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语文精品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6.2《再别康桥》课件 (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 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 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 素相识,与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朋友。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到 了当时伟大的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大师的影响。
林徽因 泰戈尔 徐志摩
徐志摩的“康桥系列”书写
02 金柳
比喻 特点:婀娜多姿、妩媚多姿
情感: 欢喜爱恋
03 青荇
拟人 特点:无拘无束、轻盈灵动
情感: 迷恋留恋
04 潭水
比喻 特点:缤纷绚丽
情感: 永久眷恋
05 星辉
特点:斑斓,壮丽
情感: 美好留恋 兴奋激动
06 笙箫 夏虫
笙箫代指箫声,化静为动 夏虫,拟人手法,沉默无言
情感: 惆怅 低落 无奈 沉默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 留下佳作
《再别康桥》
建筑美(形式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
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音乐美:1、押韵.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 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 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 绘画美:1、色彩绚丽的词句创作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 2、通过动作感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 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 素相识,与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朋友。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到 了当时伟大的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大师的影响。
林徽因 泰戈尔 徐志摩
徐志摩的“康桥系列”书写
02 金柳
比喻 特点:婀娜多姿、妩媚多姿
情感: 欢喜爱恋
03 青荇
拟人 特点:无拘无束、轻盈灵动
情感: 迷恋留恋
04 潭水
比喻 特点:缤纷绚丽
情感: 永久眷恋
05 星辉
特点:斑斓,壮丽
情感: 美好留恋 兴奋激动
06 笙箫 夏虫
笙箫代指箫声,化静为动 夏虫,拟人手法,沉默无言
情感: 惆怅 低落 无奈 沉默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 留下佳作
《再别康桥》
建筑美(形式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
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音乐美:1、押韵.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 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 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 绘画美:1、色彩绚丽的词句创作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 2、通过动作感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 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再别康桥》PPT教学课件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语意上同中有异, 在节奏上完全相同;
(修辞手法)
回环往复
作用
结构 内容
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诗歌的节奏感。
使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地深邃隽永,给读者丰富 的联想与回味。
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思考下列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① 为什么是“轻轻的”“悄悄的”的走?
不愿打破康桥的静谧与和谐, 只求默默地与之作别。 热爱与惜别、忧伤与孤寂, 在“轻轻”与“悄悄” 中涌动。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② 能否将“轻轻的我走了”换成“我轻轻的走了”?
调换语序,突出强调了“轻轻”二字,能够更好 地表达“我”不愿打扰康桥那宁静祥和的气氛, 更好地显示出我离别之际的洒脱与惆怅。
感和画面感
均齐”
影响:“三美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 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 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音 乐 美 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你有什么发现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 章垿,字槱[yǒu]森,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
徐 志
创作成果: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
摩
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
爪》等。
学习经历: 1910年入学杭州府中学堂 1916年入学北洋大学攻读法科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作为特别生进入康桥大学(现
语意上同中有异, 在节奏上完全相同;
(修辞手法)
回环往复
作用
结构 内容
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诗歌的节奏感。
使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地深邃隽永,给读者丰富 的联想与回味。
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思考下列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① 为什么是“轻轻的”“悄悄的”的走?
不愿打破康桥的静谧与和谐, 只求默默地与之作别。 热爱与惜别、忧伤与孤寂, 在“轻轻”与“悄悄” 中涌动。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② 能否将“轻轻的我走了”换成“我轻轻的走了”?
