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9课《窦娥冤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专题二《窦娥冤(节选)》

四、字词理解
28.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qiān):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 葫芦提, 当时的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愆,罪过。
29.干家缘:操劳家务。家缘,家务。 30.烈:烧。 31.荐:祭奠。 32.不明不暗:糊里糊涂。 33.白练:白色熟绢。 34.旗枪:旗杆头。 35.者: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祈使。 36.打甚么不紧:有什么要紧。 37.站:这里指让窦娥站着。 38.罚:这里是“发”的意思。 39.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也显不出天理昭彰。湛湛,清明澄澈。 40.红尘洒:洒在土地上。红尘,土地。 41.苌弘化碧 :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相传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
碧,青绿色的美玉。
四、字词理解
42.望帝啼鹃:望帝是古代传说中蜀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 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43.天道:天气。 44.暄:炎热。 45.飞霜六月因邹衍 : 邹衍是战国时燕国的臣子。相传他遭谗言被囚禁,入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
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 46.六出冰花:指雪花。雪的结晶体一般有六瓣,所以说“六出”。 47.素车白马:指送葬的车马。 48.断送出:发送往。断送,发送,指殡葬。 49.楚州:州名,治所在山阳(今江苏淮安)。 50.亢旱:大旱。亢,极。 51.东海曾经孝妇冤 : 此事见于《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等,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精编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b075d76294dd88d0d26ba5.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1)一、合欢树 (1)二、善良 (3)三、人生的境界 (7)第二单元 (13)五、科学是美丽的 (13)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14)七、飞向太空的航程 (17)第三单元 (19)九、边城 (19)十、林黛玉进贾府 (25)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3)第四单元 (36)十三、荷塘月色 (36)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 (41)十五、画里阴晴 (45)第五单元 (50)十七、现代诗二首 (50)我爱这土地 (50)雨巷 (53)十八、雷雨 (57)十九、窦娥冤 (60)第六单元 (64)二十一、唐诗二首 (64)二十二、宋词二首 (70)念奴娇赤壁怀古 (70)雨霖铃 (74)二十三、师说 (79)第一单元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中职语文同步练习:11.《窦娥冤》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十一窦娥冤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tuó)哥哥行.(háng)错勘.(kān)B.罪愆.(qiān)蹇.(jiǎn)不了前合后偃.(yǎn)C.湛.湛(shèn)一陌.(mò)儿衔.(xián)冤D.苌.(zhāng)弘暑气暄.(xuān)杳.(yǎo)无音信答案:B解析:A项,盗跖[dào zhí]:①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
名跖,一作跖,"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
②盗贼或盗魁的代称。
C项,湛湛[zhàn zhàn]:①露水浓重的样子。
②水深的样子。
③厚重的样子。
D项,苌弘[cháng hóng]:亦作苌宏,字叔,古蜀地资州人。
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着.做公的把住巷口(叫、吩咐)②鼓.三通,锣三下科(打鼓;敲锣)③刽子磨.旗(磨着、擦着、搓着)④行动..些(走得快)B.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甚、深)②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③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判断)④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拘束)C.①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那边、这边)②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元曲中常用于句尾,类似“也”)③瀽.半碗儿与我吃(泼、倒)④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糊里糊涂)D.①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②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吃刀、挨刀)③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里糊涂)④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们)答案:A解析:磨旗:摇旗。
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知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元杂剧有主唱之分:由女主角主唱的戏叫“旦本戏”,由男主角主唱的戏叫“末本戏”。
一出戏都是由一个主角唱,其他角色只能陪唱。
B.元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完整艺术形式,剧本的主要部分是曲词和宾白;“科”则是舞台动作、表情和效果的总称。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基础知识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诗二首黄河落日李瑛本诗选自《》。
一、给加点字注音:漩.涡()浊.波()倔强..()陡峭.()蒿.艾.()绛.红()旌.旗()鼙.鼓()沟壑.()跋.涉()爝.火()峥嵘..()裸露.()长戈.()雄浑.()余烬.()二、解释词语:蒿艾:绛红:旌旗:鼙鼓:沟壑:惊心动魄:跋涉:爝火:长戈:雄浑:余烬:三、作者简介:李瑛(1926—2019),河北省唐山市人,代诗人。
雨巷戴望舒一、给加点字注音:彷徨..()惆怅..()..()寂寥.()彳亍凄婉.()迷茫.()颓圮.()篱墙.()二、解释词语:彷徨:寂寥:彳亍:惆怅:颓圮:三、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20世纪30年代“”代表诗人。
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等。
十雷雨(节选)曹禺本文是一篇,是曹禺先生的作,也是他的作之一。
全剧激烈,扣人心弦,简练含蓄,各具特色,极为丰富。
一、给加点字注音:郁.热()烦躁.()汗涔.涔()惊愕..()伺.候()袖襟.()窟窿..()半晌.()怨愤.()弥.补()暂.且()谛.听()二、解释词语:汗涔涔:半晌:谛听:三、作者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原籍湖北省潜江市,生于天津市,现代家。
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四幕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本课文为《雷雨》第幕的节选。
十一窦娥冤关汉卿《窦娥冤》,全名《》,是我国代著名家关汉卿的作之一,写的是青年妇女的冤案。
课文选的是剧本的第折,主要描写窦娥的经过,也是全剧的。
一、给加点字注音:埋.怨()盗跖.()前合后偃.()亲眷.()嗟.怨()瀽.()杳.无音信()罪愆.()尸骸.()湛.湛()负屈衔.冤()苌.弘()邹衍.()亢.旱()甘霖.()二、解释词语:外:净:科:正旦:前合后偃:卜儿:罪愆:湛湛: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亢旱:甘霖:三、作者简介:关汉卿,号,金末元初大都人,代作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汇总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字音字形召开(zhào)勉强(qiǎng)妥协(tuǒxié)复辟(bì)警惕(tì)侮辱(wǔrǔ)2、成语解释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灭。
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第二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字音字形劫难:jiénàn颠覆:diān fù挑衅:tiǎo xìn恢宏:huīhóng赓续:gēng xù颠diān:跌博弈:bóyì2、成语解释意气风发:意气,意志与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源远流长:水源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开天辟地: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
