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剖析 共23页

合集下载

郑州新区经济发展分析

郑州新区经济发展分析

五、郑州新区区域主导产业
由五大主导产业垒起产业高地,郑州新区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 的五大主导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新型仪器仪表产业、新材料 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对整个 高新区工业的贡献率为86%,为郑州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发展 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郑州新区经济发展分析
一、郑州新区概括 二、郑州新区区域优势 三、郑州新区区域分工 四、郑州新区产业结构分析 五、郑州新区区域主导产业
一、新区概括
郑州新区西起中州 大道,东至中牟县东边界, 南至郑州航空港区,北至 黄河大堤,包括郑东新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 牟产业园区、郑州航空港 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 中牟县等“五区一县”, 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占 郑汴新区总面积的87%。 郑州新区功能定位于:中 原城市群“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 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物流 中心,区域服务中心 。
2、产业发展 以科技体制创新和与未来产业接轨为指导思想,确定 产业发展的四项战略: 1.完善产业上中下游价值链; 2.物流亲和型产业提升竞争力; 3.扩大空港经济辐射; 4.通过低碳经济接轨国际。

3、生态农业发展 郑州新区要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集成区, 涵 盖生产加工、流通、金融、研发等各个功能。规划“三大 农业圈”:城区农业圈、近郊农业圈、远郊农业圈。
二、郑州新区区域优势
1、有形优势
在居住设计方面,合理布置居住用地,依托产业、服 务产业,形成城乡一体、共享和谐的生活图景;在文化建 设方面,传承博大厚重的中原人文,引入现代生活方式, 塑造多样性的生活空间;在生态建设方面。以生态轴线联 结各生态功能区,使功能复合的不同城镇组团,既空间独 立,又紧密联系,有效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土地管 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东区规划分局、东区国土资源分局、土地规划勘测 中心, 联系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储备中心。
孟祥岭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建筑质量安全、人防和城市供应工作、合村并城工作、拆迁、保障房建设 等方面的工作。协调房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建设环保局、房屋征收办、 东区保障性住房办公室、合村并城办。
东风渠
(107 )
东 四 环 辅快 道速 路
9
.
10
.
11
龙子湖高校园区
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 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 成。湖面伸入各大学校 区,湖中有近133公顷 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 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 设施。龙子湖区东南部 规划10.7平方公里作为 科技园区,主要用于安 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 致力于开发IT、科技研 发等高新技术产业。
.
20
郑民、高速南2公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京 港
三 公
(简称港区)




规划总面积 415平方公里



6
炎黄大道
.
21
区位图
.
22
简介
港区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发展 理念,优化功能分区,规范开发秩 序,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构建“三 区两廊”空间发展格局。
◆城市综合服务区 ◆航空港区 ◆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 ◆沿新107国道生态走廊
.
27
南水北调生态干渠 防护走廊
在南水北调主 干渠两侧建设 沿岸森林公园、 水系景观、绿 化廊道,打造 体现航空文化 内涵、集生态 保护和休闲游 览于一体的景 观带。

郑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郑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郑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郑州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现状1.地理优势郑州地处中国中部,是连接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

这使得郑州成为国内外企业进入中部市场的重要门户,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2.产业结构郑州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和转型,正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郑州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3.经济增长近年来,郑州的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郑州的GDP在过去十年中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郑州的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未来发展趋势1.制造业升级尽管郑州的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它仍然是郑州经济的重要支撑。

未来,郑州将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现代服务业增长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郑州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郑州将培育和发展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互联网+引领未来互联网+的出现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模式。

郑州将紧抓机遇,加快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在电子商务、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

4.强化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郑州将加强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

同时,加大对教育、人才的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5.加强国际合作作为中国中部重要城市,郑州积极参与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经济合作的联系。

未来,郑州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郑州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

郑州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

郑州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肩负着带动全省、辐射中西部,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为加快郑州市发展,需对郑州市的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诸多,本文主要从交通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区域发展政策等着手对郑州市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

标签:郑州市;区域;发展条件郑州市为河南省省会,省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处中原腹地,西依嵩山,北临黄河,地貌类型多样。

就人口规模而言,郑州为全国特大城市,郑州市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河南省和中原城市群的首位城市。

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郑州所处地位来看,必然要求郑州加快城市发展,使其成为组织、引导该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

1交通区位条件资料来源:《郑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区域经济增长与区位条件有很大关联,而区位条件又与周围发达地区的相对位置、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

郑州地处中原,位于全国经济地理腹地,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誉,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作用,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

建国后,随着京广和陇海铁路的全线通车、铁路设施的不断完善,郑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郑州还是全国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国道107线和310线以及境内公路干线,辐射周围各省市,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这些交通线路的修建和交通设施的完善,促进了郑州物流业和商贸业的发展。

