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汇报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垂体腺瘤手术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护理经验总结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护理经验总结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单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方法和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治愈53例,好转6例,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转院治疗,治疗效果高于预期。
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行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来说,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垂体瘤切除;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护理方法结合已有的临床资料来看,垂体瘤是颅内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据相关资料统计,其约占颅内肿瘤的15%[1]左右;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垂体瘤的切除,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来看,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特点,但是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院将以护理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垂体瘤患者切除中的方法和效果,研究取得一定收获,现在将过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平均年龄(44.6±3.9)岁,本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高热、脑脊液鼻漏和尿崩症[2]。
2护理方法2.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从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手术部位涉及到大脑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再加上患者及家属对于神经微创手术缺乏全面的认识,担心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自身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让他们对于经鼻蝶入路纤维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还要让患者和家属知道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优势、重要性和必然性,最后,通过成功案例的讲解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让其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治疗。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主刀医师:马翔宇副主任医师 指导医师:徐淑军主任医师、陈腾特点: 1. 35岁青年男性,既往体健。 2. 主诉:头痛1月,查体发现垂体肿瘤半月。 3.查体: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1.0,双颞侧视野偏盲。 4.辅助检查:颅脑MR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5.术前诊断:垂体腺瘤 6.手术方式: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OS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Vomer
Tumor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DS Flap of MT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巨大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体会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体会颅内肿瘤除胶质瘤和脑膜瘤,最常见的即是垂体瘤,它排在第三位。
发病率为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2%,多系良性。
它包括从垂体前叶或后叶或者前后叶同时发生的肿瘤。
早期以内分泌功能亢进症状为主,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激素异常分泌和瘤体压迫垂体周围组织所造成的症候群。
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是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垂体瘤,但因视野、角度等因素较难彻底切除,残留垂体瘤组织会继续生长[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成为一种微创趋势,肿瘤切除的成功率大幅提高。
我院 2011.01~2012.12成功进行了10例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此病常发生于30~50岁的成年人,小儿、青少年及老人少见。
但也有报道12岁患病者。
病理类型包括泌乳素腺瘤、无分泌性(或称无功能性)腺瘤、ACTH腺瘤、生长激素腺瘤、混合性腺瘤(泌乳素瘤混合生长激素腺瘤)等。
女性临床上常表现为停经、泌乳,头痛头晕。
而男性常表现为性功能异常、肢端肥大和乏力。
视力下降,视野缺失或多饮多尿。
2.围手术期临床处理2.1手术前处理①经鼻蝶径路垂体瘤手术是一个相对无菌的手术,而鼻腔是一个有菌环境。
术前3d鼻腔可用抗生素滴鼻剂滴鼻,对于合并鼻腔慢性炎症的更应进行。
术前1d 剪双侧鼻毛,目的均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 必要时可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②术前常规检查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低下者给予泼尼松片或甲状腺素片进行替代治疗;③手术前均常规行冠扫头颅CT及头颅MRI增强检查,以充分评估肿瘤大小、软硬、侵袭与否以及蝶窦发育、鼻中隔、及鼻腔等情况。
⑤手术前要摆正头位、勿过度后仰。
2.2手术方法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待全麻平稳后,取平卧位,头后仰30°,选择入路鼻腔,1%碘伏消毒;鼻孔内放入浸有0.1%肾上腺素浸湿的棉条, 使鼻粘膜血管收缩。
铺无菌巾,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寻找蝶窦开口; 将开口处粘膜部分剥离扩大,充分显露骨性蝶窦开口及前壁。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后叶或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其中以前叶肿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
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腺瘤,极少数为恶性。
