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制氢氧
电解水制氢,固碳合成甲醇 公式

电解水制氢,固碳合成甲醇公式
电解水制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₂O (l) → 2H₂ (g) + O₂ (g)
这个反应表示水在电解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在实际的电解水制氢过程中,通常使用电解槽,通过电流将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氧离子,然后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上得到氢气和氧气。
固碳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₂ (g) + 3H₂ (g) → CH₃OH (l) + H₂O (l)
这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在固碳合成甲醇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同时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以获得较高的甲醇产率。
通过结合电解水制氢和固碳合成甲醇两个过程,可以实现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化学能(甲醇)的目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这种技术被称为“绿色甲醇”或“可再生甲醇”生产技术。
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
外文名
含义
水(H20)被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方程式
2H2O——(通电)2H2t+O2t
历史
最早于1789年,杨-鲁道夫-德曼和阿德里安-派斯-范-特鲁斯维克通过静电装置发电利用 金电极把莱顿瓶中的水电解成气体。1800年,亚历山德罗-伏特发明了伏打电池,并于数
周后,被威廉-尼克森和安东尼-卡莱尔用于电解水。 解水逐渐引人关注,并成为一种廉价制氢的方法。
阳极:2H2O-4e-=O2t+4ht
阴极:4H++4e-=2H2t
反应遵循法拉第定律,气体产量与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电解水,最初用于向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供氧,或在实验室作
为氢气发生器(可用于气体色谱)。核电大规模发展以后,人们利用SPE技术在用电低谷电
解水产生氢,在供电高峰以SPE氢-氧燃料电池向外供电,使之成为能量贮存转换装置
通过直接电解纯水产生高纯氢气(不加碱),电解池只电解纯水即可产氢。通电后,
电解池阴极产氢气,阳极产氧气,氢气进入氢/水分离器。氧气排入大气。氢/水分离器将氢
气和水分离。氢气进入干燥器除湿后,经稳压阀、调节阀调整到额定压力(0.02〜0.45Mpa
可调)由出口输出。电解池的产氢压力由传感器控制在0.45Mpa左右,当压力达到设定值
时,电解池电源供应切断;压力下降,低于设定值时电源恢复供电。
3
在氯碱工业中副产多量较纯氢气,除供合成盐酸外还有剩余,也可经提纯生产普氢或
纯氢。像化工二厂用的氢气就是电解盐水的副产
电解水
水(H2O)被直流电电解生成氢气和 氧气的过程被称为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在
阴极通过还原水形成氢气(H2),在阳极则通过氧化水形成氧气(O2)。氢气生成量大约是氧气 的两倍。电解水是取代蒸汽重整制氢的下一代制备氢燃料方法。
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实验

连接方式:拧紧螺母,确保接触良好
电解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作为电解质,促进水电解反应
成分: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
浓度:根据实验需求调整,一般控制在10%-30%
制备方法: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按比例混合,加水溶解,搅拌均匀。
收集气体的装置
容量: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容量
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实验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器材和试剂
04
实验步骤
05
实验结果分析
06
实验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1
实验原理
2
电解水反应原理
电解水反应:水分子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2H2O → 2H2 + O2
反应产物:氢气和氧气
反应条件:通电
氢气和氧气的生成
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的减小:选择高精度仪器,改进操作方法,控制环境因素等
实验误差的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的估计: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计算标准差
误差的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需要认真对待和合理处理
实验结果的应用场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氧气可以用于医疗、工业、航天等领域
装置名称:集气瓶
材质:玻璃或塑料
连接方式:与反应容器相连,用于收集产生的气体
使用方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将反应容器中的气体通过导管导入集气瓶中,气体会溶解在水中,形成气泡,便于观察和收集。
实验步骤
4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电解水制氢实验

