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分类
湖泊与湖泊的分类

湖泊与湖泊的分类湖泊是由各种自然因素和地质作用形成的水域,具有清澈的湖水和周围的自然景色,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湖泊可以根据其形成和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湖泊分类。
首先,按照地理位置的区别,湖泊分为内陆湖和海洋型湖。
内陆湖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湖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和降水。
这类湖泊一般比较小,湖水蓄积量有限。
内陆湖的水质一般较为清澈,水温相对较低,因而适合安居乐业和观光旅游。
海洋型湖相对较大,是海洋进入大陆形成的,通常位于海岸线附近。
海洋型湖水混杂着海水和淡水,因此特点是咸淡交融。
这类湖泊一般较为广阔,湖水盐分较高,因而一些海洋生物也能够在其中生存。
其次,湖泊还可以根据其水域的特征而进行分类。
河流型湖是在河流弯曲或者河流进入低洼地区形成的湖泊。
这类湖泊通常呈弯曲状,湖水源源不断地由进入的河水补充,因而水文条件较为复杂。
洼地型湖是地表低洼地区积水所形成的湖泊,如平原和盆地地区的湖泊。
这类湖泊水源一般是地下水或者是降水,在这些区域中湖泊较为常见。
火山型湖则是由火山喷发或者破火口形成的湖泊。
这类湖泊一般呈圆形或者倒梯形,湖底较为深邃,湖水通常较为清澈。
再次,湖泊还可以根据湖水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酸性湖泊是指湖水中酸性物质浓度较高的湖泊。
这类湖泊一般位于富含酸性物质的矿产区附近,湖水呈酸性反应,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碱性湖泊指湖水中碱性物质浓度较高的湖泊。
这类湖泊一般位于碱性物质较为丰富的土壤和岩石地质区域,湖水呈碱性反应。
这些湖泊的水质对于一些碱性物种生存繁衍比较有利。
中性湖泊指湖水的PH值接近于中性的湖泊,湖水的特点比较平衡。
最后,湖泊的分类还可以根据生物分类进行。
淡水湖泊的湖水成分主要是淡水,生物种类较为丰富。
这类湖泊的水域适宜于多种生物的栖息和繁衍。
咸水湖泊的湖水成分主要是咸水,生物种类较为单一。
这类湖泊的水质对于咸水生物来说是比较适宜的环境。
综上所述,湖泊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水域特征、湖水的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分类进行分类。
小型湖泊分类标准

小型湖泊的分类标准小型湖泊的分类标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成因、泄水情况、湖水盐度等。
以下是一些分类标准和例子:成因分类:构造湖: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所贮集的湖泊。
例如云南的洱海、抚仙湖,青海的青海湖等。
火山口湖: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
例如吉林的长白山天池。
冰川湖:由冰川挖蚀和水碛作用形成的湖泊。
例如新疆的喀纳斯湖。
堰塞湖:由火山熔岩或山崩滑坡等形成的堤坝围成的湖泊。
例如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
喀斯特湖:又称岩溶湖,是由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形成的湖泊。
例如广西的七星岩溶洞内景。
河成湖:在河流的下游,由于河道拓宽、曲折和低洼地带发育形成的湖泊。
例如黄河下游的微山湖。
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四周沙丘汇集洼地形成封闭的湖泊。
例如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开来,形成在海湾内或大陆架上的湖泊。
例如杭州的西湖。
泄水情况分类:外流湖(吞吐湖):湖水与河流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例如长江流域的鄱阳湖。
内陆湖:湖水不与河流相通,最终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
例如青海的青海湖。
湖水盐度分类:淡水湖:湖水盐度小于1g/L的湖泊。
例如湖南的洞庭湖。
咸水湖:湖水盐度为1-35g/L的湖泊。
例如新疆的艾丁湖。
盐湖:湖水盐度大于35g/L的湖泊。
例如青海的茶卡盐湖。
以上是一些小型湖泊分类标准和例子,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湖泊资源。
湖泊的高考知识点

