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神经头痛 - 病程记录
74.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74.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74.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2011-02-26 08:52:32| 分类:中华秘方74.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
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
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
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一2O分钟。
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一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病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
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
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
本病的诊断可依据病程多年、反复发作、症状典型、有阳性家族史,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一般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氯丙嗪等),头痛发作严重时可用麦角咖啡因等药物治疗。
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
多系肝经风火所致,一般可采用平肝熄风清热法治疗。
1.[处方名称]升降汤[功能主治]功能解痉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处方组成]菊花10克、薄荷10克、生石膏30克、酒大黄 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藁本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口干、舌质红,加丹皮5克、生地10克;大便干燥大黄加至10克、加玄明粉5克;头痛甚者加蝉蜕10克;失眠加黄连5克、生龙骨10克;气虚加升麻3克、黄芪10克、石膏、大黄量减半;肝气郁结加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久治不愈者本方水煎,去渣后兑入白酒15毫升,另以月月红4克、麝香0.1克,共研细未,分2次用上述之酒液冲服。
血管性神经头痛-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2015年05 月09 日病例特点:患者xxx, 男, 57岁1.主诉:.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
偶发心慌20年。
2.现病史:病人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颞顶部头痛,呈阵发性闷痛,时间不固定,休息后稍缓解,无眩晕,微有清涕,无发热,不伴恶心、呕吐;无咳喘、无呼吸困难。
未作任何处理,今感头痛加重且伴心慌一小时,休息后心慌缓解头痛无改善,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波平坦3.轻度ST段压低。
综合头痛、心慌症状以1.头痛原因待查:上感2.冠心病收入院。
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平素身体状况一般。
6年前曾因腹痛、黑便以“胃溃疡并胃出血”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2天好转(具体治疗不详)现未复发。
11年前发现患“慢性乙肝小三阳”至今,自述因每季度查肝功能正常未予治疗。
无肺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病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入院查体:T:℃P:59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烦躁,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与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结膜不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右下第一磨牙龋齿,周围组织肿胀。
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59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平软,肝脾肋下示及,墨菲氏征阳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
余未引出异常征。
5.辅助检查: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初步诊断: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牙周炎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Ⅰ级 4.慢性胆囊炎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1. xxx, 男, 57岁,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偶发心慌20年2.查体:P:59次/分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3例

3 治疗结果
显效:症状消失(脑血流图、颅脑彩色多普勒检查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49例;有效(症状消失,脑血流图、颅脑彩色多普勒检查仍有异常,随访2年内仍有发作,发作次数减少2/3,发作的症状较前明显减轻)44例;无效(症状虽有所减轻,发作次数不减,脑血流图、颅脑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改善)10例。总有效率达91%。
4 典型病例
