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大全-药征续编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1--44)目录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1--44)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医学成》分十三类,凡三百六十五:医经十五种,药物十九种,诊断十六种,方剂十九种,通治六十种,外感病四十三种,内科二十七种,外科五十二种,妇科二十四种,儿科三十三种,鍼灸十六种,医案十六种,医论医话、医史二十五种因其搜羅至廣、版本选择至精而稱譽医坛。
此次十行之《中国医学大成》续集,计百一十八种,结集成四十九册;大部分原刻本,部分为木刻本。
为保持原书之风貌,一概未于原书上改字校注,遇错论、脱漏者,均注于书后校勘表中。
目录: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一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藏生成篇五藏别论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汤液醪醴论论要经终论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三部九候论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经脉别论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篇血气形志篇宝命全形论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通评虚宝论太阴阳明论阴明脉解篇……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五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六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七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八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九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一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二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四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五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六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七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十九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一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二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四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五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六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七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八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二十九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一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二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四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五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六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七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八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三十九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十一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十二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十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卷之四十四。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录第一册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灵枢识第二册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第三册脉经玉函经重订太素脉秘诀脉语医灯续焰脉说望诊遵经重订诊家直诀临证验舌法察舌辨症新法脉学辑要评针灸甲乙经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针灸素难要旨第四册瘟疫论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张氏温暑医旨瘟疫明辨温热暑疫全书温证指归温热病指南集南病别鉴痧胀玉衡疟疾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伏气解伏邪新书伏阴论羊毛瘟论温热逢源随息居霍乱论瘟疫霍乱答问霍乱审证举要鼠疫抉微增补评注温病条辨第五册十药神书增订十药神书痰火点雪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何氏虚劳心传症因脉治周慎斋遗书医原脉因证治韩氏医通医林改错医学举要第六册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银海指南口齿类要尤氏喉科秘书重订咽喉脉证通论喉舌备要秘旨包氏喉证家宝重订囊秘喉书正体类要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选要外科医镜疬科全书痰疬法门徐评外科正宗第七册盘珠集胎产证治胎产指南重订产孕集女科切要经效产宝女科经纶校注妇人良方慈幼新书原瘄要论麻疹备要方论活幼心书幼科直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幼幼集成第八册眉寿堂方案选存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孙文垣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程杏轩医案何澹安医案邵兰荪医案吴鞠通医案冷庐医话柳洲医话馤塘医话先哲医话潜斋医话友渔斋医话对山医话客尘医话第九册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儒门事亲重订灵兰要览肯堂医论知医必辨研经言医学读书记读医随笔市隐庐医学杂著叶选医衡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医暇卮言医学心悟第十册神农本草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重刊本草衍义药征药征续编刘涓子鬼遗方医方考圣济总录纂要《中国医学大成》(第二册)总目录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伤寒九十论》目录辨桂枝汤用芍药证第一桂枝加附子汤证第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第三麻黄汤证第四大青龙汤证第五阳明可下证第六阳明蜜兑证第七肾虚阳脱证第八脐中出血证第九阴中伏阳证第十伤寒暴死证第十一夜间不眠证第十二大柴胡汤证第十三阳明急下证第十四伤寒自解证第十五热入血室证第十六筋惕肉目闰证第十七阳明当下证第十八桂枝加葛根汤证第十九葛根汤证第二十刚痓证第二十一厥阴证第二十二太阴证第二十三太阳中暍证第二十四指甲黑青证第二十五瞪目直视证第二十六舌卷囊缩证第二十七循衣摸床第二十八邪入大经证第二十九太阳桂枝证第三十内并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桂枝证第三十一少阴证第三十二少阳证第三十三两感证第三十四三阳合病证第三十五白虎加人参汤证第三十六发热恶寒证第三十七结胸可下证第三十八结胸可灸证第三十九汗后呢逆证第四十漏风证第四十一小便出血证第四十二妊娠伤寒脚肿证第四十三风温证第四十四狐惑证第四十五发黄证第四十六湿家发黄证第四十七黄入清道证第四十八先汗后下证第四十九太阳瘀血证第五十阴病阳脉证第五十一辨少阴脉紧证第五十二青筋牵引证第五十三下脓血证第五十四刺阳明证第五十五阴阳交证第五十六阴阳易证第五十七叉手冒心证第五十八伤寒耳聋证第五十九扬手踯足证第六十遗尿证第六十一舌上滑胎证第六十二衄血证第六十三伤寒胁痛证第六十四伤寒温疟证第六十五发斑证第六十六脏结证第六十七阳结证第六十八伤寒协热利证第六十九胃热呕吐证第七十霍乱转筋证第七十一两胫逆冷证第七十二汗后劳复证第七十三汗后疮疡证第七十四面垢恶寒证第七十五伤寒下利证第七十六伤寒闭目证第七十七伤寒表实证第七十八手足逆冷证第七十九寒热类伤寒证第八十失汗衄血证第八十一脾约证第八十二格阳关阴证第八十三太阳阳明合病证第八十四懊农怫郁证第八十五两手撮空证第八十六下利服承气汤证第八十七湿温证第八十八血结胸证第八十九六阳俱绝证第九十【书名】中国医学大成(50册)【作者】曹炳章原编【出版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格式】pdf【清晰度】清晰【书签】无【大小】共838M【內容简介】《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观”。
中医古籍数据库

中医古籍数据库 书籍下载【本草-古籍】南朝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食疗本草元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本草品汇精要明 滇南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本草纲目别名录清 神农本草经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本草思辨录本草便读本草撮要本草问答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 吴普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食鉴本草神农本草经赞证类本草↑ 返回顶部【方药-古籍】西汉五十二病方东晋肘后备急方齐刘涓子鬼遗方唐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千金宝要备急千金要方北宋医心方苏沈良方南宋普济本事方元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明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药鉴卫生易简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普济方仁术便览祖剂文堂集验方证治准绳·类方清古今名医方论种福堂公选良方汤头歌诀奇方类编医方集解绛雪园古方选注医方论串雅内外编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医方证治汇编歌诀验方新编经验丹方汇编退思集类方歌注大小诸证方论惠直堂经验方绛囊撮要古方汇精外治寿世方回生集增订医方歌诀济世神验良方医方歌括医方简义急救广生集疯门全书删补名医方论-- 