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风化作用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最全)

土壤肥料学(最全)

土壤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2、土壤的基本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固相)、土壤水分(土壤液相)、和土壤空气(土壤气相)三相五种物质组成的多相多孔分散体系。

3、土壤肥力:指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自然肥力: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人工肥力:自然土壤的基础上,通过耕种、熟化过程发展起来。

4、土壤生产力:土壤生长植物并提供产品的能力,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

5、成土因素: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土粒1、矿物: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土壤矿物按矿物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按矿物的结晶状态,可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

2、岩石:岩石是指由一种(单质岩)或数种(复成岩)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岩石的类型: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具有成层性,常有化石);变质岩(定向排列性)。

4、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所以大都属于热力学风化。

物理风化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但为化学风化创造了条件。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特点:不仅使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更重要的是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风化一般包括:溶解作用(溶解于水);水化作用(矿物化合为含水矿物,增大体积,降低硬度);水解作用(水解离出氢离子与矿物中的碱金属置换,水的解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氧化作用(产生各种酸)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崩解和分解。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岩体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

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内力地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5.风化作用

5.风化作用

球状风化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2.2气候因素对风化的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高低、降水量多少和降水 量季节分配及由此决定的生物繁盛程度。 潮湿炎热气候区——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作用 强,矿物和岩石被强烈分解,风化产物厚。 干旱寒冻气候区——降水少,植被较少,化学 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较弱,主要以物理风化作 用为主,岩石风化产物是带棱角的碎屑为特征。
CaAl2Si2O8·2NaAlSi2O8+4CO2+(3+n)H2O→ 斜长石 Ca(HCO3)2+2NaHCO3+Al2Si4O10(OH)2·nH2O+2SiO2 粘土矿物
1.2.2 化学风化作用
(4)氧化:为大气和水中的游离氧与矿物化 合成氧化物的过程。
例如:黄铁矿(FeS2)→褐铁矿(Fe2O3·11H2O)
1.2.1 物理风化作用
(5)层裂或卸载作用 深部的岩石处于上覆岩石的强大压力之下,一 旦因上覆岩石剥去,压力解除,岩石随之而产 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形成平行于地面的层状 裂隙。
层裂 ——广西桂林猫儿山
球状风化
阳春花岗岩石蛋
融冻风化
1.2.1 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残积物:在缓坡地带,风 化物原地残留成为残积物。 坠积物:风化的岩块因重 力下滑,坠落在坡麓形成 坠积物。形成下部宽、上 部尖的倒石堆。 氧化铁、锰等有色成分随 水渗入会出现红色或黑的 的风化晕。 右图为褐铁矿晕圈。
生物风化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基岩风化的强弱或快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岩 石自身的性质和基岩所处的气候环境。 2.1 岩石性质对风化的影响 岩石的矿物性质——矿物品种多的、颜色深和杂色的、颗粒大 和大小差异大的岩石较易风化。 岩石成分——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它所含矿物的成分和数 量有密切关系。 主要造岩矿物中抵抗风化能力由小到大的次序是:橄榄石、钙 长石、辉石、角闪石、钠长石、黑云母、钾长石、白云母、粘 土矿物、石英、铝和铁的氧化物。方解石也属于易风化矿物。 含Fe、Mg的超基性岩、基性岩比富含石英的酸性岩浆岩容易风 化。 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中矿物和碎屑物颗粒的粗细、分选程 度及交结程度等结构特征决定着岩石的致密程度和坚硬程度。 疏松多孔或粗粒多孔的岩石比细粒致密而坚硬的岩石易于风化。 另外,节理发育的岩石易于风化,有时可形成球状风化。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2011-3-5
24
地形
地形条件包括:地势高度、地势起伏、山 坡方向 • 地势高度影响局部气候的变化 • 地势起伏影响地下水位变化、植被发育及 风化产物的保存 • 山坡方向影响日照长短、植被状况等
2011-3-5
25
岩石特征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 因素。不同的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同,其化学 活动性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原子价、离子半 径、离子亲和力、化合能力和极化能力等方面), 容易被氧化、溶解的岩石出露区,总是化学风化 作用较为强烈的地段。同一岩石中由于不同矿物 成分的差异,也会造成风化作用的差异。
2011-3-5
14
生物的风化作用
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 植物的根系和掘地动 物对岩石也会产生机械风化作用。随着树 木的生长,其根系越来越大,同时对岩石 的裂隙壁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力,就像楔子 一样将岩石沿裂隙劈开,造成机械风化。 各种掘地动物,如啮齿类动物、蠕虫动物 等,也会产生机械作用。
2011-3-5
一、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 地面流水是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它 地面流水 们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处向低处流 动。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 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
• 面流的洗刷作用 • 洪流的地质作用及泥石流 • 河流的地质作用
2011-3-5 34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 流 在 纵 向 的 特 征
2011-3-5
30
大气降水的酸度过高,可能 会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毁 坏森林、干扰农作物的光合 作用,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 坏。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八日, 重庆市下了一场酸雨,使郊 区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黄, 几天后局部枯死。
2011-3-5 31
酸雨还能腐蚀金属结构、破坏建筑物、 加速风化作用的进程。酸雨可使土壤、 湖泊、河流酸化,导致水生生物的结 构发生变化,破坏生态平衡。一些发 达国家在发展中曾经造成湖泊的严重 酸化,导致鱼类死亡。我国酸雨主要 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酸雨的破坏逐年加重,区域也在逐渐 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 计,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20亿元 以上。

