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的规划共41页文档
电力工程规划

2.图纸 (1)分区规划高压配电网平面布置图。图中表示高压 与电站分布,电源进出线回数、线路走向、电压及敷设方 式。 (2)必要的附图。 三、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 1.内容 (1)计算用电负荷; (2)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的变、配电站 (3)规划设计10KV电网 (4)规划设计低压电网 2.图纸 (1)规划电网布置平面图。 (2)必要的附图。
二、电力线路保护 1.电力电缆线路安全保护 ①地下电缆:两侧各0.75m平行区域。 ②海底电缆:线路两侧各1km新形成的水域、港区内为 100m以内。 ③江河电缆:不小于100m;中小河流不小于各50m。 2.架空电力线缆安全保护 ①一般地区的保护 ②人口密集地区的保护 L=2L安+2L偏+L导(m) L——走廊宽度(m) L偏——导线最大偏移 L导——电杆上两外侧导线间的距离(m); L安——边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水平距离(m);
三、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 编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应以规范制 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标作为远期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标准。 主要包括:1、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 2、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 3、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 其中:1是主要用于编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时采用 “综合用电水平法”进行预测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的远期 控制性标准。2是调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时采用“负荷 密度法”预测用地用电负荷的远期控制性标准。3是用于 编制或修订城市详细规划中电力规划时采用“单位建筑面 积负荷密度法”预测详细规划区各类建筑用电负荷控制性 标准。
大城市热闹地区50~60MW/km2 地选取上述10kv线路经济供电半径时,相应地35kv变电 新的供电范围可用下式计算:
M—供电范围(km2) L—经济供电半径(km) 例 某规划区的面积约为400 km2,该区最大用电负荷 为8 MW,功率因数为0.8,试求10kv配电线路经济供电半 径。 解:已知, 则该地区负荷密度 查表,时,10kv线路经济供电半径 L=12km 验算:当L=12km时,该35kv变电新的控制面积 由验算知道,该地区建一座变电新可以满足规划负荷的 要求。
第四章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ppt课件

放射式 多回线式 环式
精品课件
电源 变电房
电源 变电房
电源 变电房
有关接线方式
①手拉手 优点:接线方式简单 缺点:母线比一般高压线贵
需要断路器 应用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
精品课件
有关接线方式
②3T方式 优点:用线普通 缺点:远距离接线浪费 一般使用三台变压器,用于广东等地区
110kV变电站选址
①负荷中心
②出线方便(高压走廊)
③协调土地利用规划
精品课件
3.2 城市供电电源规划
城市供电电源选址 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
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使热负荷与电负荷的距离经济 合理
尽量利用劣质或非耕地,或者安排在三类工业用地 内
尽量接近燃料产地,可以减少厂区密集、减少铁路 运输量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精品课件
3.2 城市供电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发电厂 发电厂类型: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太阳
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潮汐发 电厂、抽水蓄能发电厂和原子能发电厂
我国作为城市电源的发电厂,主要有火力发电 厂与水力发电厂
精品课件
3.2 城市供电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火力发电厂 燃料主要有三种:煤、石油与天然气。按电厂
精品课件
3.2 城市供电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变电所技术经济指标(P59,表3-22)
1. 500kV变电站——配置750MVA变压器2-4台 2. 220kV变电站——配置150MVA、180MVA、240MVA变压器
2-3台 3. 110kV变电站——配置31.5MVA、40MVA、50MVA、63MVA
第三章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精品课件
3.2 城市供电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23
LOGO
变电所选址要点
位于城市的边缘或外围,便于进出线 考虑工程地质 地势尽可能高且平坦 交通运输方便
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
具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 尽量不占用农田 考虑对临近设施的影响
24
返回
LOGO
城市电源设施主要技术参数
1.火电(表5-9;5-10;5-11)
年发电量,容量(总容量、机组台数、机组容量)、厂区占地指标 (厂区占地,单位容量占地,灰场用地),排灰量(单机排灰量, 全年排灰量)耗水量,耗煤量等
32
返回
LOGO
三、电网结线方式
放射式:可靠性低,适用于较小的符合 多回线式:可靠性高,适用于较大负荷 环式:可靠性高,适用于一个地区的几个负荷
中心
格网式:可靠性最高,适用于负荷密度很大且 均匀分布的低压配电地区 联络线:不接负荷,只做平衡或备用
前进
33
返回
LOGO
选择要点
电力网结线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必须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要求 第二、必须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 第三、使电力网的建设和运行都比较经济 第四、保证运行人员操作方便、安全。
电网电压等级 电力负荷规划 电网结线方式 变电设施规划
前进
26
返回
LOGO
城市电网示意图
返回
LOGO
城市电网电压等级
城市电力线路电压分八级:
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
10kV; 380/220V 四个层次: 其中500kV,330kV,220kV为一次送电电压 110kV,66kV,35kV为二次送电电压 10kV为中压配电电压 380/220V为低压配电电压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110KV以上,造价低,危险大,景观差
地下电缆 35KV以下,造价高,技术复杂,景观好
(一)架空线路敷设
送电线路 配电线路 耐张段:是两个导线连接点间的距离,可能是几个档距几座杆塔。
耐张段的两头都可以解口、紧线、松线。 档距:就是两根电杆或两座铁塔的距离
(二)电力电缆线路敷设
1、适用情况 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在技术上难解决时;狭窄街道、繁华市
1、弹性系数法
在某一时期内电力总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与同一时期国 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
电力(或电量)弹性系数X
电力(或电量)消费年增长率Xp(或Xe) GNP年增长率Xc
广泛用于分析、权衡电力发展速度是否与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相适应,这种方法多用于大范围区域的用电需求预
测。如下式,ax为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
情况,采用规划人均综合用电指标为1500千瓦时/人·年,镇区2020年规 划总人口为1.4万人,得镇区年用电量为2100万千瓦时,按年最大负荷利 用小时数为4000小时,得最大电力负荷5250千瓦。 (2)负荷密度法 采用综合负荷按每平方公里5000千瓦计算: 规划镇区用地为1.33平方公里。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0,得最大电力负荷为5320千瓦。 按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000小时,得年用电量约为2128万千瓦时。 综合上述两种预测方法,得: 规划区内年用电量约为2100万千瓦时; 最大负荷为5300千瓦。
Y规划=Y现状(1+Eax)n
2、年平均增长率法
E (mn)
Em
m
n
E(mn) Em (1 )n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年份的用电量基准年份用电量
基准年份
预测年限 用电量年增长率 修正系数
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供电系统的健康运转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为了确保城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城市规划者和电力工程师们必须充分考虑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电力负荷需求、电力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探讨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首先,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城市供电系统需朝向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思考使用清洁能源的潜力。
例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采用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的有效调度和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合理估计电力负荷需求。
任何城市的供电系统都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新的电力设施时,必须分析和预测城市的电力需求增长趋势。
这可以通过考虑城市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等因素来实现。
准确估计电力负荷需求有助于规划者选择合适的发电设备和扩容计划,以满足城市未来的电力需求,避免供不应求或浪费资源。
另外,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还必须注重电力安全。
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例如,划定电力设备建设的安全距离,采取必要的防火、防雷等措施,确保供电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此外,建立完善的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以及监测和维护机制,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自然灾害时,快速响应并修复供电系统,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城市供电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也应当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是关键。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方案模板