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濒湖炮炙法要药分剂药征名医别录太平圣惠方博济方史载之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洪氏集验方杨氏家藏方全生指迷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严氏济生方药征续编急救便方十剂表药性切用华佗神方集验方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经验奇方本草简要方急救良方增订十药神书食疗方↑返回顶部【妇幼-古籍】东汉颅囟经唐产宝南宋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元活幼心书活幼口议明婴童百问女科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女科撮要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幼科折衷幼科发挥幼科类萃保婴撮要妇人规慈幼新书济阴纲目邯郸遗稿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女科清女科切要傅青主女科歌括沈氏女科辑要济生集幼科切要婴儿论小儿推拿广意女科旨要女科折衷纂要女科要旨女科秘旨女科经纶幼幼集成幼科推拿秘书幼科铁镜儿科醒胎产心法胎产指南妇科心法要诀麻科活人全书麻疹备要方论麻疹阐注痘疹心法要诀盘珠集胎产症治原要论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民国儿科萃精--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小儿药证直诀儿科要略痧疹辑要女科指要女科指掌女科秘要女科精要小儿痘疹方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幼幼新书幼科心法要诀幼科指南幼科概论竹泉生女科集要保幼新编胎产秘书家传女科经验摘奇妇科秘方妇科秘书妇科问答专治麻痧初编张氏妇科产鉴陈氏幼科秘诀评注产科心法慈幼便览毓麟验方经验麻科达生编竹林女科证治产后十八论脚气治法总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鬻婴提要说婴童类萃↑返回顶部【医论-古籍】东汉华氏中藏经齐褚氏遗书隋诸病源候论唐千金食治南宋医说金内外伤辨儒门事亲医学启源兰室秘藏脾胃论元症因脉治饮食须知此事难知金匮钩玄卫生宝鉴医垒元戎丹溪手镜医述明内科摘要温疫论寿世保元广瘟疫论养生导引法养生导引秘籍养生类要瘴疟指南明医指掌明医杂着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丹溪心法古今医鉴医学入门医学纲目韩氏医通医学正传轩岐救正论丹台玉案古今医统大全推求师意医旨绪余景岳全书证治准绳·杂病万病回春续医说清医林改错金匮翼医门法律笔花医镜血证论中风论脉确医学从众录医门补要痰疠法门证治汇补理瀹骈文温热暑疫全书疫疹一得温病条辨温热逢源时病论温病指南女丹合编选注运气要诀心医集性命要旨松峰说疫寿世传真陆地仙经温热经纬温热论养生秘旨重订广温热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寿世青编脉因证治医宗金鉴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室秘录古今名医汇粹痧胀玉衡医学三字经辨证录医学指归医学实在易冯氏锦囊秘录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医碥医学真传张氏医通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古今医彻药症忌宜医宗己任编医学妙谛顾松园医镜医医小草医学传灯宜麟策-- 养老奉亲书何氏虚劳心传周慎斋遗书订正太素脉秘诀脉症治方脉诀乳海脉诀考证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推拿抉微脉理求真脉诀刊误脉诀汇辨西池集宁坤秘笈温病正宗达摩洗髓易筋经修昆仑证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扁鹊心书玉机微义校注医醇剩义杂病治例医经国小卫济宝书三消论医学摘粹简明医彀辨症玉函中国医籍考脉象统类洗冤集录格致余论诸病主病诗医学见能↑返回顶部【伤科-古籍】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元外科精义阴证略例明立斋外科发挥外科枢要跌损妙方外科集验方外科正宗外科启玄外科理例正体类要理虚元鉴慎柔五书痰火点雪解围元薮疠疡机要仙传外科集验方证治准绳·疡医清杂病心法要诀杂病广要伤科大成跌打损伤回生集疡医大全疡科心得集外科大成外科心法要诀外科全生集外科传薪集外科选要外科医镜正骨心法要旨伤科方书伤科汇纂伤科补要外科十法民国疡科纲要-- 江氏伤科学跌打秘方跌打损伤方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发背对口治诀论集验背疽方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外科十三方考外科方外奇方外科精要金疮秘传禁方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青囊秘诀秘传外科方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接骨手法救伤秘旨虚损启微诊脉三十二辨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外科证治全书↑返回顶部【经络-古籍】唐黄帝明堂灸经元西方子明堂灸经明奇经八脉考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络汇编灵枢经脉翼清包氏喉证家宝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厘正按摩要术-- 经穴汇解炙膏肓腧穴法广嗣要语↑返回顶部【五官-古籍】唐银海精微元原机启微明口齿类要神应经清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尤氏喉科秘书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重楼玉钥重楼玉钥续编神灸经纶眼科心法要诀喉舌备要秘旨喉科指掌喉科集腋-- 眼科秘诀尤氏喉症指南重订囊秘喉书秘传眼科龙木论异授眼科眼科阐微喉科秘诀焦氏喉科枕秘↑返回顶部【针灸-古籍】南宋针灸资生经金子午流注针经元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经节要针经指南明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杨敬斋针灸全书普济方·针灸针灸素难要旨针灸问对清针灸易学针灸逢源刺灸心法要诀一草亭目科全书银海指南针灸集成-- 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宋本备急灸法子午流注说难灸法秘传走马急疳真方明目至宝金针秘传针灸神书↑返回顶部【医案-古籍】元丹溪治法心要明医贯肯堂医论清友渔斋医话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吴鞠通医案冷庐医话柳洲医话古今医案按侣山堂类辩临证指南医案存存斋医话稿医经溯洄集三家医案合刻客尘医话王氏医案绎注市隐庐医学杂着未刻本叶氏医案回春录吴医汇讲奇症汇知医必辨花韵楼医案眉寿堂方案选存凌临灵方孙文垣医案马培之医案张聿青医案张畹香医案曹仁伯医案论寓意草程杏轩医案慎疾刍言对山医话质疑录丛桂草堂医案归砚录医学读书记续名医类案读医随笔医学源流论王旭高临证医案邵兰荪医案-- 叶天士医案精华一得集丁甘仁医案上池杂说也是山人医案先哲医话何澹安医案证治心传研经言重订灵兰要览重庆堂随笔塘医话叶选医衡医原医暇卮言医学课儿策医医医↑返回顶部【医经-古籍】西汉八十一难经东汉伤寒论唐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太素金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注解伤寒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河间伤寒心要元读素问钞敖氏伤寒金镜录刘河间伤寒医鉴明类经类经图翼难经集注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伤寒证治准绳伤寒括要证治准绳·伤寒清内经博议医经读医经原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六因条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素问经注节解黄帝内经素问校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医效秘传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难经经释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伤寒捷诀伤寒寻源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论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溯源集伤寒缵论伤寒贯珠集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伤寒舌鉴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伤寒指掌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高注金匮要略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伤寒心法要诀-- 内经知要灵素节注类编素问识灵枢识黄帝内经素问遗篇难经古义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法祖伤寒论辩证广注伤寒论辑义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中寒论辩证广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返回顶部【四诊-古籍】西晋脉经元诊家枢要明濒湖脉学诊家正眼清三指禅形色外诊简摩临症验舌法望诊遵经诊宗三昧医灯续焰察舌辨症新法-- 脉诀察病指南。
中医药的常用古文献典籍

中医药的常用古文献典籍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2.《神农本草经》:系统整理南北朝以前中药学资料的本草著作,被誉为中药学的经典之作。
3.《雷公炮炙论》:是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编写的炮制专著,对中药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4.《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所撰,是对《神农本草经》的重要补充和修订,对于中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重修政和本草》:宋徽宗时官修的药典,是在唐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增补修订的。
6.《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所著,是中国古代药物学集大成之作,内容包括了大量医药理论和实践知识。
7.《伤寒论》:张仲景所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
8.《金匮要略方论》:也是张仲景所著,主要论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
9.《巢氏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所著,是一部病因病理学巨著,记述了许多疾病的症状、病因及治疗原则。
10.《温疫论》:吴又可所著,专门研究瘟疫病症及其治疗方法。
11.《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一部以问答形式论述中医理论和临床问题的重要著作。
12.《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所著,内容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和技术。
13.《备急千金翼方》:也是孙思邈所著,与《千金要方》互为补充,进一步丰富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内容。
14.《景岳全书》:明代张介宾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15.《医宗金鉴》:清代吴谦等编撰,是清代官修的大型医学丛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6.《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对针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7.《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所著,是我国儿科医学的经典之作。