物理风化作用有哪些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有哪些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有哪些类型
物理风化是地表岩石受到自然界力的作用而产生破碎和风
化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各种物理风化作用常常同时发生,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地壳的变动和地表地貌的变化。

物理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特点有很多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

1. 膨胀作用
膨胀作用是指由于物质吸水膨胀或遭受升温膨胀而引起的
岩石内部形变和变形,导致岩石的破碎和风化。

常见的膨胀作用包括冻融作用、潮湿膨胀作用等。

2. 生物破碎作用
生物破碎作用是指生物的生长、运动和代谢活动对岩石造
成的破坏作用。

例如,植物的根系生长可以使岩石受到挤压和撕拉,加速岩石的风化。

动物的穿孔和穴居行为也可以导致岩石破碎。

3. 温度变化作用
温度变化作用是指由于岩石受到日夜温差的变化,导致岩
石内部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应力,最终导致岩石的破碎和风化。

温度变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风化形式。

4. 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是指风力对岩石表面的冲击和侵蚀作用,使岩石
表面逐渐磨损和破碎的过程。

强风能够携带颗粒冲击岩石表面,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5. 洪水冲刷作用
洪水冲刷作用是指洪水带来的巨大水流对地表岩石的冲击
和侵蚀作用。

洪水流速快、冲击力大,能够将岩石表面的颗粒冲刷掉,加速岩石的破碎和风化。

物理风化是地表岩石在自然界力的作用下逐渐破碎和风化
的过程,膨胀作用、生物破碎作用、温度变化作用、风蚀作用、洪水冲刷作用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类型。

这些物理风化作用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地表地貌的形成和地壳的变动。

第五章 风化作用(weathering)

第五章 风化作用(weathering)

Exercise 4
Chemical weathering is the a. destructive processes that change the physical character of rock at or near the Earth's surface b. process that breaks rock into smaller pieces with little or no chemical change c. picking up or physical removal of rock particles. d. decomposition of rock from exposure to water, life forms and atmospheric gases, forming new chemical compounds and new minerals.
4K(AlSi3O8) + 6H2O Al4(Si4O10)(OH)8 + 8SiO2 + 4KOH
(钾长石)
(高岭石)
(4)碳酸化作用 溶解于水中的碳酸与矿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易溶 的碳酸盐而使矿物分解。 例如:
4K(AlSi3O8) + 4H2O+2CO2 Al4(Si4O10)(OH)8 + 8SiO2 + 2KCO3
Exercise 11
A statue made of rock will undergo the most extreme chemical weathering in a. a region with a cold, dry climate such as Antartica b. a region with a hot, dry climate such as the Arizona desert. c. a region with a cold, wet climate such as southern Alaska. d. a region with a hot, wet climate such as the tropics.

