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

1.简要分析王利发形象。
答案要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一生都信奉改良主义,精明、干练、有处世经验。他善良而自私,热情而软弱,逆来顺受,到处作揖、四面应付,虽惨淡经营,但最终仍然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而死。利发的悲剧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改良主义道路的彻底否定。
2.简述余华小说的特点。
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答案要点:
(1)出自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2)描述倪吾诚的身世经历。
(3)悲剧原因:
a身处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之中;
b畸形的文化人格(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
(4)意义:已经失去了存在合理性的传统文化应当重新更新改造,西方现代文化在其东方化的过程中也应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注意: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上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并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2)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承受,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
(3)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4)爱情诗。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答案要点:
(1)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
(2)文本存在叙事裂缝;
(3)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融入了创作者诸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绪论一、当代文学的性质、分期和特点1. 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指的是1949年之后的文学(该概念并不科学,可是已经约定俗成了)。
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也应该涵盖港台文学,这只是个外延。
2. 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 年;1966年—1976年的十年文革;1977年—1989 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叫新时期文学。
,1990 年—上世纪末或者至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3. 当代文学的源流和特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经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逼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二、关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也就是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树立,比如尊严、人格、独立等等;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公民社会既民主社会的建立,实现一系列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制约,比如法制、民主、平等、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文学的现代化,是指脱离了“文以载道” 的工具论的束缚,实现文学的自觉,创造出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 。
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也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几百年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
以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估量“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关键问题就在于,看它是继承、发展了“五四”传统,还是背离和消解了这一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三、名词解释1、马原:马原是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最能体现出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和反叛性,代表作有《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
其小说的惯用方式之一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使得叙述行为由传统小说的隐蔽状态转变为裸露状态,并成为小说叙述的主要内容。
马原的小说观念和手法不仅影响了先锋小说家,而且给其他作家也带来启发。
2、韩少功:中国当代优秀作家。
80年代中期,韩少功明确打出“文化寻根”的旗帜。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多是以“知青”的眼光来体察农民的境遇,反映农民在十年大动乱中的坎坷经历。
第二阶段作品的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都与前不同。
它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中保守落后的意识给予现实的影响,进行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则汲取精华,注入现实生活,光大发扬,给当代人来个扶阳补气,益精固本。
第三阶段创作在题材、文体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又发生了变化,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相比之下,文化态度显得宽容、超然,对传统文化平和、理智乃至某种程度的珍视态度。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
3、寻根小说(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在80年代初现轮廓,将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特别表现出对于传统的眷顾。
寻根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启发,在创作上更倾向于借助各民族、地域的神话系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企图从各种矛盾构成的合力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未来趋势。
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受戒》和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4、知青文学:80 年代,“知青文学”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一般这一概念所指的范畴并不清晰,但总的来符合两个条件:作者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
知青文学一般专指叙事体裁的创作,因而“知青文学” 也常常成为“知青小说”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包括文学运动、代表作品、作家群体和主题等。
一、文学运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文学运动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包括“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新时期文学运动”等。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一批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家积极追求现代性和个人自由,他们以自由的精神和新的写作观念,创作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批判,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或受到迫害。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也有一些勇敢的作家保持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并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运动”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作家们对社会变革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他们关注个体的心理和命运,同时也呼应了社会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王蒙的《黄金时代》、余华的《活着》等。
二、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历经了激动人心的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对现实的触及和对人性的思考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通过批判封建文化和呼唤社会变革来唤醒民众的觉醒。
茅盾的《子夜》以对知识分子的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无奈和人性的挣扎。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国抗战时期农村家庭的生活与命运,并对人性的善良和邪恶进行了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时间是()A、1949年7月2日B、1949年8月1日C、1949年10月1日D、1949年12月2日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时间是()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5月3日C、1952年3月3日D、1956年5月2日3、《红旗谱》的作者是()A、陆文夫B、邓友梅C、梁斌D、陈翔鹤4、杨沫的代表作品是()A、《青春之歌》B、《黑白》C、《苇塘纪事》D、《东方欲晓》5、《三家巷》中作者着意刻的一个中心人物是()A、区桃B、陈文雄C、陈文婷D、周炳6、茹志娟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是()A、《百合花》B、《静静的产院》C、《剪辑错了的故事》D、《如愿》7、《回延安》的作者是()A、艾青B、臧克家C、郭小川D、贺敬之8、《阿诗玛》这部长篇叙事诗是()A、满族B、蒙古族C、壮族D、彝族9、被称为“语言大师”的是()A、曹禺B、老舍C、叶圣陶D、沈西蒙10、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A、诗集B、小说C、散文集D、戏剧11、下列作品是舒婷的有()A、《回答》B、《致橡树》C、《纪念碑》D、《雪白的墙》12、《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是()A、蒋子龙B、陈世旭C、茹志鹃D、方之13、赵树理的《锻炼锻炼》是()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小小说14贾湘农是党的领导者形象,这个形象出自小说()A、《三里湾》B、《创业史》C、《红旗谱》D、《青春之歌》15、《有的人》是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作者是()A、臧克家B、艾青C、何其芳D、公刘16、历史话剧《蔡文姬》共有()A