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概况--简介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2.经济基础设施
从1965年以来,政府以每年政府支出的15%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资,为印尼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
公路和水路是重要的运输手段,其中公路担负着国内近90%的客运和 50%的货运。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2.经济基础设施
全国有水运航道21579公里,各类港口672个,主要港口有雅加达的丹 绒不禄港,泗水的丹绒佩拉港和棉兰的勿老港。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5.外资和外援
近几年,外商投资最集中的领域依次位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主要集中 到运输、仓储、通讯、化学和制药工业、造纸和印刷工业、建筑业、 非金属矿等行业。
外资最集中的地区依次是:经济发达的西爪哇、首都雅加达特区、苏 门答腊、东爪哇等4个地区。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印尼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
印度尼西亚概况
提纲
自然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习俗与禁忌
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
交通与出行
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合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岛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 家,总人口达2.2亿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用于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货物可退进口税,对于在国内购买 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物资免增价税,企业可自由选择在国内或国 外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
3.投资法
印尼涉及外国投资方面的法律目前是2005年颁布的第25号《投 资法》,规范了国内外投资。
第一,如土地使用权,由原来的35年延长到95年,建筑使用权 由原来的50年延长到80年,而由地方政府批准的土地使用权最长 可达70年。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点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点印度尼西亚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特点。
以下是对印度尼西亚地理特点的讨论。
1. 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横跨南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和蓝色经济区。
它由许多岛屿组成,总数超过1万个,其中6,000多个有人居住。
这个国家的面积是1,910,931平方千米。
2. 地貌印度尼西亚地形多样,包括山脉、平原、火山、高原和海岸。
首要山脉是苏门答腊岛上的巴瓦吉亚山脉,该山脉包含印度尼西亚最高峰——卡拉贡山。
此外,爪哇岛有一系列的火山,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加达附近的印度尼西亚国家火山公园。
许多岛屿的海岸线较长,形成了壮丽的海滩和港口。
3. 气候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气候,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温度相对较高。
年均气温在28°C到30°C之间。
由于季风的影响,该国经历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11月至次年4月是雨季,其余时间则是旱季。
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最多发生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和洪水。
4. 水系印度尼西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其中最长的是马哈坎河,流经苏门答腊岛。
这些河流是该国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通道。
此外,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通加湖,位于苏门答腊岛。
沿海区域是丰富的渔业资源,并且也是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5. 生物多样性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
该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广阔,为许多稀有和独特的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如猩猩、虎、鸟类和昆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尼西亚古龙纳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综上所述,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
其地形多样,气候热带,水系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这些特点使得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然灾害的挑战。
印度尼西亚概况

印尼全图
印度尼西亚概况
地理位置:印尼位于亚州东南部,亚 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太平洋西 南角,由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17508个 岛屿组成。东西绵延5000多公里。其中 有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 大的群岛之国,别称“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概况
人口、民族、语言、宗教 、国花 印尼全国人口约2.12亿人,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 有一百多个民族。主要有:爪哇族(47%)、巽他族 (14%)、马都拉族(7%)、马来族、华人(2.8).全 国人口65%居住在爪哇岛上,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印尼语为国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其他还有200多种语 言。官方、商业用语使用英语。 87.2%居民信奉伊斯兰教,6.1%信奉基督教,3.6%信奉 天主教,还有印度教、佛教、原始拜物教等。 国花为茉莉花。
也不喜欢那些讲别人坏话的人。
印尼文化
印尼人民,一般说来都平易近人,和印尼 人相处之道是不可愁眉苦脸。印尼人最喜欢笑, 心情舒坦就笑,顺利完成某件事就笑,笑是他 们的另一种语言。他们也喜欢开玩笑,他们甚 至认为“笑口常开”是社交上的一种礼貌。
印尼文化
与印尼人同座时,有打招呼的习惯,印尼人搭
火车旅行碰到陌生人同坐,如果自己那份食物 先送到,他一定向对方打个招呼:“我们一起 来,如何?”对方就回答:“谢谢您,请用 吧”。
印度尼西亚民俗
习俗:敬蛇如敬神,印尼人认为,蛇是善良、
智慧、本领、德性的象征。 在巴里岛,人们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想庙宇的蛇 舍,里面养着一条大蛇,蛇舍前设有香案,作 为供奉香花、祭品、以及磕头礼拜祈祷之用, 蛇舍后面的蛇洞里,还养这着大量蝙蝠,专供 蛇吞食。
喜丧礼仪
地理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印度尼西亚