调换语序,突出强调了“轻轻”二字,能够更好 地表达“我”不愿打扰康桥那宁静祥和的气氛, 更好地显示出我离别之际的洒脱与惆怅。
感和画面感
均齐”
影响:“三美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 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 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音 乐 美 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你有什么发现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 章垿,字槱[yǒu]森,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
徐 志
创作成果: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
摩
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
爪》等。
学习经历: 1910年入学杭州府中学堂 1916年入学北洋大学攻读法科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作为特别生进入康桥大学(现
再别康桥课件(30张)

解读第二段诗歌,并分析诗歌的意象。
3
第三部分
解读第三段诗歌,并分析诗人的内心独白。
考试备考
考试重点整理
分析历年考试重点,并总结 考试出题规律。
考试技巧分享
题讲解
分析历年经典题目,并解析 考试难点。
总结
在本节中,我们将总结课程内容,并提供建议和反馈。感谢大家的参与,课程到此结束。
再别康桥PPT课件(30张)
这是一份精彩的PPT课件,介绍了著名的诗歌《再别康桥》。通过赏析诗歌和 备考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备考相关考试。
前言
康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许多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本节将介绍康桥的 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诗歌赏析
1
第一部分
解读第一段诗歌,并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2
第二部分
《再别康桥》课件(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形 式 之 美
新月派的“三美”三美:音来自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感,有停顿,有平仄, 有韵脚,有节奏。
• 绘画美: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 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整齐。
完美体现新月派诗的风格
三 美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
任务三:思考下列问题。
1. 满载一船星辉,诗人想放歌,但为什么不能放歌? 诗人意识到要与康桥离别,悄悄的离去,心情无奈、
依恋,他觉得不能放歌,唯有叹息,生怕打搅仿佛沉睡在 梦里的他所心爱的康桥。
任务三:思考下列问题。
2. 如何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语? 笙箫是一种乐器,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 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 阶级教育,形成了以“爱、 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 和“康桥理想”;
朗 诵 诗 歌
河 畔( pàn ) 青 荇(xìng ) 揉 碎(róu ) 长 篙(gāo )
再
别
康徐 志 摩
桥
学
1. 体会诗人独具特色
习
的意象选择
目
2. 感受诗歌的诗意美
标
和形式美
相 关 背 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
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 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教授。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 家。一生中他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 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 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 《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新月 社主要成员之一。作品影响深远,被人 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1931年 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 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再别康桥》完美版 ppt课件

借来代指美好的一切。
ppt课件
23
• “金柳”“新娘”
• 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 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婀娜 多姿,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 和眷恋之情。
ppt课件
24
“青荇” 、“星辉” 、“笙箫”——描 写康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 恋。
水草: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自由自在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 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
ppt课件
10
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
பைடு நூலகம்
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
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
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事实上,对康桥(剑桥)志摩有一 种特别的情结。
ppt课件
8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这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 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ppt课件
9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林徽音。
36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ppt课件
23
• “金柳”“新娘”
• 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 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婀娜 多姿,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 和眷恋之情。
ppt课件
24
“青荇” 、“星辉” 、“笙箫”——描 写康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 恋。
水草: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自由自在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 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
ppt课件
10
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
பைடு நூலகம்
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
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
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事实上,对康桥(剑桥)志摩有一 种特别的情结。
ppt课件
8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这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 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ppt课件
9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林徽音。
36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6-2《再别康桥》课件 (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概括之:抽象与具体结合 现实与回忆结合
诗歌赏析
撑篙漫溯寻梦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船星辉”象征的是诗人在康桥 的生活。
特意采用“斑斓”一词,表达了自 己热烈的喜爱之情,快乐的心情达 到了极点。
进而因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 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 禁不住想要放歌。
2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 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 性——林徽因。
3
