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2023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3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3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2023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的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零
- 整数的比较与排序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 整数的加减法应用
第二单元:几何图形
- 平行线与垂直线
- 三角形与四边形
- 重点图形的性质: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 图形的面积计算
第三单元:小数
-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 小数之间的比较与排序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单元:分数
-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 分数之间的比较与排序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五单元:图表与数据
- 读取、制作和分析图表
-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排序
- 图表的比较和解读
- 问题解决与推理思维
第六单元:整数乘法和除法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 整数运算的应用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整数运算第七单元:数的算法
- 乘法算法(竖式乘法)
- 除法算法(长除法)
- 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
- 多位数的竖式加法
- 多位数的竖式减法
- 两步计算和多步计算
- 分多次计算的应用
第九单元:时间、温度和长度
- 小时、分钟和秒钟的读法和写法
- 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 长度单位的换算
- 解决与时间、温度和长度有关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2023学年度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有帮助!。

沪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整数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6. 0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第二章分数2.1分数与除法1.一般地,两个正整数相除的商可用分数表示,即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为p÷q= (p、q为正整数)2.2 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分数的值不变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3 分数的比较大小1.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只需要比较分子的大小,分子大的比较大,分子小的比较小2.通分的一般步骤是:(1)求公分母——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每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以下是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
1.整数的意义及表示法:正整数、负整数、0,绝对值,数轴。

2.四则运算:整数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定义、读法和写法,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4.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小数与整数的运算。

5.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加零不变的比较法,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点位置的关系。

6.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7.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带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8.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比较法,同分子比较法。

9.倍数与约数: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10.面积的初步认识:面积的定义和单位,计算矩形面积的公式,面积的性质和简单应用。

11.尺度:尺度的意义和应用,求实物和图纸的比例尺。

12.长、宽和高:直角坐标系,矩形的长、宽和高的认识和测量。

1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计算体积的公式,体积的性质和简单应用。

14.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计算周长的公式。

15.面积和周长: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解决与面积和周长有关的问题。

16.鲁迅故居:阅读鲁迅故居的图纸,计算房间面积和旅馆用地面积。

请注意,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能还有其他的知识点未包含在内。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汇总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汇总

专题一:整除(数的整除、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1) 特殊数的整除特征:(2、5)(4、25)(8、125)(3、9)(11)1001(2) 余数定理:和的余数等于余数之和的余数差的余数等于余数之差的余数积的余数等于余数之积的余数(3) 同余原理:若两个数A 、B 除以同一个数C 得到的余数相同,则A 、B 的差一定能被C 整除。

(4)分解质因数:(分解彻底)(5)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求约数,约数和A 、求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辗转相除法)B 、A ×B=(A 、B )×[A 、B]C 、求约数个数:指数加1在相乘求约数和:从每个因数的零次方开始加,一直加到这个因数本身,然后再把所有的这些和相乘。

例如:18=2×23 约数个数为:(1+1)×(2+1)=6个约数和为:(1022+)×(210333++)=39【汪汪语录】有时,整除出的题咋一看貌似有些小难,但是只要稍微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难题都是”纸老虎”,就算碰到真的老虎,汪汪相信你们个个都是武松!咱要有信心,知道不?!~~~专题二:分数(分数、繁分数计算化简;裂项,分数与小数互化)(1) 分数计算技巧:加减法:能凑整则先凑整、分母相同的放在一起先算(死算时通分) 乘除法: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能约分则尽量约分(2) 繁分数化简计算【汪汪语录】繁分数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通常它会出现在分数的混合计算当中来考查学生的化简能力、细心程度。

