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喷涂件质量检验标准(新)
喷漆产品外观质量允收标准及检验规范

喷漆产品外观质量允收标准及检验规范一、外观质量规范缺陷定义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或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表面质量分级依据及外观瑕疵分类A级面——客户经常看到的面;B级面——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能偶尔看到的面;C级面——产品在被移动或打开才能看到的面;a 不允许——产品上不允许有所致缺陷;b 很不明显——在自然光下,目视距离40cm时间5s内,正面目测几乎看不到的缺陷;c 不明显——在自然光下,目视距离40cm时间5s内,正面目测不太容易看到的缺陷;d 不太明显——在自然光下,目视距离40cm时间5s内,正面目测较容易看到但不明显的缺陷;e 不严重——在自然光下,目视距离40cm时间5s内,正面目测较容易看到但不太严重的缺陷;f 不太严重——在自然光下,目视距离40cm时间5s内,正面目测很容易看到但不太严重的缺陷;检验时间、距离及光线要求1.3.1所有检验均要求在充足的自然光条件下或40W荧光灯下检验,除做表面附着力分析外,原则上不允许用放大镜检验;1.3.2 检验时间及距离标准表表面等级A B C目视距离30cm35cm40cm目视时间10s5s3s二、常见喷漆缺陷1.杂质——喷漆(喷涂)上的外来物,分刮手和不刮手两种、同色或异色等;2.掉漆——表面处理层与基材剥离,分块状或点状;3.露底层——部分位置未喷够厚度而露出底层;4.阴阳色——产品正反或左右两面存在明显色差,但阴面不是露底色不良;5.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6.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7.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8.流痕——油漆(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导致的流痕;9.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10.色差——常见喷漆产品每批次均会有轻微色差(喷涂产品色差相对较小);三、常见喷漆(喷涂)缺陷允收标准表缺陷A面B面C面杂质喷白色时不允收,喷其余颜色时,杂质在需反光才能发现且面积小于平方毫米,在12~25平方毫米内不超过1处,同一产品不超过2处;杂质在需反光才能发现且面积小于2平方毫米,在12~25平方毫米内不超过2处,同一产品不超过3处;杂质在需反光才能发现且面积小于2平方毫米,在12~25平方毫米内不超过2处,同一产品不超过4处;掉漆不允收不允收由于受外力碰撞点状掉漆且确定不会掉漆面积扩散,掉漆部位能完全组装入产品时允收露底色不允收不允收露底色部位能完全组装入产品时允收,其余不允收阴阳色不允收不允收组装入产品内部后露在产品外部的一面符合标准颜色要求时允收,其余不允收软划痕在12~25平方毫米内不超过2处,同一产品不超过3处;在12~25平方毫米内不超过3处,同一产品不超过5处;允收硬划痕不允收不允收除完全组装入产品内部的C面可接受外其余不允收桔皮不允收不允收流痕不允收不允收在不影响组装的情况下能完全组装入产品内部的C面可接受外其余不允收气泡不允收不允收色差对色板对色板符合B面条件;若部件色差部位完全组装入产品内部时可接受说明:需要时按部分特殊标准或客户指定标准按样板或特殊标准执行;审核: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 生产线确认____________。
喷涂零部件质量验收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明确喷涂产品的质量要求,提供喷涂产品的检验依据和标准。
2.0范围适用于涉及公司产品所有喷涂零部件,包括:钣金件、铝型材、压铸件。
3.0喷涂表面分类A面: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面;B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侧面、后面;C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D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
4.0检验项目与标准4.1外观使用测厚仪检验,在离试样边缘处25mm以上距离最少三处进行检查,取其平均数。
(一般零件也可使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检验。
在试样上用刀片刮掉涂层至基体金属,用千分尺进行有涂层部分厚度和无涂层厚度测量,两者差值即为涂层厚度)。
4.2.1一次喷涂涂层厚度A面/B面:60μm—100μm;C面/D面:50μm—80μm;标准:合格率≥90%;4.2.2二次喷涂因一次喷涂出现不合格时,对一次喷涂件进行打磨等处理后进行的再次喷涂。
A面/B面<150μm;C面/D面<100μm;4.2.3不允许进行三次喷涂;4.2.4判定标准:任何一处厚度值低于标准值下限时即判定不合格;任何喷涂件影响装配的即判定不合格。
4.3色差4.3.1标准色板封样:由粉末供应商(阿克苏)提供标准色板,每批次的粉末与标准色板的色差△E<0.8;每半年更新一次标准色板,封样;4.3.2生产加工及产品色差控制:△E<1.0;4.3.3同一件产品色差△E<0.5;4.3.4按标准色板使用色差仪测试。
4.4涂层附着力4.4.1划格结果附着力接收标准等级≤ISO等级:1级。
对比图片:划格结果附着力按照以下的标准等级:ISO等级:0ASTM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ISO等级:1ASTM等级: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不超过5%ISO等级:2ASTM等级: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但不到15%ISO等级:3ASTM等级:2B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及/或者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喷涂检验标准

喷涂检验标准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领域。
喷涂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因此喷涂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喷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外观检验。
1. 色泽。
喷涂产品的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色差不应超出规定范围。
色泽检验可采用色差仪进行,也可通过目测比对标准色卡进行。
2. 光泽。