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方案模板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电力供应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而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则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高效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份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方案的模板,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
二、背景电力供应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教育、交通等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更是不可或缺。
而供电工程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能够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电力保障。
三、规划目标1.满足社会需求:规划方案要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提高供电质量:制定方案要求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减少断电和电压不稳定的现象。
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电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电力生产和供应的效率。
4.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规划范围1.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范围通常包括电力生产、输配电系统、用电设施等方面,需要对整个电力供应链进行全面规划。
2.规划范围还需要包括相关设备的检修和更新换代计划、电网的扩建改造计划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3.在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趋势,确保规划方案的持续有效性。
五、规划原则1.科学合理性原则:规划方案要立足于科学技术水平,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经济效益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保证投资与收益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3.信息化发展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电力信息化建设,实现供电设施信息化管理和监控。
4.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要考虑到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5.安全稳定原则:规划要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用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城市电力工程系统规划(ppt文档)

6、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 ,高压线路下不能有任何建筑物。
(二)水电站选址要点
1、水电站一般选择在便于拦河筑坝的河流狭窄 处,或水库水下游处。
2、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高,非地质断裂 带。
(一)电力网络等级 1、电力线路电压等级:500KV、330KV、220KV 、110KV、66KV、35KV、10KV、380/220V八 类 一次送电电压:500KV、330KV、220KV 二次送电电压: 110KV、66KV、35KV 配电电压: 高: 110KV、66KV、35KV 中: 10KV 低: 380/220V
(二)城市变电所 1.变电所的分类 升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
按电压分:大>=330KV,中220KV/110KV,小 <=110KV
变电所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变压等级、主变 压器容量、用地面积等。
三、城市电源设施布局规划
(一)火电厂选址要点:
1、厂址应位于城市边缘或外围,在城市主导风向 下风向,并与城市生活区保持一定举例。
2、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大中型火电厂应靠近 铁路、公路或港口,并尽可能设置铁路专用线。
3、燃煤电厂厂址应尽可能接近燃料产地,靠近煤 源;燃油电厂一般分布在炼油厂旁。
置。 (二)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 中压配电网结线方式的选择 放射式:适用于小城市 普通环式:适用于大中城市边缘和小城市 双线放射式:城市中双电源用户和城市中心区使用 ,工程造价高。 双线拉手环式:供电可靠性高,造价过高很少采用 。
四、城市配电设施规划
容载比是反映城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供电电源规划 • 电源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 • 发电厂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包括火 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风力发 电厂\地热发电厂等. • 变电所:变压变电所;变流变电所./区域变电所; 城市变电所 • 变电站的等级按进线电压确定.
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
•用电分类 1、产业(4类) 2、行业(8类) •单位辩析 1、电量(kWh)和负荷(kW)的概念 2、kV、kVA、MVA、万kVA •负荷预测方法 1、电量--负荷—电源装机容量(kVA) 2、负荷密度--负荷--电源装机容量
•负荷密度法 单位用地负荷密度(综合、分类,主要用于总、分 区规) 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按建筑类型分类,主要用 于详规)
3、城市电源规划
•发电厂和变电所 •发电厂(火力、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原子能)
3、城市电源规划
•变电所(功能分类、职能分类、构造形式、等级分类)
3、城市电源规划
•火电厂(容量、占地、储灰场)
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
•高压线路规划
1、线路短捷 2、安全间距 3、不宜穿中心区 4、减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 5、减少拆迁 6、避免穿林 7、防洪要求 8、远离危险区 9、减少转弯,经济档距
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
•送配电线路敷设(架空)
送电线路 配电线路 耐张段和档距
•电缆线路敷设
适用情况(分高压、低压) 敷设方式(直埋、沟槽、排管、隧道、构架、水下) 电缆选型
–小型锅炉房和吸收式制冷机(以锅炉房供应蒸汽为原料) –电动热泵
大型热源布局规划
• 热源的布局 –热电厂布局:负荷中心,良好的供水条件、交通条 件、排灰条件、出线条件,有防护地带。供热半径 4——5公里。 –区域锅炉房布局:负荷中心,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出 线条件,有利的风向和凝结水回收条件。供热半径 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