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语文乐园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一)_鄂教版

语文乐园(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表示“借代”的修辞形式并累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种词语。
2、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构成的句子的构造特色,领会叹息号所表达出的激烈感情。
3、指引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念书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累积,指引学生大概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意会到必定的道理。
教育学生形成热情帮助别人的质量。
教课重难点:让学生留意察看,运用在书籍中学到的写人方法,练习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的典故教课课时: 5 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理解以下每组词语的意思。
1、让学生讲收集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典故。
听完故过后学生畅聊感觉。
2、让学生联合刚才听过的故事,理解“桃李”与“学生”的关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后边几组。
4、全班沟通故事,沟通感觉,小结关系.。
5、你还知道哪些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种词语?(巾帼—女子、须眉—男子)二、读一读 ,谈谈以下句子表达的感情。
1、自由读句子2、谈谈这两组句子的特色 ?3、出表示思相同的两个句子:“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
”“你看,后花园有丰富的色彩。
”4、让学生对照朗诵,领会书中的两组句子表达的成效。
5、学生模拟着写一两句,教师相机加以指引。
三、读一读 ,记一记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
3、指导学生联合说明理解意思。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读一读1、自由读短文 ,思虑念书的作用是什么 ?自己能否是属于会念书的人?2、把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沟通。
3、鼓舞学生怀疑 ,组织学生联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
4、指引学生再读 ,议论沟通 :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对题目的理解是如何的 ?5、默读思虑 : 读了本文后遇到什么启迪?谈谈自己念书的收获?6、全班沟通。
第三课时口语社交:我们给他出想法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乐园(七)》 第一课时 鄂教版

语文乐园(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一组反映人物品质的词语;体会感情色彩的不同;积累名言警句;2、学习成语故事《破釜沉舟》,让学生弄清“破釜沉舟”这个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并能完整地讲述故事;3、围绕“你赞成养小蝌蚪吗?”的话题,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4、以“我的收藏”为主题作文。
本此习作主题鲜明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目的是让学生重温自己的珍藏,描写自己收藏过程中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教育学生具有的气节。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重温自己的珍藏,描写自己收藏过程中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典故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1、学生读准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大意。
2、了解学生读词以及词语理解情况。
3、要求学生上下比较读词,相互交流:从读词中发现了什么?4、全班汇报,教师总结。
5、词语运用练习:用相对的一组或几组词语造句。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请学生反复读下面两段话,一边读,一边感悟,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1)在骄阳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2)在骄阳下,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对比”表现方法的好处。
3、同样让学生反复读下面两段话,一边读,一边比较哪一段话给自己六夏的印象更深刻?在对太阳花情感的表达上哪一段更鲜明?让学生自读自悟中,明白“拟人”的美妙作用。
(1)在骄阳下,牵牛花枯了,美人蕉谢了,富贵的牡丹也焉了。
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乐园(四)_鄂教版

语文乐园(四)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写作中如何发挥想象;2、认识告诉我们要擅长学习的古语;3、指引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运斤者的手法熟练,技术高明。
4、学习看图想象作文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累积,指引学生大概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意会到必定的道理。
教育学生要擅长学习。
教课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读一读,学习成语1、自由读以下词语,看有什么样的特色。
2、全班沟通:这些词语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表达的意义是大概同样的,它们并列构成一个四字词语,起到了必定的重申作用。
3、再读这些词,4、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想方设法、微风小雨)二、读一读,学习句子1、自由读以下句子,看有什么样的共同点,2、全班沟通:都是作者依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在发挥想象3、师追问:那么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利处呢?(令人感觉更为真实,忧如也置身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中)4、再读句子5、师:你能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6、点拨:我们在写作文时就应当不只是写出自己察看到的,还要写出自己想象到的。
三、读一读、记一记1、自由读句子。
联合讲解,看能不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
2、全班沟通句子的含义:“参考之资,能够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能够为错它山之石,能够攻玉。
”其原意是说 :借助其他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思索玉器。
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升自己的见解,更正自己的弊端错误。
亦作“参考之资”、“他山之攻”。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倒是无穷的,值得我们不懈地去探究。
3、指名谈谈对自己的启迪4、再读,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1、自由读成语,想一想成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沟通:运:摆动;斤:斧头。
摆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熟练,技术高明。
《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一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程介绍本教案是针对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
