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的新规定
混凝土膨胀剂国家标准新规定分析

B。 检验规则中,新标准规定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凝结
时间、细度、水中 7d 的限制膨胀率和 7d 抗压强度 。 2009 版本中规定“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需 要进行型式检验,新国家标准则明确规定“产品停产 超过 90d,恢复生产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新标准 中将判定规则分为出厂检验判定、型式检验判定。包 装时,《混凝土膨胀剂》23439-2017 版本中将“袋装产 品每袋净含量 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含量的 98%,”提 高至 99%。
也较大。
量支架和水槽进行任何移动,以免影响试验的数据的
因此新标准规定中增加了试验方法 B,并且规定 准确性。水中养护 7d 后,先测量试体在水中的长度,
如果方法 A 和方法 B 的测试结果有存在分歧时候,检 记录好数据后,在 1h 内将水槽中的水放掉。然后将
测须以试验方法 B 的结测试果为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建筑
分表零点,当试体脱模后,先在 1h 的时间内测量试体 的初始长度,测量完后将试体按要求养护,到达规定 龄期后,再用测量仪测量试体长度,计算限制膨胀率,
并且观察膨胀剂膨胀收缩的变化趋势。 按照试验方法 A,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影
(22.5±0.1)g;相对于《混凝土膨胀剂》(GB/T 234392009),新 国 家 标 准 将 7d 抗 压 强 度 的 标 准 值 从 20.0MPa 提 高 至 22.5MPa,28d 抗 压 强 度 标 准 值 从 40.0MPa 提高至 42.5 MPa。
由于《混凝土膨胀剂》2009 版国家标准中,混凝 土膨胀剂限制膨胀和收缩的试验检测过程及结果存 在争议,新国家标准新增加了两种检测方法:①限制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批次标准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批次标准一、引言混凝土膨胀剂是混凝土添加剂的一种,主要作用是通过产生气泡或者化学反应来增加混凝土体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检验混凝土膨胀剂的批次是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膨胀剂的检验批次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混凝土膨胀剂的企业和单位,对混凝土膨胀剂的检验批次进行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1.混凝土膨胀剂:指在混凝土中起到增加体积、改善性能的作用的添加剂。
2.检验批次:指一批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数量。
3.生产日期:指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生产的具体日期。
4.有效期:指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使用期限。
四、检验批次管理1.混凝土膨胀剂生产企业应对每一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编号和记录,并在产品上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便对产品进行跟踪和管理。
2.混凝土膨胀剂的检验批次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和需求合理设置,不得随意更改批次标准。
3.检验批次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五、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不良现象。
2.成分分析: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体积稳定性: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积稳定性。
4.性能测试: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混凝土体积增加效果和使用性能。
5.贮存条件: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六、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外观。
2.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成分。
3.体积稳定性:通过加热、冷却等实验方法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体积变化情况。
4.性能测试:通过混凝土试块实验等方法检验混凝土膨胀剂产品的性能。
5.贮存条件:检验贮存条件可以采取环境监测和实地检查等方法。
七、检验记录和报告1. 混凝土膨胀剂的检验批次记录应当详细记录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编号、检验项目和结果等信息。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及规范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及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476——2001代替JC476—1998混凝土膨胀剂ExpansiV e agents for concret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膨胀剂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与氧化钙类粉状混凝土膨胀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qv ISO680:1990)GB/T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T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neq ISO/DIS9597) GB4357——1989 碳素弹簧钢丝GB/T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SO法)JC/T 420—1991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JC477—1992(1996)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J 63—19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3 定义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4 分类混凝土膨胀剂分为三类。
