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为界的故事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一座城市的成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自身传统、历史文化的追寻、认同和承续。
在大文化的架构里,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口述体的历史经典,向人们描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
历史故事能够展示出岁月演进中渐次形成的城市个性和魅力。
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且又发扬光大,熠熠生辉。
两年前,郑州市旅游局组织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纪盘点”工程中,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评出了“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这是一项惠及今人、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工程。
所评选出的历史故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
《史记》中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的献身精神。
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
《左传》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掘地见母”故事。
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黄泉”之地。
郑州地处中原要冲,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
“楚河汉界”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对垒于郑州广武的故事。
广武山古战场上的遗迹,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有“中分天下”之鸿沟。
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他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亲率步兵10万、骑兵2万,南下攻打许都。
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相拒于郑州中牟的官渡,最终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悲壮惨烈,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
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去的是泰山,惟独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
鸿沟为界文言文

鸿沟为界文言文《史记·高祖本纪·鸿沟划界》原文: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
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
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
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
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
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
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项羽解而东归。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鲁为楚坚守不下。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精壮的官兵们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的士卒们由于运送粮饷疲惫不堪。
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
项羽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
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关于项羽的7个小故事

关于项羽的7个小故事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
在这场战役中,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中国安徽省固镇县)。
项羽在四面楚歌当中率800骑兵突围,渡过淮河后被汉兵追上,最后项羽只剩下28人。
项羽逃到乌江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刘邦彻底赢得胜利。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成皋争夺战中,项羽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
不久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也想退兵。