18.《外科正宗》:明代陈实功所著,是我国古代外科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19.《本草求真》:清代赵学敏所著,是对《本草纲目》进行增补修订的一部中药学著作。
第四批中医电子书更新目录!共更新315本

第四批中医电子书更新目录!共更新315本1.作名秘要2.安宁堂神效药书3.白鸿誉骡马驴各样药方4.保赤全书5.保济撮要6.保婴金镜7.保婴须知18.北田庆验方记择, 19239.采臣药书本10.常目要诀11.抄便用杂方12.陈海泉丸散本13.传太素脉秘诀(命相)14.春鉴要诀15.达生编16.达生秘书17.大清中医秘方备要18.大小男妇杂症丹方19.丹方秘要20.单方21.单方秘要经验新编22.德隆药方23.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24.洞天奥旨125.洞天奥旨226.多见而识之27.肺病全生集28.古本中医58种病治奇方药方集(顺治18年古本)29.古今通传医方30.广济秘笈(医学针灸)31.广济秘笈32.汉药成方民国1935年33.合药总簿(古本)34.华佗仙师秘传35.黃帝內經素問(金刻本)36.回生集37.急救杂症(1)38.集成先天39.济世宝鉴40.济众单方要抄41.家藏奇方42.家传手抄秘方43.嘉庆刊《吴医汇讲》 (1)44.经穴汇解三卷45.经验方(手抄)46.经验古方要抄47.经验秘方小儿宝鉴48.九龙虫药集49.痨病诊疗集50.脉学辑要古本51.秘传千金不易神方52.秘传神方全(彩版)53.民间抄方(有易经内容)54.民间药方55.明代中医中药560种性味阴阳归经药效会元(万历23年古本)56.清吉单记蔡氏家传跌打书57.去毒要方58.三理诀(医)59.伤寒补注辩疑(活人指掌赋)60.伤寒论[彩拓本]61.舍严正五行(医)62.神效经验方.仙方63.手抄精品医书祖传秘方300例64.寿世秘诀65.寿世青囊66.孙炳南医书手抄本67.胎产集成方68.天医祝由科69.丸散膏丹自制法.陆士谔70.无名书71.五运六气医学宝鉴72.咸丰祝由科73.小儿各种惊图74.小儿门秘要方(中医手抄古本秘方)75.小児驚呌日忌-择日古籍76.谢煜诚方剂歌诀符咒77.新刊图像黄牛经全书78.徐氏针灸大全79.验方抄本80.养病心鉴81.药符杂抄82.药书(光绪年手抄本)83.医经秘录又名青囊秘录84.医药妙抄85.永乐大典.儿字.妇字86.增补寿世保元卷1-287.增补汤散方88.增广验方新编痧症要法卷首至卷下1940(清)鲍相璈(云韶)编89.张天师祛病符法90.召医符式.各科符式卷三、四91.治瘧疾病神法 , 清92.中药炮制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8卷(万历10年古本)(1)93.中医彩绘800种药用动植物图文谱辑(清代古本)94.中医类古籍——《解毒奇效方》95.种痘新书96.祝由科残卷(卷3-6)97.祝由神科98.祝由十三科99.祝由治百病神符100.祖传符咒手抄101.祖传秘方拾全藥案102.祖传药方(1)103.祝由科.秘诀奇书.乾元亨利贞五册.明末清初钞本104.本草纲目.李时珍著.54卷含2卷插图.1596年金陵胡成龙刻本105.本草品汇精要.42卷.缺卷7.8.19.20.21.24-33.刘文泰等撰.王世昌等绘.明弘治18年.1505年106.本草通串证图.5册.木村雅经.山下守胤.山下弌胤.松浦守美.画.木版色刷.1853年107.本草图汇.18册.31卷.写绘本.约19世纪108.本草图谱-彩绘109.本草图说.第1-78册-彩绘110.济阴纲目111.锦囊妙药秘录药方全书112.历代名医蒙求二卷【宋·周守宗】113.脉诀刊误集解著者戴起宗(元)江戸初写本114.脉诀理玄秘要選者劉開(宋)/編者王和鼎(宋)朝鮮嘉靖26年刊本115.脉语著者呉崑(明)慶長13年刊本116.全婴要览.2卷.明闵道扬撰.明隆庆6年金陵刊本.1572年117.伤科补要.4卷.清钱秀昌著.清嘉庆23年刊本.1818年118.十四经穴歌.1卷.钞本.清代119.手抄本:专医跌打秘方120.宋提刑洗冤錄一卷121.太乙神针(佚名著光绪四年孟春南阳氏刻)122.图像本草蒙筌01123.图像本草蒙筌02124.望诊遵经-180p125.洗冤录表126.洗寃集録著者宋慈(宋)明末刊本127.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卷.宋王惟一編修.元刻本128.新刊東垣十書医経溯洄集選者王履(元)江戸初写本129.新刊黎居士簡易方論著者黎民寿(宋)元刊本130.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8卷.首一卷.明王文洁汇校.明万历10年陈氏积善堂刊本.1582年131.新锲药性会元.3卷.明梅得春编.陆可行考.明万历23年序刊本.1595年132.新増鹰鹘方編者李燗(朝鮮)江戸初写本133.新增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著者熊宗立(明)江戸初写本134.轩辕碑记医学祝由十三科135.药性歌括136.野菜谱.明.王磐撰.万历14年跋.1586年137.针灸节要著者高武(明)江戸初写本138.证治本草.14卷.陆之柷撰.阮自嵩校刊.明隆庆5年序刊.1571年139.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卷.宋陈师文等撰.明崇祯10年朱葵.袁元熙刊本.1637年140.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0卷.宋.唐慎微撰.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141.夜船闲话142.《药书》(光绪年手抄本)143.《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叶天士144.安宁堂神效药书145.白鸿誉骡马驴各样药方146.保济撮要147.北田庆验方记择, 1923148.采臣药书本149.抄便用杂方150.春鉴要诀151.大清中医秘方备要152.大小男妇杂症丹方153.丹方秘要154.单方155.德隆药方156.多见而识之157.各科符式158.广济秘笈(医学针灸)159.广济秘笈另一个版本160.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卷161.华佗仙师秘传162.黄帝内经素问(金刻本)163.回生集164.急救杂症165.济众单方要抄166.家藏奇方167.经验方(手抄)168.李起太古今通全169.秘传千金不易神方170.秘传神方全(彩版)171.民间抄方(有易经内容)172.民间药方173.清吉单记蔡氏家传跌打书174.三理诀(医)175.舍严正五行(医)176.神效经验方.仙方177.手抄精品医书祖传秘方300例178.寿世青囊179.孙炳南医书手抄本180.胎产集成方181.天医祝由科182.咸丰祝由科183.小儿各种惊图184.小儿门秘要抄古本185.谢煜诚歌诀符咒186.药符杂抄187.药书(光绪年手抄本)188.医药妙抄189.增补寿世保元卷1-2190.增补汤散方191.增广验方新编痧症要法卷首至卷下1940(清)鲍相璈(云韶)编_12987366192.张天师祛病符法193.治疟疾病神法 , 清194.祝由科残卷(卷3-6)195.祝由神科196.祝由治百病神符197.祖传秘方拾全药案198.祖传药方199.白内翳治术集论200.暴泄须知201.北山医案202.备急灸方.一卷.南宋.闻人耆年.撰.上杭罗氏十瓣同心兰室藏版.清光绪十六年影宋刊本203.本草和解204.扁鹊秋毫传205.病机撮要206.病家示训207.察病指南208.产育全书209.吃狗伤考210.斥医断211.此草212.刺络闻见录213.刺絡编214.大成论215.大人小儿疗治方216.单方汇义217.当流家传书218.导水琐言219.癫痫狂经验编220.东郭方意解221.痘疮规222.痘疮口授223.痘疮水镜录224.痘科键汇通225.痘治经验录226.二十四方227.二十四剂228.翻刻校正宋版伤寒论上229.方的(二百方)230.方的231.方法录232.方机233.方极删定234.方极直解235.方书集览236.方意辨义237.方庸238.肺病全生集239.扶歇兰土神经热论240.妇科摘要241.复诊之传242.高清古版:医方集解243.告病伤寒瘟疫家说244.孤版手抄:药种两名集245.古传秘方千金月令孙思邈246.古方分量考247.古方节义下卷248.古方类聚集成249.古方区别250.古方通览251.古经一家键252.古医药量考253.广侠神集254.国医指南_255.和方256.弘方心得书257.护痘锦囊258.护痘锦囊正编259.环机260.换杏新话261.黄帝明堂灸经262.活幼心法263.吉田先生痘疮一言264.济生续方265.家传预药集266.家诀经验方267.建殊录268.江西高安民间伤科跌打书手抄本269.金匮要略张仲景270.景岳全书271.景岳幼科良方明·张景岳272.景岳幼科良方273.灸焫要览274.救急摘方全275.救急摘方续编276.救瘟袖历初编277.局方发挥278.橘黄漫录279.卷怀食镜280.军阵备要救急摘方281.康治本伤寒论282.困学穴法283.兰药手引草284.类聚方285.理疠新书286.栎荫先生遗说287.疗难指示288.龙树菩萨眼论289.麻科纂要290.麻疹要论291.脈訣刊誤集解著者戴起宗(元)江戸初写本292.脈訣理玄秘要選者劉開(宋)/編者王和鼎(宋)朝鮮嘉靖26年刊本293.脈語著者呉崑(明)慶長13年刊本294.漫游杂记295.梅花无尽藏纂纷296.民间手抄本《千金不传》297.名方丛录298.名方证类医书大全299.名家方选300.明刊《图像黄牛经全书》301.明医杂著302.内科书303.内科要略304.内袖珍外方丛创方人名符号305.内证观察笔记(无名氏)306.牛痘发蒙307.疱疮预防雨夜谈308.疱瘡纪源伦309.七种考310.奇效医逑311.奇效医述312.奇正方313.切脉一苇314.癯仙活人心法315.全元起注本素问316.劝学治体317.人参考318.人身录319.日用食性320.日用药品考321.日用指南大成322.三藏辨323.痧疹心法324.山肋家方函325.删订伤寒论。
《中国本草全书》总目

《中国本草全书》总目(一)简介《中國本草全書》(全400卷)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簡介﹕《中國本草全書》共計400卷﹐2億5千萬字﹐其中含彩色圖片6千餘幅﹐黑白圖片2萬餘幅。
收錄了中國古代至1911年本草專著800餘種﹐相關本草文獻3000余種﹐文獻採集於國內外130多家藏書機構和個人。
全書由古籍附錄和索引兩大主體組成﹕1﹑古籍影印﹕共392卷﹐均為珍藏罕見版本。
內容分為﹕(1)本草專著類﹔(2)醫籍本草類﹔(3)類書本草類﹔(4)地方志本草類﹔(5)少數民族本草類﹔(6)城外本草類﹔(7)農書本草類﹔(8)佛道本草類﹔(9)雜著本草類等。
各類以年代為序編寫。
2﹑附錄6冊﹕(1)全書總目﹔(2)各卷詳目﹔(3)歷代所見本草書目考﹔(4)各國館藏本草書目考﹔(5)中國本草史大事記﹔(6)中國本草學大辭典。
3﹑索引2冊﹕用現代計算機手段掃描﹑修改﹐編製數據庫﹑索引等。
檢索項包括文獻名﹑著者名﹑藥品名﹑植物名﹑產地﹑加工﹑藥性﹑功能﹑主治等。
《中國本草全書》集中國本草文獻之大成﹐是世界圖書出版史上空前的一項系統工程。
版式設計獨具匠心﹐材質裝幀豪華精美﹐可供學習﹑檢索以及收藏之用。