喷涂产品的光泽度应均匀一致,不应出现明显的光泽差异。
光泽度检验可采用光泽度计进行,也可通过观察反光情况进行目测。
3. 喷涂缺陷。
喷涂产品表面不应有气泡、流挂、起皮、漏涂等缺陷,可通过目测或放大镜检查表面缺陷情况。
二、附着力检验。
1. 划格法。
采用划格法检验喷涂产品的附着力,根据划格的深度和长度来评定附着力的等级。
2. 置换法。
采用置换法检验喷涂产品的附着力,通过特定的胶带或粘合剂将喷涂层与基材分离,评定附着力的等级。
三、耐候性检验。
1. 盐雾试验。
将喷涂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海洋气候环境,评定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2. 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将喷涂产品置于人工气候老化箱中,模拟阳光、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评定产品的耐候性能。
四、环保性检验。
1. VOC含量。
检测喷涂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评定产品的环保性能。
2. 有害物质含量。
检测喷涂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铅、镉、汞等,评定产品的环保性能。
五、其他检验。
1. 厚度检验。
测量喷涂产品的涂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硬度检验。
测量喷涂产品的硬度,评定产品的耐磨性能。
以上就是喷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喷涂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因此严格执行相关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2024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引言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用来评估喷漆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喷漆外观质量检验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颜色一致性、涂层厚度、光泽度、漆面平整度和表面缺陷。
这些方面涵盖了评估喷漆外观质量的关键指标,有助于生产厂商和检验人员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客户的期望。
正文:一、颜色一致性1.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喷漆产品的颜色标准。
2. 使用色差仪或人工目测方法,对喷漆产品颜色进行检测。
3. 比较检测结果与颜色标准的差异,判断颜色一致性是否合格。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颜色标准。
二、涂层厚度1. 使用涂层厚度仪测量喷漆产品的涂层厚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涂层厚度的上下限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上下限值,判断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涂层厚度要求。
三、光泽度1. 使用光泽度计测量喷漆产品的光泽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光泽度的要求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要求值,判断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光泽度要求。
四、漆面平整度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的漆面平整度,检查有无凹凸不平、起皮等现象。
2. 使用手工方式或检测仪器,测量喷漆产品的平整度。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漆面平整度的标准。
4. 比较测量结果或视觉检测结果与标准,评估漆面平整度是否合格。
5.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直至漆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五、表面缺陷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气泡、瑕疵等缺陷。
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喷漆产品表面进行详细检查。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表面缺陷的允许数量和尺寸。
4. 比较检测结果与标准,判断表面缺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针对有过多或大尺寸的表面缺陷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以确保产品质量。
喷涂烤漆喷粉件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編号:DG-QA-039
1.目的
明确和规范公司冲压及钣金件的表面喷涂、烤漆、喷涂检验标准,以使进料检验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本标准结合钣金件及冲压件行业及喷涂类行业外观通用检查标准,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所有五金件经过喷涂、烤漆、喷粉表面处理的产品。
3.职责
本公司IQC人员负责对喷涂、烤漆、喷粉的冲压件及钣金件进行检验;
4. 表面等级
A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或客户日常操作能近距离视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
B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
C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到的内外部表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内外部表面。
检验距离/时间:日光灯距离产品为600~900mmm(光效)
A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600 mm,目视时间约7 秒;
B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750 mm,目视时间约5 秒;