这时,张良、陈平建议说,我们已夺了大半河山,四方诸侯又都归附,项羽兵疲粮尽,众叛亲离,正是消灭他的大好时机,若放他回去,必然养虎为患。
刘邦一听,立刻改变了主意,决心东进。
刘邦率军追项羽至固陵,本来与韩信、彭越约好合力攻楚,结果二将未至。
项羽反攻,刘邦大败,遂坚壁固守。
后用张良计,笼络手下几员大将,遣使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又策反了楚大司马周殷叛楚。
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会师,共约30余万人,由韩信指挥,全力追击楚军,在垓(该)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今安徽灵壁东南)将10万楚军团团围住。
韩信命各路军分作十队,在四面埋伏,连环接应。
韩信出阵挑战,项羽几次突围冲杀均被伏兵截击而回,人数越来越少。
夜晚,韩信命手下士兵唱起楚地歌谣。
项羽听见四面楚歌之声,以为楚地尽失,遂告别心爱的虞姬,率领800子弟兵突围南走,被汉军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身亡。
楚汉战争以刘邦全胜而告终。
次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中国重归一统。
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
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迫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关于楚汉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关于楚汉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等,即汉元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关于楚汉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楚汉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楚汉(打一成语):楚河汉界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
与成语相关历史典故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
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并决定乘胜追击。
刘邦势单兵弱,但非常善于用计谋之人。
他接受谋士陈平建议,对楚军实行反间计,设法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项羽虽勇却无谋,不知是刘邦的计策,果然对范增生疑,并把他驱逐出军。
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离开,途中病死。
从此,项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误战机。
当时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
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自己,建议刘邦逃走。
刘邦在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成皋。
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焚了纪信,攻破成皋。
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北渡黄河,军至修武,得到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
他接受以往教训,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
同时,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秋天,项羽率兵东进开封、商丘一带作战,留部将曹咎守成皋。
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
汉军得知情报后,多次到城下叫阵谩骂,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
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
刘邦复取成皋,屯兵广武,取敖仓之粮而用。
项羽闻知成皋失守,急回师广武,刘邦闭城不出。
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
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
”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精选

【导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是®⽆忧考⽹分享的刘邦项⽻的历史故事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篇⼀】刘邦项⽻的历史故事精选:约法三章 汉⾼祖刘邦(公元前256年或前257年~前195年),字季,沛县丰乡(今江苏省丰县)⼈,曾做过亭长。
亭是县下⾯最⼩的⾏政单位,⼗⾥⼀亭。
有⼀次,刘邦押着⼀批民夫到骊⼭去,⼀路上民夫不断开⼩差,刘邦估计到达骊⼭时,这批民夫会逃跑完的。
⼀天夜⾥,他叫民夫们都吃饱饭,喝⾜酒,然后对⼤家说:“你们⼲脆都逃⾛吧,我也准备逃亡了!”说罢,把民夫全部放了。
有⼗⼏个壮丁看到刘邦如此仗义,不愿离开他,表⽰要跟他⼀块去逃亡。
他们⼀⾏⼈乘着⿊夜往前逃去。
⾛着,⾛着,前⽅探路的⼈突然跑了回来。
