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检测中五种少见模式的分析

合集下载

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检测少见模式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检测少见模式分析

$!

$

检 得 &’./0 阳 性 $5 例 ( 8 , 7) *" ; )> *<) 。剩 下 ! 例 无法 进一 步检 测。 &’./0 阴 性者 因样 本已 用尽, (3) 的样本改用二 步法检 $ =! =) 5 例 抗 &’2 测: 孔 底 加 >% B 样 本 及中 和 &’2/0 液 >% B 混 匀, ! ! 置 !-? 水 浴 !% CDE。 洗板 ! 次, 扣干 。再加 &:8 1 抗 &’2 >% !- ? 水 浴 !% CDE, 洗 板, 扣 干。 下 一 步 !B , 按 说明 书操作 。 ! 结 果 法 检测 后, (1) 样 本经 上述 ) = $ !! 例 &’./0
[ !] 至 不能 检出 。
科华 公 司 试 剂 , 复 检 用 深 圳 月 亮 湾 试 剂, 美产 @:>%% 酶 标 仪。 &’(67/ 1 89: 检 测 用 杭 州 高 乐 公 司试 剂, 美 产 6A5"%% 基 因扩 增仪 。 $= ! 方法 $ = ! = $ !! 例 &’./0 (1) 样 本用 生 理盐 水 按 $: <、 $" 、 …… $)< 等 比 稀 释, 分 别 检测 各 管 &’./0, 阳 性 $$ 例 (各 稀 释 度 最 大 8 , 7! * - ; )! * ") ; 其 余 )) 例阴 性者 用 酸 解 离 &’./0 免 疫 复 合 物 法 处 理
《中国 老年保健医学》 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论著摘要
乙 肝 血 清 标 志 物 五 项 检 测 少 见 模 式 分 析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不常见模式与前S1抗原、HBV-DNA的对比分析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不常见模式与前S1抗原、HBV-DNA的对比分析

特殊 的血 清学模 式 … 1 。本 文通过 对 1 1 0 例少 见
的特 殊 的血 清学模 式 患 者样 本进 行 前 S 1 抗 原 ( P r e — S , )和 乙型肝 炎 D N A病 毒 ( HB V — D N A)测 定 ,旨在探 讨 HB V — M标 志物 的不 常见模 式 。
HB s A b和 HB e A g均 阳 性 )标 本 中 的 P r e — S 1和
1 临床资料
1 . 1 一 般 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2月
本 院 门诊 及 住 院 HB V — M 不 常 见模 式 乙型 肝炎 患
者1 1 0 例,男 6 8例 ,女 4 2 例,年龄 8 5 9 岁, 平均 ( 3 5 _ 3±1 0 . 8 )岁 ,样 本 均 经 过 再 次 复 检 无
“ 1 ”代表 “ H B s — A g ” 、 “2”代表 “ HB s — A b ” 、 “3” 代表 “ H B e — A g ” 、“ 4 ”代表 “ HB e — A b ” 、“ 5 ” 代
表 “ H 研 究 表 明 HB V感 染 是 存 在 许 多 少 见 的
表1 乙肝E L I S A 不常见模式-  ̄P r e — S 1 S [ I H B V — D N A 检测结果
患者 5 0 例作 为对照组 ,男 3 0 例 ,女 2 O例 ,年
龄 1 2 ~ 5 0岁 ,平 均 ( 3 0 . 8 - 4 - 1 1 . 7)岁 。
1 . 2 检测方 法 标本 采集 : 所 有病例均空腹静 脉真空采血 ( 由B D公 司 提 供 ) ,抽 取 静 脉 血
误后 对 其进 行 P r e — S , 和H B V— D N A测定 。另 选大

浅谈乙肝血清学检验中不常见的模式分析

浅谈乙肝血清学检验中不常见的模式分析

浅谈乙肝血清学检验中不常见的模式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项目,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其血清学中的抗体变化都会形成一种规律。

有几种现象是较常见的,也有几种现象是不常见的,其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探讨其根本原因是由病毒变异或人体免疫状态改变所引起的。

另外,抗乙肝药物以及疫苗的应用也可使乙肝病毒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由于基因变异造成其合成的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使临床血清学指标发生改变。

而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也可使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时发生无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低下,使临床无法检测出某种抗原或抗体,从而使血清学指标发生改变。

标签:乙型肝炎血清学模式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项目,即我们俗称的“三对”。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其血清中抗原、抗体的变化都会形成一种规律,其中有几种现象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如“大三阳”“小三阳”等。

而有几种不常见的现象是我们难以用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血清学指标规律的改变来解释的。

这几种不常见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试剂、操作方法及其他干扰因素外,其根本原因是病毒变异或人体免疫状态改变所引起的。

近几年来,抗乙肝药物以及疫苗的应用使乙肝病毒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由于基因变异造成其合成的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使临床血清学指标发生改变。

而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也可使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时发生无免疫应答或应答低下的现象。

