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众多领域的重要应用。
其中,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为监测生产现场的环境参数、生产流程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健康状况等提供了便利。
本文以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为题,详细探讨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1.硬件平台该系统主要基于硬件平台实现,在硬件平台上搭建传感器网络和数据采集设备。
对于不同的监测对象,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设备和传感器。
例如,在工业生产现场,需要对环境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可以使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该系统需要实时采集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传输。
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可以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嵌入式设备或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中央服务器等。
数据采集装置的硬件参数和软件功能决定了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
3. 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通常是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可以通过预处理和分析传感器网络产生的大量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数据算法、模型和接口。
数据处理服务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需求,提供多样化数据处理模式。
例如,在温湿度监测中,可以基于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在气体浓度监测中,可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4.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该系统的用户界面,通过它可以实现基于网络的数据监测和通信功能。
应用软件可以分为监测平台和数据交互平台两个部分。
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数据查询和报警等监测功能。
数据交互平台可以实现设备和人员之间的数据交互,以及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互联。
三、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1. 实时监测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实时监测和在线采集数据。
该系统可以随时实时监测工业生产现场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将数据上传到数据处理服务器。
在数据处理服务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电网的负荷不断增加,对绝缘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绝缘子的污秽是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海拔、沙漠、海岸等环境下,绝缘子污秽更为严重。
因此,及时发现和预防绝缘子污秽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采用传感器进行绝缘子表面污秽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污秽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对绝缘子进行保护和维护,从而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二、选题意义设计开发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绝缘子污秽是造成电网故障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提出预警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
2.降低运维成本。
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可以实时监测绝缘子污秽状态,及时预警绝缘子异常情况,通过对绝缘子进行保护和维护,有效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3.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应用的数码技术应越来越多。
通过设计开发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实现电网的智慧化运行。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1)设计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2)分析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建立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流程图。
(3)开发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传感器,实现绝缘子污秽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4)设计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可视化界面,实现对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操作。
(5)开发绝缘子污秽评估算法和预测模型,实现对绝缘子污秽状态的评估和预测。
2.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综述和需求调研的方式,了解国内外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需求。
(2)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流程图,并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数据层、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GIS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GIS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摘要: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我国不断加大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基础建设的投入,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执行电压变换、电能接收与分配、电力流向控制及电压调整等动作的重要节点,起着联系发电厂与用户的作用。
关键词:GIS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研究引言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是对变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动态的监控,整理统计的环境参数,监控的同时对监测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和预测变电站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识别到故障风险后自主进行警报。
过去对变电站的检测修理是通过人工检修和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方法有两种弊端:一方面加大了人力和财力成本;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检修的质量。
我国电力设备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推进了智能变电站系统工作的稳定化和高效化的发展。
1GIS智能技术概述智能GIS是为响应国家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而开发的新型GIS,是传统GI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融合的产物,是具有输变电、在线监控和信息互动等功能、并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多功能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智能组合电器具备下列几种技术特征:(1)测量数字化:对组合电器设备的测量实行就地数字化,站控层和过程层可通过数字化网络采集、调用测量结果,用于组合电器设备的监控;(2)控制网络化:对有控制需求的组合电器实现基于网络的控制;(3)状态可视化:组合电器通过信息交换或自检测获得的状态信息可通过智能电网的其他系统以可辨识的方式进行表述,组合电器的运行状态可以在电网中进行观测;(4)功能一体化: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条件下,实现组合电器与传感器、执行器、互感器等部件的集成,将测量、控制、保护等功能融合到一起,实现功能的一体化;(5)信息互动化:通过网络实现组合电器与站控层、过程层及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28-32]。
上传系统的能力。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在线监测与节水管理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在线监测与节水管理发布时间:2021-04-12T12:00:16.623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6期作者:王冠[导读] 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的主要场所之一,在火电厂发电的过程中王冠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伊敏发电厂,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130摘要: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的主要场所之一,在火电厂发电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循环冷却水的使用效率,相关的设计人员开始着重设计火电厂循环水在线监测与节水管理的系统,在保证循环水不会出现结垢、不会对输水管道产生腐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升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效率,以此来做到节约用水的主要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循环冷却水中含有的结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循环冷却水结垢的核心内容,在现阶段技术水平上提出在线监测技术的要点,实现水资源地反复使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在线监测;节水管理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用水量最大的行业厂商,现阶段国家开始提倡节约用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的观念下,火力发电厂开始展开节约用水的相关工作。