案例1:刘某,女,39岁,1995年6月6日刻诊。主诉:左半侧头痛如裂,反复发作2年。因情志不畅诱发3天。脑血流图及颅脑彩色多普勒检查皆异常。神经内科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此次发作较前重,头痛如裂、恶心呕吐, 烦躁少寐,不能进食。查见:舌质暗红有数块瘀斑,舌苔薄白,脉象弦滑。证属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的偏头痛。投以血府逐瘀汤加全蝎、蜈蚣、细辛。服药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又进6剂诸恙皆除。又边服10剂,复查脑血流图及颅脑彩色多普勒未发现异常,随访2年未复发。
血府逐瘀汤重用川芎30g,性味辛温走窜,上行头目,为血中之气药,能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血下行;生地凉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二者合用能养阴润燥,能使瘀祛而不伤阴血;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提肺气,二者并用,为其舟楫载药上行,直达头目;枳壳理气且能降气,与桔梗并用一升一降,使气行则血行。全方的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气行瘀去,则头痛可愈。
பைடு நூலகம்
2 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组成:当归、生地、牛膝、红花、枳壳各9g,桃仁12g,赤芍6g,川芎、桔梗各5g,柴胡、甘草各3g。随症加减:左侧痛甚者加栀子、黄芩、羚羊角粉;右侧痛甚者加独活、细辛;痛连巅顶者加藁本、细辛;挟痰热者加胆南星、法半夏、天竺黄;肝阳上亢者重用牛膝,加钩藤、石决明;久病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久病入络者加全蝎、蜈蚣、细辛。用法:水煎2次共400ml,饭后半小时分2次服,1剂/d。在治疗期间停服其它药物,不用其它方法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血管性头痛

患者雷明意,性别女,年龄42岁,因“反复间歇性头痛20年加重4月”,于2013年12月10日10时51分门诊以“血管性头痛”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1、患者中年女性,发病缓,病程长2、主要临床症状: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头痛,头昏痛,以前额部及颞顶部明显,不剧烈,能忍受,能自行站立行走,无视物旋转、肢体麻木无力,无吐词不清,嘴角歪斜,无进食及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嘴角流涎,无进食后颊部食物滞留,无心慌、心悸、胸闷、气促、心累、黑朦、耳鸣、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谵妄等,亦无畏寒、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曾到西南医院就诊,经诊治为“血管性头痛”,经药物治疗后稍好转,但病情仍反复,仍时有间断性头昏胀,以生理期为甚。
4个月前患者自觉头昏胀痛较前加重,以前额部及颞顶部明显,未经治疗,故于今日来院就诊,今日门诊以“血管性头痛”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入院见:头昏胀痛较甚,以前额部及颞顶部明显伴有轻微恶心、呕吐,疼痛不剧烈,能忍受,能自行站立行走,颈项部稍见酸胀伴双侧手掌处麻木,无视物旋转,无吐词不清,嘴角歪斜,无进食及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嘴角流涎,无进食后颊部食物滞留,无心慌、心悸、胸闷、气促、心累,无黑朦、耳鸣、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谵妄等,亦无畏寒、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饮食可,二便调,睡眠较差。
舌淡,脉细弱。
3、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83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36/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语言清晰,查体合作,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及色素沉着,弹性、湿度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大小正常,外观无畸形。
毛发分布均匀,色黑。
皮肤巩膜无黄染。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出血、渗液。
鼻道无阻塞及分泌物,无鼻翼煽动,呼气无异味。
口唇无紫绀,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
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及异常博动,无肿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
这是血管神经性头痛

这是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无异常,但疾病确实存在,有时伴有视觉先兆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大多数由长期情绪紧张焦虑,压力大,脑力劳动过度,思虑过度,环境噪杂人多,睡眠休息不好,风寒刺激等原因刺激血管引起的,治疗以放松神经肌肉,提高大脑供血,改善微循环为主,可用特效中药天麻头风宁方剂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一般需要服用1-2个疗程,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结合电针灸和物理治疗,建议到医院综合物理治疗效果更好!严重时到医院做脑血管彩超可以发现血流速增快或者减慢的变化---发现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建议早治疗!怎么根治血管紧张性头痛tiaoaing 10级分类:内科被浏览291次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患者信息:男20岁湖南岳阳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突发性的头痛,伴随有,头晕,胸闷,恐惧感,怕吵等,持续性的疼(痛的要命,几天几夜没睡,一直痛),具体在太阳穴和后颈椎。
做过CT没问题,脊椎穿刺术没问题,胸片没问题,脑部有痉挛,血流速度快,后诊断为血管紧张性头疼。