地理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介绍印度尼西亚的特点、地貌、自然资源和人口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令人着迷的国家。
一、地理特点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由1.7万余个岛屿组成,其中尼亚苏岛是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印度尼西亚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的交汇处,因此频繁地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这种地理特点使得印度尼西亚拥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地貌景观印度尼西亚的地貌多样,包括海洋、岛屿、山脉和平原等。
尼亚苏岛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其壮丽的山脉和茂密的雨林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此外,印度尼西亚的海岸线长达5.8万千米,辽阔的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
三、自然资源印度尼西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石料和森林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人口与文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共同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多样性。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超过2.7亿人,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如爪哇人、苏门答腊人、巴厘岛人等。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宗教和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印度尼西亚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五、旅游资源印度尼西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尼亚苏岛的巴厘岛被誉为“天堂之岛”,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此外,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岛屿和自然保护区也因其美丽的海滩、壮观的火山和独特的动植物而受到游客的青睐。
总结: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拥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多样的地貌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
了解印度尼西亚的地理情况,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探索这个国家的美丽。
同时,印度尼西亚也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印尼概况重要知识点总结

印尼概况重要知识点总结印尼的地理和位置印尼,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
印尼地处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它由超过1.7万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一半以上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印尼的总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
印尼的人口和民族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根据最新估计,它的人口超过2.7亿。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其中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占印尼总人口的大约40%。
印尼还有其他重要的民族群体,如苏门答腊族、马来族、巴厘族等。
印尼的宗教和语言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大约有87%的印尼人信仰伊斯兰教。
然而,印尼也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还有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佛教和印度教。
印尼官方语言是印尼语,是印尼全国通用的语言。
此外,印尼还有许多其他地方语言和方言。
印尼的历史和文化印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王国开始兴起。
印尼曾经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印度、中国、阿拉伯和欧洲。
这些文化交流的影响可以在印尼的建筑、艺术、宗教和文学中看到。
印尼的文化也受到本土传统和习俗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印尼的经济和自然资源印尼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产。
印尼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矿产资源和制造业。
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天然气、木材、橡胶和纺织品。
旅游业也对印尼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印尼的政治和政府印尼是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体制是总统制。
印尼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公民选举产生。
印尼的政治系统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分支。
此外,印尼还分为34个省份,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行政机构。
印尼的教育和健康状况印尼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
印尼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印尼的医疗保健系统也在不断改善,政府致力于提供普惠的医疗服务。
客源国概况——印尼