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一般为1/10万[1]。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及药物治疗等。
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2]。
神经内镜经鼻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优势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垂体瘤的全切率等优点[3]。
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7月,对33例垂体瘤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5~74岁,平均49岁。
术前患者全部行MRI检查,结果示肿瘤直径≤2cm者11例,2.1~3cm者17例,﹥3.0者5例,其中肿瘤卒中者1例,所有肿瘤排除复发性垂体瘤,均在神经内镜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2 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少,无需输血,无一例误伤重要脑组织。
手术时间平均132.5min,术后住院平均5.1d;术后11例患者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垂体有关激素,如泌乳素、生长激素等均在1~2周内恢复正常;3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治疗7d内缓解;4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均在1~2周内恢复正常;均未发生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高热、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对神经内镜这一新技术、新设备不了解,对内镜的优点持怀疑态度,护士要积极地了解患者病情,在术前主动与患者交谈,进行内镜知识的宣教。
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需求并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内镜手术,信任内镜手术,帮助他们树立对手术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各项操作和检查。
3.1.2 一般检查遵医嘱进行血糖测定以及垂体功能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如生长激素、泌乳素等。
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

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随访1年,术后患者催乳素(PRL)为(27.0±31.4)ng/ml,平均下降幅度为(45.6±92.7)ng/ml。
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3例;术中出血量为(47.3±11.8)ml,住院时间为(6.9±1.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4/20),复发率为15.0%(3/20)。
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垂体瘤的首选疗法。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经鼻蝶微创手术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显微神经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神经内镜技术则成为微侵袭技术不可或缺的技术部分[1]。
本院从2013年初开展了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年本院收治的20例垂体瘤患者,其中男7 例,女13 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0±12)岁;病程6 d~10年,平均病程(26.88±31.04)个月。
头痛病史者16 例,视力、视野异常者15 例,激素分泌异常者19 例。
肿瘤体积为(2.48±0.67)cm,Hardy 分型中,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3例,术前PRL为(72.68±108.43)ng/ml。
1. 2 手术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后仰卧位,头部平卧后仰使鼻尖与颧弓中点位于同一直线且垂直地面。
常规术野消毒,铺单,一般选右侧鼻腔,于内镜下应用0.1%肾上腺素的棉条多次填塞到蝶筛隐窝。
0℃内镜于中鼻甲、上鼻甲根部及鼻中隔连接处的蝶筛隐窝中寻找蝶窦开口,切开蝶窦前下壁黏膜,彻底止血,把黏膜瓣翻至下鼻甲,充分显露蝶窦骨质,显微高速磨钻磨除蝶窦前下壁,蝶窦开窗1.5 cm ×1.5 cm,磨掉蝶窦分离,刮掉蝶窦黏膜,露出鞍底,借助显微高速磨钻磨掉鞍底骨质,产生1 cm ×1 cm 的小窗口,双极电凝烧灼硬膜,X 形切开鞍底硬膜,有灰白色肿瘤流出,取瘤钳取出标本后及时送检,用刮圈自肿瘤下部、两侧及上方逐步清理鞍中肿瘤,发现鞍隔坍塌,说明肿瘤已完全切掉。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27例经临床表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予以切除。
结果27例患者中全切20例,近全切7例。
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尿崩6例,7例内分泌检查正常。
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能提供良好的暴露、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神经内镜;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垂体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0%[1],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鼻蝶入路手术已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术式。
随着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亦不断改进。
神经内镜以它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2015年4月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7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7.5±9.8)岁,病程15 d~2年,平均病程(9.8±4.7)个月。
临床表现:头痛10例、视力下降9例、视野缺损5例、闭经6例、性功能减退4例、肢端肥大3例、Cushing综合征2例、多饮多尿7例。
1. 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鞍区CT和MRI扫描确诊,CT检查包括鼻腔及鼻窦的轴位、冠状位,以了解鼻腔内结构、蝶窦气化程度、分隔及对称情况。
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垂体微腺瘤(直径3 cm)5例。
肿瘤局限于鞍内8例,破入蝶窦4例,从鞍内向鞍上生长15例。
1. 3 内分泌学检查血生长激素(GH)增高3例,血泌乳素(PRL)增高10例,血皮质醇(Cor)降低4例,血泌乳素+血生长激素(PRL+GH)升高3例,内分泌功能正常7例。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肿瘤的效果观察

[ 2 ] 孙立忠 , 刘 宁宁 ,常谦 , 等 .主动脉夹层 的细化分型及其应用 [ J ] . 中华外科杂志 , 2 0 0 5 , 4 3 ( 1 8 ) : 1 1 7 1—1 1 7 6 .
