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灯笼手工活动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灯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美术乐园》第三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漂亮的灯笼”。
通过学习制作灯笼,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灯笼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灯笼、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PPT 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漂亮的灯笼,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灯笼。
2. 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10分钟)a.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步骤。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学习制作技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灯笼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针对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a.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b. 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漂亮的灯笼》2. 内容:a. 灯笼制作步骤。
b. 制作技巧。
c. 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灯笼。
2. 答案:a.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
b. 制作步骤:参照课堂示范,自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灯笼的制作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灯笼,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创意手工灯笼教案

幼儿园创意手工灯笼教案
一、教学主题:创意手工灯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中国灯笼的形状和材质
2.学会使用简单的材料手工制作灯笼
3.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资源:
彩纸、剪刀、胶水、手工工具、装饰工具等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
介绍中国传统灯笼,引导幼儿思考灯笼的形状和材质,了解灯笼的用途。
2. 正式教学
(1)材料准备
备好彩纸、剪刀、胶水、手工工具和装饰工具等。
(2)制作方法
①先准备一个正方形的彩纸,把它剪成四个长条状
②将两条长条交叉缝合,拼接成一个正方形,用胶水粘好
③在左右两边各贴一个小三角,做成灯笼的立体形状
④再在上部贴上一个小金色下挂,随意装饰。
(3)展示作品
让幼儿将自己做好的创意灯笼展示给大家,与同学一起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感受手工艺术的乐趣。
3. 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制作好的创意灯笼并赞赏,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五、教学亮点:
通过教学活动,丰富了幼儿对传统灯笼的认识和文化底蕴,培养了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组合能力,让幼儿
在制作灯笼的过程中,感受到手工艺术的快乐。
同时引导孩子走向团
结协作与自主生成的思考和探索。
大班手工教案《花灯笼》案例

大班手工教案《花灯笼》案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灯笼的传统文化意义,感受灯笼的美学特征。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灯笼的起源和意义。
2. 学习制作花灯笼的步骤和方法。
3. 创作自己的花灯笼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制作材料。
2. 关于灯笼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足够的制作空间和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灯笼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灯笼的起源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制作花灯笼的步骤和方法,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3. 示范:教师或演示制作过程,幼儿跟随操作。
4. 制作:幼儿根据所学方法,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灯笼。
5. 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收集幼儿的制作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水平和掌握程度。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花灯笼展览,让他们担任小讲解员,向其他班级的师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 邀请家长参与制作花灯笼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春节等,让幼儿深入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
七、安全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有老师在旁指导和监督,防止意外发生。
2. 提醒幼儿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卫生,避免食用彩纸等非食品材料。
3.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并遵守制作过程中的安全规则。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作品表现,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3. 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情绪和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九、家园共育:1. 鼓励家长关注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手工制作方面的进步。
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

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一明天是正月十五,奶奶给我买了一个灯笼,它的名字叫“孙悟空”,和电视里放的一样的美丽。
“他”架着云,手拿金箍棒,两只眼睛闪闪的发光,可神奇呢!灯笼的手把上有一个按钮,一按,灯就亮了,还响着音乐,唱的是《西游记》的主题歌。
我的灯笼可好玩了。
你写的灯笼有形、有声,生动、具体,不错!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二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手工,我准备了剪刀,胶棒和彩纸,手工开始了,我们今天做的是摇滚小精灵,我照着老师的样子认真的做,一会就做好了,我做的小精灵真好看,放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一定很喜欢。
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三我家养了一盆花,是灯笼花。
刚刚拿来的时候是10厘米,在我们照顾下,几个月后它又长了20厘米。
样子有点丑。
这棵灯笼花是我姥姥给的。
给的时侯还是棵小苗,我们给这棵灯笼花两天浇一次水。
回家第一件事是看看灯笼花有没有开花。
我等了两个月才冒出四朵叶子,这个大懒虫,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呀!一年过去了,我发现灯笼花长出一个个绿色小包,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说这叫花蕊,我又等了一个星期,一个早晨我看见我家的灯笼花终于开花了,它的外表是粉红色的,形状像一个小小的粉红灯笼,挂在树上很可爱。
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我马上把它拍下来,我要把它上传到博客上,几天后又枯萎了,这个大懒虫什么时候才能醒啊!我盼望明年的春天快快到来,在看看它有什么趣事给我呀,我真盼望啊!大班手工灯笼教案【精选6篇】四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皮筋、做游戏、读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做手工。
记得上学期,数学老师让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手工。
我做了一把小兔扇子。
做之前需要准备两张白色的硬纸和一盒彩笔。
先在其中一张硬纸上画一只小兔子,再用彩笔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把另一张硬纸卷一卷,卷成一根小棒子,用它做扇子的把儿,最后,把小棒子粘在画有小兔的硬纸的背面。
一把漂亮的小兔扇子就做好了。
我把做好的扇子拿给老师看。
灯笼教案(精选14篇)