书名:中国本草全书作者:中国文化研究会纂ISBN号:7-5080-2000-6价格:DNY360000.00(套价)刊行地:北京出版社:中原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页数:23,573页开本:30×29cm装帧形式:精装《中立国根本草全书》总目1、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马继兴辑本)……………………… 第二卷○○一神农本经(卢复辑本)…………………………… 第二卷一四七本草经…………………………………………… 第二卷二○五神农本草经(孙星衍、孙冯翼辑本)…………… 第二卷二三九神农本草经(狩谷斋辑本)…………………… 第二卷四一三神农本草经(森立之辑本)……………………… 第二卷四七五神农本草(王仁俊辑本)………………………… 第二卷五六三注释神农本草经………………………………… 第三卷○○一神农本经(姜国伊辑本)………………………… 第三卷三四一神农本经校注…………………………………… 第三卷三九五神农本草经(顾观光辑本)……………………… 第四卷○○一神农本草(王闓运辑本)………………………… 第四卷○六三神农本草经(黄奭辑本)………………………… 第四卷一四三神农古本草经…………………………………… 第四卷三四五药录……………………………………………… 第四卷四○九吴氏本草………………………………………… 第四卷四一五雷公炮炙论……………………………………… 第四卷四四三本草经集注(敦煌残卷·甲本)………………… 第四卷五二九本草经集注(辑本)……………………………… 第五卷○○一本草经集注(敦煌残卷·乙本)………………… 第五卷二八一亡名氏本草序例………………………………… 第五卷二八七唐新修本草残卷………………………………… 第五卷二九三新修本草(傅云龙本)…………………………… 第五卷三八五新修本草(敦煌残卷·甲本)…………………… 第六卷○○一新修本草(敦煌残卷·乙本)…………………… 第六卷○○九新修本草(敦煌残卷·丙本)…………………… 第六卷○二九新修本草序例(敦煌残卷·丁本)……………… 第六卷○三五新修本草(森立之影写本)……………………… 第六卷○四一重辑新修本草…………………………………… 第六卷二二九食疗本草………………………………………… 第六卷四八三石药尔雅………………………………………… 第六卷四九三何首乌录………………………………………… 第六卷五一五食医心鉴………………………………………… 第六卷五二一药谱……………………………………………… 第六卷五六五彰明附子记……………………………………… 第六卷五七七海药本草………………………………………… 第七卷○○一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第七卷○四一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第九卷二八五重修政以及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第一一卷五一七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龙谷大学本)… 第一三卷四七七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画卷…………… 第一四卷五○五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神古克桢本)… 第一五卷三八一本草衍义……………………………………… 第一六卷三三九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第一六卷四七一图经衍义本草………………………………… 第一七卷○○一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 第一九卷四九三履巉岩本草…………………………………… 第二○卷○○一本草图谱(周祜、周禧彩色绘画本)……………… 第二○卷四三一宝庆本草折中………………………………… 第二一卷○○一洁古珍珠囊…………………………………… 第二一卷五一七藏府标本药式………………………………… 第二一卷五三三珍珠囊………………………………………… 第二二卷○○一汤液本草……………………………………… 第二二卷○三一本草元命苞…………………………………… 第二二卷二二三本草衍义补遗………………………………… 第二二卷三三九日用本草(嘉靖四年刻本)…………………… 第二二卷三八七日用本草(万历四十八年刻本)……………… 第二二卷四七五饮膳方将……………………………………… 第二三卷○○一药准…………………………………………… 第二三卷一七一度荒本草(明代刻本)………………………… 第二三卷二九五度荒本草(朝鲜抄本)………………………… 第二四卷○○一滇南草本(务本堂本)………………………… 第二四卷○七九滇南本草图说………………………………… 第二四卷三一七滇南本草(云南丛书册)……………………… 第二四卷四五九滇南本草(云南刻本)………………………… 第二五卷○○一滇南本草(沐忠本) …………………………… 第二五卷一二三药性赋………………………………………… 第二五卷二五七本草集要……………………………………… 第二五卷二七三新编注释药性赋……………………………… 第二六卷○○一本草约言……………………………………… 第二六卷一六一食物本草(胡文焕精抄本)…………………… 第二六卷四五一食物本草(隆庆四年彩色抄绘本)…………… 第二七卷○○一本草品汇精要(罗马本)……………………… 第二八卷○○一本草纲目(金陵本)…………………………… 第三八卷○○一本草纲目(武林本)…………………………… 第四一卷三四一本草纲目(味古斋本)………………………… 第四七卷一五三神农本经融会贯通………………………………… 第五三卷○○一鼎刻京板太病院校正分类青囊药性赋……… 第五四卷二七一医方药性合编………………………………… 第五四卷三五七食物集………………………………………… 第五四卷四七一食鉴本草……………………………………… 第五五卷○○一体仁汇编·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 第五五卷○六一新刻药证类明………………………………… 第五五卷一三一太病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 第五五卷二六三南产志………………………………………… 第五五卷四八三药性粗评……………………………………… 第五六卷○○一本草发明……………………………………… 第五六卷三六一本草蒙筌……………………………………… 第五七卷○○一茹草编………………………………………… 第五七卷三○七本草便………………………………………… 第五七卷四四五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 第五八卷○○一饮馔服食谱…………………………………… 第五八卷四七五本草定衡……………………………………… 第五九卷○○一万病回春·药性歌…………………………… 第五九卷四九五伤寒论条辨·本草钞………………………… 第五九卷五一五本草选………………………………………… 第六○卷○○一药鉴…………………………………………… 第六一卷○○一本草原始(李骑墙绘图本)…………………… 第六一卷一○七本草原始(永怀堂刻本)……………………… 第六二卷○○一炮炙大法……………………………………… 第六二卷五○一本草真诠……………………………………… 第六三卷○○一食物辑要……………………………………… 第六三卷二三一芷园臆草题药………………………………… 第六三卷三九九本草汇言……………………………………… 第六四卷○○一医学汇函……………………………………… 第六六卷○○一上医本草……………………………………… 第六六卷二○一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第六六卷四三一食物本草……………………………………… 第六七卷○○一野菜博录……………………………………… 第六七卷一六一景岳全书·本草正……………………………第六七卷四一九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第六八卷○○一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第六八卷一四一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第六八卷二九三养生要括……………………………………… 第六八卷四六一神农本草经疏………………………………… 第六九卷○○一分部本草妙用………………………………… 第七一卷一七五医宗必读·本草征要………………………… 第七一卷四七九食物本草(姚可成辑本)……………………… 第七二卷○○一明医选要·药性诗诀………………………… 第七四卷○七五山公医旨食物类……………………………… 第七四卷一三一本草乘雅半偈………………………………… 第七五卷○○一药镜…………………………………………… 第七六卷○九七药品化义……………………………………… 第七六卷二三一新锲药性会元………………………………… 第七六卷三六七药性全备食物本草…………………………… 第七七卷○○一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 第七七卷一六五新刊风科本草治风药品……………………… 第七七卷二三九药性要略大全………………………………… 第七七卷二九五本草纂要……………………………………… 第七八卷○○一仁寿堂药镜…………………………………… 第七八卷一二一新刊校正李东垣官板药性大全……………… 第七八卷四三九本草品汇精要(大冢本)……………………… 第七九卷○○一本草歌括(八卷本)…………………………… 第八三卷二○九本草歌括(二卷本)…………………………… 第八三卷三三七本草阐扬……………………………………… 第八三卷四二三本草大成药性赋……………………………… 第八四卷○○一本草纲目类纂必读…………………………… 第八四卷一五五食宪鸿秘……………………………………… 第八四卷四一七本草汇………………………………………… 第八五卷○○一寿世秘典……………………………………… 第八六卷三六九本草汇笺……………………………………… 第八七卷○○一经方衍义……………………………………… 第八七卷五一一本草洞诠……………………………………… 第八八卷○○一本草述………………………………………… 第八九卷○○一本草详节……………………………………… 第九二卷一九三本草纲目必读………………………………… 第九三卷○○一本草通玄……………………………………… 第九五卷○六三农经酌雅……………………………………… 第九五卷一九三本草崇原……………………………………… 第九五卷三○七生草药性备要………………………………… 第九五卷五一一药性纂要……………………………………… 第九六卷○○一药品辨义……………………………………… 第九六卷三四九握灵本草……………………………………… 第九七卷○○一本草必用……………………………………… 第九七卷五○七医学发蒙汇编………………………………… 第九八卷○○一食物本草会纂………………………………… 第九八卷○八一颐生秘旨……………………………………… 第九八卷五三三山居本草……………………………………… 第九九卷○○一饮食须知…………………………………… 第一○○卷○八三本草备要…………………………………… 第一○○卷二○一食物须知…………………………………… 第一○○卷四七五本经逢原…………………………………… 第一○一卷○○一药物医理近考…………………………………… 第一○一卷四八七杂症痘疹药性合参………………………… 第一○二卷○○一得宜本草分类……………………………… 第一○二卷三六九长沙药解…………………………………… 第一○二卷四二九夕庵读本草快编…………………………… 第一○三卷○○一绛雪园得宜本草…………………………… 第一○三卷三三五医林纂要探源……………………………… 第一○三卷三六五本草万方针线……………………………… 第一○四卷○○一本草经解要………………………………… 第一○四卷二四三玉楸药解…………………………………… 第一○四卷四七五药性通考…………………………………… 第一○五卷○○一要药分剂…………………………………… 第一○五卷三五三本草约编(王如鉴著本)…………………… 第一○六卷○○一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第一○七卷二三七本草诗牋…………………………………… 第一○七卷二八九要药分剂补正……………………………… 第一○八卷○○一食物小录…………………………………… 第一○八卷四二七本草从新…………………………………… 第一○九卷○○一人参考(刻本)…………………………… 第一○九卷三一七人参考(抄本)…………………………… 第一○九卷三三九罗氏会约医镜……………………………… 第一○九卷三六一醒园录……………………………………… 第一○九卷五○九法古录……………………………………… 第一一○卷○○一质问本草…………………………………… 第一一○卷三三九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 第一一一卷○○一本草分经审治……………………………… 第一一二卷○○一本草分经(姚澜著本)…………………… 第一一二卷一○七药性简要…………………………………… 第一一二卷二二一本草三家合注……………………………… 第一一二卷二五九毛诗名物图说……………………………… 第一一三卷○○一本草辑要…………………………………… 第一一三卷一五七药性歌(蔡恭著本)………………………… 第一一三卷四五七补充药性雷公炮制………………………… 第一一四卷○○一本草述录…………………………………… 第一一四卷四一一本草纲目拾遗……………………………… 第一一五卷○○一随园食单…………………………………… 第一一六卷二四七人参谱(陆烜著本)………………………… 第一一六卷三三七解毒编……………………………………… 第一一六卷三九九本草经读…………………………………… 第一一六卷四五九本草经疏辑要……………………………… 第一一七卷○○一本草正义…………………………………… 第一一七卷四六一修事指南…………………………………… 第一一八卷○○一药笼小品…………………………………… 第一一八卷○八一调疾饮食辩………………………………… 第一一八卷一三三本草纂要稿………………………………… 第一一九卷○○一四言药赋…………………………………… 第一一九卷○七五类经证治本草……………………………… 第一一九卷一五九简易草药材方图说………………………… 第一一九卷四四五药达………………………………………… 第一一九卷五一三分经本草四种……………………………… 第一二○卷○○一本草随录征实……………………………… 第一二○卷一二七本草………………………………………… 第一二○卷二九三寿世医窍…………………………………… 第一二○卷四三三本草述钩元………………………………… 第一二一卷○○一药性赋音释………………………………… 