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合集下载

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治疗。

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有效率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疼痛程度,肩ROM及ADL的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

结论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肩周炎超声波疗法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77-02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多见于中年以后,50岁左右易患此病,因而有“五十肩”之称。

通常认为本病与某些代谢障碍或局部循环障碍有关[1]。

此病病程长,常因肩部受凉、过度劳累而诱发。

由于肩关节活动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旋、外旋受限,因而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

本科应用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2008年3月~2011年5月在本科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40例,男性28例,年龄51.46±15.48岁,病程最短39天,最长2年,平均1.66±0.62年。

68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在年龄、疗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②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③肩关节活动尢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④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⑤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⑥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Mar.2019,Vol.27No.6 [J].光明中医,2016,31(16):2324-2325.[7]郭蕴萍,石学敏.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浅谈[J/CD].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4):176-178.[8]王明明,黄雪珍,费爱华,等.蔡圣朝主任医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3):31-33.[9]李鑫,海英.田维柱治疗面瘫经验[J].河南中医,2014,34(6):1026-1027.[10]刘剑,王幼奇,黎凯.黎凯体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恢复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4):16-18.[11]莫智珍,潘小霞,韦立富.韦立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介绍[J].中医药导报,2016,22(19):102-103.[12]王艳君,崔林华,袁军,等.高玉瑃治疗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15,35(5):479-482.(收稿日期:2018-10-22)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王建军(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7100)【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80例,运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肩周炎;高频超声;小针刀;肩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9621/j.cnki.11-3555/r.2019.0620肩周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见症状为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小,但在影像学检查中未发现患者肩关节存在明显的结构异常。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部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

由于肩关节活动范围小,治疗面临困难,顽固性肩周炎更是难以治愈。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针灸等,但疗效有限,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复发现象。

近年来,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其疗效备受推崇。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波产生的热能破坏肩周炎部位的病变组织,加速炎症消退和修复。

小针刀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皮肤病、眼科疾病等领域。

联合超声波治疗可通过超声波传导效应,增加小针刀作用部位的热能输入,加速肩周炎部位的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下面介绍一组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实例。

本是一名66岁女性患者,肩周炎病程长达3年,曾接受多种治疗手段,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针灸等,但疗效均不佳。

患者常常因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经过详细检查,确认为顽固性肩周炎,并向患者介绍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注射局部麻醉后,医生使用小针刀在患者肩关节周围进行切割,同时辅以超声波加热,使肩周炎部位组织受到足够的热能,加速炎症消退和修复。

每次治疗约20分钟,一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周。

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刺痛和热烫,但均可承受。

治疗结束后,患者需注意锻炼和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用力。

经过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活动范围也得到提升。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分,治疗后降至4分。

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肩关节活动正常,没有复发现象。

综上所述,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

但是由于该疗法属于微创治疗,需要医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下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才可进行治疗。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运动受限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患者往往在运动或用力后感到肩疼痛,且伴随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复发。

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的追求。

一项临床实验研究选择了40例顽固性肩周炎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治疗过程中,首先将小针刀插入病变组织中,进行电流刺激,刺激点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受器位置进行选取。

然后,使用超声波仪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有34例(85%)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功能恢复良好。

仅有6例患者(15%)治疗效果一般,疼痛减轻不明显。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周测量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均有明显差异。

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8±1.2,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为2.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的ROM为100.2±5.3°,治疗结束后的ROM为147.8±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作者:李永晟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肩周炎;疼痛;超声波;针灸肩周炎即肩关节组织炎,俗称凝肩或五十肩,者主要是因为肩周炎的发患者群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而且女性的肩周炎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主要出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当中。

该病属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可能累及到的组织包括肩周肌肉、关节囊、肌腱以及滑囊等。

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情况来看,肩周炎的发生以单肩为主,约占95%,另5%为双肩发病。

该病一旦发生,就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的5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高频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3个月~5年,单侧38例,双侧12例;对照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岁,单侧35例,双侧15例。

1.2临床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困难,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

X线拍片无骨质改变。

1.3方法治疗组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LCA300型超声波治疗仪,频率800~1000 KHz,连续式输出,功率1.2~1.5 W/cm2,耦合剂为接触剂,采用直接接触移动法,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佳,20~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在肩关节周围穴位针灸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

