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循环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会 计 循 环

应计费用的期末调整将同时等额地影响 费用和负债 。
【例7--2】华泰公司2009年12月1日向
银行借入一笔6个月的短期借款80,000元,年 利率6%。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形成借款利息 费用2,400元,分6个月摊销。根据权责发生 制这一记账基础,应该在2009年12月底计提 当年已经发生但是尚未支付的利息费用。
编制以下调整分录: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三)预收收入的账项调整
预收收入是指以前会计期间已经收到入 账,但应归属本期或以后各期的收入。
企业在平时的一些交易中,会发生先收 取收入并已入账,但尚未向付款单位提供商 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按照权责发生 制原则,这种收入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 收入。因此,每期的期末都要对预收收入账 项进行调整,将已实现的部分转为本期的收 入,未实现的部分递延到下期。
一、账项调整的意义
账项调整有助于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财 务状况。
期末账项调整即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 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 的费用,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进行 必要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在利 润表中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以及正确 地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
二、账项调整的内容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合计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将“总分类账户 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和“总分类账户 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合并在一张表上
如图表7-3: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初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合计
第三节 账项调整
● 账项调整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这一标准, 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 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 用能在相关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 正确地确定出各期的盈亏。
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

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会计循环是指会计部门进行日常业务处理的一系列流程。
一般而言,会计循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收集和凭证准备:会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需求,收集相关的凭证信息,如发票、收据、付款单等。
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准备凭证,包括填写凭证号、日期、摘要和金额等信息。
2. 凭证录入:将凭证信息录入电脑会计系统中。
根据凭证的科目分类,将凭证分别录入到不同的科目账户中。
3. 凭证审核:会计主管或审计师对录入的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如发现错误或不符合规定的凭证,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
4. 日记账和总账更新:根据录入的凭证信息,更新日记账和总账。
日记账记录了每笔业务的借贷方向和金额,总账记录了各个科目的累计借贷金额。
5. 账户调整和调平:根据每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对账户进行调整,确保账户的余额正确。
同时,对账户的借贷金额进行核对,确保借贷方向和金额相等,达到账户的调平。
6. 财务报表编制:根据日记账和总账的最终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7. 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基于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分析包括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比较,如利润率、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指标。
8. 报税和合规:根据财务报表和相关税法规定,计算和申报税款。
确保企业按时、合规地缴纳税款,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9. 审计和审计整改:定期对会计循环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确保会计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如发现问题或不足,需要进行整改和改进,以提高会计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流程是一般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不同企业的会计循环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流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会计循环及账务处理程序

(2)有利于明确会计 核算工作的分工协作, 促进会计机构和会计人 员按照不同的责任分工, 有条不紊地处理好会计 核算各个环节上的工作, 保证会计信息加工过程 的严密性。
(3)有利于减少 不必要的会计核算 环节,适当减少账 簿数量和周转时间, 节约会计核算工作 的费用开支,保证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4)有利于会计 职能作用的发挥, 并加强对企业经济 活动和财产物资的 监督管理。
日记账
会计报表
原始凭证
记账程序的种类
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2
3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4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5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通用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6
3.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 会计核算工作的效 率和质量,以确保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和有用性。
2020/10/14
5
谢谢观看
原原原始始始凭凭凭证证证
①
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② ④ ③
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⑤
总账
⑤
明细账
会计报表
⑥
二、账务处理程序
● 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由各经济单位会计核算所采用 的特定账簿组织而决定的记账程序,即会计循环的具体步骤。账簿组织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的种类、格式,以及会计凭证与账簿间的联系。会计记账程序如图8-1所示。
会计循环及账务处理程序
一、会计循环
● 会计循环,是指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工作过程3个密切联
系的基本环节,以一定的组织程序结合起来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会计工作体系。这种从经济业务
第二十八章 会计循环

