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军不怕远征难-ppt

各组展示分工:
一组: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二组:找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三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组: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五组: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要事件。 六组: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20万
4万 3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30万 3万 朱德 各个击破
胜利
50万 7万 (第四次)
第 五 次
1933年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失败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吴起镇会师
1936、10 会宁会师
跳出1包935.1.围圈敌人湖 追剿计江划
贵
西
南
福
瑞金
贵阳
州
1934.10.
建
广西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除 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了 哪些困难和问题?
1、恶劣的环境 2、缺少粮食给养 3、复杂的民族关系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 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 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 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 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
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 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 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 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 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长征精神 一脉相承,它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 族复兴。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2.标志:
粉碎了…… 3.意义: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86000
6000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第四次) 7万 1933年10 博古 分散兵力, 50万 8万 月至 进攻冒险, 李德 防御保守。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金沙江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005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 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 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长征精神 一脉相承,它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 族复兴。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2.标志:
粉碎了…… 3.意义: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86000
6000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第四次) 7万 1933年10 博古 分散兵力, 50万 8万 月至 进攻冒险, 李德 防御保守。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金沙江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005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上课 优质课件

星—星—之国共火对峙,可局面以正燎式形原成
学习目标
• 一、结合史实深刻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 二、运用地图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经
过的重要地点及在那里发生的重要事件。 • 三、理解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 四、深刻感受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
直前的长征精神。
要求: 时间10分钟
1、阅读课文,按照自学问题中的提示, 在书中 勾画重要知识点,并完成知识框架。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 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瑞金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 哪 些”“难”“险”“阻”? 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 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
红军力00三会5大师主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会宁 长征胜利结束
红 军 胜 利
红军 失败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的原 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 败
红军长征的 目的:保存实
力,进行战略 大转移
博古和王明
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 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博古,原名秦邦宪,在1933年9月国民党军开 始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他和 博古 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在作战指导下 实行了一系列错误原则,致使中央红军未能粉 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给党 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曾经发出“不让敌 人侵占寸土”、“胜利或死亡”的口号。主张 是学习苏联先占据城市,而不考虑中国基本国 情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情况。)1935年1月遵义 会议后,被取消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职务,任中 李德 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学习目标
• 一、结合史实深刻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 二、运用地图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经
过的重要地点及在那里发生的重要事件。 • 三、理解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 四、深刻感受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
直前的长征精神。
要求: 时间10分钟
1、阅读课文,按照自学问题中的提示, 在书中 勾画重要知识点,并完成知识框架。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 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瑞金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 哪 些”“难”“险”“阻”? 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 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
红军力00三会5大师主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会宁 长征胜利结束
红 军 胜 利
红军 失败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的原 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 败
红军长征的 目的:保存实
力,进行战略 大转移
博古和王明
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 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博古,原名秦邦宪,在1933年9月国民党军开 始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他和 博古 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在作战指导下 实行了一系列错误原则,致使中央红军未能粉 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给党 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曾经发出“不让敌 人侵占寸土”、“胜利或死亡”的口号。主张 是学习苏联先占据城市,而不考虑中国基本国 情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情况。)1935年1月遵义 会议后,被取消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职务,任中 李德 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 “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中的相关数据: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 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 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 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 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 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 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 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 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七 过 岷 桥 水 磅 逶 千 不 毛律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泽 尽 千 铁 云 走 腾 只 远 东长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南昌
南昌起义示意图
观看视频后,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T课件

.
13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造句:这里群山逶迤,碧水蓝天,是疗养 的好地方。
.
14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 险峻。
造句:这部作品气势磅礴,读来感人至深。
.
15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造句:农民伯伯看着金黄的稻穗尽开颜。
.
16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造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 的铁索。
.
3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4
诗句解析: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 是平平常常的事.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
.
17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 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造句:岷山上终年积雪,气温非常低。
.
18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 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 东、广西四省边境。
.
19
细浪:小浪花。
.
20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 省之间。
.
21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欢迎老师们一起来交流语文教学
.
1
萧山区天乐实验学校
25 七律长征
资料袋
课文学习
生字学习
.
词语宝典 课题解析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52页ppt)部编版

