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活性污泥判断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指标及污泥膨胀处理

活性污泥指标及污泥膨胀处理

活性污泥指标及污泥膨胀处理活性污泥是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质,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为了检测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和其质量状况,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活性污泥指标,并探讨污泥膨胀处理方法。

常见的活性污泥指标包括:1.总污泥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的含量,通常以干重或湿重表示。

2.污泥有机物含量:活性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越高,代表其水解、酸化和产气能力越强。

3.污泥颗粒大小: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质。

过大的颗粒会造成沉积不完全,过小的颗粒会造成泥水分离困难。

4.污泥体积指数:也称为SVI,衡量了单位体积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SVI越低,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越好。

5.污泥活性指数:也称为MLSS,表示单位体积活性污泥中的可分解物质含量。

MLSS越高,表示活性污泥的处理能力越强。

6.流变特性:包括流变学参数、粘度、黏度等,可以反映活性污泥的流动性质和处理能力。

对于活性污泥膨胀处理,目的是通过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或改变操作条件,使活性污泥的颗粒聚集或解聚,以控制污泥的膨胀程度。

常用的活性污泥膨胀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混凝剂添加:添加一些常用的混凝剂如FeCl3、PAM等,可以增加污泥颗粒的凝聚性,促进污泥的沉降和分离。

2.曝气调节:通过改变曝气条件,如提高或降低曝气量、调整曝气方式等,来调节活性污泥的颗粒大小和聚集状态。

3.温度控制: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增加活性污泥的聚集性。

4.搅拌调节:通过适当调整搅拌强度和时间,可以改善活性污泥的颗粒结构,减少颗粒间的黏合力。

5.改变有机物负荷:适当增加或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负荷,可以调节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有机物负荷,进而影响活性污泥的膨胀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活性污泥指标和污泥膨胀处理方法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监测活性污泥的指标,可以找出污泥膨胀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同时,膨胀处理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活性污泥的特性和废水的水质状况。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活性污泥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然而,随着活性污泥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中的微生物会逐渐老化,影响处理效果,这就需要对活性污泥老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控制。

一、活性污泥老化的表现1. 污泥结构松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越来越少,污泥变得松散,容易被气泡带走,从而影响沉降性能。

2. 污泥颜色变暗:老化的活性污泥会表现出颜色变暗的特点,说明其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

3. 污泥比容增大:由于老化微生物的死亡和溶解,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泥比容增大。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1. 长期运行:活性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影响其除污性能。

2. 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也会导致微生物老化。

3. 毒性物质的影响:废水中的毒性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加速其老化。

三、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方法1. 污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污泥的比容、颜色、颗粒度等参数检测,从而判断污泥的老化程度。

2. 水质分析:监测活性污泥出水的水质参数,如COD、NH3-N、TP等,分析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评估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能力。

四、活性污泥老化的控制方法1. 混能搅拌:采用混能搅拌设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混合和悬浮,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2. 曝气系统改造:提高曝气系统的氧气输送效率,增加氧气的溶解量,促进微生物的氧化代谢。

3. 排泥系统优化:优化活性污泥的排泥系统,及时去除老化污泥,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活性污泥老化的监测和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污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提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陈池进行有效的泥水分离。

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较高的排泥浓度和回流污泥浓度。

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具体标准如下七个(颜色、气味、SOUR、SV30 、SVI、沉降速度、生物相)1、颜色和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土腥味越浓。

具备以上特点的不一定正常,但不具备的也不一定是不正常的。

进水颜色与气味和水质关系很大,尤其是工业废水或者参有工业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中,进水颜色和气味主要是进水工业废水来决定的!2、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一般用SOUR表示,单位常采用mgO2/(gMLVSS•h)。

SOUR也称为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或消化速率,它是衡量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F/M较高,或SRT较小,则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也较高,其SOUR值也较大。

反之,F/M较低,SRT 太大,其SOUR值也较低。

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入流污水是否有太多难降解物质,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

一般说,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多,或者活性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而中毒时,SOUR值会急剧降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否则出水会超标。

活性污泥工艺的SOUR一般为8~20 mgO2/(gMLVSS•h)之间。

SOUR测定时注意事项:应注意保持测定时活性污泥的温度。

温度对SOUR值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测得的SOUR是没有可比性的,也就不能利用SOUR值的变化有效地指示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

污泥性能评价指标

污泥性能评价指标

污泥性能评价指标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污泥的性能决定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及效果,如何评价污泥性能?有这几个指标!一、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其中好氧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的主体。

