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问题及其策略

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问题及其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作为监测畜牧业生产情况和引导政策制定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不足。
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合作,但协调一致的机制尚未建立完善。
有必要对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一系列的解决策略和实施步骤,以提高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字数:261】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提高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加强对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认识,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可以优化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流程,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发展、指导政策制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整个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数据不准确、监测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及实施步骤,从而提高统计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全国畜禽种业统计调查系统操作流程

全国畜禽种业统计调查系统操作流程
1. 进入全国畜禽种业统计调查系统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 登录成功后,进入系统的主界面。
3. 在主界面上,可以看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数据录入、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
4. 首先,点击数据录入模块,进入数据录入界面。
5. 在数据录入界面上,可以选择要录入的畜禽种类,如猪、鸡、牛等。
然后按照系统给出的表格格式,逐项填写相关数据,如养殖户数量、养殖场面积、养殖数量等。
6. 录入完一项数据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记录,然后继续录入下一项数据,直到全部录入完成。
7. 录入完成后,点击数据查询模块,进入数据查询界面。
8. 在数据查询界面上,可以选择要查询的畜禽种类和时间范围,然后点击查询按钮进行查询。
9. 查询结果会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查看各个养殖户的相关数据,如编号、养殖户名称、养殖数量等。
10. 如果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点击统计分析模块,进入统
计分析界面。
11. 在统计分析界面上,可以选择要分析的畜禽种类和时间范围,然后点击统计按钮进行统计分析。
12. 统计分析结果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分析各个养殖户的数据变化趋势,如养殖数量的增减情况、养殖场面积的变化等。
13. 完成操作后,可以点击退出按钮退出系统。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汇报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汇报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掌握各项指标和数据,加强畜牧业的统计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汇报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二、工作总结1. 数据收集:通过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配合,我们及时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畜牧业数据,包括畜禽存栏数量、饲养成本、畜产品产量等相关指标。
2. 数据整理: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系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形成了全国畜牧业数据报告。
3. 数据报告:我们通过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全国畜牧业统计数据报告,并及时发布在相关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服务。
三、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的数据收集和报送存在滞后和不完整的情况,导致部分指标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 统计方法的单一性。
目前的数据统计主要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和抽样方法,对于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的统计存在一定的盲区,需要引入更先进的统计技术手段。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1. 加强数据采集,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
与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畜牧业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探索先进的统计技术手段。
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畜牧业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提高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完善监测报告体系。
建立畜牧业数据监测报告的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并邀请专家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提高数据监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4. 加强人才培养。
组织畜牧业统计监测技术和方法的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
五、结语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监测工作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汇报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农民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做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能够有效指导政府决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们小组的工作汇报:一、工作目标及内容今年以来,我们小组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开展畜牧业生产统计和畜产品市场监测,具体内容涵盖畜禽存栏量、屠宰量、产奶量、产蛋量、畜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我们通过深入农村调研和数据分析,力求全面了解当地畜牧业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成果及进展1. 畜禽存栏量统计:我们针对各地区的畜禽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全面掌握了当前存栏量的基本情况,为畜牧业生产规划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2. 屠宰量统计:我们及时收集了各地屠宰场的数据,分析了畜禽屠宰情况,为市场供应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3. 产奶量和产蛋量统计:通过走访奶牛场和蛋鸡养殖场,我们了解了当地的产奶量和产蛋量,为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提供了依据。
4. 畜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监测:我们及时掌握了市场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并了解了市场需求变化态势,为畜牧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市场预警信息。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不及时、部分农户配合度低、部分地区监测设施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加大监测设施的更新力度,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推进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强与各级农牧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畜牧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一步优化监测指标体系,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开展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以期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谢谢大家!此致敬礼。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通过采集和分析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个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智慧畜牧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构建。
系统主要包含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采集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气象数据、环境数据、养殖动物行为数据等。
2. 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云端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长期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和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建模,生成模型和算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4. 决策支持模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如提供养殖环境优化方案、饲养管理建议等。
5. 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和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手机等设备访问系统,并实时查看养殖过程中的数据和决策结果。
二、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和视频数据实现对畜牧业生产环境和动物行为的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2. 大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指标和特征,为后续决策模型提供支持。
