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纲版高一:5.1.1《国民收入的分配》 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七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社会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 1.社会总产值 ▫ 2.社会最终产值 ▫ 3.社会净产值或国民收入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 1.国民生产总值 ▫ 2.国民生产净值 ▫ 3.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
第三,要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内部和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四,确定合理的积累率。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方向
▫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 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强制性。 第二,保障性。 第三,互济性。 第四,福利性。
(1)国家预算。 (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 (4)价格体系。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 正确处理这种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有所增长。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 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1. 1978—1991年的恢复性改革阶段 2. 1991—2000年的探索性改革阶段 3. 2000—2006年的半积累模式试点阶段 4. 2006年至今的推广覆盖阶段
▫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有下列主要原因: 第一,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 第二,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 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 1.社会总产值 ▫ 2.社会最终产值 ▫ 3.社会净产值或国民收入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 1.国民生产总值 ▫ 2.国民生产净值 ▫ 3.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
第三,要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内部和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四,确定合理的积累率。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方向
▫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 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强制性。 第二,保障性。 第三,互济性。 第四,福利性。
(1)国家预算。 (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 (4)价格体系。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 正确处理这种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有所增长。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 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1. 1978—1991年的恢复性改革阶段 2. 1991—2000年的探索性改革阶段 3. 2000—2006年的半积累模式试点阶段 4. 2006年至今的推广覆盖阶段
▫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有下列主要原因: 第一,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 第二,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 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国民收入分配》课件

2 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案
探索公平、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模式和政策建议。
3 未来国民收入分配趋势预测
分析全球经济和社会变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潜在影响。
来自工资、奖金和津贴等的劳动所得。
财产所有者收益
通过资产投资、股东权益等获得的收入。
政府收入
通过税收和其他政府收益来源所得到的收入。
境外收入
外国工作、投资和福利等带来的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
国家政策调节
税收政策、福利制度和就业法 律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调节
工会组织、最低工资和劳动力 供需平衡的作用。
影响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受哪些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国民收入的组成1固定资本形成
投资、产业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过去净积累
2
历史积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分配机
制。
3
住房消费
人们在住房上的花费和收入分配中的重
政府最终消费
4
要角色。
政府部门对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的支出。
国民收入分配的种类
劳动者报酬
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一个关乎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本课件将全面介 绍国民收入的组成、种类、调节及国际比较,探索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 和未来趋势。
国民收入的概念
定义和范围
什么是国民收入?它包括哪些领域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
意义和目标
为什么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资本市场调节
财富再分配、金融监管和贷款 政策等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国际比较
典型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比较
利用国民收入数据,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收入分 配的差异。
探索公平、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模式和政策建议。
3 未来国民收入分配趋势预测
分析全球经济和社会变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潜在影响。
来自工资、奖金和津贴等的劳动所得。
财产所有者收益
通过资产投资、股东权益等获得的收入。
政府收入
通过税收和其他政府收益来源所得到的收入。
境外收入
外国工作、投资和福利等带来的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
国家政策调节
税收政策、福利制度和就业法 律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调节
工会组织、最低工资和劳动力 供需平衡的作用。
影响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受哪些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国民收入的组成1固定资本形成
投资、产业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过去净积累
2
历史积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分配机
制。
3
住房消费
人们在住房上的花费和收入分配中的重
政府最终消费
4
要角色。
政府部门对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的支出。
国民收入分配的种类
劳动者报酬
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一个关乎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本课件将全面介 绍国民收入的组成、种类、调节及国际比较,探索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 和未来趋势。
国民收入的概念
定义和范围
什么是国民收入?它包括哪些领域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
意义和目标
为什么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资本市场调节
财富再分配、金融监管和贷款 政策等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国际比较
典型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比较
利用国民收入数据,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收入分 配的差异。
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教学课件

材料二 图8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 的变化状况
材料三 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 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 “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 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 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 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 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解析 本题以a、b两幅不同人群收入比重 图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中收入分 配差距的调节。解题时务必抓住图表的变化 是“高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要降低,中等收入 组的收入比重要有所提高,低收入组的收入 比重应大幅提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收 入差距的拉大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③错 误;中等收入者主要为工薪阶层,党和政府 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④错误;而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两 头,即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者 的收入,①②做法均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3. (2010•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 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 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解析 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和奖 金为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专利转 让和房屋出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获 得的收入,个体杂货店的收入为按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 入,D符合题意。A、B、C均为错误 选项。本题做错的关键在于误将奖 金归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真正理 解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奖金、津 贴属于按劳分配是做好本题的重要 环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教学课件