1mL曝气池混合液中细菌总数约为1×10^8 个。

真菌中主要是丝状的霉菌,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真菌不占优势。

如果丝状菌显著增长,则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

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在污水净化中起作用。

在1mL正常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一般存活着5×10^3~2×10^4个原生动物,其中70%~90%为纤毛虫类。

原生动物促进了细菌的凝聚,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

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饵,可以去除游离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后生动物通常有轮虫和线虫。

这些后生动物都摄食细菌、原生动物及活性污泥碎片。

二、活性污泥的物质组成Ma: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残留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产物)Mi:由原污水携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ii:由污水携入的无机物三、活性污泥评价指标1、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性能评价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COD去除率COD(化学需氧量)是污水中有机物的一种常见指标,因此,COD去除率是衡量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指标。

COD去除率可以通过对污水处理前后COD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COD去除率=(COD进水-COD出水)/COD进水×100%其中,COD进水和COD出水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的COD浓度。

由于COD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量指标,因此,COD去除率可以很好地反映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然而,COD去除率并不能直接反映废水中不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因此,它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二、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氨氮、总氮和总磷是污水中的另外三种重要营养物质,因此,对它们的去除率也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以通过对处理前后污水中这些物质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物质进水浓度-物质出水浓度)/物质进水浓度×100%其中,物质进水浓度和物质出水浓度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

同COD去除率一样,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反映废水中这些物质的总去除效率,而不能区分不同物质的去除效果。

因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三、污泥沉降性能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污泥的沉降性能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污泥沉降性能可以通过污泥沉降速度来衡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污泥沉降速度=(上清液高度-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25×时间其中,时间表示污泥沉降的时间,上清液高度和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分别表示沉降前和沉降后上清液的高度。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经典题库答案)

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经典题库答案)

污废⽔处理设施运⾏管理(经典题库答案)⼀、判断题1.活性污泥法是对城市污⽔及经预处理的有机⼯业废⽔最有效的⽣物处理法。

2.参与废⽔⽣物处理的⽣物种类很多,主要及常见的有细菌类、原⽣动物,没有藻类和后⽣动物。

3.⽣物膜法的净化机理主要有⽣物膜的形成、⽣物膜的脱落以及⽣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