守正创新:恪守正道,敢于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方向。
彪炳史册:彪炳biāo bǐng:文采焕发;照耀。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以史为鉴:鉴jiàn:镜子。
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
休戚与共:休:欢乐,喜悦。
戚:忧愁,祸患。
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
形容同甘共苦。
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指使人。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千锤百炼:锤:锤打;炼:冶炼。
比喻对诗文等反复琢磨、加工。
也比喻经历了很多磨炼和考验。
矢志不渝:矢:发誓。
渝:改变。
立下誓言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形容意志坚定。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水。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
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风雨如晦:晦:黑夜。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一样。
常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2. 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3.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 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3. 纸质教材,提供学习资料4. 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果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3. 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3.2 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2. 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3. 课后交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需求第四章:教学安排与进度4.1 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时2. 课堂时间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高效进行4.2 教学进度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2. 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1. 教材: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3. 网络资源:收集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5.2 辅助材料1.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2. 练习题库:制定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学习工具:提供相关的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方便学生查阅第六章:第一单元教学内容6.1 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了两个的一组是()A.强聒.不舍(guō)兀.立(wù)誊.写(tén)惬.意(qiè)B.不能容赦.(shà)岑.寂(cén)戕.害(qiāng)不谙.(ān)C.蜩.翼之知(chòu)舆.论(yú)谛.听(tí)教诲.(huǐ)D.心无旁骛.(wù)亵渎.(dóu)痀.偻(gōu)雾霭.(ǎ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目不暇接缺憾罅隙孵化 B.前呼后拥掐丝贮藏辐员C.雷立风行涂墁车辙驱谴 D.怒不可遏暄嚣蒂部搀和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夏去秋来,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C.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D.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4.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王蒙——现代著名作家——《善良》B.史铁生——当代作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C.茨威格——意大利——《世界最美的坟墓》D.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墙头马上》5.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鲁侍萍勤劳、善良、有尊严,她代表了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人物形象。
B.《林黛玉进贾府》主线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西江月》二词是对宝玉的正面描写,揭示宝玉叛逆的性格。
C.《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以直接抒情的方式,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D.《合欢树》一文中合欢树象征的既是病中的作者,也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窦娥冤(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
楔子 窦父赶考,蔡婆收媳。
序幕
第一折 蔡婆讨账,卢医害命;张家逼婚,窦娥争理。 开端
第二折 蔡婆患病,窦娥进汤;驴儿下毒,昏官逼招。 发展
第三折 窦娥蒙冤,哭别蔡婆;罚下三誓,昭示清白。 高潮
第四折 窦娥托梦,控诉于父;申冤昭雪,惩恶扬善。 结局
第一层(开头至“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含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不明不暗,负屈行 冤” )
含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 “(刽子做喝科,云 )兀那婆子靠后至结束” )
含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二、导读
• 1.《窦娥冤》共几折?有楔子吗?有哪些角色?能唱的角色是谁? • 全剧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第三折。 • 角色:窦娥 梼杌 蔡婆婆 张驴儿 张驴儿父亲 窦天章 • 能唱的角色:窦娥 • 2.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 共出现 31 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这个宫调。
• 3.请概述《窦娥冤》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本课)情节。 • 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 第四折(结局):窦天章考取功名,窦娥冤屈得以昭示。 • 4.节选部分戏剧情节。 •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赴法场指斥天地鬼神, 揭露世道不公。 • 第二部分:“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告别婆婆。 • 第三部分:“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娥在法场发下三大誓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 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结局)
六、思考问题: 《窦娥冤》又称《感天动地窦
娥冤》,从文中找出她是怎样感天 动地的?
重点赏读课文第三折: 剧本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
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学生分角色朗读)
1、问:第三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2、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 “冤”又是如何造成的?
