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
第三章-3-水蒸气

t/ C
o
3 v' , m /kg v" , m /kg h' , kJ/kg h" , kJ/kg
3
s' , s" , kJ/(kg K) kJ/(kg K)
0.001 0.1 1.0 10
2484.5 6.982 0.0010001 129.208 29.33 2258.2 99.63 0.0010434 1.6946 417.51 2014.4 179.88 0.0011274 0.19430 762.6 1315.8 310.96 0.0014526 0.01800 1408.6
二者同时进行。
2、饱和状态
——液体和蒸气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汽化速度=液化速度时,汽化和凝结仍 在不断进行,但总效果使状态不再变化。
干饱和蒸 气 (饱和蒸 气)
(1)饱和温度ts和饱和压力ps
在饱和状态下,气液温度相同,称为饱和温度; 此时蒸气的压力也确定不变,称为饱和压力。
ps
汽 化 液 化
饱和温度ts 饱和压力ps
• 这个温度tC称为临界温度。 • 与临界温度相对应的饱和压力pC称为临界压力。
• (tC ,pC)是液相和气相能够平衡共存时的最高值。 • 永久气体——温度t > tC的气体。
• 临界参数是物质的固有参数,不同物质其值不同。
H 2O的临界参数 tC 374.15 C pC 22.120MPa
2.若已知p(或t)和某一个参数y
查饱和蒸气表得y、y,比较y的大小,则 y< y 处于未饱和水状态;
y<y< y 处于湿饱和蒸气状态; y> y 处于过热蒸气状态。
3.若已知p(或t)及干度x,湿饱和蒸气状态。
7.第七章 水蒸气解析

工程热力学的两大类工质
1、理想气体( ideal gas)
可用简单的式子描述 如汽车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以空气为 主的燃气、空调中的湿空气等
2、实际气体( real gas)
不能用简单的式子描述,真实工质 火力发电的水和水蒸气、制冷空调中 制冷工质等
水蒸气是实际气体的代表
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表(节录)
饱 和 参 数
查表举例(1)
查表时先要确定在五态中的哪一态。
例.1 已知 :p=1MPa,试确定t=100℃, 200℃ 各处于哪个状态, 各自h是多少?
ts(p)=179.916℃
t=100℃ < ts, 未饱和水 t=200℃ > ts, 过热蒸汽
h=419.74kJ/kg h=2827.3kJ/kg
液态区:下界限线与临界等温线上段左侧区域 湿蒸汽区:上、下界限线之间的锺罩形区域
五态 过热蒸汽:一定压力下,温度高于对应饱和温度的蒸汽。
或者说:一定温度下,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的蒸汽。
饱和干蒸汽:一定压力下,温度等于对应饱和温度的蒸汽。 或者说:一定温度下,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的蒸汽。
饱和湿蒸汽:饱和蒸汽与饱和液体的机械混合物。
湿蒸汽状态
t=250℃ ,
二、T-S图 三、H-S图
焓熵图的画法(1)
1、零点:h=0,s=0; 2、饱和汽线(上界线)、饱和液线(下界线)
3、等压线群:p
q Tds dh vdp
h
s
pC
TC
0
h s p
T
0
两相区 单相区
p
T=Const 斜直线 T
湿饱和蒸汽区状态参数的确定
工程热力学(第5章--水蒸汽的热力性质)