C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900 mm,目视时间约3 秒;
备注:当一个面并没有在图面中被定义时,按一般要求 B 级面作业。
5.外观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
以上所有外观标准均依12寸铁门/平板面积为基准。
喷涂产品检验标准

喷涂产品检验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喷涂产品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喷涂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涂料产品,其质量对于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至关重要。
2. 检验要求在检验喷涂产品时,应注意以下要求:2.1 外观检验- 检查涂层外观,包括颜色均匀性、光泽度和平滑度。
- 观察是否存在颜色偏差、起泡、气孔、流挂等不良现象。
- 测量涂层的厚度,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2 物理性能检验- 测试喷涂产品的抗划伤性能,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划痕测试,并评估其耐久性。
- 测试喷涂产品的耐磨性能,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进行磨损试验,并记录磨损程度。
- 检测喷涂产品的耐冲击性能,进行冲击试验,并评估其抗冲击能力。
- 测试喷涂产品的耐化学品性能,将涂层暴露在不同化学物质中,并观察是否产生变化。
2.3 包装检验- 检查喷涂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确保包装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标明产品信息和注意事项。
3. 检验方法喷涂产品的检验方法应基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常用的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方法- 使用目视检查法观察涂层外观。
- 使用光泽度计测量涂层的光泽度。
- 使用测厚仪测量涂层的厚度。
3.2 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划痕测试可使用万能试验机或硬度计进行。
- 磨损试验可使用旋转磨擦试验机或磨损仪进行。
- 冲击试验可使用冲击机或冲击引拔机进行。
- 化学品暴露测试可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品及测试方法。
4. 结论通过遵守喷涂产品的检验标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要求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其他必要的检验和测试。
请根据具体产品和行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最高质量标准。
以上为喷涂产品检验标准文档的简要介绍。
汽车喷涂件外观质量标准

汽车喷涂件外观质量标准汽车件产品喷涂件外观质量标准一、前言本标准旨在规定汽车件产品喷涂件的外观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平滑度、颜色一致性、涂层附着力、光泽度、外观缺陷、测量精度、产品清洁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以确保汽车件产品喷涂件的外观质量符合客户期望和行业要求。
二、外观平滑度1.汽车喷涂件外观应具有平滑度要求,以保证涂层的平整和光滑。
可通过目视检查或触感检测进行评估。
2.平滑度可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涂层表面无明显的凹凸感。
三、颜色一致性1.汽车喷涂件的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包括颜色深度、颜色分布和色彩饱和度等方面。
2.颜色一致性可通过对比实物样品或使用色差计进行测量评估。
四、涂层附着力1.汽车喷涂件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确保涂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剥落、起皮或脱落等现象。
2.涂层附着力可通过划格试验、拉开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五、光泽度1.汽车喷涂件的光泽度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包括亮度、光泽度、半透明度等方面。
2.光泽度可使用光泽度计进行测量评估。
六、外观缺陷1.汽车喷涂件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包括气泡、缩孔、针孔、橘皮、起皱、流挂、裂纹等。
2.外观缺陷可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等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估。
七、测量精度1.汽车喷涂件的生产过程中应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确保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仪器应在有效期内并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产品清洁度1.汽车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灰尘、油污和其他杂质。
2.产品清洁度可通过擦拭检查或使用目测方法进行评估。
九、耐久性1.汽车喷涂件应能承受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包括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
2.耐久性可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老化试验、耐腐蚀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十、抗腐蚀性1.汽车喷涂件应具有抗腐蚀性,能够抵抗各种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
2.抗腐蚀性可通过盐雾试验、耐候性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喷涂层(喷油、喷粉)外观验收标准

喷涂层(喷油、喷粉)外观验收标准
(图纸中特别要求除外)
一、喷涂层厚度(工件外观表面):
1.五金件:面壳及白色底壳大于0.02mm,其它均大于0.01mm
2.塑料件:大于0.003mm.
