅拌 , 一方面均匀池内污泥和保持池内温度均衡 , 另一方面减少池顶浮渣量。

考虑到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浮渣闸门开启的不便 ,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设计中改用了普通的开启式闸门 , 该类闸门关闭方便 , 但开启速度较慢 , 对排渣效果有影响。

消化池顶部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沼气的产生 , 有泡沫出现 , 泡沫量不断增大 , 有可能随沼气进入沼气收集管 , 导致沼气管出气不畅。

因此 , 在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均采用了自动泡沫消除装置和手控泡沫消除装置 , 发挥了控制泡沫的作用。

但运行过程应注意保持池顶的泡沫感应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 并通过池顶观察窗进行观察 , 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

2. 2. 3消化池污泥连通跨越管为灵活运行方式 , 在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和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消化系统的污泥管路上均尽量多设连通跨越管 , 如下。

(1 在污泥热交换器的新鲜污泥进泥管上加连通管 , 与热交换器出泥管道连通 , 可实现单独对循环污泥加热或夏季不加热循环污泥和新鲜污泥。

(2 消化池进泥管与排泥管连通 , 可实现超越消化池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