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同时与 英国伟大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 更斯结为挚友。
诗词欣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 《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
康桥,即剑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 志摩曾游学于此。
据说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 子,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1
在这里,他形成以 "爱、自在由在、才美"为核心 的人生观。
诗歌赏析
撑篙漫溯寻梦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船星辉”象征的是诗人在康桥 的生活。
特意采用“斑斓”一词,表达了自 己热烈的喜爱之情,快乐的心情达 到了极点。
进而因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 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 禁不住想要放歌。
2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 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 性——林徽因。
3
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同时与 英国伟大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 更斯结为挚友。
诗词欣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 《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
康桥,即剑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 志摩曾游学于此。
据说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 子,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1
在这里,他形成以 "爱、自在由在、才美"为核心 的人生观。
《再别康桥》PPT免费课件

我认为《再别康桥》)的诗歌,抒发了一份 )的诗人。
康桥情结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 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 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 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 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吧》。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品味诗歌意境;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结合意象,欣赏诗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悟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领会诗歌通过意象传情达意的传统;培养学生 感悟美、感悟爱、感悟自由的能力。
了 解作者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 社”主要成员之一。注重意境创造和音韵和谐。1918―1922年先后在 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 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 《云游》等。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四节: 榆阴深潭图
船行深处,行至在榆树下,那榆树下的一泓清泉在作者的眼 中幻化成了最绚烂、最美好的彩虹,那清泉中寄托着作者最美好的 梦。但那美好并没有持续下去,而是被揉碎了,在浮藻间揉碎了, 沉淀了。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五节: 漫溯寻梦图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向康河更深处寻求。寻得满 载而归,寻得一船星辉,破碎的梦似乎又一次重现,以至于作者情 难自禁,想要为寻得梦而放声高歌。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六节:夏夜离别图
星光璀璨的夜晚,康河的夜景更加迷人,如梦如幻可是诗人不 得不跟康桥告别他心上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想要和康桥话别诉说离 情,可是伤感百转千回终是默默无语,心中悄悄升起笙箫吹响的离 歌我的心情有谁能懂呢?那沉寂的夏虫该是懂的吧!
《再别康桥》完美版课件PPT

《再别康桥》完美版课件 PPT
《再别康桥》课件将带您领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美妙与深意。我们将探 讨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与解读,并深入分析与诗意赏析,最后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徐志摩
20世纪著名诗人与作家,生于中国浙江省,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
诗歌背景与解读
背景
《再别康桥》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是徐志摩留学英 国期间的作品。
诗歌分析与诗意赏析
1
形式与音韵
诗歌采用四句对偶排列,整首诗押韵和谐,流畅动人。
2
意象与修辞
通过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人传达了情感和思想。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感表达
通过诗歌中的语言与意象,诗人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和内心的纷扰。
诗歌鉴赏与欣赏
壮丽的景色
诗歌中的描绘让人想起了美丽的自 然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音乐的韵律
解读
诗人通过康桥的比喻,抒发了对过去幸福的回忆与对 未来的不舍之情。
主题探讨与思考
1 流逝的时光
2 人生的转折
3 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匆匆 而逝,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 与追忆。
康桥象征着诗人离别过去, 投身新的生活,探讨人生转 折时所面临的选择与决策。
诗人在异国他乡对故乡的怀 念与眷恋,展示了情感与归 属感。
通过精妙的韵律,诗歌仿佛成了一 曲优美的音乐,引人入胜。
怀旧情结
诗歌勾起了怀旧的情绪,带人重温 过去的美好时光。
结尾总结与展望
总结
《再别康桥》通过优美的语言与深刻的意境,表达了 对逝去时光与故乡的思念。
展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篇 经典的诗歌作品。
《再别康桥》课件将带您领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美妙与深意。我们将探 讨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与解读,并深入分析与诗意赏析,最后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徐志摩
20世纪著名诗人与作家,生于中国浙江省,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
诗歌背景与解读
背景
《再别康桥》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是徐志摩留学英 国期间的作品。
诗歌分析与诗意赏析
1
形式与音韵
诗歌采用四句对偶排列,整首诗押韵和谐,流畅动人。
2
意象与修辞
通过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人传达了情感和思想。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感表达
通过诗歌中的语言与意象,诗人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和内心的纷扰。
诗歌鉴赏与欣赏
壮丽的景色
诗歌中的描绘让人想起了美丽的自 然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音乐的韵律
解读
诗人通过康桥的比喻,抒发了对过去幸福的回忆与对 未来的不舍之情。
主题探讨与思考
1 流逝的时光
2 人生的转折
3 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匆匆 而逝,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 与追忆。
康桥象征着诗人离别过去, 投身新的生活,探讨人生转 折时所面临的选择与决策。
诗人在异国他乡对故乡的怀 念与眷恋,展示了情感与归 属感。
通过精妙的韵律,诗歌仿佛成了一 曲优美的音乐,引人入胜。
怀旧情结
诗歌勾起了怀旧的情绪,带人重温 过去的美好时光。
结尾总结与展望
总结
《再别康桥》通过优美的语言与深刻的意境,表达了 对逝去时光与故乡的思念。
展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篇 经典的诗歌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上洒脱飘逸, 实际上蕴含着作者对康桥 恋恋不舍的淡淡忧愁。
10/1/2020
19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 ”有何妙处? 1、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中 柳枝娇柔、婀娜多姿的美好 姿态,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 喜爱之情。
“柳”,音同“留” 暗喻的修辞手法
10/1/2020
25
• 《再别康桥》与传统 离别诗有什么异同?
