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_屠连茹

合集下载

脑血管神经痛的治疗偏方

脑血管神经痛的治疗偏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脑血管神经痛的治疗偏方导语: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头痛,脑血管神经痛是头痛的一种类型,脑血管神经痛是因为长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抽烟喝酒以及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头痛,脑血管神经痛是头痛的一种类型,脑血管神经痛是因为长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抽烟喝酒以及精神紧张引起的一种头痛,脑血管神经痛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得了脑血管神经痛应该及时治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偏方治疗脑血管神经痛。

1、远志9克,大枣7枚。

水煎服。

适用神经性头痛。

2、归尾12克,桃仁、乳香、没药、大黄、自然铜各10克,骨碎补、儿茶各15克,地鳖虫、红花各6克,血竭3克,朱砂、麝香各0.5克。

水煎服。

适用于外伤性头痛。

3、于向日葵盘60~90克。

加水400~500毫升,文火煎熬至150毫升,去渣内服,每日1剂。

适用偏头痛。

4、白芷、菖蒲、甘草各6克,清半夏、陈皮、茯苓各10克。

水煎服。

适用于神经性头痛。

5、丹参40克,川芎、白芍、香附各25克,元胡10克,茯苓、防风各30克,白芥子、羌活各15克,柴胡5克,白芷3克。

水煎服。

适用于血管性头痛。

6、僵蚕60克。

研为细末。

每次冲服6克,日服2克。

适用于偏头痛、风热头痛。

7、丹参、葛根各30克,地龙、川芎、赤芍、牛膝各15克,全蝎10克,炙甘草6克。

每日1剂,浓煎分2次服。

外敷方为生南星、白芷、元胡、羌活等份为末,以口罩大小的口袋分装。

当头痛时,在痛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通窍活血汤治血管性头痛配方、医案

通窍活血汤治血管性头痛配方、医案

通窍活血汤治血管性头痛配方、医案【原方配方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花9克,老葱三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红枣7个(去核),麝香5厘(绢包),黄酒250毫升。

【用法】水煎,加黄酒适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王氏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

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

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

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

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

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类、脑血管类疾病、高血压性头痛,主要是血管的舒缩功能失常所致。

这里所讨论的是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

偏头痛类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遍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儿童偏头痛、腹型偏头痛、基底偏头痛、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和偏瘫型偏头痛。

临床以典型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较为常见。

典型偏头痛一般在青春期发病,多有家族史,头痛前有典型的先兆症状——闪光幻觉,即眼前冒金星;头痛增强时具有搏动性质,以增强的方式到达顶峰,然后持续为一种剧烈的固定痛,可以单侧或双侧性,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畏光、怕声响。

丛集性头痛主要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是一种有规律、单侧性、突发性头痛,当头痛达到高峰时,病人往往烦躁不宁,坐卧不安,一般持续30分钟至2小时,然后迅速消失。

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头痛有其独特作用,容易奏效。

通窍活血汤加减,对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瘀血阻络头痛,疗效明显。

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2克,川芎12克,桃仁6克,红花9克,葱白9克,大枣9枚,葉本15克,白芷15克,细辛6克,生地12克,泽泻15克,桔梗12克。

若气血亏损、精血不足者,加人参12克,鹿茸9克,益智仁15克,菟丝子12克;肝阳偏亢者,加牛膝15克,石决明20克,钩藤20克;痰瘀阻络者,加天麻20克,半夏9克,陈皮9克;气虚血瘀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柴胡6克;伴有恶心呕吐者,加旋复花9克(包),代赭石20克,竹茹6克;自汗恶风者,加黄芪30克,防风9克;心烦失眠者,加山栀子9克,淡豆豉12克,夜交藤12克;头晕目眩者,加钩藤15克,菊花9克,石决明12克;耳鸣明显者,加磁石30克,草决明9克;血管扩张性疼痛者,加枳壳9克;血管收缩性疼痛者,加葛根12克;跳痛不止者,加全蝎6克,僵蚕10克;疼痛剧烈不止者,加蜈蚣3条(研末冲服),全蝎9克;口干欲饮者,加石膏20克,沙参12克。

