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22课

合集下载

第22课 小毛虫 课件(共76张PPT)

第22课 小毛虫 课件(共76张PPT)
有o
从头到脚裹进
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有 迟 疑 ,尽心竭力地
织啊,最后把自己 温暖的茧屋里。
多音字
n
J111


jǐn ( 尽管 )
齐读3—4自然段,想象小毛虫 是怎样坚持的,是怎样的不容易。
假设你就是那只小毛虫,你从开始 的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
巧的、漂亮的蝴蝶。 此时,你的心情是
小毛虫经历了哪些 变化?画出相关词句, 借助提示讲讲这个 事 。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jiǎn
小毛虫

蝴蝶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参考答案:
小毛虫非常笨拙,既不会唱,也不会跑, 更不会飞,但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 的事情。所以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 何人,它知道自己眼前最要紧的工作是抽丝 纺织。它尽心竭力地织啊织,终于织成一个 既坚固又温暖的茧屋,把自己裹了进去。
挪动了一点点。 当它笨 拙地从一
片 叶子爬到另一片 子上时,它
觉得



o
自己仿佛周游了

1. 用“九牛二虎之力”说一句话。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毛虫真可怜, 小毛虫真笨拙,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可怜的小毛虫接下来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①它 懂 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 的事情。
②小毛虫一 也没有迟疑,尽心 竭力地工作着。 织啊,织啊,最后 把自己从头到脚 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成虫期(蝴蝶) 0
破茧成蝶:
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 的挣扎和不 懈地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 现在用来指 重获新生,走出困境。
听朗读,自由读课 文。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不熟悉

2024年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小毛虫》教学设计

2024年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小毛虫》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小毛虫》教学设计
1
目录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组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评价与反思
2
01
CHAPTER
课程背景与目标
3
教材内容
《小毛虫》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小毛虫经历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
32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33
结果评价
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奖励机制
22
05
CHAPTER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23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本课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分析教材和教参中的教学资源,如插图、练习等,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辅助教学。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想法,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01
分组阅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课文的不同部分,然后互相交流和理解。
02
讨论问题
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19
1
2
3
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小毛虫、其他昆虫和旁白等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情境。
教材特点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展示了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从自卑到自信的成长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和词语,能够阅读简单的文本,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能力水平
学生兴趣与需求

二年级下册语文22课生字组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22课生字组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22课生字组词
生字:寻,耳,夏,声,急,楼,伸,双,旅,夺,惊,吓,劳,洒,米,午,浴,竹,鸟,虫,曲
在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第22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生字,并且掌握了它们的正确组词使用方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一些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生字。

1、寻:寻找、寻觅、寻求、寻路、寻宝、四处寻找
2、耳:耳朵、耳机、耳语、耳闻目睹、耳聪目明
3、夏:夏天、夏季、夏日、夏令营、盛夏
4、声:声音、高声、低声、喊声、歌声、笑声
5、急:急忙、急于、急速、急行军、急诊
6、楼:楼房、楼梯、高楼、楼上、楼下、楼层
7、伸:伸展、伸出、伸手、伸直、伸开
8、双:双手、双腿、双眼、双方、双倍
9、旅:旅行、旅馆、旅客、旅途、旅游
10、夺:夺取、夺冠、夺宝、夺回、夺走、夺目
11、惊:惊讶、惊叹、惊吓、惊奇、惊人
12、吓:吓唬、吓人、吓一跳、害怕、吓到
13、劳:劳动、辛劳、劳动力、劳动者、劳务
14、洒:洒水、洒满、洒下、洒脱、洒落
15、米:大米、米饭、米粉、白米、粳米、稻米
16、午:中午、午饭、午睡、午时、午间
17、浴:洗浴、沐浴、海浴、阳光浴、泳池浴
18、竹:竹子、竹篮、竹席、竹林、竹笋
19、鸟:小鸟、鸟巢、鸟叫、海鸟、鸟类、鸟语花香
20、虫:小虫、虫子、虫害、蚯蚓、毛毛虫
21、曲:音乐、曲调、旋律、曲子、曲线
通过以上组词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生字的用法非常灵活多样。

掌握了这些生字后,我们可以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
的意思。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练习,巩固这些生字的掌握,提高语文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生字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生字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生字二年级下册语文书22课生字第一课:茶茶叶是中国的国饮,深受人们的喜爱。

茶叶有很多种类,如绿茶、红茶、花茶等。

不同种类的茶有着不同的口味和香气。

人们常常用茶来招待客人,也习惯了用茶来解渴。

喝茶不仅能让人舒缓疲劳,还有助于提神醒脑。

茶,是我们的好伴侣。

第二课:金鱼金鱼是人们喜爱的宠物之一。

它有金黄亮丽的身体,流畅的身形和优雅的姿态,散发出一种特别的美感。

每天养金鱼,需要注意给它适宜的饲料、清洁的水质和舒适的环境。

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欢乐,而且还可以教会我们责任心和耐心。

第三课:小蚂蚁小蚂蚁是一种勤劳的昆虫。

它们有黑色的身体和细小的肢体,总是忙碌地前进。

蚂蚁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它们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工作。

