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学大纲8

合集下载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税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一)了解财务会计的内容、作用,熟悉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二)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三)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熟练处理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四)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对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及成人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三、课程性质及特点《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屮的主体部分。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着重突出理论对■实务操作的指导意义,同时注意介绍会计领域最新动态;在全面、系统讲解我国财务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同时,亦对国际上不同会计理论及方法进行前瞻性介绍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日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财务会计基本循环过秽和会计信息的生成。

四、前导和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和审计学。

五、课程大纲总学时:108第一章总论[教学重点h财务会计的内容、财务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核算制度。

[建议课时]:2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概念二、财务会计的特点三、财务会计的内容第二节财务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二、会计对补会环境的反作用第三节财务会计法规一、财务会计法规体系二、会计法三、会计核算制度第二章货币资金和结算业务[教学重点]:现金的使用范囤、货币资金收支的依据及账务处理、支付结算办法的基本规定。

[建议课时h4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h第一节货币资金一、现金二、银行存款三、其他货币资金第二节支付结算业务一、支付结算纪律及原则二、票据三、结算方式四、信用卡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教学重点h应收账款计价及核算、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的核算。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适用于财务管理、会计本科专业)课程编码:221912060学时:80 学分: 4.5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考核方式:闭卷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财务会计》课程是本科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本课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是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财务会计问题;其二为进一步学习《审计学》、《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会计的目标,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重点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计量属性和财务会计报告要素。

重点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计量属性难点会计核算的质量要求、计量属性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一、财务会计的特征二、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三)财务会计的目标(四)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第二节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原则二、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三、修订性会计原则第三节财务报表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第二章货币资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货币资金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外币及外币业务等;了解货币资金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有关规定;同时应熟练掌握货币资金各组成部分的核算方法,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与总分类核算以及其他货币资金与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等。

重点现金和银行存款核算的内容难点银行存款的转帐结算第一节现金一、现金的管理(一)现金的定义及特征会计上的现金有狭义和广义现金之分。

(完整版)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完整版)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2102课程名称:财务会计英文名称:Financial Accounting课程类型: 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总学时:80 讲课学时:64 实验(实践)学时:16学分:5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一、编写说明(一)制定大纲的依据根据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国家教育部审定的《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制定。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理解,及其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日常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会计报表。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问题。

讲授时辅以相应的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

课程结束时,学生应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能利用相关资料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该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务性均较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阐述财务会计的一般理论,又要注重财务会计基本方法的介绍,两者不能有所偏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需要。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应达到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了解《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充分认识《财务会计》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的意义和作用。

全面理解会计核算原则,并能正确运用核算原则进行会计信息加工,真正为管理经济活动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概念,掌握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计量的标准及记录的方法。

了解现行法定财务报表体系,掌握财务报告编制要求、编制程序及编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将来毕业后能胜任中型企业的会计工作。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必须在修完《基础会计》基础上进行,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掌握了会计的基本道理,有了这一基础就可以顺利进入到专业会计即《财务会计》的学习中,通过《财务会计》的学习,我们仅仅是加工出来会计信息,由此后续即可利用信息来实施决策、分析、监督等。

所以后续课程应该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专业课。

四、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讲解、课堂讨论、实务模拟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级会计实务》等。

第一章总论(1)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总括认识财务会计、了解财务会计中应遵循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主要结构、基本内容,从而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主要内容要点1、财务会计概述2、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3) 教学难点及重点1、财务会计的目标2、企业会计的特征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十三项原则的构成体系,4、每项原则的经济含义、作用及在实务中的体现。

第二章货币资金(4) 教学目的及要求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掌握结算方式,熟练掌握货币资金的总分类、明细分类及相关方面的核算。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财务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分析和解释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财务管理、税务筹划、审计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正确处理日常会计事务,具备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为从事财经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填制和审核,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成本计算方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评估内容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会计软件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将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习题和案例等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本课程设置为一个学期,共计36个学时。

其中,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各占18个学时,考试时间另行安排。

教学进度将按照课程大纲逐步推进,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八、教师职责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学生要求学生应当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努力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一)了解财务会计的内容、作用,熟悉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二)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三)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熟练处理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四)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对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及成人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三、课程性质及特点《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本课三、财务会计的内容第二节财务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二、会计对社会环境的反作用第三节财务会计法规一、财务会计法规体系二、会计法三、会计核算制度第二章货币资金和结算业务[教学重点]:现金的使用范围、货币资金收支的依据及账务处理、支付结算办法的基本规定。

[建议课时]:4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货币资金一、现金二、银行存款三、其他货币资金第二节支付结算业务一、支付结算纪律及原则二、票据三、结算方式四、信用卡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教学重点]:应收账款计价及核算、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的核算。