后来出院后吃通天《口服液一盒》(16瓶装)和《头痛宁胶囊》还有《塞来昔布胶囊》(没吃完)有好转,在家休养几天后回学校,渐渐有发作,整个人没精神,感觉不快乐很忧郁,恐惧感,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变了个人似的,有时候会好些,一直到现在,貌似周期性的发作,感觉大脑里在打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啊,求根治!!!谢谢了,各位朋友们!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没有遗传和过敏,治疗后发作引起紧张性头痛的原因是什么全球医院网2009-05-30我要评论我要订阅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比较常见的。
是由于额肌、颞肌、枕肌等头颈部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所致,引起头颈部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的原因较多,但易发生在情绪紧张、焦虑、急躁时,故称为紧张性头痛,其头痛为胀痛、压痛性或束紧感,疼痛部位多位于额部或颞部,偶限于一侧,若在枕部常诉说颈部不适,检查可发现颈部痉挛,其余检查未见异常。
血管性神经头痛 - 入院记录

姓名:陈桂玲性别:女年龄:24岁婚姻:已婚民族:汉族籍贯:广西平南出生地:广西平南户籍所在地:广西平南职业:工人单位:电话身份证号码住址:广西贵港平南入院日期:2013年11月26日10点35分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头痛、发热1月余现病史:患者自诉2013年10月8日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当时未测),约2小时后出现头双颞部疼痛,疼痛呈发作性胀痛,每次疼痛约持续2小时,扭头时疼痛明显,夜间疼痛加剧,疼痛难以忍受以至影响睡眠,自行服用止痛药,用药后头痛有所缓解。
伴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出胃内容物,无血块及咖啡样分泌物)、畏寒、出汗(夜间尤甚)、胸闷及四肢乏力。
无头晕、视力下降及视物成双,无耳鸣、饮水呛咳及口角歪斜。
后因头痛加剧且体温升高(体温达38.5度),自觉无法耐受,先后到过镇卫生所、村定点医疗处及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诊断结果不明,遂均予以冰袋物理降温、头孢菌素等进行对症治疗,症状均未得到改善。
2013年10月22日开始使用炒热的鸽子粪制成的土方进行敷脸以降体温,后头痛加剧,由双侧颞部逐渐波及全头,遂于2013年11月8日入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予颅脑MRI、腰穿等相关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予阿昔洛韦、地塞米松等药物行抗病毒、抗炎、降颅内压等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头痛明显改善。
11月20日停用地塞米松,后又出现体温升高及剧烈头痛。
后为进一步治疗,于2013年11月24日入我院急诊,后于2013年11月26日转入我科。
起病以来,精神睡眠不佳,食欲差,二便正常,体重减轻约7公斤。
既往史:平素健康。
曾于2012年自然流产1次。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及过敏史。
按时接种疫苗。
个人史:出生于广西平南,右利者。
自幼上学,17岁后到广东的制衣厂打工。
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未到过流行病疫区,否认吸烟、饮酒及其他特殊嗜好。
否认冶游史及性病史。
婚姻史:22岁结婚,配偶健康,夫妻关系和睦。
中医医案——血管神经性头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头痛舒煎治愈血管神经性头痛病案:袁某,女,25岁。
初诊:1987年4月10日。
主诉及病史:头痛历时5年左右,时有发作,痛在前额或后脑或巅顶不定。
痛时呈搏动性跳痛,甚则恶心、呕吐。
月经期间发作较多,且痛势又较平时为重。
痛时每用止痛片,稍能缓解。
继而复痛如故。
经CT、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诊查:头痛以左侧为甚,痛甚时两目发胀。
夜间不能安眠,白天不能安于工作,心中烦躁。
舌红苔黄,脉弦滑。
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可记。
辨证:头为诸阳之会,肝阳偏亢,风痰上扰,血脉瘀阻而致头痛。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潜阳,活络止痛。
处方:细辛4g 生石膏24g 全蝎3g 僵蚕9g 白附子6g 天麻8g 法半夏9g 红花8g 石决明15g二诊:前用祛风、清热、化痰、和络之剂,头痛有轻减之势,但仍不时泛恶欲吐。
再从前方加味继进。
1处方:前方加吴茱萸2g、黄连3g。
三诊:前方续服10剂,头痛已除,其他症状亦相继消失,但感头昏,有时作眩,乃从前方化裁继进,以善其后。
处方:天麻8g 泽泻9g 法半夏9g 细辛3g 白蒺藜15g 夏枯草9g 石决明15g上列方药,继服15剂,头痛头昏均愈,即使遇有烦劳,头痛虽小有发作,但痛势轻微,且短时即可平复。
按语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每遇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而诱发,发时,一侧或双侧头部剧烈搏动跳痛、胀痛或刺痛,或痛如鸡啄;常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其特点为呈间歇性反复发作。
发病原因多为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血络不和。
“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前贤亦多认为“久病多瘀”、“不通则痛”。
由此可见其病理可归纳为风、痰、热、瘀,故治疗宜用祛风清热、化痰和络之法,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头痛舒煎,用石膏配白附子清化痰热,石决明、天麻平肝熄风以潜阳,全蝎、僵蚕虫类之品以搜风镇痉,红花活血通络以止痛,更用细辛上走以助止痛之力。
顿宝生教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案

顿宝生教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案杜某,女,60岁,内蒙古人。
2016年4月6日初诊。
主诉:头顶疼痛12年,加重2个月。
现病史:12年前头顶疼痛,每逢春季或生气、劳累、遇风时易发作。
每年发作二十余次,平均每月二次,每次疼痛可持续1~2天。