解题技巧:在计算中碰到小数,尽快转化成分数、做到步步为营,细心决定成败。

(3)分数的裂项:(分母为乘积、分子为和差))1(1+n n =n 1-)1(1+n )1(+n n a)k (1+n n =k 1 [n 1-)(1k n +] )k (+n n a)2)(1(1++n n n = 21 [)1(1+n n -)2)(1(1++n n ] )2)(1(++n n n a )2)((1k n k n n ++= k 21 [)(1k n n +-)2)((1k n k n ++] )2)((k n k n n a ++ 【汪汪语录】1、在一般裂项题目中,分子的构造是与分母的两个或三个因数有关的2、要留意分母中出现的一些“裂项数”:6、12、20、30、42、56、72、90……3、当看到分母不是乘积的形式或者一眼很难看出从哪里开始裂项,直接进行没法做,这时要拿最后一项“开刀”,从最后一项中找到通项,化简通项,再进行裂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阅历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索是数学的核心,进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下面是我整理的沪教版数学六班级上册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数学六班级上册学问点(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其次个因数必需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其次个因数必需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需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假如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需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洁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b≠0)。

p=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留意因数为0时的特别状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挨次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在我们的学习时代,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b≠0)。

< p=""></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一节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第二节分解质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分数与除法2.2分数的基本性质2.3分数的大小比较第二节分数的运算2.4分数的加减法2.5分数的乘法2.6分数的除法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第三章比和比例第一节比和比例3.1比的意义3.2比的基本性质3.3比例第二节百分比3.4百分比的意义3.5百分比的应用3.6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圆的周长4.2弧长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圆的面积4.4扇形的面积第一章整数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6. 0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沪教版六上知识点与方法总结(收藏版)

沪教版六上知识点与方法总结(收藏版)

沪教版六上知识点与方法总结(收藏版)一、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零;最大的正整数和最小的负整数都不存在。

1、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的说法是错误的,未说明是整数,把小数包括在内了。

2、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也是错误的,漏了零。

3、非负整数是自然数的说法是正确的。

4、大小范围:整数>自然数>正整数4、圆圈(集合)填空需要注意,有些数符合很多项,比如1既是整数,又是正整数,还是自然数。

二、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是零,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整除的条件: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商是整数;余数是零。

(简称“三整一零”)1、区分谁整数谁,谁被谁整数。

2、1能整除所有整数;0能被所有正整数整除。

三、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也称为约数)。

1、因数和倍数都是在整除的条件下才成立2、不可以单独说a是因数或者b是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整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整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最大倍数不存在。

4、1是任何一个整数的因数,1是倍数是所有整数。

5、一个整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6、找一个整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乘法算式法;找一个整数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整数×1,×2,×3…,如果要求从小到大写出几个倍数,不要忘记最小的是它本身(×1开始)7、因数个数是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四、被2、5、3、9整数的数的特征1、被2整除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被5整除数的特征:个位是0和5;被0和5整除数的特征:个位是0;被3整除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被9整除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9的倍数。

2、奇偶数的运算性质:(1)两个数的性质:用特殊数字来记忆(1,2,3)(2)奇数个奇数的和为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为偶数;(3)任意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只要加入一个偶数,乘积就变成偶数(4)两个整数的和与差的奇偶性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教学目标
(1)知道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正确的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易错点: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概念易混淆。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结合概率考察素数合数等问题一道填空题4分
5.知识结构
二、分数
1.内容要目
(1)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分数与小数的互划与运算;
(2)异分母分数的运算,通分、约分的技巧。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的运算法则;
(2)通过对分数的学习,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转化的思维方法;
(3)能够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及混合运算。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以及通分和约分;
易错点:乘除法则的运算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道选择题或者一道填空题,占4分
5.知识结构
三、比和比例
1.内容要目
(1)必和比例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有关性质;
(2)百分比的概念及应用,百分比与小数、分数的关系。

(3)等可能事件
2.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有关概念及意义,根据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2)了解百分比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解决有关比和百分比的简单问题,从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了解等可能事件,学习用数量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初步体会概率思想。

3.重点、难点、易错点
重点:比例内项、比例中项
难点:百分比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易错点:百分比的运用及比例中项
4.中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线段的比例关系,结合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占4分,一题填空题
5.知识结构
四、圆和扇形
1.内容要目
(1)圆的周长和面积、弧长和扇形的面积等有关概念和计算公式;
(2)运用所学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2.教学目标
(1)通过点的运动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圆弧、扇形等概念;
(2)掌握、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弧长和扇形的面积等公式并进行验证;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易错点 重点:圆心角所对的弧长r n l π180
=,扇形的面积lr r n S 213602==π 难点:扇形的面积求法,弧长的求法
易错点:扇形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中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扇形的面积,一道填空题,4分
5.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