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设计方案
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便道专项施工方案

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便道专项施工方案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四月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便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四月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项目部内部评审表编号: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编号:目录1 工程概况 (1)2 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 (1)2.1便道结构 (1)2.2线路布置 (2)3 施工组织 (2)3.1管理机构 (2)3.2人员组织 (2)3.3主要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3)3.3.1主要机械设备 (3)3.3.2 主要人员配备 (3)3.4工期控制 (4)4 主要施工工法 (4)4.1测量及施工准备 (5)4.2排水及原地面处理 (5)4.3山皮土填筑 (5)4.4 细集料面层 (6)5 安全生产措施 (6)6文明施工的措施 (7)7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8)1 工程概况钢筋房施工便道起讫里程K1+120~K1+320,线路全长200m;箱涵施工便道起讫里程K1+120~K1+316,线路全长196m,便道修建主要形式为沿实际地势新建,钢筋房便道路面宽6m,箱涵便道宽7m,土方约1800m3,碎石约610m3。
2 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2.1便道结构(1)钢筋房(箱涵)施工便道面层设中心线向一边1.5%坡度,道路右侧设置排水沟;(2)便道基础采用山皮石分层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暂定700~1000mm(具体见附图1-便道结构断面图)。
山皮石质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总重的15%,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
石块粒径为 60~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
(3)便道面层采用细集料压实,厚度按200mm。
附图2-1 钢筋房(箱涵)便道结构图2.2线路布置为了满足箱涵施工及钢筋房钢筋转运,施工便道考虑在小里程段修建,线路走向详见平面布置图。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道路系统规划

天 津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E A) 区 , 处 津 TD 西 地 ( 津 市 中心 城 区 ) ( 沽 城 区 ) 间 , 津 市 塘 天 塘 塘 之 天
沽 区 和东 丽 区交 界处 ,海 河 北 岸 ,西 距 市 中心 约 2 m, 距 T D 建 成 区 中 心 1 m, 离 天 津 8k 东 EA 8k 距 滨 海 国际 机 场 1 m, 离 天 津 港 2 m, 于 东 5k 距 1k 介
于 2 0 初 提 出了 开发 区扩 区的 战 略部 署 。 04 0 3年 20 年 1 2月 , 国务 院 批 准 , 津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西 经 天 区 起 步 区被 正 式 纳 入 天津 开发 区范 围 ,成 为 开 发 区 东 区 的土 地 延 伸 、 业 延 伸 和 管理 延 伸 。 产
开 发区建 设 中国北 方现 代制造 中心 , 技研 发 和成果 转化 基地 的部 分职 能 , 区将 成 为高效 利 用资 源 的生态 工业 园 区和 发 科 西 挥滨海 新 区龙头作 用 的重要标 志 区。该 文介绍 了西 区经济发 展总体 目标 规划及 西区道 路规 划 , 针对 西区 的定 位 和特 点等 , 并
配套 资源 , 可 以享 受 海 港 和 空 港 的交 通 便 利 , 又 三 条高速公路连接北京 、 津 、 北 、 南 、 北 , 天 华 华 东 西
区具 备 了最 佳 的工业 物 流 条 件 , 图 1 图 2 见 、 。
图 2 西 区 总 体 规 划 图
3 西 区经 济发 展 总体 目标 规划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2 9
( ) 次 分 明 、 能 明 确 、 序 畅 通 的 满 足 对 1层 功 有 外 交 通 和 内部 交 通 联 系 的道 路 网络 系 统 。 ( ) 通 “ 、 、 ” 施 布 局 规 划 既 要 考 虑 2交 场 站 点 设 满 足 自身 建 设 发 展 的 需 求 ,还 需 要 与 周 围地 区 之
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 (3)

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前言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是为了规范和引导开发区的发展,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信息1.1 基本情况本开发区位于本市的中心位置,占地1000公顷,是本市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1.2 建设目标本开发区的建设目标是:•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规划思路2.1 思路开发区规划应以科学发展为基础,以整体规划为指导,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保障,注重民生需求,注重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注重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2 发展目标本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世界级现代化工业园区;•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产业布局3.1 产业结构本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支持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服务业、新能源等领域。
同时,还需要建设海洋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布局特点本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具有以下特点:•优化布局,以产业链为导向;•合理分布,形成区域型产业集群;•强化配套,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四、城市规划4.1 城市功能开发区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打造集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商业服务、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要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城市功能区,如产业研发区、商业会展区、文化娱乐区、生态住区等。
同时,要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4.2 城市布局开发区城市布局应以绿化为主导,将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与开发区的自然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形成生态和谐的城市环境。