在本教案中,将使用“语文乐园一”这个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西游记中的情感描写》。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游记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如下:- 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描写。
-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课本: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板书工具:黑板、粉笔/白板、马克笔•其他:游戏道具、小组活动材料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感受。
情感描写学习(25分钟)•通过课文《西游记中的情感描写》的欣赏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请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情感描写的内容和特点,选择一段情感描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每个小组将自己分析和讨论的情感描写内容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活动一:表情游戏(20分钟)•准备一些纸牌,每张纸牌上画一个不同的表情。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来做出纸牌上表情对应的情感,并让同组其他成员猜测这个情感。
•每轮结束后,换另一名学生继续做表情,直到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
•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在游戏中他们是如何通过表情来表达情感的。
活动二:情感演绎(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西游记》中的情节。
•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合作表演出情感变化。
•每个小组演绎完之后,全班进行观看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情感描写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一1500字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一1500字教学内容:《语文乐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乐园》一的内容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能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笔调,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发现美好世界。
4.让学生懂得尊重、珍视生命,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爱护之心。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
2. 阅读文章,领略文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修养。
教学方法:1.阅读导入法2.个别、小组和全组探究教学法3.启发式提问法4.问答、交流、讨论法5.情景再现法教学准备:A.教材: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B.教学媒体:电视、学习机等C.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笔D.课件:研之初学科网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活动1:展示挂图,引入本节课设计说明:通过展示挂图,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语文乐园》一的内容和特点。
活动步骤:1.教师出示挂图:“全新升级《语文乐园》一!六年级语文必学的佳作!”2.介绍《语文乐园》一的主旨:这是一本由26位知名作家的短篇小说组成的故事集,让孩子在快乐阅读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发现美好世界。
3.挂图回顾《语文乐园》一小说的特点:小说生动形象,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简洁优美,充满教育意义,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书。
活动2:观察图片,预测背景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活动步骤:1. 呈现图片2. 联想: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想说的?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这幅画?3.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生命的意义,自由、幸福与渴望,调动学生情感,引出今天的主题。
二、阅读文本活动1:个别阅读设计说明:个别阅读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到阅读中的乐趣,理解文章内在的意思。
活动步骤:1. 学生开始个别阅读文本2. 让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提升理解能力。
活动2:小组互相讨论设计说明:小组互相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借鉴,探究文章内涵,争取语文启示。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六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六本文档为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六”的详细讲解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授课。
本教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性格•熟练运用感叹句、祈使句和词语的比较手法•学习表达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的表达能力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热身环节1.选择一些和未来有关的图片或词语,进行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自由联想并进行表达。
导入新课2.利用图片或其他方式将本故事主人公的形象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理解他的原始性格。
3.通过故事情节及相关细节来逐渐揭示主人公的变化和成长,让学生对其形象产生更深入的认识。
学习重点4.注重分析小说中作者的弯折表达、情感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现代文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语文表达能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分析能力。
5.结合小学知识、社会实际,通过探讨现实中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培养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方法6.适当修正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详尽阐述,引导学生聚焦情节的主要矛盾,以整体分析的角度去阅读小说,强化学生“审时度势”的意识。
7.采用“板块拓展法”,启发学生采取不同的角度、方法去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情境运用8.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未来的奇妙童话故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憧憬。
课堂总结9.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教学思路,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热身环节在教学前,准备好和未来有关的图片或词语,并进行幻灯片展示。
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本故事主人公的形象,提问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的印象。
2.使用图片等形象化语言,引导学生从外在形态进入到内在性格特征的认知。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七)鄂教版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回顾词语、成语、俗语的用法,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教师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关注课后复习。