4.1 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的混凝土膨胀剂。
4.2 硫铝酸钙一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
4.3 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
5 技术要求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分类规定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分类规定
1、出厂检验
每一编号混凝土膨胀剂,应检验下列项目: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的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表1性能指标。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b)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c)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1。
膨胀混凝土中膨胀剂的用量标准是什么

膨胀混凝土中膨胀剂的用量标准是什么混凝土膨胀剂用量为10-12%(以水泥量计,即2.6~2.8g/cm³),对于要求更高抗渗、抗裂的砼,可以试验增加掺量。
在砼的初凝前应按有关施工规定,对砼表面反复抹压以防风干,避免沉降引起裂缝,终凝后,开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2天。
本剂到工地应与本地水泥试验后在使用。
【概念】膨胀剂指的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加在水泥中,当水泥凝结硬化时,随之体积膨胀,起补偿收缩和张拉钢筋产生预应力以及充分填充水泥间隙的作用。
主要成分:明矾石膨胀剂、硫铝酸钙膨胀剂、氧化钙膨胀剂、铁屑膨胀剂、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等。
【简介】在砂浆和混凝土中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主要使用可生成钙矾石或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的膨胀剂。
常用于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或其他需要通过补偿收缩、减少开裂的工程部位。
【使用原理】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复杂,就材料而言,混凝土干缩和冷缩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能达到补偿其收缩的膨胀剂,是较为理想的办法。
膨胀剂加入到普通混凝土中,拌水生成大量膨胀结晶水化物-水化硫铝酸钙(即钙钒石),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在钢筋邻位的约束下,在结构中建立0.2~0.7Mpa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可大致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同时,推迟了收缩的产生过程。
当混凝土开始收缩时,其抗拉力已足以抵抗收缩应力,从而防止或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而且产生的钙矾石使混凝土更加致密,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性能。
国内外专家一致采用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
是代替普通砼解决建筑物裂渗的理想材料。
【主要性能】1、掺量低:6~8%,其膨胀率大于UEA(市售)掺量12%时的膨胀率;2、含碱量低:(K2O+Na2O)含量为0.3~0.4%,远低于U型膨胀剂的1.7~2.2%,其意义重大;3、由于掺量减少,不影响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真正做到等量替代水泥;4、不增加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混凝土中膨胀剂添加的标准规定

混凝土中膨胀剂添加的标准规定混凝土中膨胀剂添加的标准规定1. 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压性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能需要得到改善,以满足特定需求。
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添加膨胀剂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
本文将讨论混凝土中膨胀剂添加的标准规定。
2. 混凝土中膨胀剂的作用膨胀剂是一种能够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气泡的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主要的作用包括:2.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 混凝土在凝固和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可能导致开裂和损坏。
膨胀剂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减轻这种收缩,并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2 提高保水性能 - 膨胀剂能够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保水性能。
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持久性能至关重要。
2.3 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遭受冻融循环会导致严重的损坏。
适当添加膨胀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降低冻害风险。
3. 膨胀剂的种类根据其成分和产生气泡的机制,膨胀剂可以分为物理膨胀剂和化学膨胀剂两类。
3.1 物理膨胀剂 - 物理膨胀剂通过在混凝土中产生稳定的气泡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物理膨胀剂包括气泡剂和泡沫剂。
3.2 化学膨胀剂 - 化学膨胀剂通过在混凝土中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
它们可以根据反应过程的不同分为外加剂和内加剂。