二、外观要求:
1.喷涂层要均匀,不允许有缺油、泪油、尖点、划花及锈迹等缺陷,缺陷
轻微时的收货标准见附表;
2.附着力:在喷涂层表面用刀片划行距和列距都为1.0mm的方格,共为
10行10列,划破喷涂层,然后用3M胶纸贴实于此面上快速垂直撕开1
次,喷涂层不得脱落;
3.防锈试验:把喷涂件放入45±50C,水液PH=7~8的试验箱中,经24小时
取出,工件外表面及里面均不出现明显锈迹;
4.喷涂层硬度测试:喷油用HB铅笔(喷粉用2H),不削尖利,以一般手写
力度与测试面成约450角在喷涂层面上行一次,然后用布沾水擦凈后观
察,其表面只许有轻微划痕,但不可划破、露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外观喷涂件质量检验标准
1.主题内容和使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外观中外壳喷涂表面质量.外露塑料表面质量标准等
内容。
1.2 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注塑.喷涂.装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1.2.2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最终出厂检验。
1.2.3本标准可作为物资管理部、终端生产部提供采购和进料检验的参考
标准。
2.参考文件
---美国有关产品外观质量要求NAAG标准
---美国HBK-435照相机涂层检测标准
---结合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3.检验标准
3.1检验条件
3.1.1 检验距离
产品距离观察300毫米
3.1.2 检验光线
自然光线(无太阳光直射)或标准灯源灯光
3.1.3 观察角度:被检测面与视线在45度范围内旋转, 左右转动15度范
围。
3.1.4 观察时间:≤10s。
3.1.5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1.6 颜色检验
颜色检查是对照标准封样或标准色板以目测比较进行检验(如有
必要时,可使用色差仪进行判别,并以色差仪判别为准)
3.2 检验区域划分规定
A测量面:手机安装电池板以后在正常使用中能看到的主要面。
B测量面:取下电池板以后的外表面。
C测量面:手机内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用户看不到的表面。
3.3 各区域允许缺陷判定表
详见附页
产品外观喷涂件质量检验标准——附页
外露塑料件质量缺陷判定表
A测量面:手机安装电池板以后在正常使用中能看到的主要面。
B测量面:取下电池板以后的外表面。
C测量面:手机内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用户看不到的表面。
代码对照:N-数目,D-直径,L-长度,H-深度,W-宽度,DS-距离。
缺陷描述:
飞边:产品周边不规则的多余材料
纤毛:产品注塑过程中出现的多余纤维
缩水:产品的收缩变形
积漆:产品因喷涂过厚产生的油漆积聚
透底:产品因喷涂过薄产生的未遮盖底材和透露底色
剥落:漆膜与底材分离的现象
桔纹:漆膜未流平产生的皱纹
色差:外观面的颜色差异
光泽:漆膜反射光线的程度
4.外观件漆膜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4.1喷漆附着力试验
技术要求:要求涂层脱落面积不超过5%。
试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用百格刀每间隔1mm,横竖各划11条,形成100个小方格,每条划线应深及表面涂层的底层;使用毛
刷将划线处的喷漆粉屑清除干净;用3M胶带完全粘合百格
区,将胶带呈45°角撕起,粘揭3次,每次使用新胶带。
4.2喷漆耐摩擦试验
技术要求:在175g力作用下连续摩擦喷涂层表面350次后不露底。
试验方法:将被测喷涂层表面固定,用纸带摩擦仪摩擦被测样品。
4.3喷漆温度冲击试验
技术要求:各被测件无变形,表面油漆无破裂、掉漆等异常现象。
、
试验方法:将检测件放入温度冲击箱中,如下图所示条件做24个循环温度冲击试验后,拿出放置常温后目测。
4.4 喷漆耐盐水试验
技术要求:无起泡,失光,变色,脱落,附着力降低
试验方法:将氯化钠用蒸馏水配制成3%水溶液,将漆膜样板2/3面积浸入温度为25±1℃的盐水溶液中,浸泡60小时后取出样板,用
去离子水洗除盐迹,并用滤纸吸干。
4.5 喷漆耐水性试验
技术要求:无起泡,失光,变色,脱落,附着力降低
试验方法:将检测件2/3面积浸泡在40±1℃去离子水中,浸泡48小时后取出测试。
(GB-T17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