第五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第五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原地以化学变 化的方式使岩石破碎的过程。 特点:不仅发生岩石破碎,而且岩石的物 质成分也将发生变化。 可分为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和碳 酸化作用等次级方式。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与风化作用的类型 2. 风化作用的类型 (2)化学风化
纪念碑被酸雨化学风化前后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与风化作用的类型 2. 风化作用的类型 (2)化学风化
五、海洋(及湖泊)的剥蚀作用
海蚀作用: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和 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物质 的破坏过程。 根据作用方式,海蚀作用可分为机械海蚀作 用、化学海蚀作用和生物海蚀作用。
五、海洋(及湖泊)的剥蚀作用
机械海蚀作用:由海水运动的动能引起的对海岸 和海底物质的破坏过程,按破坏方式可再分为 冲蚀和磨蚀。 化学海蚀作用: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过程。 生物海蚀作用:生物对海岸和海底物质的破坏过 程。
水力活动:流 水使基岩碎片 松动并且移动 碎屑和砾石
磨蚀作用:松 动的颗粒磨蚀 河床,有时形 成孔洞
河流的下蚀作用
三、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 2.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 ① 河流的下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注入水体的水面,它控 制着河流下蚀作用的深度。
河水面将向湖面(局 部基准面)趋近
局部侵蚀 基准面
温差风化 左图:由于温差风化引起的层状脱落;
右图:球状风化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与风化作用的类型 2. 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② 冰劈作用: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而岩 石裂解的过程。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岩石被冰劈作用破坏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与风化作用的类型 2. 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冰川擦痕——磨蚀 作用的产物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3.4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新鲜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透明杯、小木棍、水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

观察时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呢?S1:放大镜、显微镜S2:手摸一摸T:是呀!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察工具,就是眼睛,鼻子……S:耳朵,手等(板书)方法:看、摸、闻等工具:放大镜、牙签、T:放大镜是在我们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我们先用肉眼观察,可以借助牙签划拨,等肉眼看不清楚时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T: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和镊子,认真观察。

