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反应

合集下载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双仑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虽然饮用少许 旳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到达戒酒旳目旳。
双硫仑旳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克制肝脏中 旳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 化,造成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 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 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终转变为水和二氧化 碳排出。而双硫仑可克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 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 可与体内某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 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旳多种不适,体现出双硫仑样反应旳症状。)
建立静脉通道,予以静脉滴注 5%-10% 葡萄糖 500mL1000mL,加入维生素 C2g-4g、维生素 B6 0.2g-0.4g、地 塞米松 5mg-10mg,可加速乙醇氧化。静脉注射和滴注 纳洛酮 0.4mg-0.8mg 可拮抗乙醇作用。H2 受体阻滞剂、 抗组胺药物可改善症状。
有胸闷、心绞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休克者应补充液
与乙醇中毒旳鉴别
双硫仑样反应与乙醇中毒有相同之处,极易误诊,鉴别 点有:摄
入乙醇总量多未到达乙醇平均中毒量 75g,仅为平时饮酒 量旳
1/2 或 1/10;症状出现快而重,与平时乙醇中毒不同;症 状出现
与饮酒量和酒旳种类无关。
与乙醇过敏旳鉴别
双硫仑样反应平时无乙醇过敏史,有全身潮红,乙醇过 敏多为局
2.硝基咪唑类
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不论是口服或静脉给药, 不论是何种酒,也不论是饮酒量多少,都会直接与吸收入 血旳乙醇发生反应,而出现双硫仑样症状。饮酒后要使用 甲硝唑,必须禁酒5d,在使用甲硝唑时也应提醒患者应禁 酒7d以上,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类药物化学构造中 具有甲硫四氮唑基团。

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

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

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急性重症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

其中,双硫仑反应作为一种抢救流程,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双硫仑反应的抢救流程,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该过程的深度和广度。

一、了解双硫仑反应的基本概念双硫仑反应,又称“双硫仑救治”,是一种使用双硫仑(dimercaprol)进行解毒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中毒或重金属中毒的患者。

双硫仑通过与有毒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其物理性质,减轻或消除其毒性。

这一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一些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双硫仑反应部门以进行救治。

二、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的深度分析1. 患者的评估和诊断:在进行双硫仑反应之前,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明确中毒类型、程度和危险因素。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2. 双硫仑的使用方式和剂量:双硫仑的使用方式和剂量是双硫仑反应的核心环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中毒的类型,医生会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双硫仑的剂量,并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如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3. 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在进行双硫仑反应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呕吐、头痛等。

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追踪和评估疗效:双硫仑反应的抢救流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追踪并评估治疗的疗效。

通过定期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双硫仑反应抢救流程的广度分析1. 应用范围:双硫仑反应主要用于治疗中毒或重金属中毒的患者,如铅中毒、砷中毒、汞中毒等。

它在毒物解毒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

2. 临床效果和疗效评估:通过对大量临床实践的观察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双硫仑反应在治疗中毒和重金属中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

人们把这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中文名双硫仑样反应外文名disulfiram-like reaction别名戒酒硫样反应应用戒酒反应特征体内乙醛聚集出现1948年目录1 临床表现2 案例3 药物4 临床护理5 注意事项临床表现编辑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

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

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案例编辑多年未见的老友要来会面,老王很激动,在家里为老友接风洗尘,不知不觉几杯酒就下了肚。

可就在两个人都很尽兴的时候,老王突然摔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家人赶紧将老王送到了医院。

医生询问老王有何特殊之处,家人说他没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只是这两天有些感冒,但吃了头孢后已经有些缓解……听到这里,医生打断他们的话说,他吃了头孢后怎能让他喝酒呢?说完就开始紧急抢救。

双硫仑反应急救措施

双硫仑反应急救措施

03
现场初步处理措施
确保患者安全环境
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通风的环境,远离酒 精和其他潜在有害物质。
去除患者身上的紧身衣物和配饰,确保其呼 吸通畅。
如有可能,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 吐物误吸入呼吸道。
评估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
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呼 唤其名字、轻拍肩膀等,观察其
是否有反应。
机制
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 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临床表现及危害程度
临床表现
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 、呕吐、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等症 状。
医疗机构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 备和药品,确保在发生双硫仑 反应时能够及时救治。
并发症出现时处理流程
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双硫仑反应相关并发症, 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救治
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在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并发症类型,采取相 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如维持呼吸循环稳 定、抗过敏、抗休克等。
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 呼吸频率、深度、心跳速率等。
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 停止或心跳骤停等严重情况,应
立即启动紧急心肺复苏程序。
初步干预措施
如患者感到恶心或呕吐,应帮助 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并确保 其呼吸道通畅。
在等待医生或救护车的过程中,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 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为其保暖、 补充水分等。
体康复。

