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衡医案 肋骨骨折

合集下载

李国衡医案 胸椎间盘突出症

李国衡医案 胸椎间盘突出症

李国衡医案胸椎间盘突出症。

初诊:1992年8月29日。

主诉:在8月13日晚餐后突然右胸肋部疼痛,逐渐加重,即至某医院急诊,拟诊胆囊结石,胆绞痛,对症处理。

一小时后阵发性剧痛,再医院外科,泌尿科会诊,检查记录后:痛苦面容,右肾区叩击痛,尿频,有淋漓不尽感。

尿检无异常,肾绞痛依据不足。

B超检查肝胆无异常。

8月14日下午疼痛发作第三次到医院,胸部拍片未见异常,内服强痛定,留院观察。

15日神经外科会诊,右乳房下3厘米处压痛,两膝反射亢进,拟诊胸椎6硬膜外病变,17日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为:胸椎6-7间椎间盘向后突出,胸腰椎骨质增生。

检查:胸椎有广泛压痛,两侧肌肉较僵硬,右乳房下压痛,行走正常,下肢感觉到改变,右膝反射亢进,无髌阵挛,两跟反向迟钝,脉迟缓,舌质红,苔薄腻。

治疗:气血阻滞,背部疼痛,治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外用腰背胸腔洗方。

内服落得打9g 生地12g 丹参9g 川芎9g 地鳖虫4.5g 延胡索9g 汉防己9g 络石藤9g 茯苓9g 生米仁12g 生白芍9g 生甘草3g。

服用四贴后,疼痛减轻,纳差,胸脘不畅,大便不爽,再理气健脾,活血止痛,陈皮6g 白术9g 枳壳4.5g 茯苓9g 焦山楂、焦六曲(各)9g 淮山药9g 八月札9g 开心果9g 谷芽、麦芽(各)9g 生地12g 丹参9g 白芍9g 延胡索9g 熟大黄4.5g。

服7剂后,胸脘舒畅,大便通畅,胃纳亦佳,疼痛渐减,继续原方14剂,洗方照常。

第四诊时疼痛消失,惟睡眠不佳,精神稍显烦躁。

脉缓,苔薄白。

大病之后心虚神衰,再益气养心,调和脾胃。

二周后全愈。

按:以往认为本病极为少见,实际上背痛向胸肋放射,脊柱退变并不少见,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今后将提高诊断水平。

本例患者发病前有暴力外伤,左肱骨上端粉碎骨折,这可能是本病诱发因素。

李国衡医案 胸壁挫伤

李国衡医案 胸壁挫伤

李国衡医案胸壁挫伤
案二十八.陈××,女,61岁。

胸壁挫伤。

初诊:1994年12月6日。

患者一周前不慎跌倒,前胸部挫伤,咳呛转侧疼痛,胃泛,恶心。

检查:胸骨柄中部压痛明显,稍有肿胀。

脉数,苔薄腻。

X线摄片胸骨未见骨折。

诊断为:胸壁挫伤,气机不畅,脾失健运。

治疗:理气活血,和中,止痛。

桔络6g 枳壳4.5g 佛手片4.5g 降香片2g 生地12g 当归9g 桃仁泥9g 白芍9g 茯苓9g 杏仁9g 象贝母9g 延胡索9g 甘草,白术9g。

外贴伤膏。

内服7剂后,胸痛明显减轻,苔腻不化,纳差,原方加化湿健脾,半夏9g 藿香9g 白蔻仁2g 谷芽、麦芽(各)9g,去生地,象贝母较苦寒药味。

2周后,症状均见好转,以后服二陈舒肺汤,一月十日复诊时,症状消失。

按:胸骨外伤的同时,并伴有内伤,气滞血凝,胸闷咳痛,胸骨近心肺,故理气活血宽胸。

由于气机不畅,脾运不佳故加健脾化湿。

二陈舒肺汤为魏氏伤科秘方,医院有成药备用。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断裂或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中医认为肋骨骨折属于“骨折”范畴,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辨证分型:
1. 气血瘀滞型:疼痛剧烈,胸痛难忍,局部有淤血瘀斑,压痛明显,舌质紫暗,脉细涩。