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2例

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2例
3 疗效 标 准
痊愈: 头痛及 伴随症 状 消失 , 6个月 以上无 复 发。显 效 : 头痛基 本消失或偶有发作 。有效 : 头痛减轻 , 时间缩短 或复发
时 间延 长 。无 效 : 痛 无 减 轻 。 头 4 治 疗 结果
膝、 车前子各 1 g海 浮石、 5, 生大 黄、 胡索 、 药、 延 乌 郁金各 1 g O。 水煎 服 , 日1剂 , 药 期 间应 多饮 水 , 每 用 服药 1 h后 行跳 跃运
痛 剧 烈 加 全 蝎 4 , 蚣 2条 ; 肾 阴虚 头 昏耳 鸣 加 生 龙 骨 2 g g蜈 肝 O
岁, 平均 ( l± . ) ; 4 3 2 岁 肾结石 1 , O例 输尿管结石 1 , 输 2例 肾、
尿 管 均 有 结 石 8例 ; 石 直 径 O 5—1 O n 0例 , . 结 . . c1 2 1 0~12 .
c O例 ; m1 合并 肾积 水 1 6例 , 高血压病 4例。
( 先煎 ) 生牡蛎 2 g 先煎 ) 痰湿 明显加半 夏 1g 苍术 1 g , 0( ; O, 5; 头痛 日久加丹参 2 g 赤 芍 1 g 血压高 可加夏 枯草 3 g 地龙 0, 5; O,
诊 断标准 … : 腹部 x线平 片 、 ① B超 、 造影 、 T及核素 肾 c 图可见结 石阴影 ; 突发腰部 或腹部剧烈绞痛 ; 肉眼或镜 下 ② ③ 可见 血尿 , 绞痛发作 时血 尿加 重 ; 腰腹 痛并 向下腹 部、 ④ 大腿 内侧 、 会阴部放射 ; ⑤肋 脊角叩击痛或侧腹部 压痛 。凡具备①
血 管神 经性 头痛 3 2例
王 冰
利 湿 化 石 汤 治 疗
泌 尿 系结 石 3 O例
朱振 华 , 志敏 刘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香附9克白芷9克蔓荆子9克柴胡9克白芥子6克郁李仁6克细辛3克。

【加减】如果患者属于血管扩张性头痛,加贯众;如果外感风寒严重,加荆芥和防风;如果高血压严重,加怀牛膝和桑寄生;如果阴血亏虚,加生地和当归;如果内热较盛,加知母和丹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

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早午晚3次分次服下。

【方解】方中重用川芎30克为主药,非常看重川芎祛风散寒化瘀的功能,而且川芎辛香走窜,可以上通头顶,下达气海,通络化瘀的效果特别好;方中的白芷、细辛、蔓荆子虽然辛散上行,帮助川芎来散寒通络,但是又有白芍这样敛阴之品来防止药性发散太过,同时起缓急止痛之效;方中既有白芥子这样引药入窍的药物,又有柴胡这样可以调和少阳,载药升浮的良药;方子除了散寒通络祛风,又取柴胡、白芍、香附疏解肝郁的特性。

总之,全方灵动多变,气机调畅,对于偏头痛,尤其是与外感,气郁有关的头痛,效果特别明显。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希望可以有此疾病困扰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组方:金银花20克、酒川芎12克、辽细辛3克、辛夷花10克、党参15克、白芍20克、白芷12克、陈皮10克、当归12克、生石膏15克。

⏩用法:凉水泡药材半小时,然后小火煎煮10分钟。

血管神经性头痛,亦称偏头痛;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

女性多见,气血不足,血脉空虚,精血不能上荣,颞部血管搏动厉害,肝阳上亢体质可选用本方治疗。

★★★★★请咨询中医医生,正确诊断后合理使用。

★★★★★请点击我的'V'头像右上角,关注“李医生讲中医调理”,有更多内科调理知识。

感谢@男科中医王元帅的无私分享。

古代经方中治疗头痛100方

古代经方中治疗头痛100方

古代经方中治疗头痛100方生活中常见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头痛一症,根据引起头痛的原因不同,其疼痛症状也有所不同。