近两个月来连续发作,时发时止,夜间加重。
经常夜尿时易发,常被痛醒。
痛时头目很不清爽,难受异常,常呈现先麻后痛,如锥扎样,痛时眼球发胀且痛,伴眼干涩,烦躁不安。
舌红,舌体胖,苔微黄,脉弦数。
血压100/70mmhg。
诊断: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诊断:巅顶痛中医辩证:肝阳化火,瘀血阻闭治则:平肝泻火,活血通络处方:天麻10g、钩藤12g、石决明(先煎)30g、益母草10g、怀牛膝10g、寄生10g、杜仲10g、茯神10g、川芎10g、白芷10g、红花10g、赤芍30g、白芍3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香附10g、葛根20g、炙甘草10g。
水煎服,日1剂,7剂。
二诊(4月13日):服上药后头顶疼痛消失,转为前额偶尔疼痛,朝轻暮重,睡眠欠佳,梦多,舌红苔黄,脉弦数。
阳明头痛,心神不宁,前方加葛根量至30g,加升麻10g,枣仁30g。
水煎服,日1剂,7剂。
三诊(4月21日):服上药后头痛消失,睡眠改善,继用前方10剂以善后。
四诊(5月3日):诸症消失,继以4月6日方为基础,制三个月丸药以调理。
按语:偏头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症状。
中医学称之为“头痛”、“头风”、“首风”、“真头痛”、“雷头风”、“头顶痛”等。
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无论是处于诸邪或内伤诸症,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头,以致肝阳郁滞,脉络闭阻,而致头痛,但头痛病因复杂,临床辨证需仔细体会。
外感头痛多因风寒、风热、风湿所致,治宜疏散风寒、疏风清热、祛风胜湿之法;内伤常因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脾肺气虚、血虚、痰浊、瘀血、肝郁、寒厥、少阳不和所致,治当平肝潜阳、补肾养阴、补气升阳、滋阴养血、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温脾暖胃和解少阳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病程记录 2015年 05 月 09 日
病例特点:患者 xxx, 男, 57岁
1.主诉:.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
偶发心慌20年。
2.现病史:病人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颞顶部头痛,呈阵发性闷痛,时间不固定,休息后稍缓解,无眩晕,微有清涕,无发热,不伴恶心、呕吐;无咳喘、无呼吸困难。
未作任何处理,今感头痛加重且伴心慌一小时,休息后心慌缓解头痛无改善,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 2.T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综合头痛、心慌症状以1.头痛原因待查:上感?2.冠心病?收入院。
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3.既往史:平素身体状况一般。
6年前曾因腹痛、黑便以“胃溃疡并胃出血”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2天好转(具体治疗不详)现未复发。
11年前发现患“慢性乙肝小三阳”至今,自述因每季度查肝功能正常未予治疗。
无肺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病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入院查体:T:36.8℃ P:59次/分 R:20次/分 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烦躁,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与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结膜不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右下第一磨牙龋齿,周围组织肿胀。
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59次/分,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平软,肝脾肋下示及,墨菲氏征阳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
余未引出异常征。
5.辅助检查: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 2.T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初步诊断: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牙周炎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Ⅰ级
4.慢性胆囊炎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诊断依据:1. xxx, 男, 57岁,间断性头痛5天,加重一天;偶发心慌20年
2.查体:P:59次/分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壁粘膜炎性增生变厚,充血。
右下第一磨牙龋齿,周围组织肿胀。
墨菲氏征阳性。
3.病史:11年前发现患“慢性乙肝小三阳”至今。
4.辅助检查:门诊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 2.T波平坦 3.轻度ST段压低。
鉴别诊断:1.肺炎本病例无发热咳嗽、咳痰等肺炎的典型症状,基本可排除,可在入院后拍胸片进一证实。
2.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疼痛性质为胀痛或搏动性痛,本例为闷痛,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牙周感染症状和体征,若行抗感染治疗后头痛消失可排除血管神经性头痛。
3.心脏神经官能症本例心电图检查有实质性改变(1.窦性心动过缓 2.T波平坦 3.轻度ST 段压低。
)基本可排除。
由于本院条件有限,建议患者出院后去上级医院做冠脉造影确诊。
诊治计划:1.抗感染(牙周炎情况必要时请牙科会诊) 2.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3.对症支持治疗
4.若病情变化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医师签名: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