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根的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2. 能够描述根的不同部分的功能;3. 能够对比不同类型的根结构。

教学重点:1. 根的结构;2. 根的功能;3. 剖析根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1. 对比不同类型的根结构;2. 理解根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植物根的实物标本;3. 植物根的切片标本;4. 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根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根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根的结构和功能。

二、呈现(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根的结构,包括根的主要部分(根毛、根头、根部等);2. 展示植物根的实物标本和切片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根的结构。

三、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部分的根的功能,如根毛的吸收水分和养分,根头的保护和固定等;2. 让学生分组对比不同类型的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梳理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四、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植物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根的结构和功能,并写成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对比不同类型的根结构,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了对生物学的兴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加深对根的认识。

根的结构教学设计

根的结构教学设计

《根的结构》教学设计大连79中蒋静一、教学要素分析及教学方法1.教材结构: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是和根的结构分不开的,所以本节内容在全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知识编排上,本节包括根尖的结构、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以及移栽植物时应对根系进行保护的道理三个方面。

因根的吸收作用和能够伸长的道理主要与根尖的结构有关,故本节关键是抓住根尖的结构。

2.教学重点: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教学难点:分清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并识别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4.教学关键:实验材料准备充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观察,教师直观教具运用恰当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5.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引导一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并使探究到的知识得到迁移深化,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了解移栽植物时应对根系进行保护的道理;2.能力目标: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幼苗的根毛和根尖的纵切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实物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本节教学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四、练习反馈1.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________,它从上到下的依次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根能够不断地长长是由于________不断分裂了新细胞和________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根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 能够通过观察根的结构图,分析根的功能。

教学重点:1. 根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根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根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准备:1. 根的结构图。

2. 实物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根的了解。

2. 展示实物根,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根的名称。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根的结构。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填写根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根的各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 讲解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储存养分。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的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关系。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2. 布置作业:观察实物根,分析根的功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析了根的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关系。

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根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六、课堂活动:探索根的吸水原理(10分钟)1. 活动准备:每组准备一个透明容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一些根。

2. 活动过程: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根。

b. 将根放入透明容器中,加入水。

c. 观察并记录根的吸水过程。

d. 讨论并解释根的吸水原理。

七、案例分析:根的问题案例(10分钟)1. 展示一个关于根的案例,如植物生长不良,根部受损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根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八、小组合作:制作根的结构模型(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根的模型材料。

2. 每组制作一个根的结构模型,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

3. 完成后,各组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模型。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重点:掌握植物根的基本结构,理解根的功能。

1.3 教学难点: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的关联性。

1.4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2 讲解:介绍植物根的基本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并解释各个结构的功能。

1.5.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根的了解,鼓励学生提问。

1.5.4 示例: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根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5.5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根的重要性和功能。

第二章:根冠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根冠的结构和功能。

2.2 教学重点:掌握根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3 教学难点:根冠的功能及其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4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根的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

2.5.2 讲解:详细讲解根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其保护作用和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5.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根冠的了解,鼓励学生提问。

2.5.4 示例: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根冠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5.5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根冠的结构和功能。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根冠的重要性和功能。

第三章:分生区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分生区的结构和功能。

3.2 教学重点:掌握分生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3 教学难点:分生区的功能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4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

3.5 教学过程:3.5.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根的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