•异 • 1、意象不同 • 2、别物 • 3、以乐景写哀情 •同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的写作手法
• 别董大
•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26
10/1/2020
27
10/1/2020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 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在海 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7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8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10/1/2020
34
诗歌主旨
《再别康桥》以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感情 起伏为线索,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 关于康桥的一幅幅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 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留恋,对往昔的留 学生活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 别的深情。
10/1/2020
35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一节是整首诗歌的 高潮,诗人从梦境回到 现实,情感从留恋康桥 转变为不得不离开康桥 的低落失意。
10/1/2020
24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照应开头第一节,和
第一节构成回环往复的 结构。增强诗歌节奏, 强化了诗人对康桥的不 舍之情。
作用:诗歌前后呼应,强化诗歌节奏,增 强抒情效果
2、韵律和谐(押韵) 2、4句押韵,节节换韵。 作用:诗歌韵律具有一种跳动的美感。
10/1/2020
16
10/1/2020
建筑美
1、一共七节,每节四行。 双数行空出一个音节的 位置,排列上两两错落 有致。
2、每行字数或六、或七, 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 化中见整齐。
3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8
10/1/2020
29
10/1/2020
30
10/1/2020
31
10/1/2020
32
10/1/2020
33
总结
诗歌“三美”
音乐美 建筑美
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 押韵
行与行之间,两两排列错落有致 字数或六、或七பைடு நூலகம்或八,于参差不齐间见整齐
绘画美
讲究色彩的搭配 画面感,每一节都是一幅美景。
5
徐志摩
4.文学生涯和文坛地位 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 一生追求爱、理想、自由。 胡适感叹:“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 学!”
6
徐志摩
• 5.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 学习。
• 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 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 水。”
10/1/2020
9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0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 /似的梦。
11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2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0/1/2020
20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招摇”二字妙在何处 ?
原意为“张大声势 ”,此处意为“招手摇 摆”,贬词褒用,使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 方面写出了青荇的可爱 、轻盈,一方面包含着 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 喜爱之情。
10/1/2020
17
绘画美
1、用词讲究色彩的搭配。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2、画面感。 每一节都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都是康桥 的一幅美景。
10/1/2020
18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从这三个“轻轻的 ”,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3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4
三“美”
1、音乐美(韵律) 2、建筑美(诗节、诗行) 3、绘画美(意象)
10/1/2020
15
音乐美
1、回环往复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义相似、结构相似
、节奏相同,这样的结构形式就叫做回环 往复。《诗经》中称之为“复沓”。
再别康桥
1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2
徐志摩
1.家世出生: 原名徐章垿, “志摩”名字来由,“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资产阶级诗人的身份,他的理想追求。
3
徐志摩
21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一潭,指的是拜伦潭。
暗喻的修辞手法。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 /似的梦。
10/1/2020
22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梦”,是对上一节“梦 ”的延伸,是对过去留 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1/2020
2.求学历程: 1910年,杭州府中学堂, 1915年,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银行业。 1920年,英国剑桥留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
格,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真正悠闲自由 的日子。林徽因,并视其为一生的“灵魂 伴侣”。
4
徐志摩
3.婚姻爱情 张幼仪,包办婚姻,原配。 林徽因,穷其一生追求的女性。 陆小曼,再婚对象,
10/1/2020
19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 ”有何妙处? 1、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中 柳枝娇柔、婀娜多姿的美好 姿态,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 喜爱之情。
“柳”,音同“留” 暗喻的修辞手法
10/1/2020
25
• 《再别康桥》与传统 离别诗有什么异同?