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肩周病变组织 变化情况 , 并再次作 V A S视觉疼痛评分 、 C o n s t a n t

Mu d e y肩关节功能评分 , 全面 了解肩关节疼痛及 功能的恢复
情况 。 1 . 3 疗效评定 : 参考 C o n s t a  ̄一 Mu r l e y 进 行 肩 关 节 功 能 评 定 标
论: 高频超声 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显著 , 症状改善显著 。 [ 关键词 ] 高频超声 ; 局部注射 ; 肩周炎 ; 疗效 肩关节周 围炎( 简称肩周炎 ) 是肩周肌 、 肌腱 、 韧带 、 滑 择 适 当长 度 的 穿 刺 针 在 超
在钙化灶 、 低 回声结节 、 腱鞘壁 、 囊壁 回声 的改善上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在 自觉症状改善上 , 对照组明显改善 以上 发 生率 4 5 . 4 5 %、 总改善率 8 0 %; 观察组明显改善 以上发生率 6 3 . 6 4 %、 总改善率 8 9 . 0 9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结
准 , 包括疼痛 、 日常生活能力 、 关节活动度 、 肌力, 分值分别 为 1 5 、 2 O 、 4 0 、 2 5分 , 分值越高 , 则改善效果越好。分别在治疗后 的
2 周、 3个 月 、 6个 月 对 所 有 患 者 进 行 超 声 检 查 , 观察 在钙化灶 、 低 回声 结 节 、 腱 鞘壁 、 壁 囊 回声 上 变 化 情 况 。 观 察 患 者 自我 感 觉 症 状 变 化情 况 。 1 . 4 统 计 学处 理 :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 计 软 件 分 析 , 计 量 资 料 采

22 30 ・
吉林医学 2 0 1 5年 5月 第 3 6卷第 1 1期

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应用价值

J m C lC ri[ ,19 ,1 (1 7 10 . ol ado 】 9 2 92 } 1 — 2 2 A J .19
【J 吴雅峰 ,张桂珍 ,主编. 6 6 实用心脏超声诊断学[ . MI 北
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 ,7 . 96 0
( 收稿 日期 :2 11 — 2 70) 0 0
o sac n eeo—met ] i uai , 19 , feerhadd vlp r n[ . r l o J C c t n 9 7
9 1 3 4 - 7 0 6f0 75 36.
【2 l]梁兆光 ,姜莉.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脏 x综合征患
者 的价值【. J 中国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 1 ,2 ( ] 00 69 l
的 紧张状况 ,使得 本来 常见 于 5 0岁 左右 的肩周
围出现 无 回声 区 或腱 鞘增 厚 回声增 强 。肱 二头 肌长腱不全脱 位 :肱二头肌 长腱 位置偏移 ,结节 问沟 内空虚 。三角肌下 / 肩峰下 滑囊炎 :在 冈上
炎也 越来 越 年轻 化 。
1 资料 与方法
自2 1 年 1 一 0 1 3 00 月 2 1 年 月到我 肌腱 与三角肌 问 出现 积液 。粘 连性肩关 节囊炎 : 院治 疗 的 3 0例确诊 为肩 关节 周 围炎 患 者进行 高 腋下 关 节囊 窝 缩 小 ,部分 出现肱 二 头 肌长 头 腱 1 一般资料 . 1
I G N v m e 0 1 o. N ,2 MH N, o e b r2 1 ,V 1 7 o2 1
肩周 炎 是 肩关 节 周 围炎 的简 称 ,是 肩部 周 14 资料 处理 检查 时应 用 图像工 作站 采集 图 . 围肌 肉、肌腱 、滑囊 和关节囊等软 组织 的慢性炎 文资料 ,记录每一个测 量数据 ,供 随访对 比分析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

由于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使得顽固性肩周炎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在治疗顽固性肩周炎中,小针刀联合超声波疗法已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小针刀和超声波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小针刀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主要通过刺激患者的病变点,以达到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病变点,引起创伤反应,从而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等。

研究表明,小针刀能够显著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单纯的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效果有限,且易发生复发。