电解水制氢实验在人们不断探索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同时,水电解制氢技术备受关注。
水电解制氢是一种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过程,其中氢气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品。
本文将介绍电解水制氢的原理、实验过程和应用前景。
首先,让我们了解电解水制氢的原理。
该实验基于电解的原理,通过将水中的氢氧化物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具体而言,当通入电流时,电子转移至阴极,同时水的氧化反应发生,产生氢气。
在阳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整个反应方程式为:2H2O(l) → 2H2(g)+O2(g)。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电解水制氢的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电解槽、两根电极(通常为碳棒或铂丝)、蒸馏水和直流电源。
安装好电解槽后,将两根电极插入槽中,分别与正负电极相连。
然后,将电解槽中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确保电极浸没在水中。
最后,将直流电源连接电解槽的两根电极,调节电流大小。
当电流通入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首先,在阴极处,我们会看到氢气以气泡形式释放,氧化反应发生在阳极处,会看到氧气以气泡形式释放。
这些气泡会逐渐上升到液面,并从液面逸出。
整个实验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电解槽内部电解液的变化,例如水的颜色可能会有所改变。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用氢气的可燃性和氧气的明亮燃烧性来确认产气。
电解水制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氢气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品。
传统能源往往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因此,利用电解水制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碳排放。
此外,氢气还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通过与氧气反应生成电能,以推动电动汽车等设备的运行。
这样的应用能够减少对有限的化石能源资源的需求,并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氢气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金属冶炼等领域,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也拓宽了科技创新的广度。
综上所述,电解水制氢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通过电解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制氢实用工艺描述

电解水制氢工艺描述电解水生产氢气氧气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艺。
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电解槽、气水分离罐、加碱罐、洗涤罐、脱水罐、缓冲罐、冷却水箱等,电气、仪表及配套的设备元器件主要有:直流电解电源(简称电解电源)、电源冷却循环泵(简称电源冷却泵或电源泵)、电解液循环泵(简称循环泵)、电解系统冷却循环泵(简称电解冷却泵或冷却泵)、补水泵、电磁阀、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计、压力表、减压阀、回火防止器、纯净水生产装置等。
电解水制氢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电解水制氢工艺流程示意图压力的单位为Mpa,小数点后面保留3位。
差压的单位为kPa,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流量单位为m3/h,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
温度的单位为°C,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累计流量的单位为m3,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累计工作时间的单位为h,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
所有的电磁阀均为电开阀,通电开启,断电关闭。
一、电解电源DDY、电源冷却泵DLB、循环泵XHB及冷却泵LQB控制表1 电解系统与冷却系统对应输入输出关系表1、氢气压力PH 由压力变送器PT101变送为4~20mA直流信号,根据氢气压力PH控制电解电源DDY(电解电源DDY由一个开关量信号控制运行与停止)、电源冷却泵DLB和循环泵XHB(电源冷却泵DLB和循环泵XHB与电解电源DDY同步受氢气压力PH控制)的通断,氢气压力可以在触摸屏上设置:○1氢气压力上限设定值(简称压力设定上限)PHH的设置范围0~3.00Mpa(参考值0.40Mpa);○2氢气压力下限设定值(简称压力设定下限)PHL的设置范围0~3.00MPa(参考值0.35Mpa)。
参考值就是第一次开机设置时(或者长时间断电数据丢失时)推荐使用的数值。
○3当氢气压力PH 高于压力设定上限PHH,PH>PHH,DO1输出为OFF,电解电源DDY、电源泵DLB和循环泵XHB停止运行;○4氢气压力PH 低于压力设定下限PHL,PH<PHL, DO1输出为ON,电解电源DDY、电源泵DLB和循环泵XHB通电运行。
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

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水是生命之源,而氢又是最简单的元素,它们的结合产生的水合氢对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氢具有高能密度、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替代品。
而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低成本的制氢技术,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利用电解作用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电解水过程中,电解池将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并将它们分别吸收到阳极和阴极的表面上,这些离子在电极上接受电子的转移,从而形成氢和氧。
由于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会与阳极上的铜或钯等金属发生反应,因此在制氢反应中需要添加一些电解液将氧阴极化。
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点1.清洁电解水制氢技术是一种清洁的制氢技术,根据其反应方程式,只产生水和氢气,在做好废水的处理后,反应过程中不会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因此不会污染环境。
2.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材料是水和电,相对于其他制氢技术,原材料成本很低,而且电解池设备简单,制氢的成本也比其他技术低。
3.可再生水可以说是可再生的,因此电解水制氢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制氢技术,可以长期使用。
三、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前景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氢燃料电池、天然气的储存、金属粉末制备等都可以采用该技术。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氢能源政策的出台,电解水制氢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由于其能源密度高、无污染、低噪音、充电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汽车制造商的关注。
汽车用氢燃料电池的推广,必将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
除汽车之外,氢燃料电池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如大型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发电机组等。
在金属粉末制备领域,由于金属粉末可用于3D打印、焊接、激光成型等领域,因此对电解水制氢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pem电解水制氢原理

pem电解水制氢原理
PEM电解水制氢原理是基于质子交换膜技术的一种电解水制氢技术,其原理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气。
在PEM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水被置于一个电解槽中,其中包含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
当电流通过电解槽时,阴极上的电子被氧化,而阳极上的电子被还原。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质子交换膜用来分离氢气和氧气,同时允许质子通过。
因此,产生的氢气可以被收集和储存,以用于燃料电池等应用。
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高效、清洁和可靠的特点,因此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氢气生产技术。
- 1 -。
电解水制氢 副产物