4. 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添加标准规定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添加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并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规定:4.1 添加剂质量比例 - 标准规定了膨胀剂的添加量与混凝土总质量的比例范围。
这个比例范围可以根据混凝土的特定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调整。
4.2 提供技术数据 - 膨胀剂供应商需要提供有关膨胀剂的技术数据,包括成分、性能参数和适用条件等。
这些数据对混凝土设计人员和施工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中膨胀剂标准

混凝土中膨胀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中膨胀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体积的特殊材料,它能够使混凝土在硬化后出现一定的膨胀,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保证混凝土中膨胀剂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对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标准。
二、混凝土中膨胀剂分类混凝土中膨胀剂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其中有机膨胀剂是以有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而无机膨胀剂则是以矿物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三、混凝土中膨胀剂标准1.国家标准GB/T 19264.1-2012混凝土添加剂有机膨胀剂第一部分:聚合物基膨胀剂GB/T 19264.2-2012混凝土添加剂有机膨胀剂第二部分:碳水化合物基膨胀剂GB/T 19264.3-2012混凝土添加剂有机膨胀剂第三部分:其他有机膨胀剂GB/T 12763-2007混凝土添加剂无机膨胀剂这些国家标准规定了混凝土中膨胀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应用范围、试验方法、包装、标识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2.行业标准JG/T 223-2007混凝土中膨胀剂这个行业标准主要针对混凝土中无机膨胀剂的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膨胀率、凝结时间、水泥减量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指标的要求。
3.企业标准不同的生产企业也会根据自身的生产技术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企业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规定。
四、混凝土中膨胀剂应用混凝土中膨胀剂主要应用于桥梁、隧道、水利水电、机场道面、高速公路等重要工程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使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五、混凝土中膨胀剂选用1.根据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膨胀剂种类。
2.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膨胀剂品牌。
3.选用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产品。
4.选用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的产品。
六、混凝土中膨胀剂使用注意事项1.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用。
2.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中膨胀剂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hea混凝土膨胀剂标准

HEA混凝土膨胀剂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EA混凝土膨胀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HEA混凝土膨胀剂的生产、使用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2794 《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术语》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HEA混凝土膨胀剂(High-Performance Expansive Agent for Concrete):一种用于混凝土外加剂的化学物质,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
4. 产品分类与标记HEA混凝土膨胀剂应按照其性能指标分为不同等级,并在产品包装上标记等级、型号、生产厂家名称及产品标准号。
5. 要求HEA混凝土膨胀剂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无毒、无味、无污染环境;(2)应具有高效膨胀性能,膨胀率应大于等于0.025%;(3)应具有抗裂性能,在抗渗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其抗裂性能应达到一级要求;(4)应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使用时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6. 试验方法6.1 取样与试样制备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数量的样品,按照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试验。
样品制备时应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且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每批产品至少抽取一个样品进行试验。
6.2 外观检查观察样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应无杂质、无结块等现象。
同时检查包装是否严密、无破损等现象。