此外,还需要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五、生态环境5.1 生态保护本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开发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规划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工作,加强对水、土地、空气等方面的保护。
市区开发大道支线工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依据1、立项和规划批文;2、路网规划、规划座标及地形图;3、本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开发大道支线道路规划设计要点的函》规函【2009】78号;4、本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5、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省市的相关规范、标准、法则。
二、设计宗旨加快城市化进程,本工程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开发区的交通需求,还要能带动工程范围内所涉及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该立交成为今后的交通转换枢纽。
三、勘察、设计范围和内容1、开发大道支线(开发大道~前进大道)的道路工程、沿线市政管线、道路排水、道路照明、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概算的编制、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2、上述工程的全部勘察、测量,以及技术报告等相关服务;3、上述工程施工招标以及本项目施工时的驻地配合等服务。
4、上述工程的竣工图编制及相关服务。
四、设计原则与要求1、严格遵守设计宗旨,精心设计。
2、功能定位:全面体现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作为城市主干道交通运行功能的原则。
3、经济指标:原则上不超过招标文件给定的控制造价。
4、设计标准4.1本工程设计等级为城市快速路,汽车荷载为城-A级;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为60km/h,交叉口道路40km/h;4.2本工程的路面宽度按60米计;4.3机动车道横坡按2.0%设计;4.4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4.5其他附属设施工程应满足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方案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本工程对沿线地方及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5、主线道路工程5.1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省市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5.2平面线形美观、流畅、视觉自然、视野开阔,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合理设置直线、曲线、超高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5.3横断面设计应在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断面布局应结合道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道数、设计行车速度、地形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
合理安排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的通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兴国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兴国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一、规划目的为保证兴国经济开发区(东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满足城市规划管理需要,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南至潋水河,北至迎宾大道,西至模范大道,东邻兴赣高速。
用地面积约4.77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施);(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8月1日施行);(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1日施行);(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7)、《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1)、《兴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四、功能定位、规模及布局(一)功能定位兴国经济开发区东区是兴国县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基地;现代商贸服务中心;高新产业科技研发的重要平台。
(二)发展规模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约为1.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74.52公顷。
表1-1: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面积(公顷)比例(%)1居住用地R 19.43 4.09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1 19.05 4.01服务设施用地R22 0.38 0.08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 16.51 3.48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A1 0.76 0.16图书展览用地A21 1.02 0.21文化活动用地A22 0.86 0.18中小学用地A33 6.43 1.36特殊教育用地A34 0.98 0.21科研用地A35 5.94 1.25医院用地A51 0.51 0.11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 39.12 8.24 其中零售商业用地B11 3.24 0.68批发市场用地B12 35.62 7.51加油加气站用地B41 0.26 0.054工业用地M 221.13 46.60 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 127.33 26.83二类工业用地M2 93.81 19.775 物流仓储用地W 11.25 2.37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 77.49 16.33 其中城市道路用地S1 69.01 14.54交通枢纽用地S3 4.66 0.98公共交通站场用地S41 0.41 0.09社会停车场用地S42 3.41 0.727公用设施用地U 11.82 2.49 其中供水用地U11 11.57 2.44环保设施用地U23 0.26 0.058绿地与广场用地G 77.76 16.39 其中公园绿地G1 42.07 8.87防护绿地G2 35.69 7.52 城市建设用地474.52 100.009非建设用地 E 2.48 其中水域E1 2.48 总计477.00(三)规划结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两轴、三心、三组团”。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生态和 水乡特色
行政办公集群
2、三大公园为休闲体验经济创造发展条件
夏驾河景观公园、水上公园与体育文化公园构筑东 部新城城市功能与空间联系的纽带,突显休闲型产业发 展的特色。
文化休闲集群
大型商贸集群
3、生态和水乡特色形成核心资源
优良的生态条件和水乡基底是塑造城区特色不可多 得的资源,东部新城可打造独具文化底蕴和空间特色的 城市空间,展现昆山新魅力,吸引周边要素积聚。