如偏头痛,病史可追溯到青、少年起就有不定期的头痛发作,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如闪光、黑蒙或眩晕,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发作过程常是定型的。

腰穿后头痛为裂开性,枕部最为明显,坐起时加重,卧下后减轻或消失,持续时间数天,最长可达数月。

感染中毒性头痛以发热头痛最为常见。

青光眼引起头痛自眼球开始,可渐向头部放射。

额窦炎痛在前额。

上颌窦炎头痛在面颊和前额,筛窦炎痛在眼球后和颞颥部,蝶窦炎多引致颅顶部疼痛。

脑膜炎痛在整个头部,伴有发热。

脑溢血为头痛伴肢体瘫痪。

高血压头痛,为间歇发生,大多在晨起与疲劳后发生。

1.川芎50克白芷50克炙远志50克冰片7克四位药研末,装入瓶子里密封储存,用的时候,取一小捏药面,细布包裹塞鼻孔,右边痛塞左鼻孔,左边痛塞右鼻孔。

5——10分钟就不痛了,效果超级好使。

2.生石膏25g 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20g白芥子12g白芷15g 后头痛加羌活20g 前头痛加白芷18g偏头痛左侧加柴胡20g右侧加生白芍18g 头顶痛加藁本18g 每日一剂4~5剂便愈,病史长者可加服3剂3.偏头痛:脑清片2片+阿司匹林0.3克3片+强的松2片+西比灵2粒效果甚佳4.立愈汤,治一切头痛:土茯苓30克,何首乌12克,天麻、当归、防风各8克。

来源;孟文瑞《春脚集》5..顽固性头痛秘方;通络头风汤川穹28g 当归18g 细辛5g(后下)大蜈蚣2条(焙干研末冲服)头部冷痛(遇冷风或气温变低痛重)加白芷20g 头部热痛(闷热时痛重)加甘菊20g苍耳子18g头痛剧烈如针扎火烤加白僵蚕18克偏正头痛:细辛、雄黄各等分,研细末,用纸捻蘸药搐鼻,左痛搐右,右痛搐左,全痛两边交替搐。

一次痛减,二次即止。

(世医得效方)6.头痛:生乌头,去皮捣烂,醋调敷痛处,须臾痛止。

(千金方)-7.偏正头风:生萝卜汁,仰卧随左右注鼻中,神效。

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2例临床观察

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2例临床观察
验 的 研 究结 果 与 大多 数 报 道 相 符 合 。
・3 7 ・ 0
cnrs ee d n nbod oye ain. reNalAcd SiU A,9 0; o t td p n e tO lo xg nt a o Po t a c S 1 9
8 (4 . 8 8 7 2 )96 '
针灸 刺激是同侧传导 , 从而证实 了经络存在 的客观性 。这 与
多位作者 的研究结果 相一致 。 本实验 的研 究表 明: 针灸 的作 用 机制 和 中枢 反应 有 ① 关; ②针刺足三里可 引起感觉运动皮层 和边缘系统 的功能改 变, 从而促进瘫痪肢 体的康复 和调节 胃肠功 能; ③针 穴是 一
3 K n . l b RL.t u I e 1 B an at i so itd t 一 o g J Col u 1 ̄nm S. ta. ri c vt ascae h i y
l tn y—e hn e lcb n lei a  ̄ ac n ac dpae oaags sme srd b u cin l a aue yfnt a m删 o
9 周诚, 王嘉洲 , 陈敏, . 等 针刺穴位 与大脑皮层 之间关 系的脑功能 N 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o5 3 ()22 RI 2o ;9 3 :5 1 肖叶玉 , 0 吴仁华 , 裴仁全 , . 刺足 三里穴磁共振 功能成 像 的 等 针 初步探讨 . 实用放射学杂志 ,04 2 () 16 20 ;0 2 :0

