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胸心外科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接受手术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
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肋骨骨折;血气胸肋骨骨折是胸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超过65%的肋骨骨折患者合并有血气胸。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如不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对肺脏造成压迫并危及其生命。
手术是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主要治疗手段,其通过手术复位以及创口处理对症治疗,并在术后予以胸腔闭式引流,以促进胸前内积血、积气的排出[1]。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指根据常规护理标准,对某个疾病或某一类患者设定的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项目或诊疗计划为纵轴,严格按护理项目执行的内容、时间、方式进行护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流程化,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护理模式[2]。
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手术患者,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并予以手术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
纳入标准为:(1)确诊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接受择期手术治疗;(3)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4)能配合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臨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0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
研究组患者术后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时间为(14.6±1.7)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9.2±2.1)d (P<0.05);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9%(P<0.05)。
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展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肋骨骨折是临床胸外科常见疾病,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约有65%以上的肋骨骨折患者发生血气胸,该类患者的病情凶险,发生时如不能及时治疗,很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目前手术治疗是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实践发现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为证实这一实践结果的准确性,本院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0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摔伤29例,交通事故62例,重物砸伤10例,其他原因5例。
其中合并血胸患者27例,合并气胸患者54例,合并肺挫伤患者13例,合并复合伤患者12例。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
研究组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9±1.3)岁;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1±1.5)岁。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88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例,按照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模式。
出院当天,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护理服务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同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肋骨骨折;血气胸;并发症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肋骨骨折患者多伴有血气胸的情况。
造成血气胸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暴力致伤后,肺部压力忽然升高导致肺泡破裂,气体通过裂孔进入胸腔,引起患者胸悶、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气胸症状。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而适当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关键[1]。
本次研究以笔者收治的88例患者展开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确诊。
按照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4例。
对照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15~74岁,平均(44.5±4.9)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8~73岁,平均(45.6±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版(内科)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版(2010-01版)维护修订记录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X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大肠息肉轻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吉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癫痫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急性肾损伤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乳腺炎直肠息肉8.4 门静脉高压症8.5 腹股沟疝下肢静脉曲X血栓性外痔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颅前窝底脑膜瘤颅后窝脑膜瘤垂体腺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三叉神经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肾癌膀胱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贲门失弛缓症自发性气胸食管癌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输卵管妊娠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麻疹合并肺炎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尿道下裂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共同性斜视上睑下垂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声带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舌癌唇裂腭裂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带状疱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寻常型天疱疮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甲状腺癌结肠癌胃癌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10版〕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 年版)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S22.30 )、多发性肋骨骨折(ICD-10 :S22.40 )伴创伤性气胸(ICD-10 :S27.00 )、创伤性血胸(ICD-10 :S27.10 )、创伤性血气胸(ICD-10 :S27.20 )。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 :34.04 )。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1. 病史:多有外伤史。
2. 临床表现:(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 X 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充分镇痛,胸带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2.30/S22.40 伴S27.10/20 肋骨骨折/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血胸创伤性血胸/ 创伤性血气胸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w 12小时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2)X 线胸片、心电图;(3)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目录1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2)2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3)3食管癌临床路径 (8)4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14)5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20)6漏斗胸临床路径 (25)7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 (30)8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35)9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41)10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 (46)11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52)12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57)13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63)14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 (69)1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01)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钡剂存留;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粘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高压带,吞咽时压力无下降。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非手术治疗:(1)口服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
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病人,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
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81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肋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ICD-10:S22.3\S22.4)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临床表现:(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2.3\S22.4闭合性肋骨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2)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X线胸片、心电图;(4)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血气分析、腹部B超或CT、头颅CT骨髓瘤相关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廓固定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
2.3\S22.4伴S27.2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X线胸片、心电图;
(3)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B 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廓固定术。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4.输血:视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需要开胸手术,接受全麻手术的张力性气胸和进行性血胸。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时间住院第1天
(手术日)
住院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
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诊断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
或病危通知(酌情),
并签署手术知情同
意书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
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
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胸外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心电监护
□吸氧
□胸带固定
□使用镇痛药物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
病危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血常规、肝肾功能、
电解质
□X线胸片、心电图
□凝血功能、输血前检
查、血型
□血气分析(必要时)
□呼吸机无创辅助呼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祛痰药物的使用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X线胸部
□腹部B超(必要时)
□其他医嘱
吸(必要时)
□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
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
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3-9天
住院第10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体检、胸片、CT
结果和既往资料确定
诊断及是否需要开胸
手术治疗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判
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并发症的防治
□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进
行评估,确定有无并
发症情况,明确是否
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
案首页、出院证明书
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
的注意事项,如:返
院复诊的时间、地
点,胸带继续固定两
周,近期避免运动,
呼吸功能锻炼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
二天起开始治疗):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
要时)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
能、电解质(出院前
或必要时)
□复查胸片(出院前或
必要时)
出院医嘱:
□注意休息、营养,
避免运动
□胸带继续固定两周
□出院带药(必要时)
□半月后复诊,不适
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病人咳嗽、排痰
及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