4.与活性污泥法相⽐,⽣物膜法具有产泥量多,有机物去除率⾼等优点。

5.活性污泥法要求⽔中营养盐的⽐例为COD:N:P=100:5:16.被吸附有机物的氧化作⽤是指微⽣物利⽤氧化所获得的能量,将有机物合成为新的细胞组织7.MLSS代表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8.⽣物滤池运营中,当有机物浓度过低时,易造成填料空隙被⽣物膜堵塞的现象对9.同好氧⽣物法相⽐,厌氧⽣物处理产⽣的污泥量少对10.曝⽓池供氧的⽬的主要是供给微⽣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11.MLSS是表⽰曝⽓池内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12.⼆次沉淀池是⽤来去除在⽣物反应器中增殖的⽣物细胞物质13.硝化作⽤是指硝酸盐经硝化细菌还原氨和氮的作⽤14.在温度⾼的夏季,⽣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处理效果受到影响;⽽在冬季⽔温低,⽣物处理效果最好15.膜法挂膜⼯作宣告结束的标志是,出⽔中亚硝酸下降,并出现⼤量的硝酸盐16.推流式曝⽓池⽐完全混合曝⽓池中更易发⽣污泥膨胀17.⽣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参与净化反应的微⽣物种类少18.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曝⽓池中出现⽩⾊泡沫是正常现象19.⽣物膜中的⾷物链⼀般⽐活性污泥短20.⼆沉池污泥腐败上浮,此时应增⼤污泥回流量对21.硫化物的积累会导致活性污泥发⿊对22.如果缓慢地提⾼有毒物的浓度,让微⽣物在这种环境中逐渐适应驯化,是可以让微⽣物承受⼀定⾼浓度的有毒物的23.污⽔的⽣物膜处理法是⼀种污⽔厌氧⽣物处理技术对24.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25.⽣物膜处理污⽔时,⽣物膜厚度介于1-3mm较为理想26.容积负荷是指曝⽓池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的数量对27.接触氧化⽆需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也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对28.好氧⽣物处理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厌氧⽣物处理对温度、pH值和⽆氧环境要求较⾼,是运⾏控制的关键对29.MLVSS表⽰的是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称为灼烧减量对30.污泥驯化的⽬的是选择适应实际⽔质的微⽣物,淘汰⽆⽤微⽣物31.风机的主要⼯作参数为流量、风压、转速和功率32.氧转移效率与⽔温⽆关33.污泥指数越⾼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越好34.VSS为悬浮固体35.污⽔中pH表⽰酸碱度36.空⽓搅拌适合于任何废⽔的⽔质调解池对37.沉淀池悬浮物的去除率是衡量沉淀效果的主要指标38.MLSS是表⽰曝⽓池内活性污泥量多少的指标39.污泥指数的单位是mg/L40.硝化作⽤是指硝酸盐经硝化细菌还原氨和氮的作⽤对41.污⽔的⽣物膜处理法和活性污泥法⼀样是⼀种污⽔好氧⽣物处理技术对42.如果缓慢地提⾼有毒物的浓度,让微⽣物在这种环境中逐渐适应和驯化,是可以让微⽣物承受⼀定⾼浓度的有毒物的43.污⽔的⽣物膜处理法是⼀种污⽔厌氧⽣物处理技术44.丝状菌的过多繁殖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胀45.氮、磷对⼈类形成直接毒害作⽤46.⼀般冬季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变差,所以回流活性污泥降低,回流⽐较夏季低对47.采⽤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曝⽓池的曝⽓时间⼀般控制在6-8h对48.⿎风曝⽓池的溶解氧可以由曝⽓池上设置的阀门来调节对49.对⼀定MLSS来说,⼆次沉淀池表⾯⽔⼒负荷越⼩,固液分离效果越好,⼆次沉淀池出⽔的⽔质越好对50.⽣物接触氧化是⼀种介于活性污泥与⽣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物处理技术,兼具两者的优点51. 离⼼泵是靠离⼼⼒来⼯作的,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是它的必要条件(√)52. 泵扬程是指泵进⼝到泵出⼝的能量增值(静压、速度、⼏何位能等),不应简单的理解为液体输送能达到的⾼度(√)53. 扬程是指吸⽔⼝到出⽔⾯的距离(×)54. ⽔泵尽可能处在效率最⾼的⼯况点处(√)55. 集⽔井吸⽔⼝液位过低时容易导致离⼼泵发⽣⽓蚀现象(√)56.离⼼式⽔泵启动时需先灌⽔(√)57. 通过改变闸阀的开启度可以改变⽔泵性能,开启度越⼤,流量和扬程也越⼤(×)58. 相同型号⽔泵并联时,流量增加,扬程不变(√)59. 泵的效率同设计制造好坏有关,与使⽤维修好坏⽆关(×)60. 当压⼒在⼀定范围内变化时,罗茨风机的输出流量也是变化的(X)61. 风机的主要⼯作参数为流量、风压、转速、功率(√)62. 滗⽔器是⼀种收⽔装置,是能够在进排⽔时随着⽔位升降⽽升降的浮动排⽔⼯具(√)63. 影响带式压滤机脱⽔的主要因素有:助凝剂的种类和⽤量、带速、压榨压⼒和滤带冲洗(√)64. 格栅和吸⽔管安装在集⽔池内(√)65. ⾃灌式泵房埋深增⼤,增加造价,启动⽅便(√)66. 污⽔泵房的主要作⽤将来⽔提升⾄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度(√)67.电动机铭牌上标注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68. 电动机运⾏中,如果电⽹电压下降到额定电压的85%时,电动机会出现“堵转”现象,此时应采⽤⾃锁控制线路避免事故发⽣(√)69. 照明电路中,⽕线必须进开关(√)70.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输出设备(√)71. 栅渣量只与栅条间隙的⼤⼩有关,⽽与地区特点、废⽔流量以及下⽔道系统的类型⽆关。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活性污泥的浓度(MLSS)指以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或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

污泥浓度的大小可间接的反映废水中微生物的浓度。

一般在活性污泥曝气池内常保持MLSS浓度在2~6mg/L之间,多为3~4mg/L。

(2)污泥沉降比(SV%)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在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号表示。

它可反映污泥的沉淀和凝聚性能好坏。

污泥沉降比越大,越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水的迅速分离,性能良好的污泥,一般沉降比可达15~30%。

(3)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污泥指数越大,则污泥越松散。

这样可有较大表面积,易于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但污泥指数太高,污泥过于松散,则污泥的沉淀性差,故一般控制在50~150ml/g 之间。

但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这个指标也有差异。

如废水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高;相反,废水中含有无机性悬浮物较多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低。

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SVI = SV * 10 / MLSS2.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与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使具有降解废水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1 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剩余污泥。

培养液一般由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盐等组成。

1.2 培养与驯化方法1.2.1 有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程序是:将经过粗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成BOD5~300-500mg/L,加培养液,连续曝气1~2d,池内出现絮状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排除上清液(约池容的50%~70%);再加粪便水和稀释水,重新曝气,待污泥数量增加一定浓度后(约1~2周),开始进工业废水(10%~20%),当处理效果稳定(BOD去除率80%~90%)和污泥性能良好时,再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每次宜增加10%~20%,直至满负荷。