6.3 物理性能试验按照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样品的密度、含水量等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密度采用比重瓶法进行测定;含水量采用烘干法进行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的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2月29日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T23439-2017,将于2018年11月1日实施。
新标准中对混凝土膨胀剂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
其一,进行了四个方面的修改:①限制膨胀率和强度的要求;②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③检验规则;④包装。
其二,增加了两个试验方法,①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由原来的一个增加为两个,即试验方法A、试验方法B;②掺膨胀剂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收缩试验方法也由原来的一个增加为两个,即试验方法A、试验方法B。
2017版混凝土膨胀剂新标准中的四个修改和增加的两个试验方法,也是相关人员在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中时常遇到的问题,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中,检验检测机构常常对新标准、新方法的关注度非常欠缺,新标准已经执行了三个月甚至半年,有些检验机构仍然对此一无所知。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这个问题有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遇到飞行检查或国家抽查及省级抽检,处罚是必然的,且不只是罚款处理,可能会涉及到超范围经营,甚至可能会停业整顿。
正确理解和掌握新规定、新方法的具体要求,对于检验检测机构,尤其是检验检测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混凝土膨胀剂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目前,对于建筑工程我国实行的是终身制追究制度,其重要性、严肃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果检验检测时,相关人员对新标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必定会出现失误,进而得出不可靠的检测结果和错误的结论。
因此,检验检测人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学习新的规定和新的试验方法,在新标准执行之前,试验操作人员进行多次的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研究和探讨其具体的要求和方法。
在新标准实施以后,对于所检验检测的产品给出科学、准确、公正、合理的结论,避免漏判、误判和错判。
1混凝土膨胀剂的新规定1.1新规定之一:限制膨胀率和强度的要求1.1.1限制膨胀率1)强制性标准及指标转化为推荐性限制膨胀率由2009版的强制性要求改为推荐性要求。
其实,我们可以从2017版的编号中已经发现此标准已经改为推荐性标准。
其实,早在2017年3月23日,关于《水泥包装袋》等107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公告2017年第7号文中,已经将2009版的混凝土膨胀剂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了。
但是,到选择2018年为止,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检验检测机构仍然再按强制性标准执行。
此问题可以从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资质认定申请书以及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中看到。
2)检验指标的新规定限制膨胀率Ⅰ型检验指标:Ⅰ型①水中7d,由0.025%提高到0.0350%;②空气中21d由-0.015%提高到-0.020%。
Ⅱ型检验指标没有变化。
抗压强度Ⅰ型和Ⅱ型检验指标:①7d抗压强度由原来的20.0MPa 提高到22.5MPa;②28d抗压强度由原来的40.0MPa提高到42.5MPa。
1.1.2限制膨胀率的测试结果有分歧时如何处理限制膨胀率的试验检测在2009版时按附录A“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进行,而2017版则给出了新的规定,限制膨胀率按附录A“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进行,有两种方法即试验方法A、试验方法B。
当试验方法A、试验方法B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有分歧时,以试验方法B为准。
特别要注意,试验方法B为新增试验方法,检验检测机构及检验检测人员务必要在其实施之前,熟悉其原理,掌握其操作步骤,尤其要关注试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结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1.2新规定之二: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1.2.1抗压强度材料用量1)水泥2009版国家标准的材料质量中水泥材料为(405.0±2.0)g,而2017版国家标准提高到(427.5±2.0)g,提高了约6%的用量。
2)膨胀剂2009版国家标准的材料质量中膨胀剂材料为(45.0±1.0)g,而2017版国家标准则降低至(22.5±1.0)g,降低了50%的用量。
这是一个较大的降低量了。
特别指出,降低50%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稍不注意掺加用量,势必会造成相反的测试结果。
3)标准砂依然维持2009国家标准为(1350.0±5.0)g。
4)拌和水依然维持2009国家标准为(225.0±1.0)g。
1.2.2试验方法特别注意,掺膨胀剂的混凝土限制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按版2017国家标准附录D进行,即“限制养护的膨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此附录属于资料性附录。
1.3新规定之三:检验规则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在日常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对试验检测标准中尤其是对产品标准有关检验规则部分的关注度不高,比较忽视。
但是,检验规则中往往包含检验批量、抽取方法及数量和检验判定规则,稍不注意,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1.3.1出厂检验进一步明确了四个检验项目,即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的限制膨胀率和7d的抗压强度。