湖泊的高考知识点湖泊作为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经常会在高考中成为考察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湖泊的形成、分类、地理特征等几个方面,介绍湖泊的高考知识点。
一、湖泊的形成湖泊是由各种各样的地质、气候和地下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常见的湖泊形成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正构造湖: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形抬升或坳陷而形成的湖泊,比如我国的青海湖就是正构造湖的典型代表。
2. 异构造湖:由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变动导致断层形成,断层堵塞湖泊水流而形成的,如洞庭湖。
3. 冰碛湖:又称冰川湖,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常见于寒冷地区,如我国的额尔齐斯湖。
4. 火山湖:火山口喷发后形成的湖泊,火山湖呈现出较深的水域和陡峭的湖滨地形,如巴尔喀什湖。
二、湖泊的分类根据湖泊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方式,可以将湖泊进行分类。
常见的湖泊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湖泊的形状分类:湖泊的形状多样,可以分为圆形湖、锥形湖、线形湖等。
2. 按湖泊的来源分类:湖泊的形成来源不同,可分为河湖、冰湖、砂湖等。
3. 按湖泊的成因分类:湖泊的成因有多种,可以分为断层湖、火山湖、冰碛湖等。
4. 按湖泊的水源分类:湖泊的水源来自于地表径流、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不同途径。
三、湖泊的地理特征湖泊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地理特征:1. 湖泊水域面积大小:湖泊的大小可以从面积上来衡量,如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面积达到了3585平方千米。
2. 湖泊的咸淡特征:湖泊的水质有淡水湖和咸水湖之分,咸水湖通常受到海水入侵等因素影响,如中国的青海湖是淡水湖,而以色列的死海则是典型的咸水湖。
3. 湖泊的湖滨地形:湖泊的周围地形多样,有平原型、山地型、峡谷型等。
4. 湖泊的资源和环境:湖泊周围的资源和环境对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场,而伊甸湖则因其美丽的景色而成为旅游胜地。
四、湖泊的意义与保护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泊分类

湖泊分类
1)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所产生的凹陷形成。
其特点是: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
例如,贝加尔湖(俄罗斯是世界最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非洲)、洱海(中国云南)等。
2)火口湖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成为积水的湖盆,其特点是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
如吉林省白头山天池。
3)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之分。
前者为火山爆发熔岩流阻塞河道形成,如镜泊湖(黑龙江)、五大连池(黑龙江)等;后者为地震、山崩引起河道阻塞所致,这种湖泊往往维持时间不长,又被冲刷而恢复原来河道。
例如,岷江上的大小海子(1932年地震山崩形成的)。
4)河成湖由于河流的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了湖盆,其外形特点多是弯月形或牛轭形,故又称牛轭湖,水深一般较浅,例如,我国江汉平原上的一些湖泊。
5)风成湖由于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湖水较浅,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矿化度较高。
例如,我国内蒙古的湖泊。
6)冰成湖右古代冰川或现代冰川的刨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即冰蚀湖与冰碛湖,特点是大小、形状不一,常密集成群分布,例如,芬兰、瑞典、北美洲及我国西藏的湖泊。
(瑞士的日内瓦湖美国的五大湖)。
7)海成湖在浅海、海湾、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沿岸的沉积,使沙嘴沙洲不断发展延伸,最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成湖泊,这种湖泊又称碛湖,例如,杭州的西湖。
8)溶蚀湖由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溶蚀了可溶性岩层所致,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深较浅。
例如贵州的草海。
湖泊的定义

湖泊的定义:陆地上地势低洼,水流缓慢的储水地湖泊的分类:1.内流湖:青海湖、青藏高原湖区(咸水湖)2.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淡水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地一大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湖泊众多,你知道我国湖泊的分布特征吗?湖泊从图中可发现,内外流湖区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基本一致,青藏高原湖泊区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且由于地势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东部平原湖区处于季风区,为外流湖。
西北地区由于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湖泊稀少。
1. 青海湖每年4—6月有候鸟迁徙至此,而鄱阳湖是在冬季才会有大量候鸟到该地过冬。
2有水流出去的湖均为外流湖,没有水流出去的湖均为内流湖。
3季风区内的湖泊以降水补给为主,西北地区的时令湖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湖泊成因分类思考:我国各地区湖泊气候成因湖泊的生态作用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名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用水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很多用水都是地下水,而湿地可以为地下含水层补充水源。
3.削峰补枯:在多雨季节,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过多的水量就会流进湖泊,达到削峰的目的;在枯水季,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谁补给河流水,也就是补枯。
4.调节小气候:湖泊可使局部地区通过增加水分蒸发,从而增加降水量;也可降低局部地区的昼夜温差。
5.生物的栖息地:湖泊为鸟类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湖泊等湿地被破坏将会严重危害生物的多样性。
6.航运:有些湖泊的广大水域为航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此。
7.旅游观光:湿地蕴含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场所。
湖泊的污染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缺水状况十分突出的国家,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我们要做到:(1)必须懂得如何科学用水;(2)从每个家庭做起,建设节水型家庭;(3)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管理水资源、水环境。
湖泊

四、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1.咸水湖 (1)自然原因: ①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全球变暖,加剧蒸发。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的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②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第26页
(3)措施: ①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 关系。 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 资源。
(7)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 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 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 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中国 湖北省境内的荆江两岸,牛轭湖众多。
第5页
(8)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 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 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第18页
第19页
1.进一步明确湖泊的生态效益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通过例题明确湖泊的开发利用方向及人类活动对湖泊产 生的影响。
第20页
第21页
一、湖泊的效益 1.生态效益 (1)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同时,湿地 还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 改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 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此外,湿 地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第14页
归纳总结
湖泊的 形成过程
湖盆的形成 过程
积水的过程
地壳运动
内 力 岩浆活动
地
质
流水
作 用
风
外 力 冰川
湖泊 百科