蚂蚁不怕困难,勇敢地面对任何挑战。

从小蚂蚁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品质。

第四课:阳光阳光是地球上最普遍的能量之一,也是生命的源泉。

阳光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阳光还是大自然的调色盘,让花草树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每天感受阳光,会让我们心情愉悦,精神焕发。

第五课:小猫咪小猫咪是人们喜欢的小动物之一。

它们有着可爱的外表、敏捷的身手和灵敏的感官。

猫咪喜欢舔毛、玩耍和睡觉。

它们可以成为人们的好朋友,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

在猫咪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对待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温暖。

第六课:小浣熊小浣熊是一种聪明灵活的动物。

它们有着黑白混合的毛色和独特的纹路,活泼可爱。

小浣熊善于攀爬树木,喜欢玩耍和探索新鲜事物。

它们勇于冒险,不停地学习和成长。

和小浣熊相处,我们可以感受到勇敢和好奇的力量。

第七课:小松鼠小松鼠是树林中常见的小动物。

它们有灰色的外表、灵活的身形和大大的眼睛。

松鼠喜欢跳跃和攀爬树木,它们还懂得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小松鼠机灵聪明,充满活力,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快乐。

我们可以从小松鼠身上学到灵巧和机敏。

第八课:月亮月亮是夜晚的明星,它给人们带来温柔的光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文及教案【导语】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诗歌蕴含丰富,语言浅显明快,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夏天是位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

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教案】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由生字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小朋友喜欢读儿歌吗?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你们读一首儿歌,名字叫《四季歌》。

老师说一小句,小朋友跟我读。

(1)春天暖,百花开;夏天热,雷雨多;秋天凉,稻谷香;冬天冷,雪花飘。

(2)接下来,难度加大了,我说一大句,你们跟着我说一大句。

(3)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小朋友接下半句。

(4)现在,不用老师提醒,能背出来吗?2、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特点。

3、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呢?4、有一个小朋友,他十分喜欢夏天。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我为你骄傲》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这是一篇关于进行诚实品质教育的课文。

WTT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小伙伴躲在一位老奶奶家的后院里,把一块块小石头扔上她家的房顶。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拾起一块光滑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

一不小心,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

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

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

他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我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窗户。

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

这些钱足够用来修理窗户了。

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第二天,我去给老奶奶送报纸。

她微笑着接过报纸,说:“我有点儿东西给你。

”原来是一袋饼干。

我谢过她,然后一吃着饼干,一边继续送报纸。

当饼干快要吃完的时候,我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

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课文导学【教材简说】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孩子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读者的意料。

相信学生们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更多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学时,要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要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小毛虫》优秀课件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小毛虫》优秀课件

朗读第二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毛虫很笨拙?
“九牛二虎之力”说明小毛虫费了好大的力气。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 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九牛二虎之力 才挪动了一点点 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用尽力气 效果甚微
笨拙
爬行速度慢
读一读,体会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 力”突出了小毛虫工作很努力。
说一说:
“尽心竭力” 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些词句中 感受到小毛虫的“尽心竭力”的?
“尽心竭力”指用尽心思,使尽全力;费尽 全部心力。我是从“一刻也没有迟疑”和“它织 啊,织啊”中感受到的。
读课文5~6自然段,理解“万事 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1)小毛虫对自己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不悲观 失望。
(2)小毛虫不羡慕别的昆虫会唱,会跑,会飞,会跳。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 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 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小毛虫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想一想,它们自己该做的事是什么?
蚂蚁忙着搬运食物。
知了忙着 唱歌。
蜜蜂忙着采蜜。
蜘蛛忙着结网。
想一想: 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 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最要紧”就是最重要的意思。
读课文4~6自然段,感悟小毛虫的内心。
词语积累
牢固的茧屋 与世隔绝的茧屋 温暖的茧屋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 的茧屋里。
可怜、笨拙、尽心竭力、灵巧轻盈
一只笨拙的小毛虫变成灵巧、 轻盈的蝴蝶,这 个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信你们学到了很多, 也感受了很多,你想对小毛虫说些什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生字组词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生字组词

生字组词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生字组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第22课是生字组词的专题课程,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和讨论关于生字组词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生字组词的意义和作用生字组词是指通过已学字词的基本部首或字形、音、义的特点,按一定的规律去组合新的字词,从而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文能力。

生字组词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词汇量。

通过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生字组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3.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生字组词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生字组词的方法和技巧生字组词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生字组词能力:1.掌握常见字词的基本部首和偏旁。