、三幕B、四幕C、五幕D、六幕17、刘白羽的代表作是()A、《红太阳颂》B、《伟大的创业者》C、《日出》D、《长江三日》18、郭小川原名()A、郭恩大B、郭苏C、郭登云D、郭湘云19、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20、《沉重的翅膀》获矛盾文学奖是第()A、一届B、二届C、三届D、四届二、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报告文学的有()A、《歌德巴赫猜想》B、《大雁情》C、《三门李轶闻》D、《月迹》2、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的有()A、《人到中年》B、《蝴蝶》C、《狗日的粮食》D、《天云山传奇》3、建国后写成的剧本有()A、《一只小马蜂》B、《茶馆》C、《蔡文姬》D、《关汉卿》4、下列作品是古华的有()A、《杏妹》B、《芙蓉镇》C、《莽川歌》D、《贞女》5、巴金是现当代著名的()A、诗人B、小说家C、戏剧家D、散文家6、刘白羽散文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是()A、1949至1958年B、1959至1965年C、1979年10月以后D、136至1949年7、田汉改编了京剧()A、《白蛇传》B、《文成公主》C、《西厢记》D、《谢瑶环》8、《吐鲁番情歌》是一组以爱情为题的短诗,包括()A、《苹果树下》B、《葡萄成熟了》C、《金色的麦田》D、《告诉我》9、王愿坚的小说有()A、《党费》B、《七根火柴》C、《映山红》D、《三人行》10、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A、《东方》B、《李自成(第二卷)》C、《将军吟》D、《冬天里的春天》11、下列属于“先锋文学”的有()A、《我别无选择》B、《透明的红萝卜》C、《我是谁?》D、《冰河》12、郭沫若解放后创作的历史剧主要有()A、《蔡文姬》B、《武则天》C、《屈原》D、《虎符》13、下列属于“写实文学”作家的有()A、刘亚洲B、郑义C、梁晓声D、残雪14、下列属于赵树理作品的有()A、《小二黑结婚》B、《李有才板话》C、《铁木前传》D、《荷花淀》15、下列人物出自《青春之歌》的有()A、林道静B、林红C、江华D、卢嘉川16、《草木篇》这组托物咏怀散文诗包括()A、《白杨》、《梅》B、《藤》C、《仙人掌》D、《毒菌》17、下列属于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的有()A、《格萨尔》B、《阿诗玛》C、《嘎达梅林》D、《吐鲁番情歌》18、《茶馆》里的人物有()A、王利发B、秦仲义C、常四爷D、祥子19、“天安门诗歌”的艺术特点有()A、朴素真挚B、壮烈悲愤C、机智泼辣D、形式多样20、下列属于知青作家的有()A、韩少功B、张承志C、史铁生D、贾平凹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 、绿原的《重读<圣经>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5、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
A 、《红灯记》B 、《白毛女》C 、《沙家浜》D 、《龙江颂》6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
A 、杨朔B 、秦牧C 、史铁生D 、周涛7、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
A 、新写实小说B 、寻根小说C 、新历史小说D 、先锋小说三、名词解释1、“三突出”“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四、简答题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答:(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
“三红一创”(2)纪实性的品格。
(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答:(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
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
(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
3、《创业史》的艺术特色答: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
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
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
(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
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②对比手法:1.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2.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农之间的矛盾。
(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五、论述1、《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1)作者:杨沫(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3)艺术特色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
②丰富的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
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
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
2、《茶馆》的艺术特色(1)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2)主题:埋葬三个时代①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②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混战同这下的民国社会③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3)场景:裕泰茶馆(4)人物:王利发(老板)——左右逢源,典型的北京商人的形象。
他勤奋、重利、心肠不坏,小资产者的思想。
秦仲义(民族资本家)——爱国,希望民族振兴,搞工业救国。
常四爷(满清遗子)——入过狱,加入过义和团,后认准自力更生:卖菜、打猎维持生活,但最后仍逃脱不了残酷的命运。
(5)艺术特色①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ⅰ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ⅱ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
ⅲ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ⅳ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
②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
③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
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
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
“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
④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
杨沫的《青春之歌》(一)作者介绍: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
一九一四年出生在北平(今北京)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
她早年在北平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
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
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
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
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
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及《东方欲晓》、《芳菲之歌》等。
(二)《青春之歌》的主题:《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
(三)、林道静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林道静是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小说重点描写了她由一个充满幻想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艰难过程。
她的成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离家出走到与余永泽的结合。
这一阶段的林道静,一方面有着小资情调,幼稚、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又秉持劳动者的倔强、善良。
这种矛盾的性格决定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付出超过常人的痛苦与磨练。
第二阶段:从参加东北学生的除夕聚会到第一次被捕。
在这一阶段她渐渐从个人的郁郁寡欢中走出来,但单纯、狂热导致了第一次被捕。
这次被捕促使她逐渐成熟。
完成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
在这一阶段中,她已经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在一年的铁窗生活中,林道静的思想感情和革命理想都有了新的升华。
她经受住了毒刑拷打,用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
共产党员林红为她讲述得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使她深受启发,懂得了革命的真正意义,思想也更趋于成熟。
出狱不久,她就入了党。
后来,党又派她到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终于成为虽不完善却异常坚强的革命战士。
小说通过对林道静性格成长的三个历程的描绘,表现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曲折,概括了那个时代许多爱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
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投入到整个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去,才会获得真正的青春。
除林道静外,作者还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
他们是以“党的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对林道静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作家杨沫为更加形象地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性,还塑造了堕落为时代渣滓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经不起磨练的白莉萍,在物欲的诱惑下叛变革命的戴愉等,他们与林道静、卢嘉川,以及几经动摇最终走向革命的许宁、王晓燕祥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青春之歌》布局严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作品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清节,贯穿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
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作者善于选择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善于通过对比来刻划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