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最经典的93个句子全在这里!一生必须读一次!
国学精粹《四书》精华80句,字字珠玑,每一句都值得学习、背诵

国学精粹《四书》精华80句,字字珠玑,每一句都值得学习、背诵“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包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著作。
朱熹曾说:“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四书”中的精华部分,供大家收藏学习。
《论语》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认真复习了吗?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知天命,懂得哪些事是人力所不能决定的,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却不越出规矩。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能用以雕刻,粪土垒的墙壁不能被粉刷。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别人要求宽松,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到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时,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8.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9.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做下去。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摘抄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摘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译文】大地具有坤卦的精神(至顺、至大、至厚且无所不栽),君子应效法这一精神,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
【感悟】厚德的目的是为了载物,厚德的境界就是要具有像大地一样无限奉献的品德,具有像大地一样广阔的胸怀与器量。
如果德簿量狭,将何以容人,何以载物,何以能够承担大任?⊙利者,义之和也。
(《周易·文言》)【译文】所谓利益,其实是指依据道义使共同谋事的各方都能获得各有其份的综合的分配结果。
【感悟】无道之利、不义之财从来就是天人共憎的众矢之的。
⊙或跃在渊,无咎。
(《易经·乾》)【译文】(苍龙在向长天蓄势待发之前),先在深渊的上空反复试探着跳跃飞腾。
【感悟】这是惊天决策爆发之前必要的机警与审慎,是一切战略家驾驭时局的制胜法宝。
审察火候、识透玄机就在这一刹,这一刹那构成一切荣辱成败的分水岭。
⊙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彖传》)【译文】启蒙是为了培养正道,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大事业。
【感悟】正气是经天纬地的精神支柱,它深蕴和根植于蒙稚之中。
为了长存和保养这种浩然正气,人们有时更愿意回归到蒙稚之中;这或许就是所谓“难得糊涂”的最高境界。
⊙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
(《周易·象传》)【译文】山下开始流出清洁的泉水,(应该及时将它拦截和蓄留起来,否则转瞬即逝),君子应效法这一精神,采取果决的行动,培育美德。
【感悟】当美德在每一颗平凡的心中灵光一现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发现并捕捉住它,并使之与灵魂长相厮守,从而形成果决、坚强的受益终生的道德堤坝。
⊙云上于天,君子以饮食宴乐。
(《周易·象传》)【译文】云气上达于天(正要蒸养成雨),但目下还需要等待,君子在等待之际,(不可一味焦躁和妄动),应该从容、安心地去饮食宴乐。
【感悟】事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秩序和速度,而它不会因我们的热切期盼和焦躁万分而有丝毫改变。
《四书五经》经典语句合集,终身受用

《四书五经》经典语句合集,终身受用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译文:大学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做学问的途径,在于彰明崇高的道德,在于和民众亲善,在于达到最好的境界。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译文:如果每天革新,就会天天革新,一天又一天不间断地革新下去。
3.富润屋,德润身。
——《大学》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润泽身心。
4.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译文:君子在独处时自己谨慎不苟。
5.仁、智、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译文:仁、智、勇三者,是通达天下的美德。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忠实)行之。
——《中庸》译文:对于善端,要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清楚地辨析,忠实地执行。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文:别人用一分力气做到的,我用百分的力气去做;别人用百分力气做到的,我用千分的力气去做。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读yuè,通“悦”,喜悦,高兴)乎?《论语·学而》——孔子译文:学习“六艺”而且经常复习演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六艺”是孔子办学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 《论语·学而》——孔子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10.孝弟(读tì,通“悌”,弟弟尊重兄长)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译文: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是仁爱的根本啊!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子夏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有信用。
12.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有子译文: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通“拱”gǒng)之。
《论语·为政》——孔子译文:用道德教化治理国家,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环绕着它。
(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为物格。
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四书五经名句摘抄(通用135句)

四书五经名句摘抄四书五经名句摘抄(通用135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书五经名句摘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书五经名句摘抄11、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2、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3、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2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君子周急不继富。
26、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2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3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四书五经”中的精华名言,句句经典!

“四书五经”中的精华名言,句句经典!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
———————————————————————————————— 日期:
“四书五经”最经典的93个句子,全在这里!一生必须读一次!
2016-05-30 16:06
四书五经,即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
下面,是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关于四书五经最为经典的93个句子总结,希望各位家长空闲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一起学习学习。
我一直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记忆力不佳、苦学无果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