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课件
合集下载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 红军长征课件 (共30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甘
图说历史
吴起镇
黄 陕
肃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雪山 四 川
遵义会议
泸定桥
河
安顺场 彝 族 区
金
沙 江
长
赤
1935.1.
水
遵义 贵
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 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友情提示:
①遵义会议前后红军面临的处境 ②遵义会议的决议 ③遵义会议对长征胜利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总结: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 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关键 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革 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想一想红军在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每天天上几十架飞机盘旋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疾 病、饥饿、寒冷,高原反应……途中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困苦
2. 红军以什么样的精神克服这些困难的? 不怕牺牲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
总结历史
三、长征的意义
(温馨提示:对党和红军,对革命) ①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 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贵阳
州
渡乌江
江
占遵义
湖 突破四道封江 锁线
南
中西 央革命根据地
福
瑞金
▪
甘
图说历史
吴起镇
黄 陕
肃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雪山 四 川
遵义会议
泸定桥
河
安顺场 彝 族 区
金
沙 江
长
赤
1935.1.
水
遵义 贵
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 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友情提示:
①遵义会议前后红军面临的处境 ②遵义会议的决议 ③遵义会议对长征胜利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总结: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 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关键 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革 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想一想红军在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每天天上几十架飞机盘旋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疾 病、饥饿、寒冷,高原反应……途中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困苦
2. 红军以什么样的精神克服这些困难的? 不怕牺牲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
总结历史
三、长征的意义
(温馨提示:对党和红军,对革命) ①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 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贵阳
州
渡乌江
江
占遵义
湖 突破四道封江 锁线
南
中西 央革命根据地
福
瑞金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19张PPT)

20.红军长征表现出了崇高的长征精神。下面有关长征精神的说法,正确的
是( B )
A.战无不胜,百折不挠
B.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
D.视死如归,百战百胜
13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 10 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 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 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 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 就连续受挫……
11
17.(岳阳中考)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
游特色的是( D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8.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 B )
历史 八年级 上册•R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 中央红军 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 长征。 2.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
博古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 主张,选举毛泽东为 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挥权。
A.1933 年 10 月
B.1934 年 10 月
C.1935 年 10 月
D.1936 年 10 月
12.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将前进方向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3张PPT)

学生结合P82课文,梳理长征初期的 主要事件
遵义会议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2、遵义会议的召开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结合下列图表,简述遵义会议的概况,并概括其重大意义:
时间 内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及长征胜利的 重大历史意义。 2.认识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成熟的标志。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美好的生 活。
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
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右图这幅油画描绘了红军长征中的 某一战斗场景。请你为其命名。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2、遵义会议的召开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结合下列图表,简述遵义会议的概况,并概括其重大意义:
时间 内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及长征胜利的 重大历史意义。 2.认识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成熟的标志。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美好的生 活。
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
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右图这幅油画描绘了红军长征中的 某一战斗场景。请你为其命名。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66张PPT)