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让火力发电厂的工业用的得到良好的使用效率,火力发电厂的电量耗水也在逐渐降低。
现阶段火力发电厂主要使用过人力资源来对冷却水、排污水进行检测的,这样的检测方法不仅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工作量,并且还会影响调节的精准程度,最终导致补给水、排污水不能够满足浓缩的基本倍率控制需求,因此加强对火力发电厂的水务管理,采用最新型的水资源处理技术,真正落实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目标。
一、火力发电站循环水控制方法(一)循环水的结垢机理现阶段,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控制的主要目的有:阻挡结垢、缓解腐蚀情况、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在与结垢相关的参数主要是:水中的酸碱程度、硬度、浓缩倍率、pH值等;在与腐蚀性阴离子浓缩程度以及腐蚀程度相关的参数为:浓缩倍率、电导率、pH值等;与水中微生物生存和微生物腐蚀相关的参数主要有:浊度、悬浮物、细菌总数、硫化物、氨氮、余氯等方面。
果园虫害监测系统软件驱动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2-0046-03果园虫害监测系统软件驱动设计与实现汪小威,肖超江,陈振燊(南宁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530200)摘要虫害是粮食、水果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导致作物减产,造成经济损失。
文章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害虫识别、土壤参数采集、温湿度采集、光照度采集等果园环境的监控遥测作业。
当环境温湿度和土壤参数到达阈值时,就会触发警报,在移动端显示;监测模块识别到害虫后,系统会通过本地图像处理模块对害虫进行一次识别,为云端二次识别提供基准数据。
该系统的运用,能提高害虫识别的精准度,方便果农对果园的管理。
关键词果园;虫害监测;虫害识别;光照度采集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2.015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rchard Pest Monitoring System Driven by SoftwareWang Xiaowei,Xiao Chaojiang,Chen Zhenshen(Nanning University,Nanning 5302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 :Insect infest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grain,fruit and other crops.The occurrence of insect infestation will lead to crop yield reduction and economic loss.This paper designed a pes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which can realize the monitoring and telemetry operation of orchard environment such as pest identification,soil parameter collection,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llection,illumination collection.When the temperature,humidity and soil parameters of the pest monitoring system reach the threshold,the alarm will be triggered and displayed on the mobile terminal.After the monitoring module recognizes the pest,the system will conduct a one-tim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st through the local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to provide baseline data for the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 in the clou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est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e the orchard management.Key words :orchard,pest monitoring,pest identification,illumination acquisition1研究意义常见的监控系统仅起到了拍摄害虫照片上传的作用,通过云服务器的图片处理算法对害虫进行标注和统计。
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软件部分介绍

SJC-400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一、概述SJC-400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是依据多年实际运营管理经验,由福州世纪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该系统符合国家环境监察标准化关于污染源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其总体技术居同类系统的国内领先水平。
系统的设计采用先进的Oracle数据库技术和 .NET体系结构。
系统利用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污染源现场在线监测仪器测得的各项指标的数值自动上传至系统软件,实现自动化数据报表生成和分类统计、报警等功能。
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平台,集环境监测管理、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为一体。
适应新形式下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将传统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据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技术,对环境监测的实时动态、多维变、总量控制、应急响应等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逐步实现水、气、噪声及生态等环境要素的实时、多维、多源、高效、高精度的在线监测与海量数据管理,实现对监测业务和环境管理决策的严密整合和深度支持,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环保监测水平、宏观决策水平与管理执法水平。
该系统具有最佳现场使用效果,可提供环境安全预警,对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造成的社会、环境危害,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将给环境监测的日常监测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能大幅度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能增加监测可信度,能大大增强监测能力。
二、系统特点◆先进性采用先进的微软.NET构架,设计思想先进,组织结构合理,系统高度稳定可靠,可移植性强,提供自动的数据采集管理能力。
采用C/S加三层模式设计,客户端远程维护,降低系统管理、维护难度和成本。
系统以面向对象方式设计,可扩展性强,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实用,熟悉业务的用户基本无须培训即可使用本系统。
◆开放性本系统采用标准通讯协议及格式,并完全公开,容易进行软件二次开发。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在线监测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1.1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为电网的运行状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准确性:系统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智能化: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电网中的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 集成性:系统能够与电网的其他管理系统(如调度系统、保护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2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网运行监控: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减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 负荷预测与管理:通过对电网负荷数据的分析,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 电能质量监测:监测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保障电能的供应质量。
二、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和设备。
2.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135•本文阐述了基于云平台的在线水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主要集中在监测浮台设计和云平台的数据模板搭建与终端到云平台之间信息传输的实施。
利用现有的云平台搭建了个性化需求的水质监测系统,使用串口模拟与串口调试软件来模拟云平台与水质监测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以数据可收、分析和管理的软件平台,能够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的自动记录、自动数据上传、自动预警功能,同时满足数据的集成共享和数据对接功能,以达到构建城镇内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的目的,可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等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三亚学院 崔瑞秋 梅 翔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 三亚学院 辛光红 杨 波图1 研究的技术路线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水体数据。