4、思考: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 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 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 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 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 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从表面上看,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 驴儿等人。其实,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 不仅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 劳动人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 法的也不仅仅是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
由此,本剧的主题可这样概括:通过写窦娥被
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 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 灵和反抗精神。
不屈的窦娥
性格: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
4、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都能应验,问:在现实生活中 这是否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都不可能实现。
这是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 的强大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 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是本剧最成功的地方, 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使悲剧气氛更浓 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 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 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
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
赶考去了。
(序幕)
第一折
字音字词
(开端)
第二折
字音字词
(发展)
第三折
字音字词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高潮)
第四折
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 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 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封建统 治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 难遭遇和反抗斗争,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 动,语言本色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 很大影响。
五、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窦娥冤”她为何而冤?简
述故事梗概。
楔子
作用:说明情节,介 绍人物
(字音字词)
反抗的窦娥
6、思考: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 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 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作者 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 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 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作品对封建社 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4、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范。 (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 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 科” 。 )
二、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范 相结合,整体鉴赏。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 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 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 比等修辞方法。
善良的窦娥
7、探讨交流:曲词中,除叙述窦娥的冤情 外,还表露了窦娥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具体曲词进行分析。
除了“冤”贯穿全篇外,还有“怨”、 “悲”、“恨”的思想感情。
指斥天地
绑赴刑场
怨
鸣冤叫屈
窦娥 婆媳诀别 后街相见
悲
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 怨气冲天
恨
冤情昭然
8、合作探究:读剧本,看戏曲,要注意其矛盾冲突。 问:本折戏中冲突双方是谁?本剧的主题是什么?
七、赏析“三桩誓愿”
课文第三层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
பைடு நூலகம்
每桩誓愿窦娥的希望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第一桩:血溅白练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性格:不屈服的性格 第二桩:六月飞雪
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
性格: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
第三桩:亢旱三年 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1、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 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 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 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2、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末、旦、 净、丑四类。
3、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 色只能说白。正末唱的称为“末本戏”, 正旦唱的称为“旦本戏”。 《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元 散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曲 杂剧 (散曲+“科”+“白”唱)+演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
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类似于现代戏 剧的“幕”)(也有由五折构成)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 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 节,介绍人物 ;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 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 三、简介作者作品:
•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
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 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
《窦娥冤》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 首。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 :“我是 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 铜豌豆”,可见他的个性。
1、问:第三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
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
2、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 又是如何造成的?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 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 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 社会的黑暗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