[建议课时]:7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确认二、应收账款的计价三、应收账款的发生及收回四、坏账损失第二节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的确认二、应收票据的计价三、应收票据一般业务的账务处理四、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五、应收票据贴现第三节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一、预付账款二、其他应收款第四章存货[教学重点]:存货的计价,原材料收、发、存的核算,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发出或领用、摊销的账务处理。

[建议课时]:11学时[授课章节及知识点]:第一节存货概述一、存货的概念和特点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和分类三、存货的计价第二节原材料一、原材料收发业务的凭证二、原材料按实际成本的计价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计价第三节包装物一、包装物的核算范围二、账户设置三、包装物收入的账务处理四、包装物领用的账务处理五、包装物出租、出借的账务处理第四节低值易耗品一、低值易耗品的特点及种类二、账户设置三、低值易耗品收入的账务处理四、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的账务处理五、低值易耗品修理的账务处理第五节委托加工物资一、拨付加工原材料二、支付加工费及税金三、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四、委托加工物资的明细分类核算第六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的清查二、存货的期末计价及账务处理第五章投资[教学重点]: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投资期末计价的核算方法。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8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8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Financial Accounting )前续课程:《会计学原理》后续课程:《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财务会计》课程是本科会计学专业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继《会计学原理》后开设的又一门课程,本课程所论及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开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行业中具有共性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手段,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了解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财务会计的特点,理解企业会计准则,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掌握现金、银行存款的核算,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应收款项的核算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核算,了解其他应收款的核算,理解预付款项的核算。

第四章存货的核算了解存货的内容和计价,理解存货的计价方法,掌握存货日常收发的核算,理解存货清查的核算。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六章固定资产的核算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修理和改扩建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清理、清查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第七章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了解商誉的核算,理解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第八章流动负债的核算理解短期借款的核算,掌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的核算,理解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的核算,掌握应交税费的核算。

第九章非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理解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与分类,理解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核算,掌握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会计课程类型:必修学时:13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8学时)学分:8适用专业:会计、财务信息管理、投资与理财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二、编写大纲指导思想本大纲的编写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坚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坚持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主,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兼顾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应注重自学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

三、课程性质《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高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四、教学目的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较为完整地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全过程各项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五、教学任务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企业会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让学生获得专业会计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系统的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业务处理的各种方法。

3.具有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会计处理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的能力。

5.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需先修完《会计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八、课时分配七、课程教学建议(1)理论教学内容坚持适用、够用的原则,将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即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即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即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Financial Accounting )
前续课程:《会计学原理》
后续课程:《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财务会计》课程是本科会计学专业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继《会计学原理》后开设的又一门课程,本课程所论及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开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行业中具有共性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手段,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
了解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财务会计的特点,理解企业会计准则,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掌握现金、银行存款的核算,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应收款项的核算
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核算,了解其他应收款的核算,理解预付款项的核算。

第四章存货的核算
了解存货的内容和计价,理解存货的计价方法,掌握存货日常收发的核算,理解存货清查的核算。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六章固定资产的核算
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修理和改扩建的
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清理、清查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第七章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了解商誉的核算,理解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第八章流动负债的核算
理解短期借款的核算,掌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的核算,理解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的核算,掌握应交税费的核算。

第九章非流动负债的核算
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理解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与分类,理解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核算,掌握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第^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
理解收入、费用的核算,掌握利润的核算。

第十二章财务报表
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与构成,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第十三章财务报表分析
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与主要方法,掌握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一、财务会计的目的
二、企业会计准则
三、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重点)
四、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重点)
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货币资金的核算
――现金的核算
――银行存款的核算(重点)
――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重点)
第三章应收款项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核算(重点)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重点)
三、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四、预付款项的核算
第四章存货的核算
一、存货的内容和计价
二、存货的计价方法(重点)
三、存货日常收发的核算(重点)
四、存货清查的核算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重点)
第六章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重点)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重点)
四、固定资产修理和改扩建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重点)
六、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七、固定资产租赁的核算
第七章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无形资产的核算(重点)
二、商誉的核算
三、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第八章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重点)
三、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
四、应交税费的核算(重点)
第九章非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长期借款的核算(重点)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重点)
三、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二、投入资本的核算(重点)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四、盈余公积的核算
五、未分配利润的核算(重点)
第^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
一、收入的核算
二、费用的核算
三、利润的核算(重点)
第十二章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重点)
三、利润表(重点)
四、现金流量表
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十三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二、偿债能力分析(重点)
三、获利能力分析(重点)
五、课程教学进程表
六、考核办法
85 : 15 )
结课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学生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比例(构成,平时成
绩由任课教师评判,综合考虑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完成习题或参加讨论课等情况。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财务会计学》第四版,戴德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本)
(二)教学参考书:
《财务会计》第一版,徐玉霞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年6 月)
《新编财务会计》第三版,李海波,刘学华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年11 月)《中级财务会
计》第一版,钱逢胜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9 月)
执笔人:汪梅
审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