第一二二卷五二九本经疏证…………………………………… 第一二三卷○○一本草饮食谱………………………………… 第一二三卷五二三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 第一二四卷○○一济荒必备…………………………………… 第一二四卷四八九本草求真…………………………………… 第一二五卷○○一药性集要便读……………………………… 第一二六卷一○一锦囊药性赋………………………………… 第一二六卷三八九植物名实图考……………………………… 第一二七卷○○一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第一三一卷○○一务中药性…………………………………… 第一三五卷○○一天宝本草…………………………………… 第一三五卷五三五神农本草经赞……………………………… 第一三六卷○○一药性摘记…………………………………… 第一三六卷二四九随息居饮食谱……………………………… 第一三六卷四二三本草经考注………………………………… 第一三七卷○○一本草再新…………………………………… 第一三八卷四○九本草汇编…………………………………… 第一三九卷○○一本草明览…………………………………… 第一三九卷○八九药性蒙求…………………………………… 第一三九卷一八一本草汇纂…………………………………… 第一三九卷二七一神农本草经指归…………………………… 第一四○卷○○一药性主治·分类主治……………………… 第一四一卷一三三本经便读…………………………………… 第一四一卷一九七药症忌宜…………………………………… 第一四一卷二六三闽产录异…………………………………… 第一四一卷三三九本草纲目易知录…………………………… 第一四二卷○○一本草正论…………………………………… 第一四三卷一五一稽古摘要…………………………………… 第一四三卷二三一本草简单明白图说……………………………… 第一四三卷三○三草木便方…………………………………… 第一四四卷○○一药要便蒙新编……………………………… 第一四四卷一四五本草害利…………………………………… 第一四四卷二六七本草衍句…………………………………… 第一四四卷四六三本草撮要…………………………………… 第一四五卷○○一何氏药性赋………………………………… 第一四五卷三一五本草思辩录………………………………… 第一四五卷三二九虫荟………………………………………… 第一四六卷○○一本草问答…………………………………… 第一四六卷三六五本草韵语…………………………………… 第一四六卷四一七药性诗解…………………………………… 第一四七卷○○一活人心法·药性诗解……………………… 第一四七卷○三九本草诗………………………………………第一四七卷一○七药性粗评全注……………………………… 第一四七卷一九五本草撮要类编……………………………… 第一四七卷二七九增订伪药条辨……………………………… 第一四七卷四八七每日蚀物避免生病考…………………………… 第一四八卷○○一分类草药性………………………………… 第一四八卷○四三本草(清抄本)……………………………… 第一四八卷○七七简单明白药性…………………………………… 第一四八卷一二七九龙虫治病方……………………………… 第一四八卷一五九本草类考…………………………………… 第一四八卷一八一本草分经(张节著本)……………………… 第一四八卷三一七药性撮要歌诀……………………………… 第一四八卷三四九药性要略…………………………………… 第一四八卷四○五本草(清抄本)……………………………… 第一四八卷四四三本草释名类聚………………………………第一四九卷○○一本草须知…………………………………… 第一四九卷二七九本草分队…………………………………… 第一四九卷四八三本草二十四品……………………………… 第一五○卷○○一药谱字类…………………………………… 第一五○卷一八一本草(程龄源著本)………………………… 第一五○卷二八五备用药物…………………………………… 第一五○卷三七三药性新编…………………………………… 第一五○卷三九七四言药性分类精要………………………… 第一五○卷四二七神农本草经抄今注………………………… 第一五一卷○○一本草约编(清抄本)………………………… 第一五一卷○八七用药法程…………………………………… 第一五一卷一五一药性钞……………………………………… 第一五一卷二三九药性探源…………………………………… 第一五一卷二六五本草歌括详注……………………………… 第一五一卷三一一药性骊珠…………………………………… 第一五一卷四八七药味别号录………………………………… 第一五二卷○○一国药出处…………………………………… 第一五二卷二一一药性韵语…………………………………… 第一五二卷二八三草药类纂新编……………………………… 第一五二卷四四三脏腑药性论诊脉诀………………………… 第一五二卷五○一本草十三家注……………………………… 第一五三卷○○一辞典本草…………………………………… 第一五五卷二二五食物治病新书……………………………… 第一五五卷四八七药名杂钞…………………………………… 第一五五卷五二三神农本草经注论…………………………… 第一五六卷○○一党参新研究………………………………… 第一五六卷一○七药性精髓…………………………………… 第一五六卷一二九国医新药物学……………………………… 第一五六卷二○三洋虫………………………………………… 第一五六卷五三九本草疏证…………………………………… 第一五七卷○○一杂类药性书………………………………… 第一五七卷一五三研药指南…………………………………… 第一五七卷一九七本草求原…………………………………… 第一五八卷○○一药性选要…………………………………… 第一五九卷○五一药名诗……………………………………… 第一五九卷一七九中国新本草图志…………………………… 第一五九卷二三三药物出产辨………………………………… 第一五九卷四五七岭南采药录………………………………… 第一六○卷○○一中国实用药物学…………………………… 第一六○卷○九九药物图考…………………………………… 第一六○卷一四七分类饮片新参……………………………… 第一六一卷○○一国药诠证…………………………………… 第一六一卷二六五二、方书马王堆医书五种…………………………… 第一六二卷○○一武威汉代医简……………………………… 第一六二卷一八七敦煌出土不知名医方二十三种…………… 第一六二卷二二一伤寒论……………………………………… 第一六二卷四六一金匮要略方论……………………………… 第一六三卷一一五肘后备急方………………………………… 第一六三卷二五一备急千金要方……………………………… 第一卷○○一千金翼方…………………………………… 第一六六卷○○一金匮玉函经………………………………… 第一六七卷二○九济生方……………………………………… 第一六七卷四二七外台秘要方………………………………… 第一六八卷○○一续易简方脉论……………………………… 第一七○卷四九七太平圣惠方………………………………… 第一七一卷○○一博济方……………………………………… 第一七七卷三三一圣济总录…………………………………… 第一七八卷○○一医方类聚…………………………………… 第一八九卷○○一三、医籍(真本)千金方……………………………… 第二三八卷○○一圣济经……………………………………… 第二三八卷○四五千金宝要…………………………………… 第二三八卷○八一鸡峰普济方………………………………… 第二三八卷○九一扁鹊心书…………………………………… 第二三八卷一四九医经正本书………………………………… 第二三八卷一五九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第二三八卷一六九医说………………………………………… 第二三八卷一七九儒门事亲…………………………………… 第二三八卷二五一内外伤辨惑论……………………………… 第二三八卷二五九痘疹论……………………………………… 第二三八卷二七七校注妇人良方……………………………… 第二三八卷二八五脾胃论……………………………………… 第二三八卷二九七外科精要…………………………………… 第二三八卷三二五外科精义…………………………………… 第二三八卷三三九卫生宝鉴…………………………………… 第二三八卷三五三格致余论…………………………………… 第二三八卷三八五秘传痘疹玉髓……………………………… 第二三八卷三九五心印绀珠经………………………………… 第二三八卷四一七医学碎金…………………………………… 第二三八卷四四三慈济方……………………………………… 第二三八卷四五九伤寒琐言…………………………………… 第二三八卷四六七奇效良方…………………………………… 第二三八卷四七七全幼心鉴…………………………………… 第二三八卷四八九活幼全书…………………………………… 第二三八卷五○一苍生司命…………………………………… 第二三八卷五一一痘疹方论…………………………………… 第二三八卷五三三石山医案…………………………………… 第二三八卷五三九痘治理辨…………………………………… 第二三八卷五四九韩氏医通…………………………………… 第二三九卷○○一博爱心鉴…………………………………… 第二三九卷○一三外科心法…………………………………… 第二三九卷○二三医学统旨…………………………………… 第二三九卷○三五医经大旨·古庵药鉴……………………… 第二三九卷一二五痘疹心法…………………………………… 第二三九卷一三九毓麟芝室痘科秘传玉髓经金镜录全书…… 第二三九卷一七五解围元薮…………………………………… 第二三九卷一八五医经大旨…………………………………… 第二三九卷二○一明医指掌…………………………………… 第二三九卷二三三青囊医方捷径……………………………… 第二三九卷二四九识病捷法…………………………………… 第二三九卷三二一疮疡经验全书……………………………… 第二三九卷三四一医旨绪余…………………………………… 第二三九卷三七七慎斋遗书…………………………………… 第二三九卷四一七眼科龙木论………………………………… 第二三九卷四三七古今医鉴…………………………………… 第二三九卷四七一医学钩玄…………………………………… 第二三九卷四九一痘疹金镜录………………………………… 第二三九卷四九九仁术便览…………………………………… 第二三九卷五一五幼幼集……………………………………… 第二三九卷五三五医学入门…………………………………… 第二四○卷○○一万病回春…………………………………… 第二四○卷四三三痘疹宝鉴…………………………………… 第二四○卷四五九万氏家抄方………………………………… 第二四○卷四六七郁冈斋笔麈………………………………… 第二四○卷五三七外科准绳…………………………………… 第二四○卷五四五(新锲)医家赤帜益辨全书………………… 第二四一卷○○一治法汇……………………………………… 第二四一卷○三一杏苑生春…………………………………… 第二四一卷○八三医宗粹言…………………………………… 第二四一卷○九七万经一统述………………………………… 第二四一卷三一九奇效医述…………………………………… 第二四一卷三二九医学疑问…………………………………… 第二四一卷三三九外科正宗…………………………………… 第二四一卷三九七医贯………………………………………… 第二四一卷四○七(重订)外科正宗………………………… 第二四一卷四一五删补颐生微论……………………………… 第二四一卷四二七摘星楼治痘全书…………………………… 第二四一卷五○七宜麟策·续编……………………………… 第二四一卷五一七治痘十全…………………………………… 第二四一卷五二五疡科选粹…………………………………… 第二四一卷五四一痘疹类编释意全书………………………… 第二四二卷○○一简明医彀…………………………………… 第二四二卷○六九痰火点雪…………………………………… 第二四二卷○八七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伤寒五法………… 第二四二卷一一三霉疮秘录…………………………………… 第二四二卷一二三医学正印种子篇…………………………… 第二四二卷一四七折肱漫录…………………………………… 第二四二卷一五五痘疹幼幼心书……………………………… 第二四二卷二五九温疫论……………………………………… 第二四二卷二九一审视瑶函眼科大全………………………… 第二四二卷三○五一草亭眼科全书…………………………… 第二四二卷三一五理虚元鉴…………………………………… 第二四二卷三三一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 第二四二卷三四九居家远行随身备急方书…………………… 第二四二卷三六七轩歧救正论………………………………… 第二四二卷三九九医学门径…………………………………… 第二四二卷四一一仁端录……………………………………… 第二四二卷四五七秘方集验…………………………………… 第二四二卷五二一医学分法类编……………………………… 第二四二卷五三一医衡………………………………………… 第二四三卷○○一医宗说约…………………………………… 第二四三卷○一五侣山堂类辩………………………………… 第二四三卷○四七外科大成…………………………………… 第二四三卷○八七寿世青编…………………………………… 第二四三卷一○九眼科全书…………………………………… 第二四三卷一五三隘村医诀…………………………………… 第二四三卷一七三痘疹广金镜录……………………………… 第二四三卷二○三医学集要…………………………………… 第二四三卷二五三吴氏医验录………………………………… 第二四三卷二六七医经允中…………………………………… 第二四三卷三○五诚书………………………………………… 