2. 气血亏虚型:疼痛较轻,胸痛呈钝痛或胀痛,舌质淡白,脉细弱。

论治原则:
1. 气血瘀滞型: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方药组成:桃仁、红花、丹参、三七、当归、水蛭、川芎、白芍等。

2. 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强筋壮骨。

方药组成:黄芪、党参、熟地黄、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

治疗方法:
1. 内服药物: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内服。

2. 外用贴敷:制成药糊或外敷药水贴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3. 针灸疗法:可选用针灸配合推拿技术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为目的。

注意事项:
1. 保持休息:切忌剧烈活动,保持适当的休息,有助于骨折愈合。

2. 饮食调理:骨折期间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增加营养供给,促进愈合。

3. 合理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恢复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

同时,辅以适当的外用贴敷和针灸疗法,配合饮食调理和合理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李国衡治疗风湿病经验

李国衡治疗风湿病经验

李国衡治疗风湿病经验李国衡老先生为魏氏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主要传人,深得魏氏学术的真谛,并有所发展。

先生治学严谨,博采众长,在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伤科常见的风湿病的经验作一初步总结。

治疗特点1、逐痹为先,复方治疗李老认为风湿病的病机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

针对病机,需祛风散寒,逐痹为先,同时活血止痛,壮筋骨并重,选用方药味多、剂量重、疗时长、大复方。

李老治疗风湿病组方用药多在20味以上,关键用药多加大剂量(其有别于李老平时用药轻巧的特点),同时李老针对此病迁延难愈的特点,治疗时间相对放长,一般在数月以上,症情消失或稳定后亦要坚持用药调理一段时间。

2、善用草药,精用虫蛇与众医家不同,李老治疗风湿病擅用大队草药,豨莶草、秦艽、金雀根、徐长卿、海风藤、络石藤、清风藤、寻骨风、鹿含草等均为其治风湿病的常用药。

其中以金雀根一药为例,就可观其用药十分精妙,金雀根,性味甘平,既能通络止痛,又兼有健脾和胃、益气生津之功,能祛风湿又不伤胃阴,故李老喜重用之。

同时李老随症精用虫类和蛇类药物,以达搜风通络之功。

虫类药用于轻症,善用地鳖虫;蛇类药用于重症,善用乌梢蛇、白花蛇。

3、活血养血,辨证施治李老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在治则中突出活血养血,用药多为首乌、当归、丹参等。

同时患者多久病伤正,病久肝肾亏虚,气血凝滞,筋骨失养。

故早期以活血养血,祛风逐痹为主;后期应注意扶正,调补肝肾兼顾。

整个疗程中辨证施治,注重脾胃调养。

4、手法导引,综合治疗李老认为本病治疗同样突出药物及手法导引并重。

部分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症状稳定期可配合脊柱手法,以减轻局部症状;疾病早期,在药物控制情况下,应进行预防畸形的导引锻炼。

李老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日常生活保养亦相当重视,如风湿病活动期忌食海鲜等发物,日常生活起居应有节,注意关节局部保暖,居室环境干燥等,均为其对病家宣教的内容。

李国衡医案 腰椎横突骨折

李国衡医案 腰椎横突骨折

李国衡医案腰椎横突骨折
初诊:1991年9月2日。

患者二小时前从楼梯滑下,腰部跌伤疼痛,活动限制。

检查: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两侧骶棘肌痉挛,右侧腰部压痛明显,脊柱无压痛。

脉弦,舌淡,苔薄。

X
线拍片显示右侧腰椎2~3横突骨折。

治疗:外敷断骨丹,绷带包扎固定。

内服止痛引血归经汤,加延胡索9在,夜交藤12g 枣仁9g。

服七剂。

9月16日第三次复诊时腰部疼痛已不明显、腰部活动仍有限制、脉弦细、苔黄腻、大便稍结,原方加丹参9g 制大黄6g 桃仁泥9g 去五加皮,两周后外贴伤膏药,内服成药骨科丹,两月后拍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腰部活动正常。