向刘邦报告说:“不好了,前⾯……路上……有……有⼀条⼤蛇!”刘邦此时已经醉醺醺的,他乘着酒性说:“壮⼠⾛路,怕什么蛇!”他拔出宝剑,壮着胆⼦,冲上去⼀剑把蛇砍成两段。
壮⼠们看到他如此勇敢,更加佩服他了。
后来,有⼈把刘邦斩蛇的事,加油添醋地编成⼀段迷信故事:刘邦斩蛇⾛了之后,有个⽼婆婆在死蛇旁边放声痛哭。
有⼈问她为什么哭。
她说:“我的⼉⼦被⼈杀了。
”⼜问:“你的⼉⼦被谁杀了?”她说:“我的⼉⼦是⽩帝的⼉⼦,他变成⼀条蛇,躺在路当中,结果被⾚帝的⼉⼦杀了。
我怎能不哭呢!”说完,⽼婆婆就不见了。
编造这个故事的⽬的是为了表⽰刘邦是“真龙天⼦”,以增加他的号召⼒,使⼈们更加拥护他。
陈胜、吴⼴在⼤泽乡起义的时候,许多郡县的⽼百姓纷纷响应。
刘邦的⽼朋友、在沛县当⽂书的萧何和当监狱官的曹参,打发刘邦的'连襟樊哙把逃亡在外的刘邦找了回来。
他们经过⼀番商量,杀了沛县县令,推举刘邦为沛公,在沛县起兵反秦。
刘邦根据“⽩帝、⾚帝”的故事,以⾚帝的⼉⼦⾃居,他树起书有“刘”字的⾚⾊旗帜,在沛县⼀带招兵买马,很快就拥有⼆三千⼈。
但是刘邦觉得⾃⼰⼒量不⾜,就带领⼈马投奔了项梁,开始和项梁并肩作战。
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作文

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作文示例文章篇一:《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有一条叫鸿沟的地方,那可真是超级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呢!我就特别好奇,为啥它能这么重要?就好像我们班选班长一样,总得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才能当选吧!鸿沟能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肯定也有它的厉害之处。
想象一下,古代的人们在这片大地上生活,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地图和导航。
鸿沟就像是一条大大的“分割线”,把大地分成了不同的部分。
这就好比一块大蛋糕,被人用刀切成了两半,清清楚楚的。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我们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说这边是“安全区”,那边是“危险区”。
这是不是和鸿沟有点像?只是鸿沟可不是我们随便画的线,它的作用可大多啦!我听老师讲过,鸿沟两边的气候、土壤都不太一样。
一边可能雨水充足,适合种水稻;另一边呢,可能比较干旱,就得种小麦啦。
这就好像我和同桌,我喜欢画画,他喜欢踢球,我们的爱好不一样。
而且呀,鸿沟两边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有差别。
一边的人可能习惯骑马出行,另一边的人也许更喜欢乘船。
这难道不像我们班有的同学喜欢放学后直接回家写作业,有的同学却喜欢先在外面玩一会儿再回去吗?还有呢,古代打仗的时候,鸿沟可重要了!两边的军队都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防线。
比如说,这边的军队守在鸿沟这边,那边的军队就很难攻过来。
这就好像我们玩“攻城”游戏,有一堵高高的城墙挡着,对方就不容易冲进来。
我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鸿沟这么厉害呀?”爸爸笑着说:“这就像我们家的大门,能把不友好的人挡在外面,保护我们的安全。
”我觉得呀,鸿沟之所以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是因为它让两边的一切都变得不同,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战争。
它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默默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鸿沟很神奇呢?示例文章篇二:《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有一个叫鸿沟的地方,它可重要啦!那它为什么会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7篇)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7篇)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7篇)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1成语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呢?刘邦全力追击项羽的*队的时候,把项羽紧紧围住,然后又听到营地的周围唱起了楚地的民歌,于是丧失斗志。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楚人之歌。
楚人的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关于成语: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的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
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并决定乘胜追击。
刘邦势单兵弱,但非常善于用计谋之人。
他接受谋士陈平建议,对楚军实行反间计,设法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项羽虽勇却无谋,不知是刘邦的计策,果然对范增生疑,并把他驱逐出军。
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离开,途中病死。