本实验结果与现代神经传导通路理论并非完全吻 合, 针 刺右侧 足三里 , 激活的是同侧 的顶下 小叶 和中央前 回 , 与解 剖学中这些脑功 能区主要 支配对侧 肢体 的感觉 和运动相 矛 盾。但 这一结果却与传统的经络学说相一致 , 络学 说认为 经

名医名方------解痉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头痛)

名医名方------解痉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头痛)

名医名方------解痉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
头痛)
组成天麻15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细辛5克,白僵蚕10克,炙全蝎5克,石决明15克,胆南星10克,红花10克,吴茱萸5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风化痰,平肝潜阳,通络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等引起的头痛。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剧烈疼痛,呈跳痛,胀痛或刺痛。

劳累,情绪刺激可诱发或使之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

阵发性反复发作,舌质红,脉弦。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

方解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系由风、痰、瘀杂合而致。

本方中天麻、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胆南星、炙全蝎、白僵蚕搜风祛痰止痉;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白芷、细辛、葛根、吴茱萸等药上走清窍以缓解疼痛,引药力直达病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

加减脾虚痰湿重者加白术15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风阳上扰见眩晕者加白蒺藜10克;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血虚加当归10克,白芍15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屠连茹(1955—),女,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杨思雯,单位同第一作者。

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
屠连茹 杨思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拟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本组36例,痊愈9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为94.4%。

结论:中医药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汤;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 741.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2009)05-0016-01
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笔者用自拟头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6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确诊。

2 治疗方法
予自拟头痛汤治疗。

基本方:天麻、钩藤、僵蚕各9g ,菊花、蔓荆子、白蒺藜各12g ,白芷、川芎、桃仁、红花各6g ,丹参15g 。

随证加减。

头痛剧烈加全蝎3g ,地龙9g ,蜈蚣一条;肝阳上亢加石决明
20g ,夏枯草12g ,丹皮9g ;痰浊甚者加胆星6g ,茯苓、竹茹各12g ;气血不足加黄芪、当归各9g ,枸杞子12g ;肝肾亏损加山萸9g ,何首乌15g ;气滞甚者加玫瑰花12g ,香附9g ,木香6g 。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痊愈:治疗后头痛症状消失,复查脑血流图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6个月后如又复发,再经治疗又消失,脑血流图复查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无改善,脑血流图复查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本组36例,痊愈9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
4.4%。

4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学偏头痛、头风、脑风
范畴,其痛暴发、痛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其发病原因虽涉及肝、脾、肾三脏有
关,但责之肝者比较多见,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而头痛,或为火盛伤阴,肝失濡养及肝肾阴亏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痛。

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入络”,“久病成瘀”,该病后期多以瘀血阻络为主,其特点是首次发作大多在青春期,以女性居多,病程较长,间歇性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可伴恶心呕吐、畏光或视觉先兆。

常因失眠、情绪、劳累等因素而诱发
[2]。

血管神经性头痛大多认为是早期的血管痉挛和极期的血管扩张,使颅内外血流量减少,使脑缺血、缺氧而致头痛,也有认为其发病机制涉及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酶系统。

自拟头痛汤方中,天麻、僵蚕、钩藤、菊花平肝潜阳,解痉止痛;白蒺藜、白芷祛风止痛,疏肝解郁;蔓荆子引药上行,清利头目;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合用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且川芎性善疏通,能上升头面,外达肌肤,为治头面之要药,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地龙活络,全蝎搜风通络,镇痉止痛,蜈蚣直入肝经,其性走串,善解血脉痉挛而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丹参均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尤其川芎还能通过血脑屏障,更适合解除脑动脉痉挛,从而有利于改善局部脑血流量。

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22-23.
[2] 叶显能,孙文忠主编.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3:17-175.
(收稿日期:2008-12-02,修回日期:2009-03-26)
本文编辑:李艳萍
·16· 山西中医 2009年5月第25卷第5期 S H A N X I J O FT C M M a y .2009V o l .25N o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