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报告三个基本环节生成的。
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1.会计确认解决的三个问题:(1)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确认(2)该经济业务应在何时确认(3)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2.会计确认应当符合三个标准:(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评估(3)该项目应有可计量的属性,如价值、成本。
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3.会计记录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1)设置账户: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活动的载体。
①账户分类:账户按照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账户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②账户结构: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左方和右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
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①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
②借贷记账法的结构:各项资产的期初余额,应分别记入各该账户的借方(左方);各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应分别记入各该账户的贷方(右方)。
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

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会计循环是指在会计部门中进行日常业务处理的过程。
它涵盖了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从购买原材料到销售产品,再到收集现金和支付账单。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采购原材料:企业需要购买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
首先,采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列出所需的原材料和数量。
然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价格和交货期,并签订采购合同。
2.收货和入库:当原材料送达企业时,负责收货的部门会核对收货数量和品质与采购订单一致。
然后,原材料会被妥善地储存起来,这个过程称为入库。
3.生产加工: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成本,如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4.销售产品:成品出厂后,销售部门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销售过程中,需生成销售发票和销售合同,并跟踪发货和付款。
5.收款:企业根据销售合同约定的条件向客户发送发票,并通过银行或其他支付机构接收客户的付款。
收款的流程需要核对客户付款的金额和方式是否与销售合同一致。
6.付款:企业需要向供应商支付原材料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如劳务费、租金等。
在支付过程中,会核对付款金额和供应商提供的账单是否一致。
7.记账与核算:在上述业务处理的每个环节中,会计部门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将各项交易进行记账。
会计人员会分别登记采购、销售、收款和付款等交易,并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和核算要求对交易进行分类和分析。
8.报告和分析:会计部门通过对各项交易的记账和核算,生成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提供了重要的财务信息,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会计循环的业务处理流程。
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可能会根据其特定的业务模式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但基本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原则通常是一致的,即以收购原材料为起点,经过生产、销售、收款和付款等环节,最终形成财务报表,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会计基础复习思考及答案(7会计循环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第七章会计循环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1、什么是会计循环?会计循环包括哪些步骤?答:企业遵循会计核算程序,将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依据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加以确认、计量、记录,直至编制财务报表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会计期间都会重复进行一遍,因此,习惯上将这个过程称为会计循环。
从会计核算方法的角度看,会计循环是由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财务报表这一基本会计核算程序构成的。
每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
企业的经济活动连续不断,会计循环也就往复不止。
虽然会计循环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这三种会计核算方法,但每一个会计循环又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步骤构成的。
会计循环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⑴、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根据原始凭证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运用借贷记账规则确定每笔经济业务应借记和贷记的账户及金额,并在记账凭证中编制会计分录。
⑵、过账根据记账凭证中的会计分录,将每笔经济业务涉及的借方和贷方账户发生额,分别登记到总分类账中开设的相应账户及明细分类账中,这一步骤也就是会计方法中的登记会计账簿。
⑶、调整前试算平衡将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利用总分类账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以判断日常账务处理是否存在错误。
⑷、账项调整根据全责发生制基础,将平时未记录但影响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业务,于会计期末在记账凭证中编制账项调整分录并登记到分类账中,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⑸、调整前试算平衡根据总分类账各账户调整后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以判断调整账务处理是否存在错误。
⑹、对账和结账通过上述步骤将企业当期全部经济业务登入账簿后,还需要对会计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完整和正确。
在此基础上进行结账工作,计算并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⑺、编制财务报表直接使用或间接分析使用通过结账所结出的各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来编制财务报表,形成财务报告。
会计循环及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期末账项调整
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将属于本报告期发生的 一切收支账项全部调整入账,以正确计算本期损益,反映财 务成果。
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主要有: 1、应计收入的账项调整 2、应计费用的账项调整 3、预收收入的账项调整 4、预付费用的账项调整 5、期末的其他账项调整
一、应计收入的账项调整
应计收入——是指那些已在本期实现、因款 项尚未收到而未登记入账的收入。
库存现金日记账
×年 凭证号 数
月日
摘要
对方科目
收入
支出
结存
万 千 百十元角分 万 千 百十元 角 分 万 千 百 十 元 角分
51
期初余额
10 银付3 取现 银行存款
500 00
3 60 00 0 4 10 0 00
12 现付1 预借差旅费 其他应收款
16 现付2 付运费 销售费用
28 现付3 存现金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年末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000
二、预收收入分摊的账项调整
收入分摊——是指企业已经预先收取的有关 款项,但尚未完成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该项收 入需在期末按本期已完成的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 的比例,分摊确认本期已实现收入的金额。如预 收货款、预收租金等。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它对收入和费用的 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的真正发 生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 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 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 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会计循环及会计业务流程讲解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y of China
(四)会计分录与账户对应关系
1.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 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经济业务
