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详细内容为《地震来了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2. 学会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提高生存能力。
3. 培养幼儿遇到地震时冷静、勇敢的态度,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重点: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演示文稿、地震模拟器、图片、视频等。
学具:安全防护头套、地震自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演示文稿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形态,引导幼儿关注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不要慌张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地震模拟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4. 讲解与演示(5分钟)教师演示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自我保护方法,并引导幼儿模仿。
5. 小结与强调(5分钟)强调地震发生时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来了怎么办?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不要慌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自救演练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地震自救演练,拍照记录,并在班级群分享。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震博物馆,深入了解地震知识。
开展家庭地震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概念和危害。
2.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3.培养幼儿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模型展示地震的过程和结构;2.模拟地震的游戏道具;3.安全应急包;4.老师、家长的支持和合作。
教学活动:活动一: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副地震的图片或者模型,引导幼儿们发表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和经历,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了解地震的概念(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模型的示范,向幼儿们说一下地震是一种天然的地球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过程。
给幼儿们讲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与幼儿们进行互动问答,检查他们的理解。
活动三:地震的模拟游戏(15分钟)在活动区域中,设置几个“房屋”,幼儿随机站立在这些房屋中,老师扮演地震的角色,模拟地震的过程,摇晃“房屋”。
幼儿们需要尽快找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并迅速躲藏起来。
让幼儿们体验地震时的真实感觉,并在游戏中学会正确躲避地震的方法。
活动四:掌握地震逃生技能(20分钟)1.躲避地震:老师让幼儿们站在请求,示范躲避地震时,应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并用手抱住头部,站在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
2.逃生技能:老师向幼儿们演示用毛衣、背心等防护身体的方法,并让幼儿们亲自尝试。
同时,老师也向幼儿们展示如何使用安全应急包中的物品,如手电筒、急救箱等。
3.避免恐慌:老师告诉幼儿们,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声喊叫或者乱跑,要听从老师的指导,用身体保护头部,等待救援。
活动五:地震演练(10分钟)设置一个地震警报器或使用纸片等引导幼儿们进行地震演练。
教师可以通过打开音乐,幼儿们听到音乐即表示地震发生,幼儿们要迅速做出反应,找到安全的地方,并保护头部。
演练结束后,教师向幼儿们进行总结。
活动六:情景剧表演(15分钟)幼儿们分角色扮演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通过表演的形式,强化幼儿们对地震应急知识的掌握,并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地震来了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 培养幼儿在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有序、快速撤离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使幼儿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有序、快速撤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地震。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幼儿了解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例如: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
4.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练,使幼儿掌握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5.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制作地震逃生路线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地震来了怎么办》2. 板书内容: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地震逃生路线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看家中的地震逃生路线图,并熟悉逃生路线。
2. 答案:家中地震逃生路线图的具体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震逃生演练的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地震知识讲座,提高全家地震逃生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地震知识:教学内容需涵盖地震的成因、类型(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诱发地震等)、地震波(纵波、横波)、地震等级(震级)以及地震烈度等基本概念。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详细内容为“地震来了怎么办”。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的避震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在遇到地震时能够冷静应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视频、图片、地震模拟器等。
2. 学具:安全教育活动手册、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科普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景象,引导幼儿关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问题。
2. 讲解地震知识(10分钟)结合图片和地震模拟器,讲解地震的原因、特点及危害。
3. 学习避震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避震方法,如躲在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并组织幼儿进行模拟练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幼儿对避震方法的掌握程度。
5.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原因、特点及危害。
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避震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案: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
2. 画一幅地震自救的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演练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但部分幼儿在应急演练中仍存在紧张、慌乱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地震防范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内容,详细讲解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方法,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增强幼儿面对自然灾害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时的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挂图、地震动画视频、地震模拟器。
2. 学具:安全常识卡片、地震应急包、演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情景,引发幼儿对地震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发生原因及危害,让幼儿对地震有更深入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地震应急包的使用方法,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如躲到桌子下、抱头、蹲下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模拟地震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并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震时的注意事项,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来了怎么办?2. 1. 躲到坚固的家具下2. 抱头、蹲下3.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4. 远离玻璃、窗户等易碎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画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并标注文字说明。
2. 答案:画出一个小朋友躲在桌子下,抱头蹲下,旁边标注文字:“地震来了,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抱头蹲下,保护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如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自然灾害的防范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优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优质教案《地震来怎办》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防护》第二节《地震来怎办》。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定义、成因、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如何在地震后进行自救和互救。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地震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危害性。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震成因理解;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
2. 教学重点: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挂图、地震模拟演示器、地震自救互救演示模型。
2. 学具:安全教育教材、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震科普挂图,让幼儿解地震成因及危害,引导幼儿关注地震安全。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坚固家具下、保护好头部、不要慌张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模拟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
4.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地震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成因与危害2. 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自救互救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做?(2)地震后,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2. 答案:(1)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迅速躲到坚固家具下,保护好头部,不要慌张。
(2)地震后,我们要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若被困,要保持吸畅通,等待救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地震基本知识,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确保他们掌握地震自救互救技能。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解地震相关知识,提高幼儿安全素养。
同时,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解地震安全教育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涵盖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以及如何辨别安全与危险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理解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基本防护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冷静判断、迅速行动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
重点:地震防护的基本原则,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视频、地震防护手册、安全标志图卡、模拟地震的教具箱。
2. 学具:画笔、画纸、安全逃生路线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科普视频,让幼儿感知地震的场景,引发他们对地震防护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教育幼儿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躲避、保护头部、避免拥挤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地震中如何保护自己,模拟地震逃生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地震防护要点:躲在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拥挤、迅速逃生。
2. 安全逃生路线图:标注幼儿园内各教室、楼梯、出口的安全逃生路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地震发生时,你会在哪里?你会怎么做?答案要点:幼儿需在画中展示躲藏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并标注保护头部的动作。
2.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绘制家庭地震逃生路线图,并讨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幼儿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地震防护讲座,提高家庭安全意识;开展地震防护主题班会,强化幼儿的安全教育。
中班安全教案详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教案详案《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手册》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具体内容为“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定义与成因、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地震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以及地震后的安全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成因的理解,地震预兆的认识,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动画视频、地震自救互救图解、安全手册。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动画视频,让幼儿感受地震来临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地震灾害。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地震的定义与成因,让幼儿对地震有基本的认识。
(2)介绍地震来临前的预兆,提高幼儿的警惕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地震自救互救图解,讲解地震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如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好头部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模拟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到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地震来了怎么办?1.1 地震的定义与成因1.2 地震来临前的预兆1.3 地震时的自救措施1.4 地震后的安全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自救演练记录。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记录自己在地震演练中的表现,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
2. 作业题目:画一幅地震自救的宣传画。
答案:幼儿可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地震自救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地震模拟演练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学习地震自救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案
地震来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视频)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
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
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
请个别幼儿说。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
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小结幼儿躲的情况。
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
)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
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
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
备急用。
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
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
选好了吗?
请地霞来了一一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
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
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
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
让我们看一看。
(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