风 格:通俗易懂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2 阎立本的《步辇图》 3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三 艺术宝库莫高窟
B.经济弱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 径
高考试题选析
(2000年全国高考)31.甲说:“ 谢天谢地, 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 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 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 ( C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 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代表作:《秦中吟》 、《新乐府》
(6)、关税
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的主要税种
名称
定义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纳税人
征税对 象
作用
高考试题选析
(95年全国高考)12.1990年和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
根据上图,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2 阎立本的《步辇图》 3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三 艺术宝库莫高窟
B.经济弱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 径
高考试题选析
(2000年全国高考)31.甲说:“ 谢天谢地, 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 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 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 ( C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 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代表作:《秦中吟》 、《新乐府》
(6)、关税
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的主要税种
名称
定义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纳税人
征税对 象
作用
高考试题选析
(95年全国高考)12.1990年和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
根据上图,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国民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不同在于,前者是总产值,是“毛收入”;
后者是净产值,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社会财
富。就其联系说,前者扣除掉生产过程中消
耗的物质资料以后,就是净增产值即国民收
入。
2019年5月6日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8
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指每年这部分新创造 的价值如何在全社会进行分配。
由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决定,当代中国社 会的国民收入分配与资本主义社会在性质上 是有显著区别的。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则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一步 在全社会分配国民收入的过程。
2019年5月6日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9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体
分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必须回答, 谁来主持、控制这种分配关系?也就是必须 弄清,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体是谁。
“生产决定分配”。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 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分配关系的特殊社会 性质,也决定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主体的社 会性质。
第十七章国民收入的分配
2019年5月6日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
本章内容
本章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实 际出发,在阐明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与特点 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 配与再分配,以及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与再分 配关系问题。
2019年5月6日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与特点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另一种是社会生产劳动的成果在社会成员中 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指的是后一种含义 上的分配。
2019年5月6日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12
(2)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两个方面:
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1pptPowerPoint演示文

个人消费(主要部分)
4
(1)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存在着一致性? (2)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之间还存在着不一 致性? (3)怎样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5
积累率的计算公式:
积累率=
积累基金 国民收入
× 100%
最高限 积 累 率
最低限
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保证原 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当前消费水平不能 降低)
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 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 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 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 150亿人民币的投资。按照2000年中国 GDP8.3万亿人民币计算,占中国GDP的 0.183%。
1
实物形式 = 社会总产品
-
已经消耗掉 的生产资料
民收入经初次分配 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后分为三部分
企业主的个人收入
个体经济创造的国 民收入经初次分配 后分为两部分
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财政 剩余部分为个体生产者的个人收入
3
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
积累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社会物资储备 国
民
国家行政管理
收 入
公共消费 国防
科、教、文、卫事业
消费
社会保障
= 余下的净产品
国民 (价值形式)(一年内) (同期) (新增加的产品)
收入
(两
种存在形Biblioteka 式)价值形式= 社会总产值 (货币表现)(一年内)
-
消耗的生产 资料的价值
=
余下的净产值
(同期) (新创造的价值)
2
国民收入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 分配)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 以税金和利润形式上缴国家财政
高三政治 经济常识 第五课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课件 大纲人教版