东部新城是昆山主城向东发展的空间载体
2、城市多中心结构中的东部副中心
随着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以单中心城市 结构已无法承载城市功能需求,昆山未来将形成 “一主四副+花桥”的格局。
昆山主城空间不断向东、向上海扩展
3、东部片区城市化催生服务极核
随着昆山东部的发展,兵希、蓬朗等乡镇产 业类别已逐步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随之而 来的是这些乡镇的城市化需求,第三产业发展、 生活环境升级等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部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背景
1、规划背景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昆山市域中部偏东,从1985年设立以来,基本主导了昆山的城市经济增长。 目前,开发区规划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已成为昆山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导因素。 东部新城核心区是开发区向东拓展的新兴增长极,也是开发区具有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城市副中心, 其发展对于开发区和整个昆山市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空间: 核心空间集聚化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检讨的 启示:
1、大幅增加商业和公共
新加坡玛瑞纳湾 金融、商 新城中心区 务 文化娱乐 香港将军澳 高科技产 业 文化娱乐 商务 综合服务 商业 公共服务
蜀山区路网方案设计汇报

D800
石牛路
蜀峰路
科 学 家 路
D1000(已设计)
41.9 39.6
本次设计雨水管 已设计雨水管
设计区域接入科学家路预留 雨水管,经初步计算,满足 要求。
38.5 35.6
路面标高 管底标高
7、污水规划与现状
未设计范围 白莲岩路 开福路 石牛路
振兴路
蜀山湖路
DN400(已建)
雪霁北路 雪霁路 万泽路
(GB 50014-2006)
(GB 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
(2)设计依据
《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 其他相交道路(开福路、雪霁北路、科学家路等)地下管线资料
2、排水现状
雪霁路与雪霁北路交口
万泽路与科学家路交口
综合比选推荐采用方案一。
5 道路工程
本次设计道路均为新建道路,路面结构计算交通量参照规范选取。 次干路按照重交通,标准轴载20×106; 支路按照中交通,标准轴载10×106。 次干路机动车道
道路路面设计
支路机动车道
白莲岩路、开福路、振兴路
雪霁路、石牛路、蜀峰路、 万泽路、蜀山湖路
5 道路工程
道路路面设计
设计内容
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不含监控)、 照明工程。 1、白莲岩路45m横断面布置比选; 2、次干路机动车道结构层比选。
方案比选内容
蜀山新产业园区白莲岩路等八条道路工程方案汇报
项目概况 设计依据 设计标准 现状分析 道路工程 管线综合工程 附属工程 照明工程 交通工程 投资估算 问题与建议
1 2 3
4
5
6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编制单位:鄂尔多斯市筠泰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中政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乔福平项目负责人:杨建国(总工程师)项目编制人:郭春辉(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李增强(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杨力哲(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吴法春(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白安联(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 1 - 1.1项目概况....................................................... - 1 - 1.2编制依据....................................................... - 1 - 1.3编制原则....................................................... - 2 - 1.4工作范围....................................................... - 2 - 1.5项目可研的作用................................................. - 2 - 1.6项目的提出..................................................... - 3 - 1.7问题与建议..................................................... - 4 -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5 - 2.1项目建设背景................................................... - 5 -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 5 -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 6 - 3.1建设地点....................................................... - 6 - 3.2建设条件....................................................... - 6 -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 - 9 - 4.1道路工程....................................................... - 9 - 4.2道路绿化工程.................................................. - 23 - 4.3道路照明工程.................................................. - 27 -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31 - 5.1项目主要工程量................................................ - 31 - 5.2建设期限...................................................... - 31 - 5.3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 31 - 5.4项目管理...................................................... - 32 - 第六章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影响评价.............................. - 33 - 6.1环境保护...................................................... - 33 - 6.2消防.......................................................... - 35 - 6.3安全.......................................................... - 35 -6.4节能.......................................................... - 36 -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运行.............................................. - 38 -7.1组织机构...................................................... - 38 - 7.2项目管理...................................................... - 38 - 第八章工程项目招标方案........................................... - 40 -8.1招标范围及招标内容............................................ - 40 - 8.2招标安排...................................................... - 40 - 8.3招标形式...................................................... - 40 - 8.4招标方式...................................................... - 40 - 8.5评标专家来源.................................................. - 41 - 8.6招标程序和招标基本情况表...................................... - 41 -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3 -9.1工程概况...................................................... - 43 - 9.2编制依据...................................................... - 43 - 9.3价格的确定.................................................... - 43 - 9.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43 - 9.6工程估算表.................................................... - 44 - 第十章效益评价................................................... - 45 - 10.1道路工程效益评价............................................. - 45 - 10.2道路绿化工程效益评价......................................... - 47 - 10.3社会效益..................................................... - 49 - 10.4经济效益..................................................... - 50 - 10.5效益评价..................................................... - 50 -附件: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1.1.2项目拟建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环城南路、宗地一、宗第二、宗第三、宗第四、宗第五、宗地六、宗地七、宗地八、宗地九、宗地十、宗地十一)1.1.3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1.1.4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期1.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建设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拟建地点、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承办单位:建设地点:深州经济开发区铁东片区1.1.2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地址:深州市经济开发区泰山东路北侧1.1.3编制的依据(1)《深州经济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编制委托书;(2)《深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2版;(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城市用水分类标准》CJ/T3070-199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工程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1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13)《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CJ3082-1999;(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3)《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1-2007);(24)《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本项目拟建于深州经济开发区铁东片区。
1.2.2项目建设内容本工程项目内容包括: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街、纵三大街、纵五大街、纵七大街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桥梁工程、绿化工程、景观工程和交通工程。
道路工程:道路长度27074米,沥青混凝土路面622640平方米,便道230811平方米,人行道335972平方米。
排水工程:雨水管道总长59939米,检查井1013个。
污水管道总长64422米,污水检查井1538个,泵站2座。
绿化工程:种植国槐14464株、白蜡1897株、金叶榆1452株、西府海棠3082株、紫叶李2622株、金枝槐1170株、大叶黄杨70975㎡、金叶女贞9764㎡、紫叶小檗61545㎡、草坪24560㎡。
景观工程:路缘石25424.00 m、侧石126090.00 m、土方量89748.00 m³、垃圾桶252.00 个、树篦子5085.00个。
照明工程:箱式变电站20 座、智能天文控制器20套、8米灯杆592 根12米/10米灯杆906根、16米灯杆102根、接地极 511根、接地线3750 m、低压电缆83550 m、导线43930 m、专用接线盒1598个、钢管9600m、电缆井192个、PE管71600m。
桥梁工程:预制普通板梁1760m³、普通混凝土实心板梁1000m³、普通混凝土预制空心板550m³。
交通工程:共计27.074Km。
1、道路工程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
(1)平面及横纵断面设计道路(市政道路)工程表机动车道横坡均为1.5%,人行道2%,采用直线型路拱。
本设计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排水工程本次工程的建设内容为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街、纵三大街、纵五大街、纵七大街排水管道的配套建设。
排水体制:依据深州市排水系统的总体布局,采用雨污分流制。
本次道路雨水管段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橡胶圈接口。
本次工程雨水管道管径采用DN300、DN600、DN800、DN1000、DN1200 DN1350、DN1800、DN2000、DN2200、DN2400,总长59939米,检查井1013处。
本次道路污水管段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橡胶圈接口。
本次工程污水管道管径采用DN300、DN400、DN500、DN600、DN800、DN1000 ,总长64422米,检查井1538处,泵站2座。
雨水工程一览表污水工程一览表3、照明工程照明工程一览表4、桥梁工程桥梁工程一览表5、绿化工程绿化工程一览表6、景观工程景观工程一览表7、交通工程交通工程一览表1.2.3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
1.2.4项目投资情况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04608.14 万元。