按:腰椎横突在跌扑时如有硬物抡伤,局部轻微肿胀压痛,摸触检查时有的患者有骨擦音,有的不明显,必须注意横突骨折,应摄片检查,否则容易漏诊。

在治疗期间如能卧床休息,一般六周左右可获全愈。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

护心脏保护肺部的重要部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人出现
腰膝酸软,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 因此,需调补肝肾,强筋
肋骨周围疼痛的情况,由于肋骨下面的器官比较多,因此,很
壮骨,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针对气血亏虚证患者,以
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今天我
益气养血为主,以八珍汤加减治疗为主。 对于心悸怔忡、失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
杜亚兵
看社会新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人因为遭遇了车祸
质紫,脉沉涩。 以宁络止血,止咳平喘为主,可选十灰散合止
导致出现多发性肋骨骨折等。 肋骨骨折的原因一般是受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嗽散加减。 对于筋骨不续证患者,伤处肿痛减轻,骨折处尚
的体质情况进行治疗,如果肋骨没有明显的移位,可以采用
处,统名曰胁。 胁下小肋骨,各曰季胁,俗名软肋,肋者,单条
手法治疗,通过利用这种手法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理气活血,
骨之谓也。 统胁肋之总,又名曰。” 通过靠望比摸法检查:望
减轻疼痛。
比胸肋两侧有否异常,摸触寻找疼痛部位。 《 医宗金鉴·正
骨心法要旨》 载有:“ 若伤重者,内于胸中,必通心、肺两脏,其
断骨或碎骨丹,每 2 ~ 3 天换药一次,在外出过程中需要密切
观察患者皮肤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红肿、痒等过敏反应,需立
即停止敷药单纯包扎固定。 当 6 周左右骨折处已经达到临
床愈合可使用落得打、乳香、没药、当归、秦艽、地鳖虫、鸡血
胁肋刺痛,痛处固定,局部可见瘀斑、瘀点,呼吸及咳嗽时疼
藤、川断、羌活、独活、川草乌、干毛姜、海桐皮、防风外敷,可
人气乱昏迷,闭目,呕吐血水,呃逆战栗者,则危在旦夕,不可

李国衡医案 右胫腓骨骨折

李国衡医案 右胫腓骨骨折

李国衡医案右胫腓骨骨折。

初诊:1994年4月26日。

主诉,右小腿外伤后一月余,外院作石膏固定,一周后来我院门诊,X线拍片复查显示对位对线不佳收治入院,作手术内固定。

一月后来伤科门诊。

检查:手术切口愈合可,右下肢纵向叩击痛,X线片未见明显骨痂生长,小腿及踝关节肿胀。

脉细,苔薄腻。

左胫腓中下1/3骨折手术后,局部瘀未散清,血循环不佳骨长而不坚。

治疗:陈旧性骨折中后期,先拟理气活血,兼以长骨。

陈皮6g 枳壳4.5g 丹参9g 当归9g 白芍9g 川牛膝9g 川芎6g 川续断9g 骨碎补9g 落得打9g 炙地鳖虫4.5g 茯苓12g 甘草3g 服14剂。

在第二诊时,拟长骨和血生新为主,川断9g 骨碎补9g 煅自然铜9g 白芍9g 丹参9g 生地12g 当归9g 黄芪20g 白术12g 陈皮6g 枳壳4.5g 甘草3g 大枣7只。

2周后,摄片复查骨折线部分已模糊,并有少量骨痂生长,继续前方至6月15日复查X 线片骨痂生长良好。

以后外用洗方。

按:本例患者虽然经手术内固定,取得良好复位,但必须运用中药活血消肿长骨才可以加速骨性连接,在初诊时肿痛明显,拟理气活血消肿为主。

3周以后,拟长骨和血生新健脾,骨痂迅速出现。

魏氏伤科治伤非常重视健脾的学术观点,脾为后天之本,脾运正常则可吸收营养物质和提高药物的疗效。

中医医案——骨折

中医医案——骨折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药物配合手法治愈骨折四例病案一:裘童,8岁。