18
5-2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所以:随着p升高,b点向右移动,d点向左移动,即 预热过程增长,汽化过程缩短,过热过程增加。
19
5-2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当压力升高至pc=22.064MPa时,汽化过程缩成一点,即临 界点C,同时产生两线(CM、CN)和三区(Ⅰ、Ⅱ、Ⅲ)。
D = t - ts
h
15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1.水的定压预热阶段:
液体热 ql h ' h0 kJ/kg
T
2.饱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汽化潜热 r h" h ' kJ/kg
Ts
b
e d
r Ts s" s ' kJ/kg
3.干蒸汽的定压过热过程:
过热热 qs h h" kJ/kg
2
本章主要内容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图表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3
5-1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一、汽化:液态→汽态 (如锅炉水冷壁中水的汽化过程)
汽化方式有两种:1)蒸发,2)沸腾。
1、蒸发——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
特点:它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的蒸发速度取决于 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温度、蒸发表面积和液面上气流的流速。
饱和状态的特点: p s
①汽水共存;
ts
②汽水同温;
③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
成一一对应关系.
ts f ps
8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关系
ts f ps
ps上升, ts上升 ts上升, ps上升
饱和压力 0.005MPa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一、基本概念(一)工质及其状态参数1、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工作介质(如:水蒸汽)。
工质的状态:工质在某一瞬间宏观的物理特性。
2、工质的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的物理量。
常见的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比容c、内能U、焓H、熵S(1)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p=F/A,符号为p,单位是帕斯卡,表示为“Pa”,1Pa=1N/m2,工程上常用MPa,1Mpa=10Pa,此外,还有at、atm,mmHg等。
压力的测量:压力表数据与工质实际压力的关系:(我们用p表示绝对压力,p b表示大气压力,p g表示压力表读数)绝对压力:容器内工质的的实际压力,用符号p表示;表压力:工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值,用p g表示。
p=p b时,p g=0 p>p b时,p=p b+p g p<p b时,压力表(真空表)上读数称为负压或真空,p v表示,p=p b-p v电厂中有时用真空度表示真空值的大小,称为真空度。
(2)内能:内部所具有的各种微观能总和,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J或kJ,U=f (T,v)主要包括:分子内动能:主要由分子不规则热运动引起,是温度的函数;分子内位能: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与分子之间距离有关,是比容的函数。
由于内能取决于工质的温度与比容,因此,内能是状态参数(3)焓:焓为内能与流动功的总和,用H或h表示,单位为J或kJ,h=u+pv;焓是状态参数;(4)熵:ds=dq/T,单位:J/(kg.k)或kJ/(kg.k),熵为状态参数,热力学中常用ds的正负来判断热量的大小、方向:ds>0,q>0,吸热;ds<0,q<0,放热;ds=0,q=0绝热。
3、膨胀功及p-v图4、热量及T-S图(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当一定量的热消失,必产生与之数量相当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必产生相当数量的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及应用q=Δu+w(1kg工质)q: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工基础及应用》电子教案 模块二水蒸气及水蒸气动力循环分析

任务一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分析
• 把1kg0℃的水定压加热成t ℃的过热蒸汽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过热蒸汽 • 的总热量,用符号q 表示,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分析
• 二、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的p-v 图和T -s 图分析
• 如果改变压力p,例如将压力提高,再次考察水在定压下的蒸汽形成过 • 程,同样也将经历上述五个状态和三个阶段。将若干压力下的水蒸气
• (2)沸腾 • 靠蒸发产生蒸汽的速度比较缓慢,工业上一般都是靠液体的沸腾来产
生蒸汽,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 在给定压力下,沸腾只能在一个相应确定的温度下发生,这一温度称为
给定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 2. 液化 • 物质从气态转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也可称为凝结。从微观上讲,它
分子克服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而逸出液面的现象。 • 蒸发可在任意温度下发生,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面积就越大,液面上气
流的流速越快时,蒸发就越快。 •
高蒸发气流的流速等措施来提高蒸发速度,提高冷却水塔的工作效率 。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分析
任务一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分析
• 3. 过热阶段 • 将干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将升高,比体积增加,熵增加,如图2-2
中d-e 所示。因为此阶段的蒸汽温度高于同压下的饱和温度,故称为过 热蒸汽。 • 过热蒸汽的温度与同压下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用符号D 表示,即:
• 显然,过热度越高,过热蒸汽离饱和状态越远。 • 过热阶段的吸热量称为过热热,用qs 表示,则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分析
• 4. 干度 • 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简称为湿蒸汽。相应
掌握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及p