湖泊:húpō(Lake)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
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潟湖、人工湖等。
按湖水盐度高低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
【定义】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
露天采矿场凹地积水和拦河筑坝形成的水库也属湖泊之列﹐称人工湖。
湖泊因其换流异常缓慢而不同于河流﹐又因与大洋不发生直接联系而不同于海。
在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湖泊不断演变。
湖泊称呼不一﹐多用方言称谓。
中国习惯用的陂﹑泽﹑池﹑海﹑泡﹑荡﹑淀﹑泊﹑错和诺尔等都是湖泊之别称。
内陆盆地中缓慢流动或不流动的水体。
严格区分湖泊、池塘、沼泽、河流以及其他非海洋水体的定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然而,一般可以认为,河流运动比较快;沼泽内生长著大量的草、树或灌木;池塘比湖泊小。
按照地质学定义,湖泊是暂时性水体。
在全球水文循环过程中,淡水湖作用极小,其水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009%,尚不足陆地上淡水总量的0.0075%。
然而,淡水湖98%以上的水量是可供利用的。
全球湖泊淡水总量为125,000立方公里(30,000立方哩),大约4/5的淡水储存在40个大湖中。
尽管湖泊遍布全世界,但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大陆的湖泊水量就占世界湖水总量的70%,而其余的大陆湖泊较少。
研究湖泊的科学是湖沼学,湖沼学家常根据湖盆形成过程来对湖泊和湖盆进行分类。
特别大的湖盆是由构造作用即地壳运动形成的,晚中新世广阔而和缓的地壳运动导致横跨南亚和东南欧广大内陆海的分离,现在残存的内陆水体有里海、咸海以及为数众多的小湖泊。
构造上升可使陆地上天然水系受阻而形成湖盆,南澳大利亚的大盆地、中非的某些湖泊以及美国北部的山普伦湖都是这种作用的产物。
此外,断层也对湖盆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深的两个湖泊贝加尔湖和坦干伊喀湖的湖盆就是由地堑的复合体形成的。
湖泊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

湖泊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湖泊是大自然中美丽而神秘的存在,它们形态各异,特点多样。
根据不同的标准,湖泊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按成因分类1、构造湖构造湖是由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凹陷积水而成。
这类湖泊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深的水深,形状较为规则。
比如我国的青海湖,就是典型的构造湖。
它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
由于其形成过程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所以湖岸陡峭,湖水较深,周边的地质结构也相对复杂。
2、火山口湖火山口湖是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
这种湖泊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不大但水深较深。
长白山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口湖,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的顶部。
火山口湖的水质清澈,四周多为陡峭的火山壁,景色壮观。
3、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例如,2008 年汶川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
堰塞湖的形成较为突然,其稳定性往往受到堰塞体的结构和材料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
但在一定时期内,它们也为周边生态系统提供了水资源。
4、冰川湖冰川湖是由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
在高山或高纬度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洼地,冰川融化后积水成湖。
新疆的喀纳斯湖就属于冰川湖,它周围的山峰常年被冰雪覆盖,湖水呈现出迷人的蓝色。
冰川湖的水温通常较低,生态系统也相对独特。
5、岩溶湖岩溶湖又称喀斯特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
我国的贵州草海就是岩溶湖,这里的湖水与地下暗河相通,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6、河成湖河成湖是由于河流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原因,使原河道变成了湖泊。
这类湖泊一般与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湖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流。
比如我国的洪湖,它是由于长江河道的变迁而形成的。
河成湖的形状通常较为不规则,湖水的深度和水质也会受到河流的影响。
二、按湖水盐度分类1、淡水湖淡水湖是指湖水含盐度低于1‰的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潟”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是卤咸地之意,由于较常见于日语,不少人以为是和制汉字(Sinico-Japanese),其实不然。
由于很多人不懂得“潟”这个字,所以经常都把它写错成为了“泻湖”。
1、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
2、保护海岸的功能:由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3、是天然的养殖场:潟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
4、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
著名的潟湖:七股潟湖、戈佐内海、科勒潟湖
按湖水所含盐度分为六类:
湖水含盐量是衡量湖泊类型的重要标志,通常把含盐量或矿化度达到或超过50g/L的湖水,称为卤水或者盐水,有的也叫矿化水。
卤水的含盐量,已经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甚至出现了自析盐类矿物的结晶或者直接形成了盐类矿物的沉积。
所以,把湖水含盐量50g/L作为划分盐湖或卤水湖的下限标准①。
依据湖水含盐量或矿化度的多少,将湖泊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种类型湖泊的划分原则如下:
淡水湖:湖水矿化度小于或等于1g/L;
微(半)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大于1g/L,小于35g/L;
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大于或等于1g/L,小于50g/1;
盐湖或卤水湖:湖水矿化度等于或大于5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