了解基本部首和偏旁的含义和组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识字和组词,提高词汇量。

2.注意字形、音、义的特点。

在生字组词的过程中,要注意字形、音、义的特点,善于利用这些特点去组合新的字词。

3.积累常见词语。

通过阅读、背诵和写作,积累常见的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组词的技巧和方法。

4.多做练习。

生字组词需要不断的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组词能力,掌握生字组词的技巧和方法。

三、生字组词的实际应用生字组词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生字组词来拓展词汇,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1.拓展词汇。

通过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在遇到生词时能够通过组词的方法快速理解和记忆。

2.提高语文素养。

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3.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教学案例
教材解读: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盲目听信他人意见,不断更改自己的种植计划,最终什么果树都没有种成。

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设计理念:
1、注重朗读感悟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积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朗读的方法上给予指导,朗读过后的评价也应注重艺术性,这不仅对学生的朗读活动进行评价、指导,而且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2、先扶后放,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的段落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重点指导学习二、三自然段,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四、五、六、七自然段,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准备:
头饰:猴子、乌鸦、喜鹊、杜鹃;习字册、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

板书课题
2、教学生字“猴”:
你怎样记住“猴”字?指名答描红
3、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小朋友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学生各自练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根据学生读的实际情况板书不易读准的词语,师生共同正音,并指导读通句子。

4、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能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填空,
出示:猴子先种______树,后来等不及,改种_____树,又等不及,便改种______树、______树,结果________________。

四、自主识字
1、学生各自认读课文后的生字,不熟的字借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全班交流。

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

描红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浇水、施肥、耐心、成活、拔掉、改种、等不及、不着急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

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了吗?
二、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猴子先种梨树,后来等不及,改种杏树,又等不及,便改种桃树、樱桃树,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继续学习《猴子种果树》。

板书:梨—杏—桃—樱桃—什么树也没种成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各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2)、师:梨树苗的成长是不需要每天都浇水、施肥的,可是猴子为什么这样做呢?(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猴子想吃果子的心情多么急切啊!你能把猴子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各自试试看。

(各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学习2、3自然段。

(1)、过渡: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2)、出示2、3自然段内容,各自轻读。

(3)、指名答: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

师讲“农谚”。

学生自读乌鸦的话,思考“梨五杏四”的意思。

板书:五四
(4)、教师扮演乌鸦,范读乌鸦的话。

小朋友,乌鸦的话是什么意思?
(5)、指名答
你现在就是这只乌鸦,请你对猴子说说这段话,注意把你的意思读出来。

师生评议
(6)、听了乌鸦的话,猴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答板书:等不及
请你读出猴子的心急来。

师生评议
(7)、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同桌练读,指名几桌戴头饰赛读,师相机进一步指点。

(8)、师小结:没有耐心的猴子等不了五年的时间,所以它梨树没栽成。

3、学习
4、5自然段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4、5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与2、3自然段结构相似)
(2)、你能读懂吗?
4人小组互相交流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说说猴子为什么杏树又没种成。

板书:三也等不及
(4)、练读课文。

(4人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几组试读,师生评议。

) 4、学习6、7自然段。

(1)、各自读
(2)、读懂了吗?请把你读懂的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评议
(3)、师小结:桃树要等三年才结果,猴子还是等不及,于是他拔掉桃树,种两年结果的樱桃树。

板书:还是等不及二
5、学习第8自然段
引读,猴子哪里知道__________,一年几年___________。

板书:难栽
6、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就这样,这只猴子_____________。

(2)、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板书:一事无成。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现在谁能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2、送小朋友一句话:欲速则不达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猴子说呀!
四、作业
熟读课文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板书设计
22 猴子种果树
梨------杏------桃------樱桃------什么树也没种成
五四三二
等不及也等不及还是等不及难栽
案例看点::
1、授之以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的2、3自然段与4、5和6、7自然段的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因此,教学中,以2、3自然段的学习为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杏树,最后落脚在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上,并让学生互相评议,学生个个都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生字的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记忆字音、字形,并把自己富有创意的记法告诉给其他同学,这样,学得轻松、快乐,记得也会更深刻。

2、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而文题是文章的“窗户”,犹如传神的眼睛,教学中在题目处设置疑问,往往能抓住文章的主线,统领全文,因此,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如: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他种了什么果树?是怎样种的?结果怎样?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通读全文,找出答案,这样便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重点研究猴子种果树的过程,即“他是怎样种果树的”这一问题,带领学生精读课文,了解猴子盲目听信他人意见,不断更改种植计划的错误做法,体验猴子的没有耐心、急于求成,最后落了个一事无成的结果。

最后,通过让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果树也没种成,再回归整体,并通过“你有什么话想对猴子说”这一问题提升主题。

3、注重朗读、积累
朗读是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以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上课伊始,让学生读课文,力求全体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后再开讲。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以朗读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做到以读代讲,甚至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把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