S t a n f o r d B型慢性 夹层患者 非手术 治疗假腔 内血栓形 置换 , 保 留弓顶 + 远端术 中支架置 入术 , 其余 7例升主 动脉 , 头臂干动脉 、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及降主动 成, 破 口闭合。其余术后无死亡病例 , 2— 2 6个月 随访 3 0例 患 者 , 术后一个月复查 ( 胸部 C T) , 一 年 后 复 查 主 脉 均受 累随行 升 主 动 脉 +全 弓置 换 +远 端术 中 支架 置
者, 高度 怀疑主动 脉夹层 患者尽快完 善 C T血管 造影 ( C T A) 、 磁 共 振成像 ( MR I ) 、 U C G等相 关检 查 , 以 明确 夹 层破 口位 置 、 撕裂 范 围 以及 主动 脉 弓血 管 受 累境 况 。如
主 动脉 夹 层 A型 诊 断 明确 , 心、 脑、 肾器 官 血 液 灌 注 良 好, 无其 他 明显 手术 禁 忌 症 的情 况 下 应 尽早 手 术 治 疗 。 如确 诊 主动 脉夹层 B型 , 在 一般 情况 允许 下尽 早行 腔 内 修 复术 。 3 . 2 主动 脉夹 层手 术方 式 的选择 主动 脉 夹层 的手术 治疗 应根 据夹 层 破 口位 置 、 夹层 撕 裂 范 围 、 血 管 受 累 情
r a c S u r g , 2 01 0, 3 7: 6 9 1—6 9 6.
[ 5 ] H u n a i d A V, wa d m R T, D i mi t r i S E .T e mp o r a r y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d y s f u c t i o n
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发表时间:2016-12-07T13:58:34.3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黄劲超付海涛[导读]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其首先治疗方法。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26-02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其首先治疗方法,尤其经蝶窦手术以其创伤小、安全省时,手术并发症少而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广泛采纳。
经蝶窦人路也有多种的改革方式:其主要有经筛窦、经口鼻蝶和经蝶入路三大类。
近年来,经鼻蝶入路有被普及的趋势,其应用中又分为经鼻小柱中隔入路、经鼻前庭中隔入路、经单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和经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的不同方式。
我科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经单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对15例垂体腺瘤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11例。
年龄22~48岁,病程5月2年,平均10月。
首发症状头痛13例,闭经或月经失调8例,溢乳5例,视力视野减退4例,多尿1例。
内分沁激素水平增高11例:术前测定催乳素(PRL)水平升高9例(90-1375UG/L,平均368UG/L),生长激素(GH)增高2例分别为28.59UG/L和30.26UG/L,甲状腺素T3、T4增高1例。
MRI和或CT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无显著的鞍旁侵袭且蝶窦气化良好,蝶窦中隔偏侧2例;按照垂体腺瘤的分类:微腺瘤(直径〈10〉2例,大腺瘤(直径10)13例。
术前3天以氯霉素液滴鼻3~4次/日,口服泼尼松5mg/次,3次/日。
手术前日剪除鼻毛并清洗鼻腔。
选右侧鼻孔入路,手术时行气管插管全麻,取病人30度角仰卧位。
术野及鼻腔内用碘伏消毒、铺巾。
右侧鼻孔内放入1:1000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棉片,使鼻粘膜血管收缩以减少术中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
术后
神经外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汇报
项目名称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垂体腺瘤手术》
主要完成人
杨普 路洪禄 党张峰
武铁 肖云洪 李越
工作时间
2013年08月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垂体腺 瘤手术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垂体微腺瘤,垂体大 腺瘤;各种类型的巨大垂体腺瘤向蝶窦发展, 或主要向鞍上或鞍后上伸展,非哑铃状,轻 度向鞍上前方或两侧伸展者;垂体腺瘤伴脑 脊液鼻漏,高龄体弱,前置型视交叉,开颅 手术无法进入鞍内,垂体卒中或垂体瘤囊变。
泌乳素型垂体瘤
ACTH型垂体瘤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 神经内径垂 体腺瘤手术 在神经外科
的应用
无激素型腺瘤
实际开展情况
已开展病例数:1例 本院开展情况:首次 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防范措颅
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防范措施
可能意外: 蛛网膜下腔出血 鼻腔出血 鼻部黏膜局限性感染 外鼻孔缩窄和脑脊液漏 防范措施: ➢ 如有鼻咽部渗血,保留气管插管1-2小时,防止误吸;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