2 资源条件2.1 矿产资源郑州市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耐火黏土、铝土、白云岩、石灰岩、硅石、砂礓、黏土等,其蕴藏量大、分布广,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还有锂、镓、油(玉)石、金、高岭土、花岗石、黄铁矿、大理石,重晶石、钾长石、萤石、嵩山药石、陶瓷土、中岳麦饭石、磷矿、铁矿、瓦板岩等,也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其中煤炭总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凭借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郑州市已经形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支柱行业。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引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面积大,辖区足够广泛。

本报告将对郑州市各区进行总结,包括各区的发展现状、人口情况、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报告对郑州市各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 中原区中原区是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也是郑州市政府所在地。

中原区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该区经济发达,是郑州市商业、金融和政治中心。

中原区的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郑州市的核心区域。

此外,中原区还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庭在此定居。

2. 金水区金水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坐落在郑州市西部。

该区房价相对较高,是郑州市的富人区。

金水区有许多高档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外地人才。

该区有着较为完善的交通系统,便利居民出行。

金水区还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3. 高新区高新区位于郑州市的东部,是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区域集中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是郑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地区。

高新区有完善的科研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该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

4. 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位于郑州市的南部,是郑州市重要的工业区。

该区域拥有较大的土地储备和丰富的资源,适宜进行工业发展。

经济开发区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驻。

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其他区县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区域外,郑州市还有许多其他区县,如管城回族区、二七区和惠济区等。

这些区县各具特色,有些以旅游业、有些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郑州市各区县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

结论总体而言,郑州市各区发展不平衡,中原区和金水区属于发达区域,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则是郑州市的新兴区域,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潜力。

郑州大都市圈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郑州大都市圈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智库时代·204·财经智库一、郑州大都市圈基本概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29日发布了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规划》对于郑州提出了许多要求: 第一是“两化”建设,即现代化和国际化;二是呼应郑州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规划提高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三是利用郑州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提升对外开放的程度,并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和物流运输的能力;四是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逐渐扩大影响范围,目标是能够形成一个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中心区域。

根据该计划,郑州大都市圈覆盖河南省的五个城市,即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和许昌市。

二、郑州大都市圈人口及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底,郑州大都市圈的面积为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93.61万人,都市圈内的生产总值为16318.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8414.06元。

其中:有特大城市1座(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人),为郑州市,其2016年人口规模为972.4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7994.20亿元,人均 GDP 为82211.02元;有大城市4座(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人),分别为许昌市、新乡市、焦作市和开封市, 2016年 GDP 依次为2353.10亿元、2140.73亿元、2082.62亿元和1747.96亿元。

三、郑州都市圈空间发展规划格局首先,郑州拥有中心城区和航空港区两个核心区域,之后的建设要依靠这两个区域进行发展,并进一步提升门户功效,提升物流运输的核心地位,建设成为中原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郑州大都市圈除了郑州之外还包括其他四座地级市,所以在推动都市圈建设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城市的发展。

在借助中原城市群之间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引导郑州的部分产业和功能拓展至其他地市,这样可以建设起新的特色制造中心区域和密集人口聚集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关注其他地级市的综合发展,在政策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郑州市接轨,保证区域内城市的协同发展。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郑州发展区位讲解PPT课件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1993年4月, 2000年2月被国务院 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是河南省 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12月,经开区 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 新型工业化(装备制 造)产业示范基地 。
2021

郑州国际物流园
港 澳
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
高 速
陇海铁路 万 三 公 路
2021
郑上新区
郑上新区规划范围包括 荥阳和上街全境,面积 约972平方公里,仅仅 略低于郑州市区1010.3 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 规模约120万人。 郑上新区包括了上街组 团、荥阳组团和宜居健 康城组团。
2021
郑上新区简介
主要规划为居住、工业、商 业用地。其中,工业、仓储 物流用地主要集中在郑上新 区北部通用航空和新型材料 产业组团内,以及荥阳组团 北部部分区域。城市核心组 团、上街组团、荥阳组团绝 大多数为居住和商业用地。 南部宜居健康城组团则拥有 绝大部分医疗卫生用地。教 育用地也大量集中在上街峡 窝镇西南部。
2021
郑州航空 港区核心 领导简介
胡荃
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航空港 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
张延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
2021
郑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规划
机 场 高

现规划控制面积
158.7平方公里
陇海铁路
京 珠 高 速 公 路
机场高速与京珠高速 公路的交汇点
2021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土地管 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东区规划分局、东区国土资源分局、土地规划勘测 中心, 联系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储备中心。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下辖31个地级行政单位。

