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4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四章(完整)

2015/11/16
思考:
贵族辅政制的辅政机制及特 点是什么?
2015/11/16
早期的国家社会组织内部与社会 组织之间的血缘纽带并没有切断,支 撑君主专制的社会支柱是宗亲贵族, 社会组织结构则表现为亲贵合一,只 有宗亲贵族才能参加国家管理,所以 贵族辅政成为早期国家必然的辅政体 制。
2015/11/16
的宰相可以设立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 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宰 相府的人员基本上由宰相任免,皇帝对宰 相的用人权很少干预。
2015/11/16
思考
宰相开府辅政是如何形成与消亡的?
2015/11/16
★三权分立独相制的初步形成
秦创立宰相制度,按其官制规定,丞相、
太尉和御史大夫为宰相,实际上太尉仅作 为武将最高荣誉职务,而且不常设,因此, 承担宰相职权的是丞相、御史大夫。但是 尚未形成系统的官署,即在丞相之下办事 的人还未有列入国家编制的官吏。
职和称呼及官员的数量不断变化,期间的 演变及发展错综复杂。因此,不同的教材 对历史上宰相的形式有不同的概括。
2015/11/16
※ 学者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
三权分立的独相制、权力制衡的群相制、
便于集权的兼相制——张创新:《中国政 治制度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
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参议辅政制、宰相 奉命拟旨辅政制(韦庆远、柏桦)
★楚国令尹执政制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具
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官
制独树一臶。
2015/11/16
楚国设臵“令尹”,作为楚国宰辅的名称,
历春秋至战国,一直没有改变,并且宰辅 “令尹”之名,为楚国所独有。这是与中 原诸国宰辅制度不同的特点之一。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596人教PPT课件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 一个悲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 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 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材料二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 宰辅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 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宰相的职责。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个阶段依次是什么?你 认为宰相制度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演变的内在推动力是 什么?
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
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
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
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 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 地区( )
年代 1620
城镇人口 (万人) 300
农村人口 (万人) 1700
1850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
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 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 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 开始原的因连:续东五西个方世交纪流对加中深国(的欧崇洲拜人与的美认化识渐趋行于渐全远面了,。改这一 认识变在了1对9世东纪方达认到识顶的峰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 一个悲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 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 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材料二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 宰辅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 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宰相的职责。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个阶段依次是什么?你 认为宰相制度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演变的内在推动力是 什么?
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
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
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
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 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 地区( )
年代 1620
城镇人口 (万人) 300
农村人口 (万人) 1700
1850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
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 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 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 开始原的因连:续东五西个方世交纪流对加中深国(的欧崇洲拜人与的美认化识渐趋行于渐全远面了,。改这一 认识变在了1对9世东纪方达认到识顶的峰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672人教PPT课件

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
B 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2、(201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
B 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3、(201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
D 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三、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顶峰
军 机 处 皇权到达顶峰
课前练习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 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C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考察点: 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思 考: 明清时期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成祖 开始参决机务
地位逐渐上升
正式确立
宣宗 获得票拟权
神宗
票拟 和 批红 票拟 指对呈送皇帝的奏章,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 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批红 皇帝用红字对内阁的票拟做批示,称为“披红”, 亦称“朱批”。
明朝内阁的发展历程
时期
职权
特点
演变
太祖 仅备顾问 品秩低、不参与决断机务 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560人教PPT课件

内阁首辅 非法定,内侍机构 侍从咨询为主, 无决策权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能制约皇权
考点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自主阅读基础讲义,解决以下问题:
课• 参本P看18课:本军P机18大内臣容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 1受、笔军录机,处军是国在大什事么均由样皇的帝背一景人下裁设决立。的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 帝行• 2的。、意这军旨样机拟,处写军由成机谁文处设,的立经设皇置?帝,设审不立批仅的后提直,高接传了目达行的给政、中效根央率本各,目部能的和快分地速别方处是官理员各什执种么? 文• 3书、,军而机且大全臣国如的何军产政大生权?完其全职集能中是到什皇么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中• 4央、集军权机进处一的步特得点到有巩固哪。些? • 5、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被论思顾
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
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问题:依据材料说明明朝内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实质问题。(2分) 特点:内阁大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职权。
(内阁是为皇帝服务的内侍机构)
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原因:军机处设置后,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制度机制被严重破坏,决策随意性大大增加。
小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及认识
演变: 秦朝:三公九卿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明朝被废除。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认识: 1、分权是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 2、由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决策权 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506人教PPT课件