本实验室统计了2000份同种试剂检测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以及核心抗体IgM,其中有30份为不常见现象,占1.5%。

1.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指标。

表面抗体一般与表面抗原消失数月后开始在血液中出现,是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保护抗体,是乙型肝炎感染终止及有免疫力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血清中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不能同时存在,但随着大量乙肝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乙肝疫苗的推广使用,此种现象的患者有所增加,其原因如下:⑴前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⑵乙肝病毒携带者接种疫苗后产生表面抗体,由于s基因的变异,其编码的抗原性改变,原型抗体不能将其抗原消除。

辨识乙肝五项试验

辨识乙肝五项试验

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处于活动期。 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小三阳,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或病毒发生了变异, 进入病毒低复制或非复制阶段,传染性弱。 以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 急性乙肝感染期。 以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少数人仍有传染病性。 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 以往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反 应 模 式 解 读 急性早期,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
辨 识 “乙 肝” 五 项 化 验
HBsAg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 — 十 十 — 十 — 十 — 核心抗体 早期感染,强传染性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 非典型感染 〃 急性感染中期 HBV感染恢复期 〃 核心抗体 反 应 模 式 解 读 单纯此种情况很少见,临床有少数e抗原和抗e同时存在的情况,也 多合并有核心抗体或表面抗原阳性 十 十 十 十 恢复期,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易阴转。 急性感染,趋于恢复,慢性携带者 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 〃 〃 十 十 十 Anti-HBs HBeAg e抗原 十 Anti-Hbe Anti-HBc e抗体 核心抗体 十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反 应 模 式 解 读十十 十 十 十
常 见 反 应 模 式

1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罕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1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罕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AnAnalysisandItsFollowupConsiderationofaRare PatternofHepatitisBVirusDetection
YANG Ping,CHEN Yuxin,NING Mingzhe
(DepartmentofLaboratoryMedicine,Drum TowerHospital,NanjingUniversityMedicalSchool,Nanjing210008,China)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年 10月第 26卷第 10期
·病例报告·
1797
1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罕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杨 平,陈雨欣,宁明哲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 210008)
摘要: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发现一例乙肝五项罕见检测模式(+++++),本文就此病例进行报 道,以期引起临床及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定量检测; 罕见模式; 基因测序
结 果
1 患者住院期间五项乙肝病毒学标志物及乙 肝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
1798
LabeledImmunoassays& ClinMed,Oct.2019,Vol.26,No.10
StratageneMX3000,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 有限公司提 供,由 分 子 室 操 作 人 员 严 格 按 操 作 说 明 进行检测。 2.2 肝功能酶学指标定量检测 采用透射比 浊法,仪器为美国贝克曼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试剂购自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持 有大型生化分析仪上岗证人员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 检测。 2.3 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 采用采用化学发 光免疫分析法(CLEIA法),仪器为日本 Sysmex公司 的 HISCL5000及美国雅培公司的 I2000仪器,检测 试剂皆为公 司 原 厂 提 供,由 免 疫 室 专 业 操 作 人 员 进 行检测。 2.4 血清 HBVDNA检测和 S抗原基因测序 使用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试剂盒提取患者血 清中 HBVDNA,并对 HBVDNA片段中 S抗原基因进 行巢 式 PCR扩 增,并 用 PCR产 物 进 行 直 接 测 序。

乙肝五项的常见错误解读及常见结果解读

乙肝五项的常见错误解读及常见结果解读

乙肝五项的常见错误解读及常见结果解读乙肝五项(也称为“两对半”)是临床常见的化验项目,目前已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几乎在所有级别的医院均可开展,在各种体检中一般均包括此种项目,但由于对乙肝五项的解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很多普通百姓或患者会对自己的乙肝五项结果产生误解,甚至很多非肝病专业的医生也会对患者给出错误解释,这会导致两种可能,或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者使原本需要治疗的患者产生盲目乐观,忽视病情。

以下,就本人在长期从事乙肝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错误做以解析。

1、什么是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又称两对半)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是不同的两个检查项目,二者完全不同,有很多患者对二者不能区分。

一般较正规的体检均包括肝功能和乙肝五项同时检查,但目前国家为保护乙肝患者的隐私,规定在部分体检中只检查肝功能而不检查乙肝五项。

但必须提醒,肝功能正常不等于没有乙肝,必须经过乙肝五项检查才能确定是否患有乙肝。

2、什么是澳抗阳性?表面抗原(HBsAg)最早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以前很多体检项目或基层医院只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而不进行五项检查,因此我们过去习惯将乙肝病毒感染者称为澳抗阳性患者。

这一名称目前已逐渐不在使用,但约定俗成,很多人还在使用这一名称。

甚至有些人说“我只是澳抗阳性,我没有乙肝”。

这是极其错误的,澳抗阳性就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澳抗阳性患者经乙肝五项检查,一般不是大三阳,就是小三阳。