电解水制氢副产物
电解水制氢是通过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过程。
在这个
过程中,氢气是主要的产物,而氧气是副产物。
具体来说,当电流
通过水中时,水分子会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这是因为电流会导致
水中的氢离子在阴极处接受电子并生成氢气,而氧离子在阳极处失
去电子并生成氧气。
因此,在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中,氢气是我们希
望得到的主要产物,而氧气则是作为副产物同时生成的。
此外,除了氢气和氧气之外,电解水还可能产生一些其他的副
产物,这些副产物通常是由于水中的杂质或电解过程中的一些不完
全反应所致。
这些副产物可能包括氢氧化物、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通常会对电解过程进行优化,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这些副产物的生成,以确保生产出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
总的来说,电解水制氢的主要产物是氢气,而氧气是其副产物。
在一些特定条件下,还会生成一些其他的副产物,但通常会通过优
化工艺来减少这些副产物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最丰富的含氢物质是水H2O,其次就是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物质等。
各种矿物燃料制氢,因其制氢成本较其它物质制氢成本低,是目前制氢的最主要方法。
但矿物燃料储量有限,且制氢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从长远看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是最有前途的方法,原料取之不尽,而且氢燃烧放出能量后又生成产物水,不造成环境污染。
以煤为燃料制气生产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及生活煤气时,造气炉多以氧作为辅助气化剂。
氧气靠空分装置分离空气得到。
电解水制氢气、氧气,氧气供造气炉用,氢气作为合成气使用。
此流程能使氢、氧得到很好的使用。
2电解水制氢、氧
水分解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
水为原料制氢过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的能量,则可使水分解。
以水为原料制氢主要有:1热化学循环法、2光化学法、3电解法、4高温水热裂法制氢等。
热化学循环法制氢是利用太阳能或高温气冷堆原子能电站的热能,使反应不断循环进行,达到连续制氢的目的。
光化学制氢是以水为原料,光催化分解制取氢气的方法。
光催化过程是指含有催化剂的反应体系,在光照下由于有催化剂存在,促使水解制得氢气。
水电解制氢是一种
较为方便的方法。
在充满电解质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高温水热裂法制氢:将水蒸汽加热300K以上,使水分子热裂,直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工业化制氢、氧所采用的最广泛的方法。
电解水制氢,关键是耗能问题。
以电能换氢能,成本很高。
日本开发了高温加压法,将电解水的效率提高到75%;美国建成一种SPE工业装置,能量效率达90%;我国研制了双反应器制氢工艺。
先进的PEM电解工艺,是一种可逆的电/氢转换装置,是燃料电池和产氢的电解槽的统一,总转换效率可达95%。
电解水制氢的电耗一般为4.5~5.5kwh/m3。
正在开发的新工艺有: 固体电解质电解水制氢,可简化流程,提高制氢效率和降低能耗;高温水蒸汽电解工艺,电耗可降低到3kwh/ m3。
电解水制氢气的投资成本与其规模成正比,大型碱电池制氢系统的单位投资成本一般为400-600美兀/kW,电解水的规模可以大到11万千瓦。
目前市场上的电解槽可以分为三种: (1)碱性电解槽(2)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3)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碱性电解槽是最早商业化的电解槽技术, 虽然其效率是三种电解槽中最低的, 但由于价格低廉, 目前仍然被广泛使用, 尤其是在大规模制氢工业中。
碱性电解槽的缺点是效率较低和使用石棉作为隔膜. 石棉具有致癌性, 很多国家已经提出要禁止石棉。
碱性电解槽中的使用。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由于转换
