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小实验

合集下载

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1.魔棒点灯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滴水点火2.水能灭火;难道还能点火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克;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烧不坏的手帕3.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4.雪球燃烧雪球也能燃烧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5.空杯生烟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6.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实验步骤1. 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2. 把纸晾干; 钉在木架上..3. 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7.蛋白留痕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8.永不熄灭的电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原理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设计成特殊装置;使电子从导线上经过而产生电流..课本上的锌—铜—稀硫酸电池;用电流计测试指针偏转很大;可惜;接上电珠后发光时间并不长..这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作用所致;摇动电极也不如意..为此;这里介绍一个效果较好的原电池;同学们不妨一试..剥取废旧干电池外壳锌皮和碳棒;洗净并把锌皮擦亮;剪成1cm宽的长条;其长度与碳棒相近..然后在锌皮与碳棒之间;嵌上一层厚实的布条隔离;用丝线把它们绕在一起;并在电路中接上一只小电珠..当把制作好的锌片—碳棒插入1:4的稀硫酸中;灯泡在一度发光后;就很快消失了..如果用药匙往稀硫酸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PP粉;医药商店有售;小电珠顿时会发出明亮的白光..只要锌片、稀硫酸和高锰酸钾三者同时存在;灯泡就不会熄灭..过去;这种方法曾用于战地医院的手术照明..本实验所用的电解质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其他一些可溶性盐类;但不可以用盐酸;为什么同学们;开动脑筋分析思考吧..9.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实验原理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 I2遇淀粉试液变蓝;而不加碘的食盐则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含碘食盐溶液、不加碘食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实验步骤1.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含碘食盐溶液和不加碘食盐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稀硫酸;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2. 在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KI溶液和几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3. 将第3支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前2支试管里;混合均匀;观察现象..10.自制汽水汽水是由矿泉水或经过煮沸、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的饮用水;充以二氧化碳制成的..属于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工厂制作汽水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溶解在水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质量越好..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约是1体积水中溶有l体积~4.5体积二氧化碳..有的汽水中除含二氧化碳外;还加入适量白糖、果汁和香精..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时;可以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喝汽水能解热消渴..喝冰镇汽水时;由于汽水的温度更低;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0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20 ℃时大1倍;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要从体内排出;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所以更能降低肠胃的温度..因此;千万不能大量饮用冰镇汽水;以免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冷刺激;引起胃痉挛、腹痛;甚至诱发肠胃炎..此外;过量的汽水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甚至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引起身体不适..在实验室和家庭中也可以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 g 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 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11.检验尿糖〔实验原理〕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含糖量多;则病情重..检验尿液中的含糖量;可以用硫酸铜跟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的叫做费林试剂的药液来检验..其反应原理与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相同..〔实验操作〕①配制费林试液取100 mL蒸馏水;加入3.5 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制成溶液I;另取100 mL蒸馏水;加入17.3 g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和 6 g 氢氧化钠制成溶液II..将溶液I与溶液II分装在两只洁净的带密封塞的试剂瓶中;使用时等体积混合即成费林试液..②检验用吸管吸取少量尿液1mL~2 mL注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用另一支吸管向试管中加入3~4滴费林试剂;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加热后:1若溶液仍为蓝色;表明尿液中不含糖;用“-”表示;2若溶液变为绿色;表明尿液中含少量糖;用“+”表示;3若溶液呈黄绿色;表明尿糖稍多;用“++”表示;4若溶液呈土黄色;表明尿糖较多;用“+++”表示;5若溶液呈砖红色浑浊;说明尿糖很多;用“++++”表示..12.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14.固体酒精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实验用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2. 在大烧杯中加入80 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 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3. 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16.电池的制作一、伽伐尼电池①方法用一根5 cm铜丝和一条2 mm宽的锌片;分别插到土豆或西红柿内;再用耳机的两端接触铜丝和锌片;便能清晰地听到声音..如果把12个土豆按上法每个都插入铜片和锌片然后串联;接上电键及1.5 V的小电珠;合键时电珠被点亮..1780年意大利的伽伐尼从青蛙腿的触电肌肉收缩发现了生物电;提出了原电池的雏形..②原理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土豆汁或西红柿汁为电解质溶液;起导电作用..18.不用电的电灯泡灯泡中装有镁条和浓硫酸;它们在灯泡内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放热发光..大家知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属相遇时更能显示出它的氧化本领..金属镁又是特别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所以它俩是天生的“门当户对”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发生脱的化学反应:Mg + 2H2SO4浓= MgSO4 + SO2 + 2H20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灯泡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很快地使镁条达到燃点;在浓硫酸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镁条燃烧得更旺;好象照明弹一样..20.红糖制白糖实验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实验步骤及现象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21.自制指示剂实验原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实验用品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实验步骤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 mL 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23.白花变蓝花器具:铁架台、铁夹、蒸发皿、滴管药品:锌粉、碘片、浆糊方法:取一只蒸发皿放入2克锌粉和2克碎碘片;拌和均匀;在蒸发皿的正上方吊一朵白纸花;白纸花上涂以面粉浆糊..一朵白纸花;现在我要“滴水生紫烟、紫烟造兰花”..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冷水;加一二滴于混合粉上;立即有紫烟和白雾腾空而起;团团彩云都抢着去拥抱白纸花;把白花染成兰花;再熏染一二次;蓝花更加鲜艳、逼真..原理:干态下的碘片和锌粉;。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兴趣化学小实验4那么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好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参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严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响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响,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参加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渐渐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渐渐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助。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外表,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外表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非常有趣。