如果家族中有“澳抗阳性”的人,那么一定要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被感染。

3、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好吗?“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这三项阳性的情况。

乙肝五项解读

乙肝五项解读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几种少见的模式1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 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 者,传染性弱。
+
-
-
-
-
+
+ + +
+
+ + -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2)急性 HBV感染趋向恢复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 者,传染性强。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 慢性携带者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 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 核酸病毒,属于包膜病毒。现用于临床的病 毒标志物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 (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 (HBcAg)、核心抗体(抗-HBc)等。

传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常为五项联合 检测,俗称“乙肝两对半检测”,也叫“乙 肝五项指标检测”,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慢乙肝的临床诊断
(二)乙型肝炎肝硬化
1.代偿期肝硬化 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 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 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 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 Child-Pugh B或C级。患者已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肝衰竭表现, 如血清白蛋白<35 g/L,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不 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多降低 (失代偿期<60%)。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罕见模式分析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罕见模式分析

乙型 病 毒 性 肝 炎 是 由乙 型 肝 炎 ( 称 乙肝 ) 毒 ( V) 下 病 HB 引 起 的 一种 世 界 性 流 行 的疾 病 , 其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 病 率 及 病 尤 发 死 率 一 直 居 高 不 下 。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报 道 , 世 界 每 年 约 有 全 10万 人 死 于 HB 感 染 所 致 的 肝 衰 竭 、 硬 化 和 原 发 性 肝 细 0 V 肝
2 7 模 式 7 HB A 、 HB 、 e 、 一 e浓 度 值 升 高 , . s g 抗一 s HB Ag 抗 HB 其 余 一 项 正 常 。其 临 床 意 义 可 能 为 : 1 一 种 亚 型 的 HB A () sg
及 异 型 的抗 一 B ( 见 ) ( ) 清 从 HB Ag转 化 为 抗 HB 的 H s常 ;2 血 s s 过程 ( 少见 ) ( ) e g向 HB Ab转 化 ; 4 HB A ; 3 HB A e ( ) c b浓 度 比较
度 比较 低 ,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后 低 于 界 值 以 下 。建 议 复 测 HB 经 — s g HB Ab HB Ag HB Ab和 HB A ( 用 稀 释 ) 并 建 议 A 、 s 、 e 、 e cb不 ,
1 乙 肝 血 清 学 标 志 物 定 量 检 测 的 意 义
复 测 HB Ag Hl A 、 e b和 HB A ( 用 稀 释 ) 并 建 议 s 、 3 g HB A e cb 不 ,
组 合 以 及 l 少 见组 合 模 式 , 6种 而在 实 际 工作 中 , 时 又 可 见 一 有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2年 7月 第 9卷 第 l 4期 I b Me l J l 0 2 Vo. , . 4 dC i uy2 1 , 19 No 1 a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五项检测中五种少见模式的分析
[摘要]目的:在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中各种模式特别是少见模式分析及影响因素。

方法:用ELISA法对所有两对半模式进行复检,复检前清洗洗板机,看前后两次结果有何变化。

结果:常见模式复检以后和第一次结果一样,但少见模式经复检后回归成常见模式。

结论:乙肝五项检测采用ELISA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操作简单。

但在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我们在报两对半结果时,对于这些少见模式一定要查找原因,重新复检,排除假阳性。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文献标识码]B
[
我们在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报结果时,除一些常见模式外,还会碰到一些少见模式。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检测误差,避免假阳性的发生,我们做了复检,发现少见模式又回归到常见模式。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从2006年6月~2009年6月所有门诊和住院病人两对半阳性记录,对阳性标本有复检结果的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研究标准的标本共945例。

1.2 试剂及仪器:两对半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洗扳机,酶标仪。

1.3 方法:用ELISA法对所有两对半模式进行复检,复检前清洗洗板机,看前后两次结果有何变化。

2 结果
961例两对半第一次和复检结果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常见模式复检以后和第一次结果一样,但少见模式经复检后回归成常见模式,我们在报两对半结果时,对于这些少见模式一定要查找原因,重新复检,排除假阳性。

所以避免假阳性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要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再测定,不然导致弱阳性的标本出现假阴性。

②采集好的血液待充分凝固后再离心分离血清[1],凝固不全的血清中含有部分纤维蛋白原,可使结果呈假阳性。

③严防标本溶血,不然导致假阳性。

④防止标本污染,污染的菌体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酶,可是实验出现非特异性显色。

⑤采用新鲜标本,常时冻存的标本避免反复融冻[2],在冰箱中保存过久,可造成假阳性。

⑥要定期清洗洗扳机洗头,并挑出洗头里的纤维丝。

⑦温育时尽量采用水浴排除“边缘效应”使外周孔和中心孔显色一致。

⑧适当增加洗板的次数,有资料报道洗板7次能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3]。

⑨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4]。

综上所述,尽管ELISA法操作简单,但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也较多。

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认真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力求结果准确,为疾病的诊断和科研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