第二四四卷○○一古今名医汇粹……………………………… 第二四四卷○○九宝命真诠…………………………………… 第二四四卷○一九程氏易简方论……………………………… 第二四四卷一○九女科经纶…………………………………… 第二四四卷一二五痧症全书…………………………………… 第二四四卷一五一洞天奥旨…………………………………… 第二四四卷一六七汤头钱数抉微……………………………… 第二四四卷一七七痘疹正宗…………………………………… 第二四四卷一九九幼科铁镜…………………………………… 第二四四卷二○五嵩崖尊生全书……………………………… 第二四四卷二一五医学真传…………………………………… 第二四四卷二六九慈幼新书…………………………………… 第二四四卷二八七经验单方汇编……………………………… 第二四四卷三一五血症良方…………………………………… 第二四四卷三二三痘疹定论…………………………………… 第二四四卷三三三亟斋急应奇方……………………………… 第二四四卷三四七眼科指掌…………………………………… 第二四四卷三五三幼科汇诀直解……………………………… 第二四四卷三六三医学读书记………………………………… 第二四四卷三七三痘学真传…………………………………… 第二四四卷三八一医学秘笈…………………………………… 第二四四卷四四三外科证治全生集…………………………… 第二四四卷四七七种痘新书…………………………………… 第二四四卷五○七女科指掌…………………………………… 第二四五卷○○一胎产心法…………………………………… 第二四五卷○○九外科十法…………………………………… 第二四五卷○一七医学阶梯…………………………………… 第二四五卷○二三医学要则…………………………………… 第二四五卷○五七方氏脉症正宗……………………………… 第二四五卷一四三麻科活人全书……………………………… 第二四五卷一六一医碥………………………………………… 第二四五卷一九五痢疾论……………………………………… 第二四五卷二○三痘症精言…………………………………… 第二四五卷二一一仙拈集……………………………………… 第二四五卷二四三痘科扼要…………………………………… 第二四五卷二四九喉科指掌…………………………………… 第二四五卷二七五弄丸心法……………………………………第二四五卷二八三串雅外编…………………………………… 第二四五卷三○七增广大生要旨……………………………… 第二四五卷三三三痘疹专门秘授……………………………… 第二四五卷三四三慎疾刍言…………………………………… 第二四五卷三六一痘疹诗赋…………………………………… 第二四五卷三六九轩辕逸典…………………………………… 第二四五卷三九七古今医诗…………………………………… 第二四五卷四○九金台医话…………………………………… 第二四五卷四九三补注瘟疫论………………………………… 第二四五卷五○三橡村痘诀…………………………………… 第二四五卷五三一橡村治验…………………………………… 第二四六卷○○一治痘药性说要……………………………… 第二四六卷○一一怡堂散记续编……………………………… 第二四六卷一二九小儿诸热辨………………………………… 第二四六卷一四九竹林女科…………………………………… 第二四六卷一五七痘疹会通…………………………………… 第二四六卷一六三咽喉经验秘传……………………………… 第二四六卷一八三医学全书…………………………………… 第二四六卷一九三眼科总经要论……………………………… 第二四六卷二三一医论三十篇………………………………… 第二四六卷二四七温病条辨…………………………………… 第二四六卷二五九医医病书…………………………………… 第二四六卷二七一橘旁杂论…………………………………… 第二四六卷三○一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 第二四六卷三一三医学精要…………………………………… 第二四六卷三二五救急备用经验汇方………………………… 第二四六卷三三九卫生要诀…………………………………… 第二四六卷三六三家学渊源…………………………………… 第二四六卷四○一目经大成…………………………………… 第二四六卷四○九痢证汇参…………………………………… 第二四六卷四三一医案………………………………………… 第二四六卷四四九痘麻医案…………………………………… 第二四六卷四六五痘疹衷要全书……………………………… 第二四六卷四九一银海指南…………………………………… 第二四六卷五四一重庆堂随笔………………………………… 第二四七卷○○一上池涓滴…………………………………… 第二四七卷○三一医学滙海…………………………………… 第二四七卷○四一眼科秘本…………………………………… 第二四七卷○四七伤科汇纂…………………………………… 第二四七卷○六五医略………………………………………… 第二四七卷一一九目科捷径…………………………………… 第二四七卷一三一中风论……………………………………… 第二四七卷一五三药性赋……………………………………… 第二四七卷一六三审病定经…………………………………… 第二四七卷二○一方脉指迷…………………………………… 第二四七卷二二一集验简易良方……………………………… 第二四七卷二二九医钞类编…………………………………… 第二四七卷三○一秘珍济阴…………………………………… 第二四七卷五五一产孕集……………………………………… 第二四八卷○○一医理发明…………………………………… 第二四八卷○○七寿身小补…………………………………… 第二四八卷○三七外科图说…………………………………… 第二四八卷○九七医宗己任编………………………………… 第二四八卷一一一痘科摘要…………………………………… 第二四八卷一一九痘疹集成…………………………………… 第二四八卷一二九外科真诠…………………………………… 第二四八卷一四九内科新说…………………………………… 第二四八卷一六七活人一术初编………………………………第二四八卷二一七活人心法…………………………………… 第二四八卷二二五素仙简要…………………………………… 第二四八卷二四七辨证求是…………………………………… 第二四八卷二八五医学圭指…………………………………… 第二四八卷二九五眼科切要…………………………………… 第二四八卷三○五医谈传真…………………………………… 第二四八卷三一三医学考辨…………………………………… 第二四八卷三三三青囊辑便…………………………………… 第二四八卷三四三医学切要…………………………………… 第二四八卷三五七。
室町时代以来日本汉方医家治疫验案探析

◆文献研究◆室町时代以来日本汉方医家治疫验案探析陈一凡,杨东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2488)[摘要] 室町时代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界相继形成了后世方派、古方派、折衷派等医学流派,各流派代表人物所留存的医案记录为中医药传日后应用于日本各类疫病辨治提供了切实依据。
其中,后世方派曲直濑玄朔的医案反映了其分期治疗痘疮以及针对麻疹恢复期患者扶正托邪的治疗思路;古方派吉益南涯的医案体现了其治疗疫病善用峻剂驱逐瘀热之毒以及辨疫痢虚实而治的特点;折衷派浅田宗伯的医案则呈现出其博采仲景方及中日其他各家验方而井然有序的治疫经过。
此外,北山友松子、古林见宜、野间玄琢等的医案也进一步展现了近世日本汉方医家将中医方剂灵活化裁应用于疫病治疗之中。
[关键词] 疫病;医案;汉方医学;曲直濑玄朔;吉益南涯;浅田宗伯[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1-0106-06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1.017Analysis on Epidemic Treatment Cases of Kampo Doctors Since Muromachi PeriodCHEN Yifan ,YANG Dongfang(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Muromachi period ,Kampo medicine has successively formed medical schools such asthe school of current formula ,the school of classic formula ,and the eclectic school. The medical records retain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each school provided a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TCM ) i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epidemic disease in Japanese. Among them ,the medical cases of Genzaku Naos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of current formula ,reflected his approachof treating smallpox in stages and supporting healthy qi and expelling pathogenic factors during the recoveryperiod of measles. The medical cases of Nangai Yosimasu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of classic formula ,reflecte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ing epidemic disease by using dramatic medicine to expel the toxins of blood stasis and heat ,as well a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eficiency and excess of epidemic dysentery and treating it. The medical cases of Munehaku Asada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clectic school ,presented an orderly process of treating the epidemic disease through his extensive use ofZhongjing ’s formulas and other doctors ’ tested[收稿日期] 2023-09-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22FTQB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揭榜挂帅”重点项目(编号:2023-JYB -JBZD -064) [作者简介] 陈一凡(1996—),男,福建厦门人,2022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古籍629本