(肱骨髁上骨折)初诊:1962年3月22日。

主诉及病史:堕跌后右臂肘肱骨下端髁上折碎移位。

诊查:筋脉血管俱伤,瘀血凝聚,漫肿疼痛,不能动弹,关节伤剧畸形。

治法:先为按捺正复,敷缚化瘀。

处方:荆芥二钱防风二钱焦山栀三钱小生地四钱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苏木屑二钱泽兰叶三钱京赤芍三钱留行子三钱煅自然铜四钱(包)炙乳香一钱单桃仁三钱万灵丹一粒(包)二诊:3月24日。

右臂肘肱骨下端髁上折碎移位,正复后瘀血略化,肿痛四散,引及肩骱手指,不能动弹,关节伤剧。

再以化瘀消肿,续骨息痛。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川独活一钱半小生地四钱京赤芍三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留行子三钱煅自然铜四钱(包)骨碎补三钱乳没炭各一钱粉丹皮二钱单桃仁三钱三诊:3月27日。

右臂肘肱骨髁上折碎移位,正复后瘀血渐化,肿痛亦减,指节感有酸麻。

再拟活血舒筋续骨。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制南星一钱半忍冬藤四钱京赤芍二钱小生地四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留行子三钱自然铜四钱(包)骨碎补三钱炙乳香一钱单桃仁三钱四诊:4月5日。

右臂肘髁上折碎,渐趋凝结,肿痛见减,骨骼畸形亦已平复,手指酸麻已瘥。

再予活血舒筋壮骨。

处方:青防风一钱半炙地鳖二钱大丹参三钱川独活一钱半川断肉三钱制狗脊四钱泽兰叶三钱片姜黄一钱半炙甲片一钱半煅自然铜四钱(包)伸筋草四钱单桃仁二钱生甘草五分五诊:4月12日。

骨折已基本接续,疼痛已微,功能亦增,改服散剂。

按语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之治疗,首在整复畸形,并予恰当的外敷固定。

辨证施以内服药物,亦能加速瘀肿的迅速消退和骨折的愈合。

本例除用一般化瘀退肿、接骨续筋之药外,于骨折之初期,尚配伍清热凉血之丹皮、山栀、生地、忍冬藤,以防血瘀化热之虞。

盖严重骨折,常可出现发热、恶寒、纳呆、脉浮数等全身征象,乃由离经之血壅滞脉络,而为营卫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国衡医案肋骨骨折
初诊:1991年2月4日。

患者3小时前发生从2米高处横倒跌下,左胸肋抡于一根木棒上,随即不能动弹,左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来院急诊。

检查:左下肋约第十一、十二腋后线处压痛,有骨擦音。

胸廓挤压试验(+),局部微肿、呼吸尚平稳,腹部无明显压痛,脉软,苔薄白。

X线摄片左第十一、十二腋后线骨折。

治疗:1.手法正骨,患者坐于凳上,双手抱住头顶。

助手托住其上臂向上提拔;2.医者用两手掌,一手固定健侧,一手按定患处徐徐按挤使局部较高肿胀按平。

然后外敷碎骨丹,绷带包扎。

内服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桔络6g 枳壳4.5g旋覆梗9g 生地12g 赤芍9g 丹参9g 炙地鳖虫4.5g 茯苓9g。

3剂后,内服复元活血汤,两周后,内服续骨活血汤,并根据症状有所加减。

四周后局部疼痛已基本消失。

按:十一、十二肋骨为浮肋,骨折后有的患者疼痛十分剧烈。

李国衡在仁济医院曾有一例患者,因疼痛难忍,诸药无效,外科为其注射吗啡止痛。

因此及早按平骨折断端,严密包扎固定休息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