也将观察的记录在记录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Soil(土壤)
(1)成土作用 (2)土壤剖面结构
Soil: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of sediment and the preexisting solid rock,or bedrock,underlying it produce regolith(“rock blanket”), the fragmented material covering much of the Earth’ land surface.Geologists refer to the upper few meters of regolith,which contains both mineral and organic material ,as soil.
2.Eluvium(残积物--el)
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称残积物。
el特点:结构疏松,分选性差,磨圆度也差,不 具层理,与基岩呈过渡关系。
3.Weathering Crust(风化壳)
(1)风化壳:风化产物成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 覆盖在基岩上,称为风化壳。 .
The weathering crust is located between lithosphere and biosphere.It belongs to the two circles of layers. The weathering crust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among atmosphere, bi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It is contolled by the types of rocks and bio-climate zones. The weathering crust i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the soil circle.
Ⅰ-
风 化 壳 剖 面
半 土 风 壤 化 岩 石 残 积 物 基 岩 Ⅳ-
Ⅲ-
Ⅱ-
(2)风化阶段
1 )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顺序 2 )风化作用的阶段 ①物理风化为主阶段 ②化学风化为主早期阶段
③化学风化为主中期阶段
④化学风化为主晚期阶段
(3)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
:包括温度、降雨量、湿度
②地形:包括大的地貌格局和微地形条件 ③矿物成分: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矿物晶格 ④时间:时间长短影响风化壳厚度
草原、 半荒漠带
温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润带
化学风化为主
蒙脱石
化学风化加强
高岭石
湿热的亚热 带、热带
化学风化彻底
铁、铝 氧化物
(4)元素的地质循环
元素的地质循环:风化过程中元素一方面迁 移流失,另一方面在某些条件下,会停留积 累。在风化壳发展演变中,各种元素不断由 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转移到别处,并不 断变换下去地循环过程,叫元素的地质循环 。
the profile of weathering crust: I、soil II、eluvium III、half-weathering layer IV、bed rock
自上而下把残积形风化壳剖面分为四层:
I、土壤(soil):分为A、B两层,A层含腐殖质多, B层则少; II、残积层(eluvium):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 已风化; III、半风化层(half-weathering layer):岩石结 构、构造大致保存,但部分已风化 IV、未风化层(基岩)(bed rock):岩石完整, 未风化。
化学风化(化学成分改变)
生物风化(机械破碎、化
学成分改变)
残积物(碎屑物质、难溶物质) 产物
风化壳
土壤(三种风化作用为主形成的综
合体)
The Key Terms:
weathering (风化作用)
physical(mechanical) weathering
chemical weathering frost wedging(冰劈作用) mechanical exfoliation(层裂或层层剥落) spheroidal weathering(球形风化) differential weathering(差异风化) differenti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差异胀缩)
regolith(疏松母质层) soil(土壤)
soil profile(土壤剖面)
soil horizon(土层,土壤发生层) parent(mother) material(母质)
土 壤 剖 面 结 构
花 岗 岩 风 化 物 发 育 的 土 壤
四 川 人 寿 的 紫 色 土
Section 4
Relation between Rocks and Weathering Results with Agriculture Resources
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是农业地质背 景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但直接影响着成土 作用,还制约着作物品质优势的发挥、耕 作制度的选择、土壤侵蚀强弱及农业生态 系统的平衡。
例1:江西南丰蜜桔生长与土壤地质条件的
关系
例2:河北沧州优质金丝小枣的品质也与地
学背景相关。
例3:云南烤烟的品质更是与土壤地质背景
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4:安徽省地貌及成土母质与茶叶生产布局 例5:药用植物的生长也受母岩、 土壤的影响。
例6:北京妙峰山金顶玫瑰
这里的玫瑰主茎高,不仅色彩艳丽, 一般为红色、粉色,也有白色、黄色,香 气袭人,而且含有较高的芳香油,气味醇 香,品质上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北京妙峰山玫瑰生长的母岩之一—
安山质火山砾岩
北京妙峰山玫瑰园
北京妙峰山玫瑰
北京妙峰山玫瑰
岩石类型及其特性的地质背景是通过土壤 这一重要的生态桥而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从本 质上说,地质背景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最终表现 为地球化学元素的影响,即某些地球化学元素 在母岩→土壤→植株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运 移和作用。
此外,活的有机体生物作用也有影响
问题:
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影 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何不同?
主要风化壳类型与气候的关系
主要风化壳 类型 碎屑风化壳 水云母 风化壳 气候条件 风化阶段 粘土矿物
寒带 寒带 或寒温带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为主 化学风化微弱
无 水云母
蒙脱石 风化壳
高岭石 风化壳 铝土矿 风化壳
1*易于搬运的K、Na、Ca、Mg等元素的碳酸盐、 硫酸盐、氯化物以及少量Mn、P的氧化物,它们常 以真溶液形式被带走,是化学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2*容易淋失的SiO2,以胶体溶液形式随水搬运; (3)难溶物质 岩石中相对不活泼的Fe、Al、Si等 元素残留在原地,形成褐铁矿、铝土矿、粘土矿物 等。
岩石-土壤-植物
第五章要点:
1.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2.掌握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以及花 岗岩、玄武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石 英岩的风化特点、风化产物特点和岩石地 貌特征。 3.掌握残积物、风化壳、元素的地质循环 的概念及其特点,以及残积型风化壳的剖 面特征、风化壳的类型
物理风化(机械破碎) 风化作用
Section 3 The Weathering Results
1.Types of Weathering Results 2.Eluvium(残积物) 3.Weathering Crust(风化壳)
4. Soil(土壤)
1.Types of Weathering Results
(1)碎屑物质 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主要为 物理风化的产物。 (2)溶解物质 这类物质是化学风化和生物化学风 化的产物,包括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