帝内经灵枢chm类经chm txt 灵枢悬解txt 黄帝内经素问chm txt黄帝内经太素chm txt素节注类编txt 内经博议txt 内经评文txt 内经知要txt 难经txt经悬解xt 素问悬解txt 伊尹汤液经txt pdfdoc 医经原旨txt草备要xt 本草便读txt 本草崇原txt 本草从新txt 本草撮要txt草分经xt 本草纲目chm txt 本草纲目拾遗txt 本草害利txt 本草经集注txt草经解xt 本草蒙筌txt 本草品汇精要txt 本草求真txt 本草述钩元txt草思辨录txt 本草问答txt 本草新编txt 本草衍义txt 本草易读txt草择要纲目txt 本经逢原txt 得配本草txt 滇南本草txt 海药本草txt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炙论txt 名医别录txt 神农本草经txt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txt 农本草经赞txt 食鉴本草chm txt 食疗本草txt 汤液本草txt 吴普本草txt修本草Xt 药鉴txt 药笼小品txt 药性切用txt 药征txt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证类本草txt征续编xt 饮食须知txttxt急千金要方chm 博济方txt 串雅内外编txt 古代房中秘方txt 洪氏集验方txt佗神方xt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txt 回生集txt 急救便方txt 急救良方txt经方一百首chm验方xt经验丹方汇编txt 眉寿堂方案选存txt 名方广用txt pdf doc txtpdf doc htm济本事方txt 普济方txt 奇方类编txt 奇效简便良方txt 奇效良方txt金翼方chm txt 仁术便览txt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txt 删补名医方论txt 圣济总录txt方歌括xt 时方妙用txt 世医得效方txt 是斋百一选方txt 苏沈良方txt pdf doc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txt 汤头歌诀txt 退思集类方歌注txt 外科集验方txt台秘要xt 卫生易简方txt 文堂集验方txt 仙传外科集验方txt 小品方txt氏济生方txt 验方新编txt 杨氏家藏方txt 药症忌宜txt 医方考txt方论xt 医心方txt 毓麟验方txt 证治准绳•类方txt 肘后备急方txt pdfdoc氏伤寒金镜录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高注金匮要略txt 河间伤寒心要txt 金匮发微txt 注txt匮钩玄xt 金匮要略txt pdf doc 金匮要略浅注txt 金匮要略心典txt 金匮翼txt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txt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txt 类证活人书txt 伤寒百证歌txt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补例txt 伤寒大白txt 伤寒发微txt 伤寒发微论txt寒法祖xt 伤寒附翼txt 伤寒贯珠集txt 伤寒恒论txt 伤寒捷诀txt寒九十论txt 伤寒括要txt 伤寒六书txt 伤寒论txt pdf doc 伤寒明理论txt寒舌鉴xt 伤寒溯源集txt 伤寒心法要诀txt 伤寒寻源txt 伤寒医诀串解txt寒直格xt伤寒指掌txt伤寒总病论txt仲景伤寒补亡论txt中医古籍629伯医案论chm txtpdf程杏轩医案chm txt丛桂草堂医案 chm txt 得心集医案txt丁甘仁医案txthtm医案txt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txt 仿寓意草txt费绳甫先生医案txt古今医案按txt安医案txt何世英医案 txt 湖岳村叟医案 txt 花韵楼医案txt 黄煌医案txt pdf doc 医案 txt pdf dochtm 旧德堂医案 txt临证指南医案 txt 凌临灵方txt 鲁楼医案txt pdf doc 之医案txt 名师垂教txt名医类案chm txt三家医案合刻txt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txt名案选新注txt伤寒名医验案精选txtpdf邵兰荪医案txt孙文垣医案txt王氏医案绎注txtdoc高临证医案txt 王仲奇医案 txt 未刻本叶氏医案 txt 吴鞠通医案txt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txt医案txt续名医类案txt也是山人医案txt叶天士医案精华txtpdf一得集txtpdfdoc htmdoc htm见能案证补遗txtpdf余无言医案txt寓意草txt张畹香医案txt 张聿青医案txt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醉花窗医案txt 医话txt 景景医话txt 客尘医话txt 冷庐医话txt 柳洲医话txt 话txt 先哲医话txt 医医十病txt pdf doc 友渔斋医话txt 止园医话txt 撮要txt 保幼新编txt 产宝txt 产鉴txt陈氏幼科秘诀txt 便览txt 慈幼新书txt 达生编txt 痘疹心法要诀txt 儿科萃精txt 醒txt 儿科要略txt 妇科秘方txt 妇科秘书txt 妇科问答txt 心法要诀txt 妇科玉尺txt 妇人大全良方txt 妇人规txt 傅青主女科txt 要语txt邯郸遗稿txt 活幼心书txt 济生集txt 济阴纲目txt 女科经验摘奇txt 颅囟经txt 麻疹备要方论txt 麻疹阐注txt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秘笈txt 女科百问txt 女科撮要txt 女科经纶txt 女科精要txt 秘要txt 女科秘旨txt 女科切要txt 女科要旨txt 女科折衷纂要txt 证治准绳txt女科旨要txt女科指要txt 女科指掌txt盘珠集胎产症治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产科心法txt txt沈氏女科辑要txt 胎产秘书txt 胎产心法txt 指南txt万氏秘传片玉心书txt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txt小儿痘疹方论txt 小儿推拿广意txt 卫生总微论方txt 小儿药证直诀txt 宜麟策txt 婴儿论txt 婴童百问txt 类萃txt 幼科发挥txt 幼科概论txt 幼科切要txt 幼科释谜txt 铁镜txt幼科推拿秘书txt幼科心法要诀txt幼科折衷txt幼科指南txtpdfdoc htmtxttxt 中医临床廿五年txt种痘心法要旨txt 幼幼集成txt 幼幼新书txt 育婴家秘txt 鬻婴提要说txt妇科txt 证治准绳•女科txt 证治准绳•幼科txt 竹林女科证治txt 竹泉生女科集要txt脉学txt 察病指南txt 察舌辨症新法txt 临症验舌法txt 麻科活人全书txttxt 脉诀汇辨txt 脉诀刊误txt 脉诀乳海txt 脉理求真txttxt 脉象统类txt 脉因证治txt 脉症治方txt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txt 八脉考txt 三指禅txt 时病论歌括新编txt 史载之方txt 望诊遵经txt从众录txt 医学见能txt 医学妙谛txt 诊家枢要txt 诊家正眼txt三十二辨txt 诊宗三昧txt 诸病主病诗txt仙经txt 女丹合编选注txt 食疗方txt 养老奉亲书txt 养生导引法txt秘旨txt 运气要诀txt全生集txt 白喉条辨txt 包氏喉证家宝txt 笔花医镜txt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txt 心书txt 辨证录txt 辨证奇闻txt pdf doc 辨证玉函txt 长沙药解txt病源补养宣导法txt 褚氏遗书txt 此事难知txt 刺灸心法要诀txt 存存斋医话稿txt洗髓易筋经txt 丹台玉案txt 丹溪手镜txt 丹溪心法txt 丹溪治法心要txt秘授古脉法txt 跌打秘方txt 跌打损伤方txt 跌打损伤回生集txt 跌损妙方txt奥旨txt 读医随笔txt 发背对口治诀论txt 疯门全书txt 冯氏锦囊秘录txt导饵txt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txt 傅青主男科txt 格致余论txt 古今名医汇粹txt图书集成医部综录医术古今医彻txt 古今医鉴txt 古今医统大全txt 顾松园医镜txt列传txt疫论txt 归砚录txt 韩氏医通txt 何氏虚劳心传txt 喉科秘诀txt指掌txt 喉舌备要秘旨txt 黄帝明堂灸经txt 回春录txt 急救广生集txt背疽方txt 简明医彀txt 焦氏喉科枕秘txt 解围元薮txt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秘传禁方txt 金匮悬解txt 金针秘传txt 经方实验录txt 经络汇编txt考txt 经络全书txt 经穴汇解txt 经验麻科txt 景岳全书txt秘旨txt 肯堂医论txt 口齿类要txt 兰室秘藏txt 类经图翼txt治裁txt 厘正按摩要术txt 理虚元鉴txt 立斋外科发挥txt 疠疡机要txt实验录txt 刘河间伤寒医鉴txt 刘涓子鬼遗方txt 六因条辨txt 侣山堂类辩txt堆简帛txt 秘传眼科龙木论txt 明目至宝txt 明医杂著txt 明医指掌txt大成txt 内经药瀹txt 内科摘要txt 内外伤辨txt 脾胃论txt书屋医略txt 普济方•针灸txt 奇症汇txt 千金宝要txt 千金食治txt秘诀txt 全生指迷方txt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txt儒门事亲txt 三消论txt玉衡txt 痧疹辑要txt 伤寒说意txt 伤寒悬解txt 伤科补要txt大成txt 伤科方书txt 伤科汇纂txt 上池杂说txt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txt 经txt 审视瑶函txt 慎疾刍言txt 慎柔五书txt 十四经发挥txt秘录txt 时病论txt 时疫解惑论txt 市隐庐医学杂著txt 寿世保元txt传真txt 寿世青编txt 四圣心源txt 四圣悬枢txt 松峰说疫txt备急灸法txt 素灵微蕴txt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txt 孙真人海上方txt 痰火点雪txt法门txt 推拿抉微txt 推求师意txt 外经微言txt 外科传薪集txt大成txt 外科方外奇方txt 外科精要txt 外科精义txt 外科理例txt启玄txt 外科全生集txt 外科十法txt 外科十三方考txt 外科枢要txt心法要诀txt 外科选要txt 外科医镜txt 外科正宗txt 外科证治全书txt回春txt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txt 卫生宝鉴txt 温病条辨txt 温病正宗txt指南txt 温热逢源txt 温热经纬txt 温热论txt 温热暑疫全书txt论txt 吴医汇讲txt 洗冤集录txt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txt 校注医醇賸义txt集txt 形色外诊简摩txt 性命要旨txt 修昆仑证验txt 虚损启微txt救正论txt 穴道秘书txt 血证论txt 研经言txt 眼科阐微txt秘诀txt 眼科心法要诀txt 疡科纲要txt 疡科心得集txt 疡医大全txt导引秘籍txt 叶选医衡txt 一草亭目科全书txt 医碥txt 医灯续焰txt圆通txt 医贯txt 医经国小txt 医经溯洄集txt 医理真传txt改错txt 医门补要txt 医门法律txt 医述txt 医说txt卮言txt 医效秘传txt 医学传灯txt 医学传心录txt 医学读书记txt纲目txt 医学集成txt 医学启源txt 医学入门txt 医学三字经txt实在易txt 医学心悟txt 医学源流论txt 医学摘粹txt 医学真传txt正传txt 医学指归txt 医学衷中参西录txt 医医病书txt 医医小草txt医txt 医原txt 医旨绪余txt 医宗己任编txt 医宗金鉴txt眼科txt 疫疹一得txt 阴证略例txt 银海精微txt 银海指南txt正要txt 尤氏喉科秘书txt 尤氏喉症指南txt 玉机微义txt 玉楸药解txt启微txt 原要论txt 杂病广要txt 杂病心法要诀txt 杂病治例txt十药神书txt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txt 张氏医通txt 瘴疟指南txt 针经指南txt大成txt 针灸大全txt 针灸甲乙经txt 针灸聚英txt 针灸神书txt素难要旨txt 针灸问对txt 针灸易学txt 针灸资生经txt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txt 心法要旨txt 正体类要txt 证治汇补txt 证治心传txt 证治准绳•疡医txt准绳•杂病txt 症因脉治txt 知医必辨txt 炙膏肓腧穴法txt 质疑录txt经txt 中风论txt 中国医籍考txt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txt 重订广温热论txt灵兰要览txt 重订囊秘喉书txt 重楼玉钥txt 重楼玉钥续编txt 重庆堂随笔txt斋遗书txt 诸病源候论txt 诸脉主病诗txt 专治麻痧初编txt 子午流注说难txt流注针经txt种中药现代研究txt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txt 邓铁涛医话13篇txt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txt 郝万山讲伤寒论txt黄帝内经素问白话版chm 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恕讲伤寒论txt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txt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txttxt pdf doc htm txt传真txt pdf doc 经方发挥txt pdf dochtm 卢铸之医案txt 麻瑞亭治验集txt 名老中医之路txt pdfdoc伤寒论一百一^三方临床使 孙培荣针灸验案汇编 chm宝鉴txt 华讲金匮要略 chmtxt心得十讲-焦树德txt 菊名医类案回忆录txt 人体使用手册txt 吴佩衡医案txt圆运动的古中医学txt 走近中医txt 思考中医txt pdf dochtm用经验精要txt吴佩衡医药简述txtpdf doc 虚损病类钩沉txt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txt 中医之钥txttxt pdf doc htm医林五十年 txt pdfdoc 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txt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精要(繁體 txt 剂学》七版 《中药学》七版 医妇科学》 《中医外科学》 医诊断学》讲稿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中医内科学》七版 《中医学》六版 《中药学讲稿》张廷模《内经选读》七版《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李德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古籍大全-药征续编书名:药征续编作者:朝代:年份:<目录><篇名>《续编》序属性:孔子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医药之道,苟不精义,致用也难矣。