精选ppt
[演练1] (2010·北京海淀模拟)“十一五”期间,中央
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央财政
安排的用于支持中等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属于 ( )
A.扩大再生产支出
B.公共消费支出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D.个人消费支出
精选ppt
解析:本题以中央财政对职教安排资金为背景材料 作命题依据,着重考查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这一知识的 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中央财政中用于技能培 训的资金属于公共消费中教育事业支出,所以B项切合题 意,A、C、D不符合材料。
精选ppt
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消费品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
分配 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
对象 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进行分
区
配
别
首先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
分配 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
形式 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个人消费品分配
对国民收入中用于消 费的那部分产品进行 分配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精选ppt
(2)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 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是国家 预算 支出的财政资金。 ②类别: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 行政 管 理和 国防 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③作用:规定政府活动的 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 政策。
精选ppt
(3)二者关系 ①收支相等:在预算和决算中最理想的状态。 ②收支平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 等于 支出,或收入 大于 支出,略有节余。 ③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 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 现象。
精选ppt
(2)明确作用:是劳动者新创造 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 家在一定时期内 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演练1] (2010·北京海淀模拟)“十一五”期间,中央
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央财政
安排的用于支持中等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属于 ( )
A.扩大再生产支出
B.公共消费支出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D.个人消费支出
精选ppt
解析:本题以中央财政对职教安排资金为背景材料 作命题依据,着重考查学生对国民收入分配这一知识的 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中央财政中用于技能培 训的资金属于公共消费中教育事业支出,所以B项切合题 意,A、C、D不符合材料。
精选ppt
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消费品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
分配 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
对象 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进行分
区
配
别
首先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
分配 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
形式 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个人消费品分配
对国民收入中用于消 费的那部分产品进行 分配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精选ppt
(2)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 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是国家 预算 支出的财政资金。 ②类别: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 行政 管 理和 国防 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③作用:规定政府活动的 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 政策。
精选ppt
(3)二者关系 ①收支相等:在预算和决算中最理想的状态。 ②收支平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 等于 支出,或收入 大于 支出,略有节余。 ③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 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 现象。
精选ppt
(2)明确作用:是劳动者新创造 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 家在一定时期内 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国民收入的分配》课件

经济体制和政策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
一些制度性问题和政策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如垄断行业利润过高。
3
教育、技能和地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教育、技能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收入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措施
完善收入分 配制度
建立健全的税收制 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收入的公平分 配。
推进教育和 技能培训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 源,培养人力资本, 缩小收入差距。
加强对弱势 群体的保障
加大对贫困人口的 扶持与补贴,提高 社会公平性。
发展中高收 入群体
通过发展中高收入 群体,促进消费增 长,推动经济发展。
结语
国民收入分配是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实现社会的公 平和公正。
资本家从投资和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如 利息、股息、租金等。
3 转移支付分配
4 补贴分配
政府根据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向弱势 群体提供的救济金、津贴等。
政府对特定产业或地区提供的补贴,以 促进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分配不公的问题与原因
1
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富人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严重。
2
《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构成,国民收入分配的意义和目的。时期内,居民从生产中获取的全部现金和非现金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构成
国民收入主要由劳动者工资、资本家利润、政府税收和净转移支付等组成。
国民收入分配方式
1 劳动所得分配
2 财产所得分配
劳动者从生产中获取的报酬,包括工资、 奖金、津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使生产资料 的供应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供求与 价格的关系),从而使工程不能按期完成。 另一方面,会使生活资料的价格下跌。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 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积累基金必须同社 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消费资料必须 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相一致 。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 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入
式(社
会总产
劳动者必要劳动
值)
形成的价值(V)
(C+V+M) 劳动者剩余劳动
净产值
形成的价值(M)
假设某国某一年度的国民收入总量的价值形式 为10万亿元。其中,积累部分为6万亿元,消 费部分为4万亿元。而此国的生产资料的供应 量和消费资料的供应量分别为5万亿元。
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结果?
高一思想政治(下)第五课第一节第一框
国民收入的分配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陈胜
实物形式
社会总产品
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 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
价值形式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 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
实 物 形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 生产资料
式
净
社
消费资料
会
产 品
总
产
品
已消耗的生产资
国 民 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价值形
料转移价值(C)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 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积累基金必须同社 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消费资料必须 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相一致 。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 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入
式(社
会总产
劳动者必要劳动
值)
形成的价值(V)
(C+V+M) 劳动者剩余劳动
净产值
形成的价值(M)
假设某国某一年度的国民收入总量的价值形式 为10万亿元。其中,积累部分为6万亿元,消 费部分为4万亿元。而此国的生产资料的供应 量和消费资料的供应量分别为5万亿元。
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结果?
高一思想政治(下)第五课第一节第一框
国民收入的分配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陈胜
实物形式
社会总产品
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 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
价值形式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 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
实 物 形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 生产资料
式
净
社
消费资料
会
产 品
总
产
品
已消耗的生产资
国 民 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价值形
料转移价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