明清时期的文化
1.思想的发展 (1)王阳明的心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致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
主张:①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对空谈仁义道德。 ③倡导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特点: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背景:经济、政治、思想 主张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③主张农工商皆本 ①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主张经世致用 ③提出“众治”的主张,反对“独治” 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建 立起较为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②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
走进明清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这一时期国力依然 强盛,大一统天下,多民族国家。传统的延续,使明 清帝国占尽风光的同时也开始在铸就历史的惰性,陶 醉于华夏文明优越的光环之中不知天下已变而渐渐落 伍,一如火红的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概括明 清时期的历史特征,
①.夕阳无限好--------“繁荣”; ②.只是近黄昏-------“落后”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变化: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趋势:体现了 平化民
化 世俗
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当堂训练
明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下列对这一制 度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 ②相权进一步 得到强化 ③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因此结束 ④皇帝专制得到极大强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白金汉宫
唐宁街10号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557人教PPT课件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的内阁六部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3.雍正帝设军机处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 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从军机处和以往的内阁的职能出发,内阁是具有 自主处理事务(票拟)的权力;而军机处完全是秉 承皇帝意志的机构。
2、从人员品级,内阁成员是高级官吏才能充任的; 军机处成员完全是皇帝简拔的。
中 央 集
特点 集权制度 不断发展
中央严格控制 地方
权
制 度
积极方面
影响
消极方面
2007.11
明太祖 朱元璋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 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 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3、从性质来看,内阁是政府姬机构的正常组成部 分;军机处是类似于皇帝私人秘书处的性质
4、从办公地点来看,军机处的办公地点比内阁更加 接近皇帝的办公地点,说明了皇帝控制力的加强。
从以上几点看,皇帝对权力的专制愈加强烈,所以 军机处的设立为什么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 展到顶峰。
问题探究: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的
后期(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影 响?
①皇帝个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 ②思想专制,严重妨碍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官场黑暗;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早期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早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专
过程 秦
汉至元
人民版高一历史 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共33张PPT)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小结
本专题要突出五个重点: 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统一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及郡 县制; 三是两汉的内外朝制,刺史制和察举制;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五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明清君主专制(朝内 阁制和清朝军机处)日益强化,清朝达到顶峰。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 而变得更加凶暴。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 恐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内阁制度的形成■
皇帝也有辣么多的烦恼?
中国的古代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明朝从建立起,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 璋采取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朱元璋热衷于针对士大夫的刑罚,叫“廷杖”就是打屁 股。有两特点:一是朝堂之上当众打;二是脱下裤子打。
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 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 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清朝康熙帝
清朝雍正帝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指导意见: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 机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
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 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92021/8/92021/8/9Aug-219-Aug-21
《中国政治制度》课件

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 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 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 住地范围内管理公共事务 和公益事业的群众自治制 度。
PART 02
中国政党制度ຫໍສະໝຸດ 中国政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政党的起源
中国政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立宪运动,当时一些具 有现代意识的士人开始组织政治团体,倡导立宪改革。
现代政党的形成
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
律。
监督权
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 督,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进行 检查和监督。
重大事项决定权
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如 国家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等。
人事任免权
选举、决定和任免国家机关领 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输标02入题
01
政治制度的核心:国家政权。
03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政 治制度各不相同。
04
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自夏朝开始,历经商、西周、春 秋、战国、秦朝等时期,形成了 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PART 03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
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建设,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 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自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