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管理 第三章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化工厂安全作业管理制度(5篇)

化工厂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加强对厂区内各种作业的安全监管,确保各种作业对正常生产不构成威胁。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种作业的安全监管。
2 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 职责3.1 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企业内各种作业的安全管理,组织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资格培训,做到企业所有特种作业人员都持证上岗。
3.2 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种作业票证的设计、印制,负责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立管理。
3.3 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生产部负责建立票证台帐,对各种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安全检查。
4 工作程序4.1 用火的工作程序4.1.1 用火区的划分4.1.1.1 一级用火区如下:①涂料生产车间;②危险化学品仓库4.1.1.2 二级用火区二级用火区包括配电房、办公楼等公用工程及辅助场所。
4.1.2 《用作业火许可证》的管理4.1.2.1 一级用火区内的动火,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派人到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办理动火许可证,由所在作业区派专人负责监火,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所在岗位主管签字后方可动火。
4.1.2.2 二级用火区内的动火,由所在场所负责办理动火许可证,由所在场所派专人负责监火,管理部负责审批,所在岗位主管签字后方可动火。
4.2 《高处作业许可证》的管理4.2.1 凡在坠落高度在基准面____米(含____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由作业人员所属部门到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4.2.2 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委派监护人均由作业所属单位按要求办理,并由作业人员个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完毕后把《高处作业许可证》返回安全委员会。
4.3 《破土作业许可证》的管理4.3.1 凡挖土____米以下的动土作业,由动土施工员到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办理《破土作业许可证》,施工员编制安全措施,由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根据情况组织会签后,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审核批准后签字,签字后方可进行施工。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4篇)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概述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性的行业,化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
因此,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保障化工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原则、流程和方法,并着重讨论应急管理和事故后处理。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化工行业涉及众多的危险物质和危险过程,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丝不慎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后果。
因此,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1. 保护员工安全:化工企业中,员工面临着化学品接触、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能够规范员工行为、提供安全操作指导,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防止事故发生:通过科学的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可以识别和管理危险源,避免事故发生。
合理的设备设计、安全设施的建立、作业流程管控等措施都能够减少事故概率。
3. 保障环境安全:事故发生后,化工过程中释放的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环境安全。
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原则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原则应该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1. 预防为主:预防事故比事故发生后的后果处理更为重要。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应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危险源识别,并针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2. 综合治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需要涵盖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管理安全、人员安全培训等方面。
只有全面治理,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 全员参与: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
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4. 科学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应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设备设施检修,制定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5. 持续改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包括新的技术引入、操作经验总结、事故隐患排查等。
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工企业生产管理行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利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管理活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三条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法保护员工权益,保障生产安全。
第四条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应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第五条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应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员工个人尊严,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六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沟通,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第七条化工企业应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八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
第九条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做好招聘、培训、激励和评价工作。
第十条化工企业应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工作激情。
第十一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员工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进取,惩罚违纪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三条化工企业应重视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四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生产任务和生产进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保证原材料供应充足,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工艺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八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第十九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员工人身财产安全,预防生产事故。
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化工企业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条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
第四条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应注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第五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评估。
第六条化工企业应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条化工企业应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应急措施的科学、有效和可靠。
第八条化工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安全。
第三章人员安全管理第九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确保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
第十条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能力。
第十一条化工企业应制定员工交接班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传达和信息共享。
第十二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第四章设备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四条化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故障排除。
第十五条化工企业应建立设备启停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化工企业应建立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处理设备事故,防止事故扩大。