其观象索本,知几通变,非天下至精,孰能与于此哉?仲景氏出,方法悉备,其书虽存,而知意味者鲜矣。
于是治疾之要,唯知随证,而不知观证之有法也。
其论药能方验药功,混为一,终不辨本性也。
如斯而得入神,孰不为良医耶?村井大年,肥后人也,笃信吾先考东洞翁。
治旧,起废疾,名声振四海。
顷者集《药征》不载之药品,稽古征今,审其功能,作《药征续编》,大年之精斯道也。
读此书而观其所论,则可知焉。
\x宽政丙辰仲冬平安吉益猷修夫序\x<目录>卷上<篇名>赤石脂属性:主治水毒下利。
故兼治便脓血。
<目录>卷上\赤石脂<篇名>考证属性:桃花汤证曰∶下利便脓血。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曰∶下利不止。
上二方,赤石脂各一斤。
乌头赤石脂丸,证不具。
上一方,赤石脂一两。
据此三方,则赤石脂,治水毒下利不止便脓血明矣。
<目录>卷上\赤石脂<篇名>互考属性:赤石脂配干姜,则治腹痛下利。
若无腹痛,则不配干姜。
乌头赤石脂丸,证不具。
但云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虽然,此方岂惟治心背彻痛乎?后世误载之《金匮要略·心痛》病篇内。
故世医皆以为但治心痛之方也。
按∶此方本当在六经病篇内,某证条下,而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矣。
今详前后之条,及病证方法,盖厥阴病,蛔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下利恶寒者主之。
当是同甘草粉蜜汤,大建中汤等,在乌梅丸之前后矣。
《外台秘要》第七心背彻痛方内曰∶仲景《伤寒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小注云∶出第十五卷中。
然则是本《伤寒论·蒸阴病》篇内方,而必有前后之证存矣。
何以言之?则蜀椒治蛔厥。
干姜治下利腹痛,乌头、附子,并治四肢厥逆,赤石脂惟治下利。
由此观之,此方岂惟治心背彻痛乎?余尝疑乌梅能治蛔,故蛔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则此方不可无乌梅矣。
然则乌头是乌梅之误矣乎?凡仲景之方,无乌头、附子并用者,则益知乌头是乌梅之误矣。
又按∶《外台秘要》第七久心痛方内,有范汪疗久心痛方,又名乌头赤石脂丸。
方内有桂心,(桂心即桂枝,唐方皆以桂枝为桂心)无附子,此为异耳。
或疑附子是桂枝之误矣乎?桂枝能治上冲而厥者,乌头、附子,本同物同功,并存以俟明者试效而已。
桃花汤方曰∶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是分赤石脂一斤以为各半斤。
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取七合,又取半斤赤石脂末内方寸匕,温服,一日三服。
后内赤石脂末方寸匕者,未知何故也,宜随仲景之法施之。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阮氏桃花汤,分两法,则与此不同,可考。
<目录>卷上\赤石脂<篇名>品考属性:赤石脂理腻粘苦缀唇,鲜红桃花色者为上品,近年佐渡州所产者是也。
凡方有桃花名者,以<目录>卷上<篇名>栝楼根属性:主治渴。
<目录>卷上\栝楼根<篇名>考证属性: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曰∶渴而不呕。
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证曰∶发渴者。
上二方,栝蒌根各四两。
栝蒌桂枝汤,证不具。
栝蒌瞿麦丸证曰∶其人若渴。
上二方,栝蒌根各二两。
栝蒌牡蛎散证曰∶渴不差者。
牡蛎泽泻散证不具。
上二方,栝蒌根诸药等分。
据此诸方,则栝蒌根治渴明矣。
凡渴有二证。
烦渴者,石膏主之,但渴者,栝蒌根主之。
是宜分别而治之。
按栝蒌根者,盖兼治口中燥渴及粘者,然是非栝蒌根一味之主治也。
合用而后见其妙,要宜考之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栝蒌桂枝汤二方。
<目录>卷上\栝楼根<篇名>互考属性:栝蒌桂枝汤证,不具。
然太阳病,其证备云,则是全备桂枝汤证之谓也。
但身体强几几然云者,岂独栝蒌根所主乎?几几然,是项背强急之状也。
故桂枝加葛根汤证曰∶此方盖于桂枝加葛根汤证曰∶项背强,几几然,则几几然,是为葛根之证明矣,余故曰∶此方盖于桂枝加葛根汤方内,加栝蒌根二两,煮法水率,亦皆根据桂枝加葛根汤法,而不根据桂枝汤法也。
岂不其征乎?然则益知此方者,是桂枝加葛根汤证全备而渴者主之。
《类聚方》不载此方,水率煮法者误也。
牡蛎泽泻散,证不具。
此方七味等分之剂,而不知何以为主药也?然今此谓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则必有渴证明矣。
故有栝蒌根也。
<目录>卷上\栝楼根<篇名>辨误属性:《尔雅》曰∶果之实栝蒌。
郭璞曰∶今齐人呼之为天瓜。
李巡曰∶栝蒌子名也。
据此说,则根名果,子名栝蒌。
凡仲景之方,栝蒌桂枝汤,栝蒌瞿麦丸,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及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二方内,栝蒌皆当作果。
若作栝蒌,则当须加根字。
不然,与子相混,不可不改焉。
又小陷胸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方内,瓜蒌实皆当作栝蒌也,实字当削之。
李时珍曰∶栝蒌即果二字音转也,亦作KT,后人又转为瓜蒌,愈转愈失其真矣。
时珍之说非也,栝蒌决非果音转也,《尔雅》岂以音转注之乎?瓜蒌 KT ,后世假栝蒌之音者也。
KT 本见《灵枢经》,盖俗字,误见于经,后<目录>卷上\栝楼根<篇名>品考属性:栝蒌二品,其色赤,一其色黄,但其根不异,通用而可也。
雷曰∶圆者为栝,长者为蒌,亦属牵强。
今药肆所有者,土瓜根混卖,不可不择也。
盖土瓜根,短如甘薯,味苦。
天瓜长如薯蓣,最大,味甘微苦,宜以此分别也。
若无此物,则天花粉可权用。
其色如雪,握之又作雪声,不贴银器者佳。
<目录>卷上<篇名>蜀漆属性:主治胸腹及脐下动剧者,故兼治惊狂,火逆疟疾。
<目录>卷上\蜀漆<篇名>考证属性: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者。
牡蛎汤证曰∶牡疟。
上二方,蜀漆各三两。
牡蛎泽泻散,证不具。
蜀漆散证曰∶牡疟,多寒者。
上二方,蜀漆诸药等分。
据此诸方,则蜀漆之为功,古来未尝谓治动矣。
然疟疾,及惊狂火逆诸证,必有胸腹脐下动剧者。
故见其有动者而用之,则法证无不治者。
然则蜀漆者,治胸腹及脐下动剧者明矣。
<目录>卷上\蜀漆<篇名>互考属性:牡蛎汤服法曰∶吐则勿更服。
今疟疾有喘鸣急迫,或自汗,或不汗,胸腹动剧者,服之,则其人必吐水数升,而无其证不愈者,若有不吐者,则其证不愈也。
由此观之,蜀漆能吐水毒,动是水毒明矣。
当知疟之为病,亦水毒之所为矣。
虽然,此方岂惟治疟疾乎?凡病患喘鸣迫塞,或自汗,或不汗,胸腹动剧,皆此方能治之。
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所以不豫也。
晋唐以来,世医之见仲景之方也,皆以为惟治伤寒者。
故如彼葛洪、孙思邈、王焘、许叔微之书,皆知备仲景之方于伤寒门,而未尝知治万病矣。
殊不知仲景本取治万病之方,以治伤寒矣。
降至赵宋之时,有《金匮要略》之书,当时如王洙,得仲景治伤寒中杂病证之方于蠹简之中,而后各分其门,以为一书。
世之为医者,遂称其书谓之《金匮玉函》之方。
金匮之玉函之,盖尊重之至也。
自此以往,世之为医者,又见某门之方,以为某方惟治某证,于是乎如牡蛎汤蜀漆散二方,亦署诸疟疾篇内,而徒知治疟疾,未尝知治余病矣。
甚之束之高阁,而谓古方不宜今病,可胜叹哉!呜呼!仲景之方法之衰也,不独王叔和为之,彼葛孙王许实为之,又医道之大罪人乎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按∶此证者,是外证也。
凡仲景之为法,不独以外证治之,且并诊内外治之。
故无胸腹及脐下动者,若虽有惊狂起卧不安证,亦非此方所宜也。
呜呼!是吾东洞翁千古卓识,吾侪岂不奉此乎哉?蜀漆散证不具,且云牡疟,盖牡疟者,独展不热,非无热也,多寒也。
夫疟之为病,先其寒而后其热,虽然,不可以寒热治疟,则岂无内候在乎?曰∶必有脐下动剧矣。
故仲景尝以龙骨主之,以蜀漆佐之,医者其察诸。
牡蛎泽泻散证不具,然以仲景用牡蛎之方推之,则其证必有胸腹之动剧。
苟有胸腹之动剧,则无有不加蜀漆之方。
由此观之,盖此方治水肿胸腹之动剧而渴者明矣。
《方极》可考。
凡仲景之治动也,其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
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
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
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
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而诸病之有动者最多。
则动之为病也,为诸病内候之主证,而最为难治者。
虽然,二千年来,诸医之说诸家本草,何其不载龙骨、牡蛎、蜀漆之本功矣乎?或云∶牡蛎之咸,消胸腹之满;或云∶龙骨、牡蛎,收敛神气;或云∶蜀漆辛以散之;或云∶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未尝见言及治动之功者,又未尝知动之为诸病内候之主证也。
吾东洞翁,生于二千年之下,始知龙骨、牡蛎、蜀漆之功,其说详于本条之下,是诚二千年来不传之说。
而翁独得其旨者,不亦伟乎?韩退之尝推尊孟子,以为功不在禹之下,余以为翁之有功于我医,不在仲景之下矣。
是非余之过论也。
<目录>卷上\蜀漆<篇名>品考属性:蜀漆,乃常山苗,其功与常山同,蜀漆无华舶来之物。
常山者,华物为良,和产多伪品。
若<目录>卷上<篇名>生姜属性:主治呕。
故兼治干呕噫哕逆。
<目录>卷上\生姜<篇名>考证属性:小半夏汤证曰∶呕吐谷不得下。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曰∶卒呕吐。
又曰∶先渴后呕。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不具。
橘皮汤证曰∶干呕哕。
橘皮竹茹汤证曰∶哕逆。
橘皮枳实生姜汤证,不具。
以上六方,生姜各半斤。
生姜半夏汤证,不具。
上一方,生姜汁一升。
黄桂枝五物汤证,不具。
吴茱萸汤证曰∶食谷欲呕。
又曰∶干呕。
又曰∶呕而胸满。
上二方,生姜各六两。
大柴胡汤证曰∶呕不止。
又曰∶呕吐。
生姜甘草汤证曰∶咳唾涎沫不止。
栀子生姜豉汤证曰∶呕。
旋复花代赭石汤证曰∶噫气不除。
浓朴七物汤证,不具。
浓朴半夏汤证,不具。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不具。
以上七方,生姜各五两。
茯苓泽泻汤证曰∶吐而渴。
生姜泻心汤证曰∶干噫食臭。
茯苓饮证曰∶自吐出水。
以上三方,生姜各四两。
桂枝汤证曰∶干呕。
(凡桂枝汤出入诸方皆仿之)真武汤证曰∶呕。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曰∶呕。
桂枝枳实生姜汤证曰∶诸逆。
茯苓甘草汤证,不具。
以上五方,生姜各三两。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曰∶呕吐不止。
上一方,生姜汁糊丸。
据此诸方,则生姜但治呕也,哕逆噫气干呕,或干噫食臭,皆呕吐轻证也。
故加咳唾涎沫不止,似哕不哕,亦生姜所兼治也。
岂不呕之余证乎?<目录>卷上\生姜<篇名>互考属性:凡仲景之方,二百十余方。
而其内用生姜之方,六十有余首。
并用大枣之方,四十有七首。
又其内生姜五两,对大枣十二枚之方二首(十二枚乃四两之例,若去核则为三两)对十枚之方一首(十枚乃三两八铢之例),对十五枚之方一首(十五枚乃五两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