红军战士宁可吃皮带、草根和树皮也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他们有着最顽 强的意志!
历经艰险
这是一群怎样的战士?
路途遥远 环境险恶 敌人围堵 生活艰苦
不怕牺牲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为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
历经艰险
路途遥远 环境险恶 敌人围堵 生活艰苦
不怕牺牲
?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毛泽东
读一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想一想 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红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如今的和平, 长征精神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 们不能忘记。
脊之上。)
资料2
松潘草地
穿越草地
(海拔在3500米以上,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草地其 实就是沼泽,气候极为恶劣,雨雪风暴来去无常,鸟兽绝
迹,人烟荒芜,被称为“死亡陷阱”。)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资料3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 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平均每 前进300米,就有1名战士献出生命。
资料3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 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平均每 前进300米,就有1名战士献出生命。
红军战士还得时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 截。这真是一场随时面临危险和牺牲的远 征!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资料4
红军战士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草鞋和 破旧的夹袄,他们的生活一定特别艰苦。
红军战士是怎么在艰苦的长征中坚持下来的? 为什么红军 “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ppt课件

(1)、强渡乌江
(2)、渡过湘江
(3)、遵义会议
(4)、过雪山草地
(5)、四渡赤水
(6)、巧渡金沙江
(7)、飞夺泸定桥 (8)、会宁会师
(9)、吴起镇会师
(2)→(1) → (3) → (5) → (6) → (7) →(4) →(9) →1(58)
❖ 议一议: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数数中央红军走过多少省?
16
17
课后小论文
❖ 请概要写出红军长征的一个故事,把你从中 受到的启发告诉大家。
18
课前检测
❖1、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 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起义? 这些起义的影响如何?
❖2、第一块和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 据地分别是?
1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2
学习目标:
❖ 1、能够说出红军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 原因;
❖ 2、能够归纳出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伟大历 史意义;
❖ 3、能够在地图上简单的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 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 重要事件。
3、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是在( 遵义 )会议后。
13
本课知识点检测:
连线:红军长征中在下列江河上发 生过什么事情?
湘江
解放遵义,召开会议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飞夺泸定桥 与敌人恶战,损失惨重
大渡河
跳出敌人包围圈
14
本课知识点检测:
请把下列长征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9
……
议一议
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存在吗?现在 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你认为继续
发扬长征精神有没有必要吗?
10
11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9张PPT)

探究研讨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敌我
第 一 至 四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避敌主力
20万 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
30万 3万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5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 月至
1934年
5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遵__义__会__议__。
选一选
1、在第几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进行长征_C__
A、三 B、四 C、五 D、六 2、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__B_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C、渡过金沙江
D、长征结束后
3、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__A__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思维和 能力的提高。 3.学习和体会长征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
填一填
1、_1_9_3_4_年__1_0_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_1_9_3_5_年___1_0_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的_吴__起__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_1_9_3_6_年__1_0__月,红 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_甘__肃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 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结束。 2、_1_9_3_5_年___1__月,党中央在_遵__义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集中全力解决了_博__古__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肯定了_毛__泽__东___的正确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诞生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折
经历“左”和右
点
的错误,经受了
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二: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遵义 2地点:
3内容:A.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
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
确定军事由毛泽东和周恩来指挥。 A.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三、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
急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急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渡过湘江
朱德 林彪 贺龙 罗荣桓 聂荣臻
彭德怀 刘伯承 陈毅 徐向前 叶剑英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的原因
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 “围剿”
一:长征
1原因: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 “围剿”
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四、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甘肃会
师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
强渡大渡河 急渡金沙江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精神:
2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经过:
中央革命根据地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夺取遵义
渡过湘江 四渡赤水河
急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 甘肃三大主力会师
4.意义:红保军存长了征党的和胜红利军,的粉基碎干了力国量民,党使反中动国派革消命灭转红危军为的安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