从此,项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误战机。
当时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
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自己,建议刘邦逃走。
刘邦在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成皋。
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焚了纪信,攻破成皋。
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北渡黄河,军至修武,得到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
他接受以往教训,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
同时,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秋天,项羽率兵东进开封、商丘一带作战,留部将曹咎守成皋。
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
汉军得知情报后,多次到城下叫阵谩骂,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
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
刘邦复取成皋,屯兵广武,取敖仓之粮而用。
项羽闻知成皋失守,急回师广武,刘邦闭城不出。
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
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
”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
听后项羽更加恼怒,决定杀掉刘太公。
这时,项伯劝项羽道:"杀太公不是时候,也对楚军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沟为界的故事鸿沟为界公元前205 年正月,霸王亲自带领大军打到齐国。
齐王田荣连着打了败仗,逃到平原。
他强迫平原的老百姓供给粮草,慢一步的还得挨揍。
平原的老百姓气愤不过,一下子聚集了上千上万的人,杀了田荣。
霸王另外立个齐王,齐人不满意新王,霸王就杀了一大批人,又拆毁了一些齐国的城墙,免得齐人再不服从命令。
齐人大失所望,赶到霸王一走,他们就叛变了。
田荣的兄弟田横趁着这个机会激发齐人保卫父母之邦,鼓励他们抵抗外来的兵马。
田横很得人心,夺取了城阳,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做了将军。
霸王再去打齐国。
齐人尽力把守城阳,弄得霸王一时没法打进去。
汉王可从西边打过来了。
汉王收复了三秦,下了一道命令,把以前秦国的林园一律开放,让农民耕种。
三秦的老百姓更加向着汉王了。
他又派张良去劝河东的魏王豹投降。
魏王豹见汉军强大,听了张良的话,投降了。
汉王就这样占领了河东,派韩信向朝歌[ 在河南省淇县北] 进攻。
镇守朝歌的殷王司马卬打了败仗,连着向霸王求救。
霸王派项庄、季布带着一队兵马去救朝歌。
他们还没赶到,司马卬已经投降了汉王。
项庄、季布回来报告,霸王大发脾气,责备他们不该在路上走得这么慢,又把都尉陈平狠狠地骂了一顿,因为司马卬原来是由陈平收过来的。
陈平心里很不高兴,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
他想起汉王手下也有他的朋友,就偷偷地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去了。
汉王把他当作谋士,十分信任。
霸王一心想先把齐国打下来,回头再会收拾汉王,就这样给汉王钻了空子。
汉王趁着霸王跟田广、田横相持不下的时候,一直往东打过来,夺下了西楚的都城彭城。
霸王一听到彭城也给夺了去,连忙扔了齐国这一头,赶回来在睢水上[ 在安徽省;睢suī]跟汉军打了一仗。
汉军大败,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连睢水都给堵住了。
被俘的也不少,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夫人吕氏也都做了俘虏,押在楚营里。
诸侯一见楚军打了大胜仗,有的就离开汉王归附霸王去了。
魏王豹因为汉王把睢水的失败说是他的过错,怕汉王办他的罪,就背叛了汉王。
汉王恨透了他,可也没有办法。
汉王收集散兵,守住荥阳,又从关中调来一批士兵,重新整顿队伍。
韩信也带着他的一支军队来会汉王,汉军又振作起来了。
汉王采用以攻为守的办法,一面自己守住荥阳,一面派韩信去征代魏王豹,收复河东。
韩信带着曹参、灌婴他们到了魏地,大破魏军,逮住了魏王豹。
他派使者到荥阳向汉王报告,还说:他打算往北去攻打燕、赵,收服了燕、赵,在南进攻齐地,然后前后夹攻,包围楚军。
汉王完全同意这个计划,还派张耳去帮韩信。
韩信真叫厉害,只两个多月工夫,就大破赵军,杀了代王陈余,平定赵地,顺手又收服了燕地。
韩信在北边连打胜仗,汉王可被楚军在荥阳压得不能活动了。
谋士陈平献计说:“霸王手下不过范亚父[范增]、锺离昧他们几个算是人才。
霸王为人猜忌,容易听信谣言。
要是大王肯交给我大量的黄金,我就有办法收拾他们。
”汉王说:“黄金有什么希罕的,你就多拿些去吧。
你爱怎么使,听你的。
”陈平领了黄全,拿出一部分交给他的心腹,叫他们打扮成楚兵,混到楚营里去。
不到几天工夫,楚营里就三三两两议论开了。
有的说:“范亚父和锺离昧有这么大的功劳,什么好处也没得着。
”有的说:“要是他们在汉营里,早已封了王了。
”这些背地里议论的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他不免起了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就不再跟范增商量了。
