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胫腓骨骨折手术临床路径(医师篇)

胫腓骨骨折手术临床路径(医师篇)
胫腓骨骨折手术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单纯胫骨干骨折,无开放无长段粉碎无其他部位合并症,行手术治疗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临床路径管理
□骨外二科科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患肢石膏外固定
临时医嘱:
□血常规、凝血检查、生化全套、病毒血清学检查
□尿、大便常规
□留陪人一名
□持续导尿1天
□持续刀口引流1天
□生理盐水250ml+丹参400mg静滴qd用7天
□甘露醇125ml静滴q12h用3天
□生理盐水250ml+骨肽50mg静滴qd
□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qd
□石膏托外固定患肢
临时医嘱:术后第二天复查血常规/生化全套/胫腓骨正侧位片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1-17天(术后第7-14天) 年 月 日
□心电图、胸片、彩超等
□胫腓骨正侧位片
医师签名:住院日第2天(术 Nhomakorabea日) 年 月 日
手术医嘱
生理盐水250ml+头孢拉定2.0术前30分钟静滴
头孢类过敏者改克林霉素0.6术前2小时入液静滴
住院日第3-10天(手术日-术后第3天)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骨外二科术后护理常规
□Ⅱ护理
□禁食6小时后改普通饮食
□心脏血管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Ⅱ护理
□留陪人一名 □普通饮食
□生理盐水250ml+骨肽50mg静滴qd □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qd
□石膏托外固定患肢 □出院
医师签名:
标准住院日≤17天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2017)19个住院病种.doc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2017)19个住院病种.doc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 编码: BGG000、 ICD-10 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 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晚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ICD-10 编码:S42.001)的患者。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适用于第一诊断为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2.211)并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7/79.16/79.36)的患者。

以下是表单的具体内容: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标准住院日≤16天。

住院第1天: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开检查检验单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行患肢牵引或制动住院第2天和住院第3-6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上级医师查房,决定手术方案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完成各项术前准备长期医嘱: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检验镇痛等对症处理术前医嘱:明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前禁食水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术区备皮其他特殊医嘱重点住院第2-7天(手术日):手术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护理工作: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主要内容)入院护理评估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XXX有病情变异,记录并护士/医师签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皮肤压疮护理心理和生活护理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术前心理护理XXX有病情变异,记录并护士/医师签名医嘱: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饮食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根据病情:下肢血管超声、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胫腓骨全长正侧位医疗工作重点:手术后需要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程记录,并接受上级医师和麻醉医师查房。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2.201)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7/79.16/ 79.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201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胫腓骨干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清远市中医院骨科2012版一、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2.201)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7/79.16/ 79.36)。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如髓内钉内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201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胫腓骨干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行规,血型(2)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7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95) (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

上1/3 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 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

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 X 线检查,了妥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 pilon 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先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 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1 周—2 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床觉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 周—4 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 周。

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1 、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压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线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者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者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合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 ,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之欧阳学创编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之欧阳学创编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胫腓骨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胫腓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ICD-10 编码:S82.2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 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晚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
(1)横断骨折;
(2)斜形骨折;
(3)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胫腓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胫腓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胫腓骨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骨折,有闭合复位的适应症。

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

4、除外以下情况:
( 1 )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或筋膜间室综合征等。

(2)开放性骨折。

( 3 )多发骨折。

( 4 )同时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胫腓骨正侧位片;
(2)血常规、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病毒系列;
(5)肝功能、肾功能;
(6)心电图;
(7)胸部透视或胸部X 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MRI 、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胫腓骨骨折。

2、外固定治疗
(1)石膏固定:适用于无移位稳定骨折或不全骨折。

(2)夹板固定:适用于复位后稳定的骨折。

3、闭合穿针内固定
(1)弹性针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

(2)髓内针固定:适用于成人横断或斜形骨折。

4、闭合穿针外固定架固定: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配合外敷中药膏剂或洗剂。

(1)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6、针灸治疗。

7、其他治疗。

8、功能锻炼。

9、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骨折局部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2、X 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标准。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手法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或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手术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发生药物反应等不良反应需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胫腓骨骨折(TCD编码:BGGOOO, ICD-10编码:S82.201)
患者姓名:_____ 性别:年龄:__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_ 住院日期:____ 年__ 月___ 日出院日期:____ 年__ 月___ 日标准住院日三14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