效率很高而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制氢装置. 由于采用很薄的固体电解质(PEM), 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并且欧姆损失较小. 在日本, 效率达94.4%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已经研制成功 [11]. 但由于质子交换膜(目前常用的是由杜邦公司的Nafion)和使用铂电极催化剂, 价格昂贵, 制约了其广泛使用。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 Oxide Electrolyzer)是另一种新兴的电解槽技术。
这种电解槽的缺点是工作在高温, 给材料的选择带来了一定限制. 优点是较高的反应温度使得电化学反应中,部分电能被热能代替, 从而效率较高, 尤其是当余热被汽轮机, 制冷系统等回收利用时, 系统效率可达90%。
目前三种电解槽的成本分别为: 碱性电解槽US$400-600/kW, PEM电解槽约US$2000/kW,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约US$1000-1500/kW。
电解水的规模可以大到11万千瓦。
考虑到投资成本及规模,本方案采用碱性电解槽。
3煤制氢、空分制氧
煤制氢是,煤为燃料,氧气、水蒸汽为气化剂,在造气炉中生成含氢、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的粗煤气。
不同的造气炉各有优缺点。
以碎煤熔渣气化炉为例,5-40mm的煤以氧、蒸汽为气化剂,在1300-1350℃,3.0Mpa的条件下,生成的粗煤气中氢占33.4%,一氧化碳占33.5%,甲烷占7.3%。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一氧化碳经变换制得到氢,甲烷经转化制得氢。
空分制氧是,空气经压缩、冷却、分离、精馏得到氧气和氮气。
4空分制氧与电解水制氧比较
4.1空分制氧
10000Nm3/(CO+H2)/h例,空分制氧供造气炉作为气化剂使用与电解水制氧供造气炉使用,氢作为合成气两方案比较如下。
空分制氧供造气炉作为气化剂使用,造气时10000Nm3/(CO+H2)/h需耗标煤6.2 t, 380V电400Kwh,低压蒸汽0.3 t,一次水10t,循环水100 t,氧2000 Nm3/(O2)。
空分生产2000 Nm3/O2需耗循环水500 t,中压蒸汽5.28 t, 6000V电32Kwh, 380V电19.2Kwh。
Ф3600mm气化炉的单炉生产(CO+H2)能力为40900Nm3/h。
造气装置投资按4千万计,运行15年,每年7200 h,每产生10000Nm3/(CO+H2)设备成本为90.56元。
25000空分装置投资按8千万计,运行15年,每年7200 h,每产生2000Nm3/O2设备成本为59.26元。
标煤按250元计,电价按0.25元计,循环水0.08元/ m3,一次水0.16元/ m3,中压蒸汽45元/ t,低压蒸汽38元/ t。
表一:煤制气造气成本估算(10000Nm3/CO+H2/h)
表二:空分生产2000Nm3/O2成本估算
含10000Nm3/(CO+H2)的粗煤气,经变换、净化成合成气的成本按300元考虑。
表三:空分制氧供煤制气,净化得到氢的成本估算:
4.2电解水制氧
电解水制氢设备成本按3850元/KW计,1 Nm3/H2用电5KW,产生2000Nm3/O2,同时产生4000Nm3/H2。
产生4000 Nm3/H2,装置投资7.7千万,每产生4000 Nm3/H2,设备拆旧费713元。
电价按0.25元计。
电解水制氢、氧成本估算(2000Nm3/O2、4000Nm3/H2)
表四:电解水制2000Nm3/O2、4000Nm3/H2成本估算
5小结
当电费0.25元时,电解水产生2000Nm3/O2、4000Nm3/H2,时费用5725.8元。
空分生产2000Nm3/O2成本349.66元,煤制气产生4000Nm3/H2成本824.64元,共计成本1174.3。
当电费为0.25元时电解水产生氢、氧的成本是煤制气的4.88倍。
当电费为X时,用电解水制氢、氧,氧气供造气炉中使用,氢气并入合成气中,用此流程产生14000 Nm3/H2成本是:
20000X+12.8+713+1761.6+300=20000X+2787.4
当电费为X时,空分制氧, 氧气供造气炉中使用,用此流程产生14000 Nm3/H2成本是:
(2411.2-112.8+451.2X)×1.4=3217.8+631.7X
当上述两种流程成本相当时:
20000X+2787.4=3217.8+631.7X
X=0.022
用现有的生产工艺,当电费低至0.022元时, 用电解水制氢、氧,氧气供造气炉中使用,氢气并入合成气中流程,与空分制氧, 氧气供
造气炉中使用流程生产成本相当。
考虑到现有的新工艺,电解效率从75%提到95%,电耗降至3kwh/ m3。
鞍山市水电解制氢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研制出的制氢装置电耗低至2.51kwh/ m3。
当材料技术的发展,电解设备的成本进一步降,电解水制氢、氧,氧气供造气炉中使用,氢气并入合成气的方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