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汉王派使者去向霸王求和。
霸王因为粮食老供应不上,也愿意讲和,就派使者去回报。
使者到了汉营,陈平出来招待。
他的那股子热心劲儿真叫使者大受感动,不说别的,光是吃食,就有牛羊猪肉摆了一大席。
陈平问使者:“亚父可好?有没有他的亲笔信?”使者说:“我是霸王派来的,为什么要带亚父的信?”陈平故意显出纳闷的神情,说:“哦,哦!这是个误会。
我们还以为您是亚父派来的。
真对不起,请等一等。
”他就出去了。
立刻进来了几个手下人,七手八脚地把酒席撤下去。
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个人,端来了一点吃的。
使者一看,比普通的饭菜都不如,气得他一赌气就跑回去了。
使者指手划脚地向霸王报告,说范增果然私通汉王。
霸王更加相信了。
范增看出来了,他就对霸王说:“天下大事已经定了,愿大王自个儿好好儿干吧。
大王看我年老体衰,让我回老家去吧。
”霸王答应了,还派人护送他回到本乡居巢去。
范增一路走,一路叹气,伤心得哭都哭不出来。
他已经七十五了,哪儿受得了这么大的委屈?就在路上害了病,脊梁上长个毒疮,折磨死了。
范增一死,更没有人替霸王出主意了。
汉王拿少数的兵力,在荥阳、成皋一带牵住霸王的大军,叫彭越老在楚军的后方截断运粮的道儿,好让韩信去夺取北边和东边的许多地方。
汉王就这么守的时候多,打的时候少,败的次数多,胜的次数少,跟霸王相持了两年多。
韩信独当一面,打下了赵、燕,又打齐国,杀了齐王田广,轰走齐将田横,攻下了齐地七十多个城。
这时候,汉王只盼着韩信早点回来,一则他老被楚军围困在荥阳、成皋一带,没法打出去,二则韩信的兵力越来越大,只怕他不受管束。
汉王几次派人去催,哪儿知道韩信按兵不动,倒打发使者送了一封信来,大意说:“齐国虽然打下来了,可是齐人多诈,反复无常,南边又接近楚地,难免不再发生叛变。
可以不可以让我做个假王[假,这儿是代理的意思]暂时代理一下?不然的话,我怕镇压不住齐人。
”汉王看了信十分气愤,他说:“岂有此理!我困守在这儿,日夜盼望他来,他不来帮我,反倒要做起齐王来了。
”张良、陈平在旁边,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拿脚尖赐踢赐汉王的脚。
汉王多么机灵啊,他立刻体会了他们的意思,就装出挂了火儿,当着韩信的使者骂着说:“真正岂有此理!大丈夫平定诸侯,就该做真王,干么要做假王啊?真是!”他就派张良去送大印,封韩信为齐王。
一面又派人去劝说九江王英布脱离霸王,封他为淮南王。
韩信当然高兴了,英布也答应了,可是他们还不马上发兵攻打霸王。
公元前203 年,汉王突围出去,退到广武[在河南省],楚军马上追到了。
广武是山名,东西山头各有一座城,中间夹着一条溪涧,东边的叫东广武,西边的叫西广武。
汉军守住西广武,楚军占领东广武。
两军相对,彼此还可以通话。
霸王在阵前吓唬汉王要杀太公。
汉王在阵前数落霸王的罪状,说他不讲信义,杀害义帝,屠杀人民等等。
霸王听得火儿了,用鼓向后一挥,后面的弓箭手冲上来,一齐放箭。
汉王赶快回马,胸口已经中了一箭,受了重伤,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
他忍住了疼,扑在马鞍上,故意用手摸摸脚,说:“贼人射中了我的足趾,好疼呵。
”左右扶着他进了内帐,立刻叫医官替他医治。
汉军听说汉王中箭,受了重伤,都着了慌。
楚军眼看汉王中了箭,但等他一死,全力进攻。
就在这紧要关头,张良劝汉王勉强起来。
汉王叫医官用布帛扎住胸脯,勉强上了车,到各军营巡查一遍。
大伙儿这才安定下来。
汉王马上回到成皋养病去了。
霸王听说汉王没死,还亲自到各军营去巡查,大失所望。
又听说自己运粮的道儿也给彭越截断,更加着急起来。
张良就对汉王说:“目前楚军正缺乏粮食,不能不回去。
抓住这个机会去跟霸王讲和,要求他把太公和夫人放回来,我们就撤兵回到关中去。
我想他是不会不答应的。
”汉王就派使者去见霸王,呈上求和的信。
信上的大意是这样的:“我刘邦跟你霸王打仗打了七十多次,双方都死了不少人马,弄得老百姓叫苦连天,难过日子。
要是再打下去,怎么对得起天下的人呐!我特地派使者前来求和,建议楚汉两方拿荥阳东南的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属楚,鸿沟以西属汉,各守疆土,彼此不再侵犯。
这样,双方停止战争,恢复兄弟的情义,不但你我二人可以共享富贵,就是老百姓也能过太平的日子。
”霸王倒是个豪爽人,他认为这么划定“楚河汉界”倒也不错,就同意了。
锺离昧和季布竭力反对,劝霸王别上汉王的当。
亚父范增的话他都不听,锺离昧他们更不必说了。
霸王就和汉王订了约,交换了合同文书,还把太公和吕氏放了回去。
接着他真带着军队回到了彭城。
汉王跟霸王讲和,说要回去,原来是个缓兵之计。
现在霸王的大军退了,太公、吕氏又放回来了。
仅仅两个月工夫,汉王就撕了鸿沟为界的合同文书,打发使者分头去约韩信、彭越、英布发兵到固陵[在河南省]会齐,共同去进攻楚军。
汉王自己先到了固陵,把军队驻扎下来,一面派使者去催韩信、彭越、英布进兵,一面向霸王下了战书。
霸王气得直瞪眼睛,大骂刘邦反复无常。
当时就带着锺离昧、季布、桓楚、虞子期等大将,发兵三十万,猛一下子向固陵打过去。
汉王慌忙应战,又打了个大败仗。
到了半夜,他扔了固陵,逃到成皋。
楚军追到成皋,把汉军围在那儿。
汉王对张良说:“我总觉得韩信、彭越、英布老不得动儿。
我屡次三番地叫他们快发兵来,他们可都按兵不动。
这是什么意思啊?”张良说:“虽然大王已经封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可是那仅仅是个空头衔,您没给他们土地。
彭越屡次立了大功,更是什么也没拿到。
他在名义上是魏相国,这是不够的。
现在魏主豹已经死了,彭越也想封王。
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大王不给他们重赏,难怪他们不肯卖力气。
”汉主说:“先生的话一点不错。
请先生告诉他们:等到他们打败了项羽,我就把临淄一带的郡县全封给齐王韩信,一切租税钱粮等项供他支用;大梁的土地全归彭越;淮南的土地全给英布。
烦先生分头去封他们吧。
”果然,韩信、彭越、英布得到了分封土地的甜头,没有多久都发兵来会汉王。
汉王不用说多么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