◎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 ◎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 ◎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
精品ppt模板
y of China
❖ 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 (一)理论依据
❖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 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 了如下规律:
❖
❖ 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 。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三)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 账户登记金额。
影响 要素
登记 方向
公司收到 投 资者投资 800 000元存入 银行。
登记 账户
登记 金额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y of China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营 业 费 用
y of China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y of China
❖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
1.总分类科目
❖ ◆ 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 ◆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 应收账款”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会计循环概述
一、会计循环的涵义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过账
3、调整前试算平衡
4、账项调整
5、调整后试算平衡
6、对账和结账
7、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节账项调整
一、账项调整的意义
二、账项调整的内容
(一)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
(二)本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款项的费用
(三)已经收款但不属于本期或部分属于本期的收入
(四)已经付款但不属于本期或部分属于本期的费用三、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
第三节对账和结账
这一节的内容要特别注意多项选择题。
对账是指核对账目,对账簿记录的正确与否进行核对的工作。
也就是通过核对账目,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与否。
对账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以及账实核对
一、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指的是账簿与会计凭证之间的核对。
即将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以及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
二、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是指账簿与账簿之间的核对。
账账核对包括4个方面的核对。
包括总账之间的核对、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一)总账之间的核对
总账之间的核对,是采用试算平衡的方法来进行的。
回忆试算平衡的内容。
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和余额的试算平衡。
1、发生额的试算平衡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推导出来的。
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的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推导出来的。
余额的试算平衡包括期初余额的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
因此可以得到两个公式。
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二)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
由于总账和明细账采用的是平行登记的方法,因此,总账与所属明细账在数量上存在以下勾稽关系:
总账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期初余额合计
总账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账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期末余额合计
可以通过这样的勾稽关系,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
(三)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总账与日记账在数量上存在以下勾稽关系:
总账的余额=日记账的余额
总账的本期发生额=日记账的本期发生额
可以通过这样的勾稽关系,对总账和日记账进行核对。
(四)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期末余额应核对相符。
例题:对账时,账账核对不包括()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C.总账与备查簿之间的核对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答案:C
解析:账账核对包括:总账之间的核对;总账与所属明细账之间的核对;总账与日记账之间的核对;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故答案为C
三、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进行核对。
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每天同库存现金的数额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例题:在下列有关账项核对中,属于账实核对的内容是()
A.库存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总账之间的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的核对
C.应收账款总账与所属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D.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答案:B
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的核对属于账实核对,是为了确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其余三项均属于账账核对。
故答案为B。
二、结账的概念
所谓结账就是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本期内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一)结账的程序
1、首先,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接下来,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例如,各项待摊费用应按规定的方法摊销,各项预提费用应按规定的标准预提。
3、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之后没有余额。
4、最后,结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
结账的方法,考生可以自己对照教材看一下。
注意什么时候结账划单红线、什么时候结账划双红线。
例题:结账时,应当划通栏双红线的是()。
(2004年)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B.各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答案:A
解析:月结、季结时,应当划通栏单红线;年结时,应当划通栏双红线。
故答案为A
(一)结账的方法
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
从内容上看,考生应熟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不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单位。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结合的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
优点: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其特点在于: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例题: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都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2004年)
答案:√
解析: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大大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因此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总结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例题:区分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标志是()。
A.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答案:C
解析: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区别于另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主要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