3.5.2 讲解:详细讲解分生区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其细胞分裂和生长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花的结构》摘要:、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结构观察,、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部分,()绘图显微镜下选取有代表性根尖各部分细胞绘制细胞图(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绘出细胞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系能力目标通组织学生用放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情感目标通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与科学方法论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整体并处发展变化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二、教材分析、"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节重知识众所周知植物体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根尖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而根尖结构特又定了根尖功能根尖功能又定着整株植物生与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地了根和根功能续知识掌握打下良基础、"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及其相应功能"是节难知识教材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结构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结构多是不规则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结构特避免学生对细胞结构认识趋模式化这样更有利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灵活性3、根尖各部分结构教学程还要特别问题就是学生容易把根尖四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而不是相连续这就应该研究根尖发展变化候指出根尖四部分是相连续各部分并没有明显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四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使学生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动态观三、教法建议节课可以通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顺序让学生了根尖结构及功能课前利用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发并长出数条幼根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教师要指出从根尖端到长有绒毛段根就是根尖要学生观察下根尖以上部位弄清根尖条幼根上所占比例助学生从根尖外形上区分各部分形态、色泽等特如根尖尖端处稍带黄色帽状结构是根冠;根冠部团稍稍发暗部位是分生区;分生区以上白色、表面光滑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以上长有根毛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上端还可以看到已枯萎根毛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教师要要学生按照定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并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助学生掌握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功能进行显微观察还要指导学生两()学会边观察边移动玻片技能;()正确认识永久切片颜色学生观察染色永久切片教师要告诉学生永久切片般都要进行复杂染色程使不组织、细胞或细胞不结构呈现不颜色防止学生产生"植物器官组织就长成五颜六色"等误节不仅要了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根尖生长、发育与根生长关系但是根尖生长和发育程是动态变化程这动态发展植物根也就形成了这变化程如单教师讲对学生说理上有定困难教师可用教具制作根尖生长活动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制作根尖生长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种动态变化研究根尖四部分以还要研究成熟区以上直到茎基部结构这里出现了“导”这名词学生初次接触到导管这名词不太容易透彻理教师可以用根玻璃管表示导管管贴上螺旋排列有色纸条表示导管壁加厚花纹这样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导管结构特和这种结构是有利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教学设计方案重根尖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难根尖发展变化规律手段学生观察、分析与讲相结合设计思想节容相对讲要识记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观察对照课容学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功能而对根生长现象则要通图像等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教学程、导入提问"根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学生回答结并引入新课根有固着植物土壤并且能够从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作用根什么能够从土壤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结构有关那么根结构是怎样呢?这就是我们节课所要研究问题二、讲授新课()根尖结构、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结构观察()肉眼观察植物幼根讲根尖定义及根尖占根比例()用放镜观察根尖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几部分(从外形特征上看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部分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3)指导学生显微镜下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5859页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指导学生列表总结(5)指导学生重分析成熟区结构特与其功能关系量根毛使植物吸收面积增加因成熟区是根尖各部分结构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部位(6)利用录像或动画课件展示根尖动态生长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根生长程与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结(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部分、讲成熟区以上部分根毛脱落失吸收能力其部些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细胞壁形成空导管3、通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导管(讲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导管相连)三、反馈提问"当把花卉移栽应该什么问题?"(保护根尖)板设计二节根结构、根尖结构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消失、部有导管探究活动探究洋葱根尖各部分细胞形态目要、学会制作洋葱根尖临装片、认识根尖各部分细胞形态特3、练习使用显微镜材用具洋葱、显微镜、盖玻片、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吸水纸、稀碘液、清水方法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取洋葱放广口瓶上瓶装满清水让洋葱底部接触到瓶水面把这装置放温暖地方常换水待根长到厘米至5厘米长剪下生长健壮根制作装片进行观察()装片制作①离切取3毫米根尖段(不带根毛)带有根毛根尖段(毫米)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0%盐酸玻璃皿室温下离05分钟离根尖细胞容易相分散开②漂洗待根尖酥软用镊子把两段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玻璃皿漂洗约0分钟③制片取两玻片两玻片上各滴滴清水用镊子把两段洋葱根尖分别放两玻片上各盖上块盖玻片用手指轻轻压盖玻片使根尖细胞分散开将滴稀碘液滴盖玻片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侧吸引(3)观察两块临装片制作以分别放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根尖各部分细胞形态特不带根毛装片观察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特带有根毛装片观察成熟区细胞特()绘图显微镜下选取有代表性根尖各部分细胞绘制细胞图(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绘出细胞3)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结构》这教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根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根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1. 根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 根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1. 植物的根的图片和模型。

2. 显微镜和植物根的切片。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第一章:根的概述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的根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对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讲解根的定义和功能,根是植物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也能固定植物的位置。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根的各部分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根的切片,让学生观察根的各部分。

2. 讲解:讲解根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第三章:根的生长和发育1. 引入:通过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讲解:讲解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根的延伸、分化和成熟。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第四章:根的吸收功能1. 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根的吸收功能。

2. 讲解:讲解根的吸收功能,包括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途径和机制。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第五章:根的固定功能1. 引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根的固定功能。

2. 讲解:讲解根的固定功能,包括根的插入土壤中的方式和作用。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情况。

3.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

第六章:根的生长条件1. 引入:讨论根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 讲解:讲解根的生长条件,包括水分、养分、氧气和温度的适宜范围。

3. 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解答。

第七章:根的生态功能1. 引入:探讨根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根的结构》教案

13《根的结构》教案

第一节根的结构教学目的:1.掌握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知道移栽植物时应对根系进行保护的道理。

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根毛,并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1.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分清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并识别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2.根尖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建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具准备:根尖结构的挂图和导管的挂图,根尖的放大模型。

实验材料用具:已经生出根毛的小麦的幼苗,根尖的永久纵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教学方法:观察与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的形态,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菜豆和小麦的根系是怎样组成的?提问:菜豆和小麦的根各属于什么根系?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引言:那么,是不是根的各个部分都有吸收功能呢?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学习根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根的结构观察:现在我们用肉眼来观察培养皿里的小麦幼根,找到根毛,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小段幼根。