灯笼教案(精选14篇)灯笼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制作简单的福灯笼,并进行装饰。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体验制作福灯笼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彩色纸、剪刀、丝带、胶棒等。
2.教师自制福灯笼一个。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是元旦了,你们想把我们的教室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吗?1.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
师:你们觉得这个灯笼漂亮吗?它和买的灯笼有什么不同?你们能看出这个灯笼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吗?2.引导幼儿讲述制作灯笼的步骤。
3.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1)先在长方形的纸上进行装饰。
如:纸的上下两条长边进行装饰。
(2)将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或者折成长方体、三棱柱,并将对边粘贴牢固。
(3)用彩纸做成小穗头粘贴在灯笼的底部。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2)注意满足个别幼儿的需要,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延伸:一起将幼儿自制的福灯笼悬挂在教师中,装饰节日的教室。
活动反思:为了迎接元旦,班级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
每个班级张灯结彩,贴对联,挂“福”字,挂灯笼。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对灯笼还是很熟悉的,对于这次的水粉写生画“新年灯笼”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和欣赏各种灯笼,能共用水粉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造型并且能够大胆选色,尝试用水粉平涂或点彩的方法装饰灯笼。
活动开始,请小朋友们谈谈过新年需要什么来装扮教室,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主题。
有红色的小猫咪灯笼,有圆形的小熊灯笼,还有圆形的大红色灯笼……这些都是孩子们最近在教室里观察得到的印象。
当我说,“我们今天来画灯笼”时,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兴奋与欣喜。
第一环节出示灯笼时,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小动物的灯笼上而忽略的传统的花灯和大红灯笼。
这个环节应该传统的灯笼放一桌,小动物造型的灯笼放一桌,让幼儿区观察。
幼儿园用手工做灯笼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手工活动中,制作灯笼是一项具有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活动。
通过手工制作灯笼,幼儿可以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制作灯笼还可以在节庆活动中使用,增加校园氛围,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2.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习传统文化,并了解灯笼的起源和用途;4.增强幼儿的节庆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纸杯、彩纸、剪刀、胶水、彩笔或蜡烛;2.教室布置:准备足够的工作桌和椅子,以方便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四、教学过程1. 介绍灯笼的起源和用途(15分钟)教师向幼儿简单地介绍灯笼的起源和用途,如中国传统节日中所用的灯笼,以及在庙会、花灯展等场合都能看到灯笼的身影。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什么场合见过灯笼?灯笼有什么特点?2. 展示灯笼制作步骤(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灯笼的步骤,并简单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幼儿可以观察教师示范,并提问解惑。
3. 分发材料和指导操作(30分钟)教师向每个幼儿发放材料,并逐步指导幼儿进行制作。
教师可以将制作灯笼的步骤分解,一步一步进行指导。
同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装饰。
4. 分享制作成果(15分钟)制作完成后,鼓励幼儿进行分享。
每个幼儿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并谈一谈自己的创作灵感和体会。
5. 组织灯笼展示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灯笼展示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摆放在指定的区域,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可以设立评选机制,奖励制作优秀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手工制作灯笼的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等综合能力。
通过参与制作灯笼的过程,幼儿还能学习到传统文化,并了解灯笼的起源和用途,增强他们的节庆意识。
整个活动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手工教案《花灯笼》案例

大班手工教案《花灯笼》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和用途,知道灯笼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制作花灯笼的基本步骤。
2. 了解灯笼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用途。
3.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竹签、颜料等制作材料。
2. 关于灯笼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灯笼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幼儿对灯笼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灯笼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2. 讲解:向幼儿讲解制作花灯笼的基本步骤,包括剪裁、拼接、上色等。
3. 示范:教师或助教演示制作花灯笼的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制作:幼儿根据示范,独立完成花灯笼的制作。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搜集幼儿制作的灯笼,进行作品评价。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制作的灯笼,让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2. 环境布置:将幼儿制作的灯笼用于教室环境布置,增加节日氛围。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剪刀使用:教育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颜料使用:提醒幼儿使用颜料时要小心,避免弄脏衣物。
八、教学延伸:1. 开展“灯笼展览”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组织“猜灯谜”活动:结合灯笼,开展传统猜灯谜活动,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九、家园共育:1. 发送通知:提前通知家长活动时间和内容,鼓励家长参与。
2. 家长反馈:活动结束后,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活动:回顾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主题活动手工灯笼教案中班

主题活动手工灯笼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灯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3.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灯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的纸张。
2. 准备剪刀、胶水、细绳等制作灯笼的材料。
3. 准备制作灯笼的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制作灯笼(30分钟)。
(1)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灯笼的材料和模板,讲解制作灯笼的步骤。
(2)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使用纸张和剪刀制作灯笼,老师在一旁指导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3. 欣赏灯笼(10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制作灯笼的心得体会。
4. 活动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动手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细心,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制作灯笼,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制作灯笼时,有的操作不够细心,容易出现错误,需要老师及时纠正。
另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待培养,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