•异 • 1、意象不同 • 2、别物 • 3、以乐景写哀情 •同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的写作手法
• 别董大
•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26
10/1/2020
27
10/1/2020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 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在海 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7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8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10/1/2020
34
诗歌主旨
《再别康桥》以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感情 起伏为线索,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 关于康桥的一幅幅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 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留恋,对往昔的留 学生活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 别的深情。
10/1/2020
35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一节是整首诗歌的 高潮,诗人从梦境回到 现实,情感从留恋康桥 转变为不得不离开康桥 的低落失意。
10/1/2020
24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照应开头第一节,和
第一节构成回环往复的 结构。增强诗歌节奏, 强化了诗人对康桥的不 舍之情。
作用:诗歌前后呼应,强化诗歌节奏,增 强抒情效果
2、韵律和谐(押韵) 2、4句押韵,节节换韵。 作用:诗歌韵律具有一种跳动的美感。
10/1/2020
16
10/1/2020
建筑美
1、一共七节,每节四行。 双数行空出一个音节的 位置,排列上两两错落 有致。
2、每行字数或六、或七, 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 化中见整齐。
3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8
10/1/2020
29
10/1/2020
30
10/1/2020
31
10/1/2020
32
10/1/2020
33
总结
诗歌“三美”
音乐美 建筑美
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 押韵
行与行之间,两两排列错落有致 字数或六、或七பைடு நூலகம்或八,于参差不齐间见整齐
绘画美
讲究色彩的搭配 画面感,每一节都是一幅美景。
5
徐志摩
4.文学生涯和文坛地位 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 一生追求爱、理想、自由。 胡适感叹:“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 学!”
6
徐志摩
• 5.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 学习。
• 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 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 水。”
10/1/2020
9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0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 /似的梦。
11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2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0/1/2020
20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招摇”二字妙在何处 ?
原意为“张大声势 ”,此处意为“招手摇 摆”,贬词褒用,使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 方面写出了青荇的可爱 、轻盈,一方面包含着 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 喜爱之情。
10/1/2020
17
绘画美
1、用词讲究色彩的搭配。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2、画面感。 每一节都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都是康桥 的一幅美景。
10/1/2020
18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从这三个“轻轻的 ”,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3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4
三“美”
1、音乐美(韵律) 2、建筑美(诗节、诗行) 3、绘画美(意象)
10/1/2020
15
音乐美
1、回环往复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义相似、结构相似
、节奏相同,这样的结构形式就叫做回环 往复。《诗经》中称之为“复沓”。
再别康桥
1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2
徐志摩
1.家世出生: 原名徐章垿, “志摩”名字来由,“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资产阶级诗人的身份,他的理想追求。
3
徐志摩
21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一潭,指的是拜伦潭。
暗喻的修辞手法。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 /似的梦。
10/1/2020
22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梦”,是对上一节“梦 ”的延伸,是对过去留 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1/2020
2.求学历程: 1910年,杭州府中学堂, 1915年,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银行业。 1920年,英国剑桥留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
格,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真正悠闲自由 的日子。林徽因,并视其为一生的“灵魂 伴侣”。
4
徐志摩
3.婚姻爱情 张幼仪,包办婚姻,原配。 林徽因,穷其一生追求的女性。 陆小曼,再婚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