河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接下来将对河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较为突出。

郑州市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流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郑州市的工业制造业较为发达,尤其是汽车制造、机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郑州市还是河南省的商贸中心,拥有大量的商业企业和市场,为整个省内的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河南省的经济也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洛阳市在旅游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来观光和消费。

此外,洛阳市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相对于郑州市,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焦作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煤炭产业链,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企业投资。

同时,焦作市还发展了一批以化工为主的企业,使得焦作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焦作市的传统产业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南阳市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市,也是河南省的十大城市之一、南阳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较高,对河南省的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南阳市还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为农业价值链的延伸提供了动力。

然而,南阳市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力和技术水平。

以上仅仅是对几个代表性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河南省的其他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位于中国中部,中国航
线网络的中心位置
• 航空港区以多种方式为入区企业提供工商、
税务等配套服务
国家政策的扶持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 便利
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
河南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实验区实现用地指标全覆盖 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成本低
(二)人文地理概况
1.郑州空港经济区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当地的工 业化进程,带动产业分工和合作 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
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 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区域合作缺乏协调 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小,缺乏完善的产业链, 产业结构趋同,以能源、钢铁、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战略定位(国务院批复):国际 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 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 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 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Zhengzhou AEIZ
ZAEZ
郑州机场航线网络发展
2019年民航旅客吞吐量1167.36万人次,全国排名第18位;同比增长15.01%,增速排名第2位; 民航货邮吞吐量15.12万吨,全国排名第15位;同比增长47.07%,增速全国排名第1位
⑤体制创新优势: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工历史悠
滨海新区拥有国久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 ⑥出国口家加政工策区优等势一批功能经济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
制。
拍摄时间:2019.11.17 拍摄地点:唐山市
2019年,我国钢产量为6.27亿吨,其中二氧 化硫排放量达到176.7万吨、氮氧化物93.10 万吨,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量为56.28万吨和 93.47万吨,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9.5%、6.3%、 9.3%和20.7%;2019年,钢铁二氧化硫排放量 猛增到251.4万吨,工业粉尘为206.2万吨。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自2019年富士康入驻港区 以来,这个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无可争议地成为航空港智能终端产 业发展的领头雁。报告显示,截至10月26日,富士康今年已累计生 产手机7450万部,预计到年底可生产出苹果手机1.2亿部。今年前9 个月,富士康完成外贸进出口215亿美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 53%。富士康在航空港已累计完成投资148亿元,布局手机生产线 116条,累计生产手机2.3亿部,解决就业达25万人次左右。
河南省省情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十省通衢; 河南是人口大省、交通大省、经济大省
、能源大省、农业大省和文化大省。 人口大省。河南是全国户籍公里,铁路通车里程突破
4000公里,均居全国第一位。省内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等五大民用航空机场。国家民航总局将郑州航空港列为全国 八大航空枢纽之一。 经济大省。2019年全省GDP达到29810.0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九年位居 全国第五。
华北地区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天津新港船厂搬迁项目于2019年下半年在天津滨海新 区塘沽临港工业区开工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功能定位: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 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 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况
2019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 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一个以航空 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区位图 The Location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Zone (ZAEZ)
航空港区位于中国地理中心的河 南省省会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约 20公里,规划区面积415平方公里。
2019年前九个月,旅客吞吐量完成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1%;货邮吞吐量完成14万吨,同比增长 40.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已开通航线129条,通达多个国内 外各城市。其中,客运航线105条; 全货运航线24条(中部国际航空枢 纽地位初步确定)
今年新引进南航、港航、东航 等6家航空公司,新开通国际航 线8条
滨海新区具有的诸多发展优势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势: 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内,辐射三北;地处东
②资源优势:
北亚中心,离亚欧大陆桥起点近;可作蒙古、 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
③交有通较优多势可供开发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
渤滨海 海海新域区石海油、、陆天 、然 空气 立、 体海 交盐 通等 网资 络源 发丰达富。。 ④工业基础优势 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电子
(二)人文地理概况
1.郑州空港经济区 问题1:推测郑州空港经济区的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 (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其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 金融、服务外包)
问题2:郑州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国内唯一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问题3:分析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的原因
郑州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航空港,交通便利;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政策更为优越,政府信息更为快捷通畅(或城市基础设 施等工业集聚条件更为有利); 城市规模较大,劳动力更为充足且优质; 郑州市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
问题3:富士康落户郑州(产业转移)给郑州经济、人口 和城市化的影响
该地区水资源缺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整治艰巨。
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 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 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20世纪80年代看 深圳、90年代看浦东, 21世纪看滨海新区。”
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天津 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和主 要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意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