双硫仑反应的急救和护理

双硫仑反应的急救和护理
双硫仑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 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
第7页/共18页
主要护理问题
• 舒适的改变:心悸 与心动过速有关 • 低效型呼吸型态:与呼吸困难有关 • 恐惧: 与病情进展急骤有关 • 潜在并发症: 心肌炎 与双硫仑样反应致心肌损害有关 •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和预防的知识
第8页/共18页
护理目标
• 病人主诉心悸、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 • 保持体液平衡及生命体征正常 • 护患沟通有效,病人情绪稳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 病人掌握相关疾病知识
既往史:病员发病前因急性支气管炎于我科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炎治疗,于9月 13日出院, 9月15日饮酒500ML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
辅助检查:急查生化I,电解质、心肌酶未见异常。 病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 入院诊断:1、心悸待诊 2、双硫仑反应
第6页/共18页
主要治疗措施
• 补液、促进排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纳洛酮等对症支持治疗。 • 面罩吸氧5-6升/分 ,多参心电监护。 • 完善相关检查。
• 2.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居住地点离医院较近,输液完毕后,上呼吸道感染、较轻外伤的病 人,疾病不太影响社会活动,自行外出、外宿,医务人员没有特别嘱咐患者禁酒,患者 在外自行饮酒而发生双硫仑反应。
• 3.医务人员询问病史过于简单,给患者输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前未询问饮酒史或 已询问饮酒史,但未与双硫仑反应相联系而导致患者发病,健康宣教未告知患者相关知 识。

双硫仑样反应精编全面讲解

双硫仑样反应精编全面讲解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 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 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 、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 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 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 量呈正比。
发病机制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 ”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 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 ,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 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 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 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 样反应。
应用前景
随着对双硫仑样反应认识的深入,未来可望开发出 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医疗保障。同时,相关研究成果也可应用于公共 卫生领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南和政策提供 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危害总结
双硫仑样反应可导致严重身体不适, 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和社会造成巨 大负担。
防治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和 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 略,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
展望未来双硫仑样反应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关注双硫仑样反应的个体差异、基因多 态性等方面,进一步揭示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02
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原因及危险 因素
Chapter
药物因素
01
某些药物含有与双硫仑相似的化学结构,如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等,这些药物 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

何为双硫仑样反应

何为双硫仑样反应

何为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同时或先后吸收乙醇及药物后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进入体内的乙醇(酒精)需被代谢而排出,90%~98%的乙醇在肝脏被氧化代谢,其过程分为以下3步:
1.经肾辅酶I、肝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细胞色素酶两条途径在肝脏氧化为乙醛。

2.其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继续氧化为乙酸。

3.乙酸继续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有些药品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与乙醛脱氢酶的中心部分结合,使乙醛代谢路径受阻,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属于乙醛脱氢酶抑制剂的药品以具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结构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居多。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一、双硫仑样反应的作用机制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其作用机制是: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

而双硫仑化学结构中的“甲硫四氮唑”侧链可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导致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二、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

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

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三、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另外甲硝唑(甲硝唑可抑制酒精的代谢,服药后饮酒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 状
• 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最快2min,最 慢4h)发生。 • 表现为面部发热、潮红、眼结膜充血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 或搏动性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 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视觉模糊、呼吸困难 等。 • 剧烈者可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意识丧失、惊厥、休克、甚至死亡。
• 注意:双硫仑样反应往往与用药后饮 酒或应用乙醇制品有关,鉴于药物在 体内消除需要一定时间,被抑制的乙 醛脱氢酶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 有研究者建议在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及 停药后20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或 使用含乙醇制品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Thanks!
双硫仑反应
1、头孢菌素类药物; 2、硝基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 素等。 4、降糖药物 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 5、其它 如异烟肼、甲基苄肼等
定 义
• 双硫仑反应(Disulfiram Like Reaction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某些病人 应用特定药物后,饮酒或与含乙醇的 药物配伍使用所引起的一种药物不良 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 因
• 有一种用于戒酒的药物叫双硫仑(又称戒酒硫、 双硫醒),可阻止乙醇在体内代谢,服用该药的 人即使饮少量酒,也会出现严重不适,使嗜酒者 对酒产生厌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 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 乙醇代谢中间产物乙醛的降解(乙醛转变为乙酸 的反应)受阻,乙醛在体内蓄积(血中乙醛浓度 升高5-10倍)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