第五章火灾防控管理第十七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火灾防控管理制度,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第十八条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防控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九条化工企业应建立火灾警报和疏散预案,确保员工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第二十条化工企业应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
第六章环境保护管理第二十一条化工企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方案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方案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2)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 (2)1.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1.1.2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3)1.1.3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3)1.1.4 安全生产职责 (3)第二章安全生产制度与规程 (3)第一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1.1.5 总则 (4)1.1.6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4)1.1.7 安全生产责任制 (4)1.1.8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1.1.9 报告和处理 (4)1.1.10 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5)1.1.11 生产现场操作规程 (5)1.1.12 化学品储存操作规程 (5)1.1.13 化学品运输操作规程 (5)1.1.14 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5)第三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6)1.1.15 概述 (6)1.1.16 风险识别方法 (6)1.1.17 风险评估 (7)1.1.18 风险控制 (7)第四章危险化学品管理 (8)1.1.19 分类 (8)1.1.20 标识 (8)1.1.21 储存 (9)1.1.22 运输 (9)1.1.23 使用 (9)1.1.24 废弃 (9)第五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0)1.1.25 安全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10)1.1.26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0)1.1.27 安全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10)1.1.28 维护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10)1.1.29 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1)1.1.30 维护保养的组织与实施 (11)第六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1)1.1.31 检查目的与意义 (11)1.1.32 检查内容与方法 (11)1.1.33 检查频率与责任 (12)1.1.34 安全防护设施 (12)1.1.35 安全防护措施 (12)1.1.36 安全防护责任 (13)第七章应急管理 (13)1.1.37 编制目的与原则 (13)1.1.38 编制内容 (13)1.1.39 应急救援 (14)1.1.40 处理 (14)第八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15)1.1.41 安全意识教育 (15)1.1.42 安全知识教育 (15)1.1.43 安全技能教育 (15)1.1.44 培训方式 (16)1.1.45 培训方法 (16)第九章安全生产监管与考核 (16)1.1.46 监管体系构建 (16)1.1.47 监管措施 (16)1.1.48 考核指标 (17)1.1.49 奖惩措施 (17)第十章案例分析 (17)1.1.50 概述 (18)1.1.51 原因分析 (18)1.1.52 预防措施 (18)1.1.53 改进措施 (19)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安全生产是化工行业永恒的主题,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三章化工过程参数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原料是复杂的混合物,其 中的各种成分都有可能转化为目的产物,而各种物料在反应中 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情况又很难确定(比如石油裂解生产有机原 料乙烯过程),此时,无法或很难用产率来表示产品的得率。 为了表明反应效果,就常以收率来计算目的产物的得率。
第一节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
例3-1:用磨碎的矾土矿与硫酸反应制得硫酸铝,反 应式如下:
Al2 O3 3H2SO 4 Al2 (SO) 3 3H2 O
矾土矿中含Al2O355.4%(质量分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77.7%(质量分数)。以1080kg矾土矿和2510kg硫酸溶液为 原料,生产出1798kg纯的硫酸铝产品。求⑴反应物料中哪 一种反应物为过量反应物?⑵过量反应物的过量百分数为 多少?⑶过量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多少?⑷限制反应物的转 化率为多少?
第一节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
五、举例
例3-3:已知丙烯氧化法生产丙烯醛的 一段反应器,原料丙烯投料量为600kg/h, 出料中有丙烯醛640 kg/h,另有未反应的丙 烯25 kg/h,试计算原料丙烯的转化率、选择 性及丙烯醛的收率。
第一节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
解: 反应器物料变化如图所示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量 转化率= 100 % 通入系统的反应物量
N A0 N A XA 100 % N A0
第一节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
3.分类
根据研究的系统不同,工业生产中转化率分为有单程转 化率和总转化率,单程转化率是以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器为系 统
⑴ 量-从反应器输出的反 应物量 100 % 输入到反应器的反应物 量
《化工企业管理》教案

《化工企业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工企业概述、组织结构及管理原则。
2. 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
3. 熟悉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学生对化工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企业概述1.1 化工企业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1.2 化工企业的特点和重要性2. 化工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原则2.1 化工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及特点2.2 化工企业的管理原则与方法3. 化工企业生产管理3.1 生产计划与调度3.2 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3.3 产品质量管理4. 化工企业技术管理4.1 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4.2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4.3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5.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5.1 设备选择与采购5.2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3 设备更新与改造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化工企业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
2. 期中考试:测试基本概念、原理和管理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企业管理》及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化工企业的实际案例。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5. 参观实习:联系化工企业,安排学生实地参观。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章节一:2课时章节二:3课时章节三:4课时章节四:3课时章节五:4课时章节六:2课时章节七:3课时章节八:4课时章节九:3课时章节十:3课时3. 实践环节:安排2次实地参观实习,每次半天。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章制度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所有从事工艺生产的员工,包括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工艺生产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工艺管理第四条工艺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料、设备、工艺、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五条工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原则,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六条工艺管理应当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范。
第七条工艺管理应当加强对关键工艺参数的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格率的提高。
第八条工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各级工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第九条工艺管理应当加强对工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
第三章工艺管理程序第十条工艺管理程序应当包括产品工艺设计、原料采购、设备调试、生产操作、质量检验等环节。
第十一条产品工艺设计应当按照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
第十二条原料采购应当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
第十三条设备调试应当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参数调整和操作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生产操作应当按照工艺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十五条质量检验应当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四章工艺管理操作规范第十六条工艺管理操作规范应当按照工艺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设备操作规定:对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二)物料搬运操作规定:对原料和成品的搬运方式和保管要求进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