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引言:2017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变化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消费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不同维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概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X万元,比上年增长了X%。

这一增速相较于上年的X%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具体到不同地区,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达到了X万元,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仅为X万元。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X亿元,经济发展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就业形势就业形势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水平。

2017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X万人,就业率稳定在X%左右。

就业人数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增长,稳定的就业形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力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3.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我国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X元,比上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企业效益的改善以及政府对工资水平的调控等因素。

薪酬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4.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017年,我国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政研论文: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政研论文: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政研论文: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

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外部条件分析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

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

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内部条件分析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

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LoCALHOST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

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

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

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市场营销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市场营销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市场营销分析芮艳霞 沈阳市南湖公园管理中心摘要: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势必导致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而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壮大带来影响。

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市场竞争力日益激励,企业市场营销进入困境,对此,积极掌握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变化,了解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使企业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我国企业单位发展重点。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市场营销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018-0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以需求导向为主线,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受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使其呈现出高投资、高储蓄率、低消费的失衡状态,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某些行业的盲目扩张与重复建设,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

对此,应积极了解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变化,了解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制定相应措施,拉动我国经济再次增长[1]。

一、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是指我国全体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在发达国家消费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较小,服装、娱乐、卫生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占据较大比重。

而在发展中国家消费结构的特征为: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占比较大,其他方面占比较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发生转变,逐渐由对生活必需品为主导的消费转向了娱乐、旅游、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

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展现了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二、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主要因素1.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使得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人与人的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接受新兴事物较快的年轻人与始终秉承传统观念的中老年群体,消费差异更加明显。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9), 1169-1174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7.69167China’s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Expenditure Impact Factor AnalysisHuihui Liang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Received: Aug. 18th, 2017; accepted: Sep. 1st, 2017; published: Sep. 7th, 2017AbstractConsump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residents dominates the nati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this paper, the national 31 provinces (citie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the selection of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GDP,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income per capita,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a level modeling analysis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er-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how to raise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level of residents.KeywordsUrban Residents, Consumer Spending, Multilevel Model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梁会会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7年8月18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7日摘要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全国消费支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情况报告

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情况报告

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情况报告什么是宏观政策,2017年关于宏观政策有哪些消息。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

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研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再取消、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开中央和各地收费目录清单;落实好其他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

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结构平衡。

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支持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安排补助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健全普惠金融政策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优化中央基建投资存量支出结构。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政策精准性;积极稳妥地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盘活粮食风险基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整合设立水利发展资金;推进省以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和运营等。

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大幅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全面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支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开展扶贫资金专项监督检查。

推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实施;继续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快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进度;继续安排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技术门槛,完善补贴机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众创空间等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创新产品、绿色产品和中小企业等支持力度。

我国居民杠杆率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ARDL-ECM模型

我国居民杠杆率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ARDL-ECM模型

我国居民杠杆率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ARDL-ECM模型任全民【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5页(P1-4,10)【关键词】居民杠杆率; 居民消费; ARDL-ECM模型【作者】任全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吉林通化 1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存在内需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背景下,我国长期依赖对外贸易、政府投资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转型,内需、消费在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有效扩大、可持续增长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然而,随着国内房价不断上涨,购房在居民支出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加上贷款购车、分期付款购物等消费形式增多,导致居民负债不断攀升,由此导致居民杠杆率持续升高。

目前,我国居民负债增加中一部分用于购房、不会对消费构成直接影响,另一部分直接用于消费,短期可导致消费增加,但是长期来看负债增加会导致居民未来支出负担加重,影响未来消费可持续增长。

因此为促进国内居民消费和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有价值建议,有必要对居民负债增加、杠杆率攀升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居民杠杆率攀升对居民消费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

谢云峰(2017)采用1996-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ARDL-ECM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居民部门加杠杆对经济增长仍起正向促进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仅为一年;长期来看,居民部门加杠杆对经济增长已产生负面效应,居民部门杠杆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低GDP增速0.21个百分点[1]。

潘敏、刘知琪(2018)认为居民家庭杠杆会显著地抑制家庭总支出的增加,强化资产对总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即强化财富消费效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作者:周蕾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0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影响了食品的消费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和食物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了食品的消费结构。

本研究从主食消费和副食消费中分析,得出收入水平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民各种食品消费的比重进行剖析,建造居民消费模型,探究未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消费的前景,为食品产业结构的变化提出调整建议,以适应新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对提高新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居民收入;食品消费结构;消费模型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431252ts.20190403国外学者已经对居民收人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根据欧洲居民的消费情况,从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的比例逐渐减小,总结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1-2。

国内许多学者也探索了收人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受收入水平的影响,食品逐渐呈现多样性的特征(3-41。

本文通过对比199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收人的变化,为食品消费的均衡分配和消费结构提出改善建议,本研究数据均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1999-2013年)。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与收入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改革开放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039.8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646.7亿元。

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从1997年的3539.51元上涨到2016年的21228.5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也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1603.41元增加到2016年的6179.44元I5]。

2017年呼和浩特居民消费水平,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2017年呼和浩特居民消费水平,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2017年呼和浩特居民消费水平,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双过半”。

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关于2017年呼和浩特居民消费水平,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等热门消息。

由于2017相关政策还未出台,所以沿用往年的说明。

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的消息为准。

呼和浩特居民消费水平据介绍,工资性收入是拉动首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0~2015年,首府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59%、60%、59%、57%、54%、53%。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926元,同比增长5.8%,贡献率达41.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

此外,产业结构优化有效推动经营净收入增长。

“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政府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和减免各种税费等方式,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3年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126亿元,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3.6万户和3.4万户。

非公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推动了人均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8116元,同比增长13.0%,贡献率达35.5%,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达24.7%。

近年来,社会养老金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标准等逐年提高,也成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推动力。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39元,同比增长11.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

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了解到,2014年呼和浩特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3元,同比增长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收入增长的来源 (4)
1、经济决定收入水平 (4)
2、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6)
二、增收带动消费提升 (7)
1、促进整体消费 (7)
2、扩大必需消费 (9)
三、谁是主导:收入or财富 (10)
1、收入稳定,增长平缓 (10)
2、财富升值,影响几何 (11)
收入增长的来源。

决定居民收入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速越快,各部门可获得的收入也越多;二是居民在收入分配中得到的比例,一般与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有关。

经济决定居民收入水平。

经济景气、企业盈利改善,往往带动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升;企业经营向好、公司股价上涨,会增加居民财产收入,而经济繁荣伴随利率上行,又会提高存款的利息;此外,政府收入增加,转移支付的空间也更大。

而政策则是调节收入的分配。

常见的政策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调薪、最低工资标准、转移支付和个人所得税等。

最近两次居民收入增速的大幅提高,也与政策相关。

增收带动消费提升。

过去居民收入每次快速增长,都促进了消费增速的提升。

07 年经济高速增长、通胀抬头,政府出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加薪政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跳升到17.2%,社消零售同比也上升到16.8%,08 年依然高达21.6%,居民的实际消费继续扩大。

10 年通胀导致消费名义同比大增18.4%,也催生了居民增收政策的出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4.1%,支撑11 年消费同比维持在17.1%的高位。

从消费结构来看,收入提高对消费的影响更集中地体现在必需品以及金银珠宝上。

07 年和11 年两个时期,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均超过平均水平22 个百分点,必需品如日用品、食品烟酒和服装鞋帽的消费增速也高于平均水平8 到10 个百分点。

而尽管家具、家电和建材消费同样快速增长,但与房地产销售高增的关系更直接。

收入与财富,谁是主导?当前,居民人均收入的涨幅随经济增速一同趋缓。

16 年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而财产性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