5、经济状况: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和油气 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80'制造业迅速崛起, 90'服务业发展迅速。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为3560美元。 2009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锡、煤、镍、金、银等矿产产量据世界前列。 印尼是东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 6、对外政策 • 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主张大国平衡,重视美中日澳以及欧盟的 关系 •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视不结盟运动和南 南合作 • 已同135个国家建立外交政策
1)火山众多,岛上有完整的火山多座
巴厘岛中部京打马尼火山 巴厘岛巴图尔火山
2)海滩浪漫,风景优 美
图片欣赏
“诗一般的情调 画一般的美丽”
3)庙宇众多,被称为“千庙之岛”
水神庙
圣泉寺
4)舞蹈极具特色,工艺品精美
5)节日多,被称为“节日之岛”
巴厘岛的安宁日
巴厘岛婆罗浮屠
•巴厘岛四面环海,沙滩连绵,山峦起伏,绿 树溪田,绮丽明媚的风光早已扎根在游客心坎 里,况且全岛宗教色彩浓厚,遍布各式各样庙 宇、神龛、石刻神像。
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
等。
国会(全称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构,行使修宪和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之外的一般 立法权。国会无权解除总统职务,总统也不能宣布解散国会;但如总统违反宪法或人协决议, 国会有权建议人协追究总统责任。
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军事 强人。于1967年至1998年间出任,苏 哈托出任期间的重要功绩,是为印尼 带来大幅经济增长,国内贫穷人口得 以减少,生活质素得以提升。1998年 5月21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宣布辞职。 苏哈托家族的资产总值达150亿美元。 在他管治期间,他建立了强大的中央 集权政府,透过高压手段打压政治异 己来维护稳定。 “红碗事件” “五月暴行”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征与自然灾害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征与自然灾害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特征和多样的自然灾害。
这个国家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
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印尼成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灾害。
首先,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征是其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印度尼西亚拥有130多座活火山,其中包括著名的克拉孟加火山和巴厘岛上的巴杜尔火山。
这些火山的喷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还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容易受到洪水和飓风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大。
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了季节性的降雨,而这些降雨往往会引发洪水。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经常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飓风袭击,这些飓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除了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飓风外,印度尼西亚还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土壤侵蚀。
这些地质灾害往往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环境破坏导致的。
例如,过度砍伐森林和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会导致土壤侵蚀,从而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胁,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尽管印度尼西亚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该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问题。
印度尼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和影响。
例如,他们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了公众对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减少洪水对居民和农业的破坏。
此外,国际社会也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
世界各国纷纷向印度尼西亚提供援助,包括物资和人力资源。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在印度尼西亚开展了许多项目,旨在提高当地居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
印度尼西亚简介介绍

未来合作前景和展望
深化政治互信
双方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 ,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政治基础。
促进人文交流
双方将继续加强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 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拓展经济合作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 施、产能、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向更高 水平、更广领域迈进。
• 石油和天然气: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产业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际贸易和投资
01
02
03
贸易伙伴
中国、日本、美国等是印 度尼西亚的主要贸易伙伴 ,与其保持着紧密的经贸 关系。
外商投资
印度尼西亚政府鼓励外商 投资,提供一系列优惠政 策和措施,吸引外国投资 者进入国内市场。
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
文化交流
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双方互 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促进了彼此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民间交往
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民间交往也日益频繁。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 合作不断增多,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和大洋洲两大洲。
纬度和经度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范 围在10°S至10°N之间,经度范围 在95°E至140°E之间。
海域和邻国
印度尼西亚拥有广阔的海域,与巴 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 、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接壤或通 过海峡相隔。
人口和民族
人口数量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人口 国家,人口数量约为2.7亿。
旅游设施改善
政府持续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机场 、道路、港口等,以提高游客的旅行体验和便利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西亚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别名:因德坭坹,为东南亚国家之一,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印尼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约有17,508个岛屿组,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火山国”。
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38亿人,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
国体属共和国,国会代表及总统皆由选举产生。
印度尼西亚首都为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国界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邻国。
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且为20国集团之成员国。
印度尼西亚为依国际汇率计算为世界第16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15大经济体。
印度尼西亚群岛自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三佛齐及之后的满者伯夷曾与中国及印度进行贸易。
印度尼西亚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
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
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
在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后,印度尼西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告独立,但独立后仍面临天灾、贪污、分离主义、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等挑战。
由于岛屿遍布,印度尼西亚有数百个不同民族及语言,最大的族群为爪哇族,并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
国家语言、种族多样性、穆斯林占多数人口[3]、殖民历史及反抗殖民为印度尼西亚人的共同身分。
印度尼西亚国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阐明了多样性及国家的型态。
虽然人口众多且稠密,印度尼西亚仍保有大量的原野,且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的天然资源丰富,但贫穷仍相当普遍。
印度尼西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印度尼西亚分别。
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
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海岸线长3.5万公里。
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
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
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
粮食作物是印尼种植业的基础部门。
稻米是主粮。
杂粮有玉米、
木薯、豆类等。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豆类生产国,但单产较低。
印尼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热带作物生产国。
经济作物大多在种植园种植,不但品种多, 而且有的作物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
产量居世界前列的还有棕榈油、咖啡、香料等。
印尼是水果王国, 盛产香蕉、芒果、菠萝、木瓜、榴莲、山竹等各种热带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