请你分析答复: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4.被戏弄的蜡烛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参加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吞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味化学手工小实验

趣味化学手工小实验

02 沸腾的可乐
1.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2.曼妥思表面比较稀松,容易吸水,它与 二氧化碳发生渗透作用;
3.曼妥思含有一种叫做阿拉伯胶的化学物 质,这种物质遇到含有碳酸成分的可乐后, 让水分子表面张力更易被突破,以惊人的 速度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反应剧烈, 产生的气体可以让可乐喷出很高;
PAGE 5
03 水果电池
实验原理 因为水果是含有酸性的,两种金属片 的电化学活性是不一样的,其中更活泼的那边的 金属片能置换出水果中的酸性物质的氢离子,会 在金属片上形成电荷,把锌片插入作为负极,铜 片插入作为正极,就会产生电流。
PAGE 6
04 鲜花酸碱指示剂
原理 鲜花酸碱指示剂是指示剂的一种,其是利用各色花瓣的天然色素在酸性或者碱性环境下会 有颜色变化的特性,来达到酸碱滴定的指示目的。
4.碳酸饮料在普通状况下内含气体会保持 相对平衡,加入薄荷糖后,糖中的薄荷充 当了催化剂。薄荷糖里的酸类成分与可乐 中的碳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 就产生了大量泡沫
5.曼妥思糖中含结冷胶等食品添加剂,其 主要作用是提高糖的粘度和柔软度。这种 食品添加剂一方面加速了二氧化碳的释放, 另一方面和饮料发生反应,产生更多的二 氧化碳,在瞬间释放出来。
CHEMISTRY SHOW
PAGE 2
目录/CONTENTS
01 火龙写字 02 沸腾的可乐 03 水果电池 04 自制酸碱指示剂 05 烯烃使高锰酸钾褪色 06 制作手工皂
PAGE 3
01 火龙写字
实验原理 当纸上的KNO3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 KNO3受 热分解放出O2,纸被烧焦
PAGE 4
P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7
05 烯烃使高锰酸钾褪色

常见的家庭化学趣味小实验(100例)

常见的家庭化学趣味小实验(100例)

常见的家庭化学趣味小实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五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三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六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七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八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九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一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三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五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六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七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八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九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十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十一。

29个趣味化学小实验

29个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小苏打,也叫做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学实验中。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与小苏打相关的趣味小实验,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乐趣和启迪。

实验一:小苏打与醋的反应材料:小苏打、醋、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一些醋。

2. 用勺子往醋里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杯子里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当小苏打与醋混合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气味的释放。

这是因为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小苏打与柠檬汁的反应材料:小苏打、柠檬、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适量的柠檬汁。

2. 用勺子往柠檬汁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杯子里发生的变化。

当小苏打与柠檬汁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气味的释放。

这是因为小苏打与柠檬汁中的柠檬酸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三:小苏打与水的溶解度材料:小苏打、水、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一些水。

2. 用勺子往水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小苏打的溶解情况。

观察结果:小苏打在水中会迅速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这是因为小苏打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可以快速与水分子相互作用。

实验四:小苏打与果汁的变色反应材料:小苏打、果汁(如葡萄汁、橙汁等)、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适量的果汁。

2. 用勺子往果汁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果汁的变化。

当小苏打与果汁混合时,果汁会发生变色。

这是因为小苏打与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导致酸碱中和,使果汁的颜色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趣味小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小苏打在不同物质中的反应有着不同的效果。

小苏打与醋、柠檬汁反应时会产生气泡,而与水反应时则会溶解。

此外,小苏打还可以通过与果汁反应改变果汁的颜色。

小苏打的这些特性不仅使它在科学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使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小苏打常被用作发酵剂,可以使食物蓬松起来。

小学生必备的趣味化学实验

小学生必备的趣味化学实验

小学生必备的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趣味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和兴趣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化学实验。

1. 彩色火焰实验所需材料:酒精灯、蜡烛、盐、硼砂、食盐、硫磺、铜粉、草木灰等。

实验步骤:1) 将不同的材料一个一个地添加到蜡烛的火焰和酒精灯的火焰中。

2) 观察不同材料在火焰中的反应,记录下颜色和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是不同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红色的等等。