1.3.2型式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修改为“产品停产超过90d,恢复生产时”需要进行型式检验。
1.3.3编号及取样此内容维持原状,没有发生变化。
1.3.4判定规则判定规则由2009版国家标准的一条,修改为2017版国家标准的两条。
分为出厂检验判定和型式检验判定。
1)出厂检验判定型式检验报告在有效期内,且出厂检验项目结果符合要求,可判定出厂检验合格。
2)型式检验判定产品性能指标全部符合2017版的“要求”标准,可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定该批号产品不合格。
1.4新规定之四:包装袋装产品每袋净含量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含量的98%提高到99%。
2新增试验方法2.1新规定之五:新增“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B”2.1.1试验方法A的修改原规定“纵向限制器不应变形,出厂检验使用次数不得超过5次,仲裁检验不应超过1次”,新规定将“仲裁检验”修改为“第三方检验机构”。
2.1.2试验方法B(与试验方法A不同点)1)仪器测量仪由千分表、支架和标准杆养护水槽组成(图1),千分表的分辨率为0.001mm。
2)试体测长①测量前3h,将测量仪、恒温水槽、自来水放在标准试验室内恒温,并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
②试体脱模后在1h后应固定在测量支架上,将测量支架和试体一起放入未加水的恒温水槽,测量试件的初始长度。
之后向恒温水槽中注入温度为(20±2)℃的自来水,水面应高于试体的水泥砂浆部分,在水中养护期间不得移动试体和恒温水槽。
测量试体放入水中第7d 的长度,然后在1h内放掉恒温水槽中的水,将测量支架和试体一起取出放入恒温恒湿室养护,调整千分表读数至出水前的长度值,再测量试体放入空气中第21d的长度。
也可以记录试体放入恒温恒湿室千分表的读数,再测量试体放入空气中第21d的长度,计算时进行校正。
③根据需要也可以测量不同龄期的长度,观察膨胀收缩趋势。
④测量读数应精确至0.001mm。
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间±1h内测量。
2.2新规定之六:新增“膨胀和收缩试验方法B”2.2.1试验方法B(与试验方法A不同点)1)仪器试验装置示意图(图2)。
测量连杆应采用直径8mm的低膨胀铁镍、铁镍钴合金,材质符合YB/T5241技术要求,左、右支架和紧固螺钉为不锈钢材质,测量连杆、支架与纵向限制器应牢固安装。
2)试体制作①用于成型试体的模型高度和宽度均为100mm,长度为400mm。
②同一条件有3条试体供测长用,试体混凝土部分尺寸为100mm×100mm×300mm。
③首先把装有左右测量支架的纵向限制器具放入试模中,然后将混凝土1次装入试模,把试模放在振动台上振动在至表面呈现水泥浆,不泛气泡为止,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抹平;试体表面用湿布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把试体置于(20±2)℃的标准养护室,并牢固安装测量连杆和千分表。
3)试体测长和养护①装好连杆和千分表的试体在标准养护室内的静置120min,读取初始长度;当混凝土成型后12~16h抗压强度达到3~5MPa,在试体两端注满温度为(20±2)℃的自来水,水养护期间,试体表面应一直用湿布覆盖。
②在规定龄期进行测长。
③测长的龄期从搅拌加水开始计算,一般测量3d、7d和14d的长度变化。
④14d后将试体从试模中取出,并在1h内,移入恒温恒湿室养护,调整千分表读数至出水前的长度值,也可以记录试体放入恒温恒湿室时千分表的读数,计算时进行修正。
⑤分别测量试体放入空气中21d、42d的长度变化。
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测量龄期。
⑥在恒温恒湿室养护时,试体之间应保持25mm以上间距,试体支点距限制钢板两端约70mm。
4)结果计算长度变化率按下式计算:ε——所测龄期的长度变化率,%;L1——所测龄期的千分表读值,单位为毫米(mm);L——初始千分表读值,单位为毫米(mm);L0——试体的基准长度,300mm。
取相近的2个试体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长度变化率的测量结果,计算值精确至0.001%。
3结语对于检验检测机构以及检验检测人员来说,组织学习、理解、熟悉和掌握2017版膨胀剂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在新标准实施之前,一定要保证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在提前完成标准变更的程序并着手实际操作的练习和新方法的证实以后,积极准备迎接和开展新方法的应用,做到检验检测的科学、公正和准确。
(来源:《河南建材》);mso-big6�-ot�s0i|Times New Roman’;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6)严禁在工地现场不经检验,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他品种外加剂复配在一起使用。
2.2.3 关于产品的检验(1)聚羧酸系减水剂进场时,必须提供以下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应标明产品类别及其主要成分;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检验报告;产品应用范围及特性等。
(2)聚羧酸系减水剂运到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应立即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
(3)检验所用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和料均应为工程取样材料,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条件应与施工条件相同,当工程所用原材料或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再进行检验。
2.2.4 计量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时,应严格计量,配料控制系统标识应清楚、计量应准确,计量误差不应大于外加剂用量的1%。
2.2.5 产品的复配使用(1)除木质素系减水剂和膨胀剂外,不推荐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他品种减水剂复配使用。
(2)当与其他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必须密切注意它们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严格的试验进行复配效果的评价,满足要求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