小针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应用于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中,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振动波,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能量作用于人体组织,能够产生热量和机械效应,达到疼痛缓解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超声波主要具有温热效应、拜耳效应和声流效应等作用机制。

温热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细胞的活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拜耳效应是指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能够产生压力波,以达到松解病变组织、消除炎症和疼痛的目的。

声流效应指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形成声流,清洗组织间隙中的废物和炎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显著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

一项针对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表明,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另一项研究显示,小针刀联合超声波能够显著提高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还可以预防肩周炎的复发,并对顽固性肩周炎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 <0.05),疼痛消失或缓解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疼痛疗效明显。

标签:肩周炎;疼痛;超声波;针灸
肩周炎即肩关节组织炎,俗称凝肩或五十肩,者主要是因为肩周炎的发患者群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而且女性的肩周炎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主要出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当中。

该病属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可能累及到的组织包括肩周肌肉、关节囊、肌腱以及滑囊等。

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情况来看,肩周炎的发生以单肩为主,约占95%,另5%为双肩发病。

该病一旦发生,就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的5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高频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3个月~5年,单侧38例,双侧12例;对照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岁,单侧35例,双侧15例。

1.2临床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困难,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

X线拍片无骨质改变。

1.3方法治疗组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LCA300型超声波治疗仪,频率800~1000 KHz,连续式输出,功率1.2~1.5 W/cm2,耦合剂为接触剂,采用直接接触移动法,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佳,20~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在肩关节周围穴位针灸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

1.4注意事项
1.4.1超声波具有非常显著的3个特点,①穿透力强,②能量集中,③方向性强,所以在治疗中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对症调理,找准患者的病变部位与疼痛点,这样才能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

1.4.2超声穴位调理法由于超声波波束集中,能够进入人体深层细胞组织,
用于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好。

1.4.3因人对超声波的适应能力大小和耐受力不同,治疗时皮肤有温热和轻微针刺的感觉是正常反应,但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了皮肤灼热感,且难以忍受,则应当暂停治疗或是降低治疗档位。

1.4.4超声波调理必须要有足够的导声膏涂抹在皮肤表层,以便于超声导入人体,同时治疗头要完全接触皮肤才能保证超声波的正常传导。

导声膏过少或探头与皮肤接触不良,超声波就难以传导入人体,探头易发烫损害;更不可用其他物品代替。

1.4.5超声探头必须围绕”调理部位”作往复式移动,不能固定或停留在某一部位。

1.4.6使用本机会加速新陈代谢,排出毒素及废物,请多喝开水。

1.4.7超声与通常所运用的电子脉冲、微波等电磁波治疗完全不同,超声波调理所运用的声波能量是纯粹的机械波,绝无任何辐射。

2 结果
肩关节周围疼痛消失或缓解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见表1。

3 讨论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

95%为单肩,5%为双肩,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故称为“五十肩”或“冻结肩”。

此病与风、寒、湿、外伤、感染等诱因有直接关系。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睡觉时常因肩怕受压迫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

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采用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由于超声波具有方向性,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的特点,应找准痛点或穴位,以达到最佳效果。

超声波可透过人体表层肌肉组织,直接作用于骨关节炎症处,使细胞组织的凝胶状变为溶胶状,消炎止痛,对疼痛、纤维性变、关节挛缩等症的治疗有着显著而独特的疗效。

超声波治疗各种顽固性炎症和病痛,运用特定波段的超声波束进入人体深层组织,直达深层病灶,凭其独特的治疗机理对人体进行清除毒素、消退增生、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再生活肌。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

消炎与修复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

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

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

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

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从治疗结果来看,治疗组疼痛的消失或缓解明显,有效率为58%,对照组疼痛的消失或缓解较差,有效率为4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关节活动恢复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结论
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特别对疼痛的消失或缓解疗效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冯若,王智彪.实用超声治疗学[M].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69-283.
[2]房明亮,陶有略.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甘肃中医,2002,(1):126-139.
[3]朱广义.骨性关节炎的治疗[J].中华理疗杂志,2001,(4):301-203.
[4]王霞.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9):213-214.
[5]俞晓杰,吴毅.运动疗法在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9):98-101.
[6]Ter Har G.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J].Prog Biophys Mol Biol,2007,93(1-3):111-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