提问:这一段幼根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讲述:我们把这一小段幼根上生有根毛的部分叫做成熟区。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这一小段叫做根尖。

一、根尖的结构和功能(一)根冠1.位置:位于根尖顶端。

2.结构特点: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太整齐。

3.功能: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二)分生区1.位置:被根冠包围。

2.结构特点:细胞小,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浓。

3.功能:不断分裂出新细胞,使根生长(属于分生组织)。

(三)伸长区1.位置:位于分生区上部。

2.结构特点: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

3.功能:使根伸长;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四)成熟区:1.位置:伸长区上部。

2.结构特点:细胞停止伸长,分化出具有根毛的表皮细胞和位于根中央的导管。

3.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讲述:现在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指着模型说一说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结构组成;2. 掌握根的主要功能;3. 能够描述根在植物生长与发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根的结构组成;2. 根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根的吸收作用;2. 意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讲义、图片或模型展示根的结构;2. 视频或实验展示根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根的结构。

二、讲解(20分钟)1. 介绍根的结构组成:根尖、根毛、侧根、主根等;2. 讲解根的主要功能:吸收水份和矿物质、固定植物、储存养分等;3. 引导学生思考根在植物生长中起到的作用。

三、实验或视频展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或观看相关视频,展示根的吸收作用;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视频认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回顾根的结构与功能;2. 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根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根的结构与功能;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根的结构与功能,认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验或视频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根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

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

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

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

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是本节的难点知识。

教材中的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的结构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尖细胞结构,大多是不规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避免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趋于模式化。

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3、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

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发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课前利用小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发并长出数条幼根。

在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教师要指出从根的尖端到长有绒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弄清根尖在一条幼根上所占比例的大小。

帮助学生从根尖的外形上区分各部分的形态、色泽等特点,如:根尖尖端处稍带黄色的帽状结构是根冠;根冠内部一团稍稍发暗的部
位是分生区;分生区以上白色、表面光滑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以上长有根毛的部位是成熟区。

在成熟区的上端,还可以看到已经枯萎的根毛。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时,教师要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观察,并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帮助学生掌握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在进行显微观察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两点:(1)学会边观察边移动载玻片的技能;(2)正确认识永久切片的颜色。

学生在观察经染色的永久切片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永久切片一般都要进行复杂的染色过程,使不同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防止学生产生"植物器官组织就长成五颜六色"等误解。

在本节中,不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

但是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在这个动态的发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

这一变化过程,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用教具制作根尖生长活动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制作根尖生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动态的变化。

在研究过根尖的四个部分以后,还要研究成熟区以上直到茎的基部的结构,在这里出现了“导”这一名词。

学生初次接触到导管这一名词,不太容易透彻理解,教师可以用一根玻璃管来表示导管,管内贴上螺旋排列的有色纸条来表示导管内壁的加厚花纹,这样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导管的结构特点和这种结构是有利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

难点:根尖的发展变化规律
手段:学生观察、分析与讲解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相对来讲,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照课本内容自学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而对于根生长的现象,则需要通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
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

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根尖的结构:
1、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观察。

(1)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讲解根尖的定义,及根尖占根的比例。

(2)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为几部分。

(从外形特征上看,一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

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


(3)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本58-59页内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

(4)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5)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成熟区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根毛使植物吸
收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成熟区是根尖各部分结构中最主要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6)利用录像或动画课件展示根尖动态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根的生长过程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讲解:
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

其中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去细胞壁形成中空的导管。

3、通过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管。

(讲解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中的导管相连)
三、反馈:
提问:"当把花卉移栽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根尖)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探究洋葱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的临时装片。

2、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细胞形态特点。

3、练习使用显微镜。

材料用具:
洋葱、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吸水纸、稀碘液、清水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待根长到1厘米至5厘米长时,剪下生长健壮的根制作装片进行观察。

(2)装片的制作:
①解离:切取2-3毫米的根尖一段(不带根毛),带有根毛的根尖一段(1-2毫米),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10-15分钟,经过解离的根尖中,细胞容易相互分散开来。

②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把两段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分钟。

③制片:取两个载玻片,在两个载玻片上各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把两段洋葱根尖分别
放在两个载玻片上,各盖上一块盖玻片,用手指轻轻压盖玻片,使根尖中的细胞分散开。

将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

(3)观察:两块临时装片制作好以后,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特点,在不带根毛的装片中观察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特点,在带有根毛的装片中观察成熟区细胞的特点。

(4)绘图:在显微镜下,选取有代表性的根尖各部分细胞,绘制细胞图(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绘出细胞2-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