4万 毛泽东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胜利
1933年10 博古 月至 50万 8万 李德 1934年
博古和王明
李德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结果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巧渡金沙江
会宁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1936年 10月,从湘 西出发的红 二方面军和 从川陕革命 根据地出发 的红四方面 军长征到达 甘肃,同前 来接应的红 一方面军胜 利会师。
红一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宣告红 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巧渡金沙江
过 草 地 —— 沼 泽 地
草 地 死 亡 陷 阱
——
累 不 累 看 看 革 命 老 前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腰带也拿来充饥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乌江 强渡大渡河 湘江 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会宁会师楼
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部
到达陕北的红二方面军一部
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一 部
第三篇章 感悟“长征之魂”
三、长征的胜利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2.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
师
红四方面军
3.意义:
86000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累
苦
不
不
累
苦
看
想
看
想
革
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五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A.强渡乌江 C.渡过金沙江
B.攻克遵义 D.会宁会师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6.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其中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的地点应该是( D )
A.A C.C
B.B D.D
7.(跨学科·音乐)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 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转战的历史,如歌词中三大主力军 胜利会合的地点是( A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A.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B.长征前,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江西 C.红二方面军途经安顺场、泸定桥、毛儿盖到会宁 D.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变得机动灵活
14.(2023·湖北武汉)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 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 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 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 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A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开的伟大意义
家国情怀:了解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红军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瑞金
生死攸关
吴起镇
围剿 毛泽东
核心概念梳理
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期间,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分别从长江南北各 苏区撤离,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余里,因此长征又 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略转移”是什么。 (1分)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政治主张—,广—泛毛播泽下了东革命的火种。
.
19
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1、毛泽东等为领导的中央的正 确领导;
2、全党全军实现了大团结和大 统一;
3、战士们为实现革命理想的艰 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
20
“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1、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 的信念,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 得高于一切;
红军长征
.
1
一、国民党连续发动五次 “围剿”
1、毛、周、朱领导红军取得 前四次反“围剿”胜利
2、中央领导人“左”倾冒险
主义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长征的原因]
.
2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 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 利,被迫开始了“长征”。
胜利告结束。
吴起镇
会宁
甘孜
懋功
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经艰苦 行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 师。
两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遵义
.
5
二、长征的经过
1934年10月 中央根据地出发
四渡赤水
1935年 1月遵义会 议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同 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 师
雪山草地
1936年10 月红一、二、四 在会宁会师
.
10
遵义会议
.
11
.
12
红一、 二、四 方面军 会师的 甘肃会 宁城
.
13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 师处——甘孜
.
14
长征片段更大乌五万红 长 军喜渡蒙岭水军 征
过岷桥磅逶千不 后 江 横 礴 迤 山 怕东 毛 尽 千 铁 走 腾 只 远泽
开里索泥细等征
颜雪寒丸浪闲难
2、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勇 往直前的精神;
.
21
课外活动: 1、找找与长征有关的历史故事看看。 2、讲讲长征故事给同学和朋友听听。
.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18
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粉碎长了征国是民党历反史动纪派“录围上剿的”红第军一、 次扼危,杀为中安长国。征革是命的宣企言图书,使,中长国征革命是转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
征的2红.保是结军存的以果了精我而经华过们告。千的结锤胜束百练利。的、中敌国共人产失党败和
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
.
6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 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 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
7
泸定铁索桥
.
8
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
9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1、会前红军处境险恶:
2、会上的重大决定:
3、会后战争形式的有利变化:
4、会议对长征胜利及中国革命的胜利的 重大影响:
王明(1904--1974)1926年
入党,1931年取得党中央领
导 权,推行“左”倾机会主
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
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
3
长征的开始
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
4
1遵佯199义3攻14139会年9贵3635议16年阳0年年月后1,6月1,月逼,0红中,月中昆军央红央明以红,二政灵军,方红治活开面把局的始二军敌扩战了和方人大略战红远会面战略四议远术转方,抛,移面结取军束在甘 。重得在握巧达红1军迎09强四渡四一。 3月后了了确和接5孜行渡金川方到年面战“立会红 的突赤沙懋面达,左了, 略师破水,功军陕红四红”毛冲主。敌、通,和北二倾泽出动方一人娄过与四,方路东了 权的山彝红方与面面方线在敌 。四关民四面陕军在党军面道战区方军北在人组和同军防役,面一红贺的织红线的强军部军龙和军包前在,胜渡会,会等军中围来会但利大师于师领事的圈损。渡。。1导上领9,失河3下的导5年掌惨,,领 地到导 位, 。 开宁始会了师长征。。长征以红军的
.
19
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1、毛泽东等为领导的中央的正 确领导;
2、全党全军实现了大团结和大 统一;
3、战士们为实现革命理想的艰 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
20
“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1、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 的信念,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 得高于一切;
红军长征
.
1
一、国民党连续发动五次 “围剿”
1、毛、周、朱领导红军取得 前四次反“围剿”胜利
2、中央领导人“左”倾冒险
主义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长征的原因]
.
2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 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 利,被迫开始了“长征”。
胜利告结束。
吴起镇
会宁
甘孜
懋功
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经艰苦 行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 师。
两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遵义
.
5
二、长征的经过
1934年10月 中央根据地出发
四渡赤水
1935年 1月遵义会 议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同 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 师
雪山草地
1936年10 月红一、二、四 在会宁会师
.
10
遵义会议
.
11
.
12
红一、 二、四 方面军 会师的 甘肃会 宁城
.
13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 师处——甘孜
.
14
长征片段更大乌五万红 长 军喜渡蒙岭水军 征
过岷桥磅逶千不 后 江 横 礴 迤 山 怕东 毛 尽 千 铁 走 腾 只 远泽
开里索泥细等征
颜雪寒丸浪闲难
2、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勇 往直前的精神;
.
21
课外活动: 1、找找与长征有关的历史故事看看。 2、讲讲长征故事给同学和朋友听听。
.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18
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粉碎长了征国是民党历反史动纪派“录围上剿的”红第军一、 次扼危,杀为中安长国。征革是命的宣企言图书,使,中长国征革命是转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
征的2红.保是结军存的以果了精我而经华过们告。千的结锤胜束百练利。的、中敌国共人产失党败和
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
.
6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 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 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
7
泸定铁索桥
.
8
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
9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1、会前红军处境险恶:
2、会上的重大决定:
3、会后战争形式的有利变化:
4、会议对长征胜利及中国革命的胜利的 重大影响:
王明(1904--1974)1926年
入党,1931年取得党中央领
导 权,推行“左”倾机会主
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
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
3
长征的开始
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
4
1遵佯199义3攻14139会年9贵3635议16年阳0年年月后1,6月1,月逼,0红中,月中昆军央红央明以红,二政灵军,方红治活开面把局的始二军敌扩战了和方人大略战红远会面战略四议远术转方,抛,移面结取军束在甘 。重得在握巧达红1军迎09强四渡四一。 3月后了了确和接5孜行渡金川方到年面战“立会红 的突赤沙懋面达,左了, 略师破水,功军陕红四红”毛冲主。敌、通,和北二倾泽出动方一人娄过与四,方路东了 权的山彝红方与面面方线在敌 。四关民四面陕军在党军面道战区方军北在人组和同军防役,面一红贺的织红线的强军部军龙和军包前在,胜渡会,会等军中围来会但利大师于师领事的圈损。渡。。1导上领9,失河3下的导5年掌惨,,领 地到导 位, 。 开宁始会了师长征。。长征以红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