-强调词语、修辞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搜索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5.口语表达与分享:
-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课堂分享:下节课前,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系统地传授本节课的知识点,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1.讲解词语、成语、俗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说明,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其运用。
-分析本课出现的词语、成语、俗语,解释其意义,并举例说明。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例句,感受词语的韵律美。
4.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审美情趣。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五)鄂教版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自然的情感。
-价值观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故事导入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括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后拓展阅读材料,阅读后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2.写作作业:根据本章节所学的写作技巧,完成以下写作任务:
-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或人文特色。
2.教学过程: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写作练习: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2.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五)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章节所学的生字词,如“鄂、教、版”等,以及它们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细读、精读等。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进行仿写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表演、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乐园二
[教学目标]
1.熟读积累词语,达到识记书写与理解运用的要求。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阅读理解课文。
3.熟读积累“歇后语”,感受传统语言形式的魅力。
4.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5.写一处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训练和考察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描写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和歇后语,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2.理解《天净沙•秋》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前搜集的歇后语,相关阅读资料。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入题
2.出示第一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这些词语你哪些地方不懂或者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识记。
3.出示第二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
质疑解疑。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上台书写演示,共同订正。
书写练习,识记。
4.你还积累到了哪些描写景物的好词语?向大家推荐。
二、金钥匙
1.激趣入题:“金钥匙”有着神奇的魔力,谁拥有它,谁就掌握了解读课文的密码,找到理解课文的捷径。
4.交流,第五课《骑马上天山》的解读“密码”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5.举一反三,试着运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来读读本单元其他的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6.小结。
试试“金钥匙”的魔力,运用这种方法再读读课外其他文章。
第二课时
一、歇后语
1.激趣入题。
(师创设情境时用上一两个歇后语。
)
2.初读感知:自由读,指名读歇后语。
3.你了解歇后语吗?它有什么样的格式与特点?
师生交流歇后语的相关资料。
4.熟读成诵。
5.这些歇后语你读懂了哪些?还有不懂的吗?
6.创设情境练习用歇后语说话。
7.拓展:歇后语接力赛。
二、古诗诵读
1.导入。
在“语文乐园”里,我们去了“词语超市”,积累了好词语;又拿到了一把“金钥匙”,收获真不小,现在我们来领略一首元曲的魅力。
2.读题。
指名读题:天净沙·秋。
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
“唐诗宋词元曲”,散曲在元代,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等。
“天净沙”是元代散曲小令中的曲牌名。
“秋”,才是这首曲子吟咏的主题。
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作者在曲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表现了秋天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作者描写了十二种景物,每一句基本全由名词构成,好像在为我们呈现一幅幅的秋景图。
)
7.读读想想:这首曲前后有什么变化?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秋景图?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秋天萧瑟凄冷的情景。
而“一点飞鸿影下”转出“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样一幅活泼鲜明的图景。
)
8.一边想象曲中描绘的图景,一边读,读出这首曲的韵味。
9.指名读,集体试背。
第三、四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天山胜景令人向往,水城威尼斯让人留恋,埃及金字塔神奇而迷人……其实,并不是名胜名景才美,美无处不在,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美,描绘生活中的美。
二、明确写作要求
1.出示写作提示,学生边读边思考,题中向我们提示了什么?并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2.交流:
(1)写你熟悉和喜爱的一处景物。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可以写苍翠的山岭,阴凉的树林,平静的水库,潺潺的溪流,一棵老槐树,一座菜园,一个池塘,一座小桥,一个院子……
假如你生活在城市,可以写市政广场,街心花园,小区绿地,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段林荫道,一个大院……
除了写景物,还可以写人们在其中的活动,还可以写四季的变化、晴雨晨昏的不同。
题目自拟。
三、交流拓展思路
哪个地方的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美在哪儿?有什么样的特点?指名说说,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学生酝酿写作
1.提示: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内容,可以打腹稿,也可以列出写作提纲。
2.选取有特色的几点来具体详细地描写,不必面面俱到。
3.从以前读到或者学过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学习把自己的文章结构处理得更好,把事物的特点刻画得更生动,把语言写得更美。
五、学生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