3. 人工智能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养殖环境优化和动物饲养管理等模型,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4.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端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数据的长期存储、快速计算和分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三、功能模块1. 养殖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提供科学的养殖环境参数设定。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统计监测体系,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一)畜牧业基础数据采集建立畜牧业基础数据库,包括畜牧业资源总量、种畜结构、家禽结构、育种规模、品种和种质库信息等。
(二)畜产品产量统计通过调查、监测、抽样等方式,统计畜产品的生产总量、种畜子数、母畜子数、出栏量、产仔率、死亡率等。
(三)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畜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病原微生物检测、残留药物检测等。
(四)动物疾病监测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网,对重要疫病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制定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
(五)畜产品流通和消费监测统计畜产品的收购价、销售价、交易量,调查和监测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情况,分析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趋势和规律,为畜产品市场预测、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三、工作措施(一)制定畜牧业统计监测计划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畜牧业统计监测计划,明确任务、责任、时间、流程等,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查、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加强统计监测工作的协调和整体性。
(二)完善畜牧业统计监测体系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畜牧业统计监测平台,整合和完善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提高数据质量和监测效率,实现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支持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技术支持,落实专责人员和工作经费,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做好统计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完善监测报告和宣传推广及时编制和发布畜牧业统计监测报告和年度分析报告,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宣传推广,提高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交流和共享,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畜牧清点实施方案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畜牧清点实施方案方案名称: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对畜牧业的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畜牧清点作为畜牧业统计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畜禽数量和品种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统计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方案旨在制定畜牧清点的实施方案,提高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二、实施步骤及工作内容1. 确定清点对象和清点时间:确定畜牧清点的对象(例如猪、牛、羊等)以及清点的时间,一般可以选择每年的固定时间段进行清点。
2. 制定清点方案与标准:根据畜牧大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清点方案和清点标准,包括清点的具体指标、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录入格式等。
3. 确定清点监测点:根据畜牧清点的对象和规模,确定清点监测点位,可以选择全覆盖清点或抽样清点的方式进行。
4. 建立数据采集与录入系统:根据清点方案,建立与畜牧清点相关的数据采集与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培训清点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畜牧清点工作的培训,包括清点方法、数据采集与录入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清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6. 实施清点工作:根据清点时间和清点方案,组织清点工作人员进行畜牧清点工作,确保清点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7. 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清点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畜禽数量、品种分布、流通情况等方面的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8. 结果发布与应用:将清点结果进行整理和发布,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共享和应用,为畜牧业政策制定和监测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三、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1. 清点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清点工作的实施,提高清点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数据误差。
2. 清点工作的时效性:按照制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清点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用性。
3. 清点结果的全面性:通过清点监测点位的确定和组织清点工作,保证畜牧清点的全面性,有效反映畜牧业的真实情况。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论文设计方案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论文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
本文将针对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
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实施及应用。
一、需求分析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具体的需求包括: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状况、饮食情况和活动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科学的饲养建议和病虫害预警,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 远程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如远程喂食、远程调整光照、远程打开喷淋等功能。
4. 综合决策: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畜禽的要求,自动调整环境参数,提高畜禽的生长效益。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负责采集和监测畜禽的各项生长、饮食和活动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
2. 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应用层,同时将远程控制指令传输给感知层设备。
3. 应用层: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展示,以及远程管理和决策。
应用层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分析引擎、远程管理控制器和用户终端界面等模块。
三、系统实施及应用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安装:在畜禽场内安装感知层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并与网络传输层连接。
2. 数据采集:感知层设备开始采集和监测畜禽的各项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层传输给应用层。
3. 数据分析:应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科学的饲养建议和病虫害预警。
4. 远程管理:应用层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如远程喂食、远程调整光照、远程打开喷淋等功能。
5. 数据展示:应用层将分析结果和管理信息展示在用户终端界面上,供农民和管理人员查看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tistical Monitoring System For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作者:王利华导师:陈旭东北京交通大学2022年3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学校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校代码:10004 密级:公开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tistical Monitoring System For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作者姓名:王利华学号:13136794导师姓名:陈旭东职称:副教授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软件工程学位级别:硕士北京交通大学2022年3月i致谢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本人的导师陈旭东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陈旭东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本人极大的帮助和影响。
在此衷心感谢两年来陈旭东老师对本人的关心和指导。
陈旭东悉心指导本人完成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本人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陈旭东表示衷心的谢意。
陈旭东对于本人的科研工作和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撰写论文期间本人的同学们对本人论文中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本人的感激之情。