针对水质监测方面需求的云平台系统,通过现场检测和实时在线监测相结合,配合信息化系统和应用终端,帮助环保系统集成商或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信息,为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监管污染物排放,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等提供帮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水质日益恶化的问题日益明显。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入水环境,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更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此外,水体情况与水体中的污染物成分越来越复杂,对于检测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在物联网技术趋近成熟的当下,开发适合国内水质监测特点的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中,各类水质监测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发送到水质监测中心的监控平台上。
随着新监测区域和站点的不断出现,观测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多,对监测中心服务器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同时要求监测中心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性价比,这些特征要求监测系统必须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
1 研究的技术路线本研究在总结现在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基础上,优选跟城镇内河(湖)水质相关的监测指标,并根据选择的指标进行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研制,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无线传输功能,并开发数据接图2 浮台主体结构1浮桶;2水质传感器;3喉箍提手架;4喉箍;5吊环丝杆;6内桶;7泡沫内芯;8防水半球;9信号灯;10太阳能半球;11内桶盖;12搭边锁扣;13铝合金紧扣环;14外桶硅胶垫;15尼龙紧固环;16拉环;17内桶硅胶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动态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开发环境的选择及简介
4.1.1 操作系统简介
本软件的开发环境采用Windows 98操作系统,是因为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比DOS下的应用软件具有更多的性能优势。
1、图形窗口操作界面
Windows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最友好的图形操作界面,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图形化的工具条和图形按钮方便的实现,这样不仅使用户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
2、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开发者来说,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如菜单、对话框、窗口等)和动态数据链接库,缩短了开发周期。
对使用者来说,突破了DOS对内存使用上的限制,内存得到了充分的扩充,并且采用了32位的数据传递方式,使解题的速度加快,解题容量的限制减少,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更容易。
3、多任务下的并行处理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用户可以同时执行多种任务,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4、各种外设的普遍支持
Windows能够支持绘图仪、打印机和标准串口等外部设备,而应用软件与设备无关,因此便于移植。
4.1.2 开发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和介绍
4.1.2.1 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过程控制对工农业生产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测控现场的分散性,一般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方式,这使得多机通讯的实施方案及其可靠性成为分布式测控系统的首要问题之一。
采取何种语言进行上位机通讯软件的开发:C语言、8086
还是其他语言又成为其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
该动态监测系统的软件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写。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Visual Basic 是一种完全支持结构化编程的高级语言,它具有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的特性,特别适用于在Windows 环境下图形界面和应用程序的编制。
它以其新型的图形用户界面、卓越的多任务处理性能而风靡全球。
VB是将Windows 图形工作环境与Basic 语言编程简便性的美妙结合。
它提供了方便的数据库工具和功能强大的各种控件,简明易用,编程效率高。
在Windows 环境下,用VB 编制图形界面较C语言简单、效果美观、操作简便。
Visual Basic采用的是事件驱动模型。
在传统的或“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
通常是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
而在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中,程序无法给出一个预定的执行顺序,程序代码也不会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因为程序在影响不同的事件时会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
事件可以用操作触发,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甚至由应用程序本身的消息触发。
事件发生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
Visual Basic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开发工具,具体讲有如下特点:
1、用户可在短时间内成为Windows程序员
用C语言或窗口软件开发工具包(Windows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开发应用程序,将会发现程序过于冗长而且繁杂,主要是因为用户界面设计就占用80%——90%的程序长度,而真正的主体部分只占10%——20%。
VB所提供的界面设计工具,将很容易的创造所需的图形界面,因此可以将精力花费在程序本身,增加软件程序的效率。
2、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
Visual Basic 是一个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程序语言。
它是90年代软件程序设计的趋势。
依据这种程式,程序员不需要再跟着程序的流程循序开发,而是依据不同的时间运行不同的过程。
3、动态链接程序库(Dynamic Link Libraries,DLL)技术
为了节省内存的空间,将链接的步骤往后移,知道程序运行时才链接。
某个函数被调用时,将这个函数放入内存链接。
当然,也允许好几个程序使用这个函数,减少内存的浪费。
这种在需要的时候才将函数放
入内存中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动态链接。
4、使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DDE)技术
动态数据交换就是同时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各程序之间互相交换数据。
5、使用对象链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技术
对象链接与嵌入就是程序可以将其它应用程序产生的对象以链接或嵌入的方式,放入自己的文件内,达到对象共享的目的。
4.1.2.2基层支持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Access 97
Microsoft Access 97是一个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它可以用三个简单的词来概括,是一个“关系型桌面数据库”。
首先,Access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
它允许用户收集存储任何类型的信息,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搜索和检索。
其次,Access是被用来应用于桌面计算机上的,用户可以将Access 数据库文件放置在网络文件服务器上,与网络中的前端用户共享数据库。
但是,它并非真正的C/S数据库,因为Access只是一个存储在硬盘中的文件。
虽然Access不是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的事实可能是一个缺点,但是由于它没有许多复杂的环境设置或者网络安全性问题需要处理,所以它非常容易管理。
这一点对本系统非常适合,因为在本系统要建立的知识库在一个时刻仅会有很少的几个人进行访问。
最后,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至今为止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数据库类型。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定义包含在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然后,这些关系可以被用于执行符合搜索以及生成详细的报表。
4.2 载荷监测系统软件
4.2.1 载荷监测系统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
本软件系统是完全按照Microsoft Windows 98的风格进行开发、设计的,属于标准的Microsoft Windows程序。
系统不但具有Microsoft Office 2000的工具条、状态条和对话框,而且系统中的一些操作都支持键盘快捷键和鼠标,使用十分简洁、方便。
整个载荷监测系统通过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