全部为建设投资。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目前,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看,深州市属于欠发达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基础条件差,底子薄,过去长期受资源、能源、水源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国家在这里投资较少,科技教育相对落后,开放较晚。
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腾飞,前提是搞好交通、能源、通讯和水源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街、纵三大街、纵五大街、纵七大街现状为土路,城市道路功能的不完善,使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城市道路功能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深州市发展的瓶颈,成为制约深州市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主要因素。
2.2建设意义和投资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当地城乡一体化水平、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街、纵三大街、纵五大街、纵七大街经过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对促进深州市建设发挥巨大的带动效应,给深州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2、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的土地条件及综合环境将得到全面改善,大大改良了项目区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加快产业集聚的速度,可直接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同时,能够改善项目区的开发投资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对缓解农民就业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因此,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深州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本项目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深州市的基础设施,是深州市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深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西北部,距省会石家庄90千米。
深州地处国省干线、高速公路、铁路动脉的“黄金十字交叉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1.2地形地貌深州市位于河北平原中部,地处滹沱河古冲积扇的前缘,滹沱河与滏阳河沉积的交错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微有倾斜。
最高处海拔28米,在西部的羊窝、吴山庄一带;最低处海拔17.5米,在东北部的西留一带。
20米等高线在县境东部,由南向北经过乔屯、后营、于科、木左、辰时等村东面。
3.1.3气候气象深州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明显,大陆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
气候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但由于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大风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3.1.4工程地质与水文本工程场地地基属第四纪全新世纪沉积物,根据勘察资料分析,按成因类型及形成年代,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揭露深度范围内)⑴素添土:厚度0.7~7m,以粉土为主,含有建筑垃圾白灰渣、砖渣,土层结构不均匀。
⑵粉层土:厚度 2.7~3m,含水量高,土层呈饱和状态,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层。
⑶粉质粘土层:厚度1.2~2.2m,地里承载力标准值fk=150kPa,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层。
⑷粉土层:次层未揭穿,黑灰色,次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50kPa,属于中等压缩性土层。
按水文地质特征,该区地域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水层、咸水、深层淡水三种。
深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5243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700万立方米,合计为5943万立方米。
3.1.5地震烈度区划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3.2恒信路现状及评价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街、纵三大街、纵五大街、纵七大街为深州市的主要道路,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都继续向北发展,但是道路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恒信路道路的项目有利于周围企业产品的运输,进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3.3项目区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本项目区地下均未铺设管线,暂无建筑物。
路线所经地段均未发现地面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树。
道路沿线均无河流、湖泊。
第四章道路工程总体设计4.1采用规范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GJTD30-2004)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7、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8、建设部建标〔2007〕164号《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9、《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3-2007)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4.2道路工程建设方案4.2.1横断面设计根据大广高速连接线的功能定位,拟定横断面布置形式:1、为保证交通安全,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与干扰,同时保证过境交通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应设置侧分带(兼设施带)将两者从空间上予以分离。
2、为保证对向过境交通的行车安全,根据规范要求应设置中央分隔带;作为迎宾大道,对外窗口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中央分隔带宽度应不小于 6.0m。
另外,路口可压缩中央分隔带增设专左车道,同时可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可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并能保证行人的过街安全。
3、为保证主路过境交通的快速与安全,侧分带断口应尽量少,辅路具有集散沿线交通的功能,机动车流量较大;考虑东部生产区和中部生活区的空间布局,通勤交通的交通量较大,出行方式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