另外也感谢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本人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本人的学业。
ii摘要摘要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三分之一,是农业的支柱产业。
畜牧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经济,民生大计,肉、蛋、奶等畜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相关的生产统计、检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监测任务不断增加,工作效率受到挑战,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因此,为提高统计监测效率,建设一套具有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绩效考核以及信息发布等功能的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统计监测系统是我国畜牧业的迫切需求。
论文结合我国当前畜牧行业情况,细化、规范相关统计、检测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建设有标准、易扩展、可定制、可共享、能复用的信息化目标。
通过项目的建设,提高畜牧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建设的数据统计中心,能够全面、实时、准确提供相关统计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在本项目中本人作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需求调研、用户沟通、团队任务分解和跟踪以及整体管理等工作。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本人采用了调查问卷、用户访谈以及需求会议等方式开展需求调研工作,通过原型界面与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方式与用户进行系统需求确认;在设计阶段,主持完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以及详细设计;在编码实现阶段,针对本项目的开发任务进行分工,并不定期对团队成员提交的代码进行检查严格控制代码质量;在测试阶段,安排测试人员对于完成的功能点进行详尽测试,测试通过的功能由用户进行再测试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整个项目过程中定时定期对项目工作进度进行了有效跟踪,确保本项目按计划如期完成了实施。
该系统于2014年9月开始试运行,并于2015年1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国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以及奶站等相关畜种生产及效益信息的采集,查询、分析、考核以及发布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获得各级用户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畜牧业;信息采集;SOA;J2EEiiiABSTRACTABSTRACTChina is an important animal husbandry country. One third of the total value of agricultural output falls in this sector, marking animal husbandry the agricultural mainstay. It is crucial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o develop animal husbandry where such products as meat, eggs and dair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everyday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requires closer attention to production statistics, detection and other related works. The increasingly huge monitoring works have put great pressure on work efficiency and have, as a result,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Hence,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and standard information & statistics collect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ata collection, statistic analysis,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formation release, etc., to enhance the statistical monitoring efficiency in animal husbandry.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condi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achieve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ational animal husbandry statistics monitoring system with standardized, extendable, customizable, sharable and reusable information by elaborating and standardizing related statistical and detecting work flow. This project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 animal husbandry. Besides, the data statistics center will provide the relative data in a comprehensive, real-time and accurate manner. A reliable reference base is thus formulated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In this paper, demand research is conducted through survey, user interview and requirements meeting, and then the author confirmed with users via interface prototype and requirements manual. For the consequent design phases, design tools are adopted for database design, outline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In the code implementation phase, code submitted by team members is strictly reviewed irregularly to guarantee its quality. As to test, testers go through function points completed carefully. Functions passed will receive retest by users for intended purposes. In the whole project, progress is followed up periodically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on schedule.The system started trial on September 2014 and operated on January 2015 which is highly praised by users later. Many functions are realized, such as collecting, searching, analyzing, assessing and publishing the production and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aboutivABSTRACTpig, layer, broiler, dairy cow, beef cattle, mutton sheep, milk shed, etc. With the help of this system,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data collecting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KEYWORDS:Animal Husbandry; Information collecting; SOA; J2EEv目录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 i v 1 引言. (1)1.1 背景 (1)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2)1.3 建设目标 (2)1.4 关键问题及难点 (3)1.5 关键技术概述 (3)1.5.1 ResourceOne Portal/Framework (3)1.5.2 ResourceOne StarFlow (4)1.5.3 Spring MVC框架概述 (5)1.5.4 Mybatis ORM框架概述 (5)1.6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6)1.7 本章小结 (6)2 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项目需求分析 (7)2.1 用户角色分析 (7)2.2 业务需求分析 (8)2.2.1 业务描述 (8)2.2.2 业务流程分析 (8)2.3 功能需求分析 (11)2.3.1 指标管理 (11)2.3.2 报表管理 (13)2.3.3 任务管理 (15)2.3.4 数据报送 (17)2.3.5 辅助功能 (19)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1)2.4.1 时效及并发要求 (21)2.4.2 稳定性要求 (21)2.4.3 易用性需求 (22)vi目录2.4.4 系统安全性、健壮性、数据一致性要求 (22)2.4.5 编码规范要求 (22)2.5 本章小结 (22)3 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3)3.1 总体架构设计 (23)3.1.1 总体设计原则 (23)3.1.2 总体技术路线 (24)3.1.3 总体架构设计 (26)3.2 系统功能设计 (28)3.3 数据库设计 (29)3.3.1 E-R设计图 (29)3.3.2 关键库表说明 (31)3.4 本章小结 (33)4 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34)4.1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及实现 (34)4.1.1 指标管理 (34)4.1.2 报表管理 (39)4.1.3 采集方案管理 (42)4.1.4 采集任务下发管理 (46)4.1.5 数据报送 (49)4.2 与外部系统数据共享方案设计 (54)4.2.1 组件介绍 (54)4.2.2 方案设计 (55)4.3 集成接口设计 (56)4.3.1 与统一门户集成接口设计 (56)4.3.2 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接口设计 (57)4.4 本章小结 (58)5 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测试 (59)5.1 系统测试 (59)5.1.1 测试目标 (59)5.1.2 测试重点 (59)5.1.3 测试方法 (59)vii目录5.1.4 问题等级描述 (60)5.1.5 测试用例 (60)5.2 验证性结果分析 (64)5.3 本章小结 (64)6 结论与展望 (65)6.1 总结 (65)6.2 展望 (66)参考文献 (67)附录A (69)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0)独创性声明 (71)学位论文数据集 (72)viii引言1 引言本项目来源于本人主持完成的实际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