2. 泡泡实验所需材料:肥皂水、水、色素、小容器。

实验步骤:1) 在小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些许色素,搅拌均匀。

2) 加入适量的肥皂水,用吸管或者吹泡泡的玩具吹出大量的泡泡。

让孩子们亲手制作泡泡,通过观察泡泡的形状和色彩变化,了解物质的表面张力和颜色的作用。

3. 魔法彩带实验所需材料:醋、小纸杯、小纸片、苏打粉。

实验步骤:1) 将醋倒入小纸杯中。

2) 按照一定比例,将醋和苏打粉包裹在小纸片中。

3) 将小纸片投入醋杯中。

发生反应时,小纸片内的苏打粉和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纸片上升,从而形成一个彩带状的效果。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亲眼见识到化学反应的奇妙与趣味。

4. 魔芋变马铃薯实验所需材料:魔芋粉、一颗马铃薯。

实验步骤:1) 将魔芋粉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2) 将得到的混合物倒入一个容器中。

3) 24小时后,观察魔芋与马铃薯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小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魔芋在水分的作用下膨胀增大,学会了解物质的吸水性。

5. 酸碱指示剂实验所需材料:红色、蓝色酸碱指示剂、醋、洗洁精、肥皂水、小容器。

实验步骤:1) 将红色酸碱指示剂加入一个小容器中。

2) 分别加入醋、洗洁精和肥皂水,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酸、碱和中性物质会对酸碱指示剂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加深孩子们对酸碱性质的认识。

幼儿园趣味实验室: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幼儿园趣味实验室: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幼儿园趣味实验室: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幼儿园是孩子们探索世界、发现科学的好地方。

为了激发幼儿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适合幼儿园的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一、实验名称:彩色乳液实验目的:观察颜色的混合和分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牛奶、食用色素、洗碗液。

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杯子,倒入适量的牛奶,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分别搅拌均匀。

2. 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倒入洗碗液。

3. 将不同颜色的牛奶一起倒入洗碗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原理:洗碗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能降低表面张力,使得颜色的牛奶分布均匀。

当加入不同颜色的牛奶后,表面活性剂分子会与颜料分子发生作用,使得颜料分子分散在牛奶表面。

当加入不同颜色的牛奶后,颜色会混合,但由于不同颜色的牛奶中颜色分子的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会在洗碗液中慢慢分离。

二、实验名称:发冒泡的泡泡水实验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

实验材料:苏打水、醋、食用色素。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空瓶子,倒入适量的苏打水。

2. 在另外一个杯子中,倒入适量的醋和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含有醋和食用色素的杯子倒入装有苏打水的瓶子中,观察气体的产生。

实验原理:由于醋中含有醋酸,当醋和苏打水混合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可以积聚在瓶口,形成泡泡。

当加入食用色素后,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泡泡的形成和颜色。

三、实验名称:彩色泡泡实验目的:观察泡泡的形成、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洗碗液、水、食用色素、吸管。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装有水的杯子,倒入适量的洗碗液,并加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2. 用吸管在杯子中轻轻吹出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成和颜色。

实验原理:泡泡的形成是由于表面张力和空气压力的平衡。

食用色素的加入可以使泡泡更有趣,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泡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化学家”实验安排
1.会变色的杯子
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钾溶液、酚酞、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钾溶液
操作:准备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放稀盐酸,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另一个烧杯放入一定量的KOH溶液,将盛有酸的溶液慢慢倒入到盛KOH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然后又变为无色。

原理:碱遇酚酞变红,酸与碱反应生成中性的物质,中性物质不能使酚酞变色。

2.溶液的挥发性
2.1白烟的生成
试剂:浓盐酸、浓氨水
操作: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浓氨水和浓盐酸,使试管壁湿润但没有液滴,然后将两个试管口合上,试管内有大量白烟产生。

浓盐酸与浓氨水易挥发,且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3.溶解性:
3.1固体酒精的制作:
试剂:碳酸钙、醋酸、无水乙醇
操作: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制备饱和醋酸钙溶液,在将饱和醋酸钙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过一会发现上面混合液变成膏状物质。

可点燃。

原理:醋酸钙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3.2蛋白质的盐析:
试剂:鸡蛋蛋清、水、食盐
操作:在蛋清中加入少量水,搅拌,再如入食盐,发现变浑浊再加水又变清。

原谅,蛋白质溶于水,但在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蛋白质析出。

4.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4.1茶水-墨水-茶水的转变:
试剂:茶水、硫酸亚铁、草酸
操作:玻璃棒一段粘硫酸亚铁,一端粘草酸,先将粘有硫酸亚铁的伸入到茶水中,茶水变墨水,再把粘草酸的放入墨水中,墨水又变为茶水。

原理:茶水中含有单宁酸,与硫酸亚铁反应生单宁酸亚铁,被氧化成单宁酸铁为蓝黑色,草酸具有还原性,把铁还原成亚铁。

4.2可乐变雪碧
试剂:碘水、硫代硫酸钠
操作:褐色碘水溶液加入硫代硫酸钠变透明色。

5.燃烧的性质:
烧不坏的手帕:手帕、水、酒精
将手帕放入酒精:水=1:1的溶液中浸泡,稍拧,在酒精灯上点燃,火变小时,摇动手帕熄灭火。

原理:酒精燃烧使水挥发,带走了一部分热量,使的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手牌的着火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