掌握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及p-v图和T-s图。
一、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经历了未饱和水预热、饱和水汽化和水蒸气过热三个阶段(即定压加热过程),并经历了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等五种状态,如图7-7所示。
图7-7 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注意:状态参数的变化l 压力:由于是定压过程,所以压力不变;l 温度:水预热及水蒸气过热过程中温度增加,但在饱和水汽化过程中,经饱和湿蒸汽直至完全成为干饱和蒸汽,所处状态均为饱和状态,因压力不变,所以温度也不变;l 比容、焓、熵:均增加。
注意:由于理想气体很难(或不可能)发生凝结现象,所以永远处于过热状态,因此其定压加热过程中,温度、比容、焓、熵均是增加的增加。
这时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区别的具体体现!二、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1.一点、两线、三区、五态如图7-8所示。
图7-8 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l 一点:临界状态(C点)l 两线:饱和液体线、干饱和蒸汽线l 三区:未饱和液体区、饱和湿蒸汽区、过热蒸汽区,如图7-9中I、II、III所示。
其中饱和液体线、干饱和蒸汽线和三相点定压线围成了饱和湿蒸汽区;饱和液体线、三相点定压线和临界点定温线围成了未饱和液体区;干饱和蒸汽线、临界点定温线靠右区域为过热蒸汽区。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区域(蓝色)为气液不分的区域,即流体区域。
l 五态:未饱和液体、饱和液体、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图7-9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的“三区”2.饱和水线与饱和蒸汽线l 饱和水线随着压力或温度的升高,比容增大。
l 干饱和蒸汽线随着压力或温度的升高,比容减小。
解释:压力的升高,应使工质比容减小(即密度增大),而温度升高,则会使比容增大。
在压力和温度同时增加时,比容的变化则取决于这两种作用程度谁大谁小。
一般工质所处状态的可压缩性小(如饱和水)则比容增加(温度升高的影响高于压力升高的影响);而可压缩性大(如干饱和蒸汽)则比容减小(压力升高的影响高于温度升高的影响)3.汽化过程与汽化潜热l 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各阶段的加热量见图7-10。
水蒸气—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热工课件)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过冷度:在一定
过热度:在一定压力下,过热蒸汽的温度高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的差值。
过冷度和过热度分别衡量了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远离饱和温度的状
态,差值越大,越远离。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水蒸气定压生产过程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干度:1kg湿蒸汽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蒸汽的干度,用x表
示。
x=
+
mvap—湿空气中饱和蒸汽的质量,kg;
mwat—湿空气中饱和蒸汽的质量,kg;
显然,x=0~1,对于饱和水,x=0;对于饱和蒸汽,x=1.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序号
类 型
特
1
一 点
临界点
2
两 线
饱和水线AC、饱和蒸汽线BC
三 区
未饱和水区、湿饱和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3
4
征
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
五种状态
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工程中所用的水蒸气是在锅炉中定压加热产生的。定压下生产水
蒸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五种状态。
三
个
阶
段
预热阶段:未饱和水→饱和水;
五
种
汽化阶段:饱和水→湿蒸汽→饱和蒸汽; 状
态
过热阶段: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第十章水蒸气及蒸汽动力循环

sx (1 x)s xs s x(s s) vx (1 x)v xv v x(v v)
即,如已知湿饱和蒸汽干度x,即可利用饱和水及干饱和蒸汽的状 态参数,求得湿饱和蒸汽的相应状态参数的数值。
三、降低乏汽压力对热效率的影响
设初温T1=const,初压p1=const 降 低 乏 汽 的 压 力 p2 → 与 乏 汽 压 力 相 应 的饱和温度也随着降低,放热过程2'-3'要比 原过程2-3有较低的放热温度,即T2‘<T2。 虽 然 这 时 加 热 过 程 的 起 点 T0 也 降 低 为 T0’, 但它对整个加热过程的平均加热温度影响 很小。 因而,由等效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公式 可 知 , 降 低 乏 汽 的 压 力 p2, 可 以 提 高 朗 肯 循环的热效率。 乏汽的凝结温度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 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当乏汽的凝结温度降 低到28℃时,乏汽的压力相应地降低为 0.0039MPa左右。
朗肯循环热效率分析
循环工质吸热 q1=h1-h0
工质放热
q2 h2 h3
汽轮机所作轴功 水泵耗功
(ws,T)1-2=h1-h2
(ws,p )30 h0 h3
循环净功 w0 (ws,T )12 (ws,p )30 (h1 h2 ) (h0 h3 )
朗肯循环热效率
p↑→ts↑,q'↑
定压预热过程的能量转换关系为
q h h0.01 (u u0.01) p(v v0.01)
因v’≈v0.01,所以
q h h0.01 (u u0.01)
热工计算仅需计算Δh及Δu,故可任取某个状态作为计算的零 点。国际水蒸气性质会议规定,水的三相点状态下u=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教案教案编号
编写教师
审核教师审核日期年月日
教学班级
教学日期2015年月日
课程名称热工理论及应用
课题:第三章水蒸气
3-1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教学目标:1.掌握饱和状态参数特征;
2. 掌握定压下水蒸气生产过程
教学重点: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水蒸气在p-v t-s图表示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其它说明:
时间分配教学组织1分钟小结与作业5分钟引入新课4分钟分钟讲解新课80分钟分钟
课后记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
略。
[讲解新课]
第三章 水蒸气 §3-1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
一、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1.汽化和液化
汽化:由液态到气态的过程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沸腾:在液体表面及内部进行的强烈汽化过程。
2.饱和状态
当汽化速度=凝结速度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宏观上气、液两相保持一定的相对数量—饱和状态。
二、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 1.产生过程 1)预热阶段 2)汽化阶段
干度:定义:湿蒸汽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分数,用x 表示。
3)过热阶段
三、水蒸气p-v t-s 图
两
线、三区、五态、一点的含义
讲授
液
汽汽
m m m x +=
四、水蒸气参数变化对热力设备的影响[小结与作业]
1.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及p-v t-s图;2..作业: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