活性污泥性能及数量的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性能及数量的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性能及数量的评价指标发育良好的活性污泥在外观上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也称生物絮凝体,其粒径一般介于0.02-0.2mm之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大体上介于20-100cm2/mL之间,含水率在90%以上,比重介于1.002-1.006之间,因含水率不同而异。

活性污泥的固体物质含量尽占1%以下,固体物质有四部分组成,即:○1活细胞()Ma,在活性污泥中具有活性的一部分;○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这部分无活性,且难于降解;○3由原废水挟入,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4由原废水挟入,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质()Mii。

前三类为有机物,约占固体成分的75%-85%。

活性污泥的数量和各项性能的评价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solids 英文缩写为MLSS )。

这项指标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浓度。

包括活性污泥组成的各种物质,即:ii i e a M M M M MLSS +++=具有活性的微生物(Ma )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用MLSS 表示活性污泥浓度误差较大。

但考虑到在一定条件下,MLSS 中活性微生物量所占比例较为固定,因此,仍普遍以MLSS 值作为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相对指标,其单位为mg/L 或g/m 3表示。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单位为mg/L 或g/m 3),即:i e a M M M MLVSS ++=这项指标能够比较准确的表示微生物的数量,但其中仍包括非活性微生物的Me 和惰性物质Mi 。

因此,仍是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相对指标。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比值较稳定,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介于0.75与0.85之间。

(3)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将曝气池流出来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以%表示。

正常的活性污泥经30分钟静沉,可以接近它的标准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污泥沉降比对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的指导意义与研究
【摘要】活性污泥沉降比检测简单方便快捷,是检验活性污泥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沉降比的定义及检测主要事项,然后重点介绍了沉降比与MLSS、SVI、SRT、污泥回流比、营养液投加等的关系,揭示了污泥沉降比对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的指导作用。

由于具有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活性污泥一直以来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中,有多种表征活性污泥活性的性能指标,比如,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污泥容积指数(SVI),生物相等;也有多种影响活性污泥活性的控制参数,比如,污泥龄(SRT),溶解氧(DO),水温,PH值,食微比(F/M),原水成分,营养物质以及污泥污泥回流比等,以上这些参数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活性污泥的活性,继而影响到整个工艺的处理处理效率,所以控制好以上指标,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关键。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就是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实际运行中总结了多年的经验,以下主要是介绍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

1 污泥沉降比的定义
污泥活性主要由细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丝
状菌构成,其中主导作用的是细菌,但是由于单个的细菌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所以无数个细菌就会黏粘聚在一期,形成菌胶团,由于菌胶团较单个细菌个体大的多,所以其沉降性能较好,细菌形成菌胶团以后,可以防止被微型动物所吞噬,并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污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菌胶团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能力,会把污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吸附到其上,形成活性污泥絮体,使得活性污泥具有很好的絮凝性,所以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和沉降性,就能简单的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性状,而观察活性污泥沉降性和絮凝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是指取曝气池末端混合液1000mL,于1000mL,量筒中静沉30min后,沉淀的活性污泥体积占整个混合液的体积比例,单位为百分数%。

活性污泥沉降比是所有操作控制指标中最具有操作参考意义的,首先是检查简单方便,可在曝气池现场完成,其次是整个沉降过程中近似的反应了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工作状况及活性污泥的沉降性。

实际运行中,一般检查30min沉降比,即SV30,有时为了更精确的反应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也会测更长实际,比如SV1h,SV6h等,实际中可根据运情况选择。

2 污泥沉降比检测的主要事项
由于污泥沉降比对于活性污泥性状判断至关重要,所以
其检测的准确性也就非常重要,沉降比的检查需要主要一下几点:
①由于曝气池末端混合液是直接代表进入二沉池待沉降活性污泥的沉降部分,更具有沉降代表性,所以要以曝气池末端混合液位检查对象。

②整个30min的沉降代表了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沉降过程,对沉降的正确把握有利,所以要对沉降比沉降的全过程进行检测。

③沉降过程要避免日光和震动,日光直射下,混合液温度会升高,溶解在混合液中的气体膨胀析出易导致气泡夹带活性污泥上浮;震动则不利于沉降结果的准确性。

④要重点观察前5min的沉降效果,活性污泥沉降实验的前5min往往可以完成沉降过程中的80%,次阶段的沉降效果好坏往往可以指导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判断。

⑤沉降实验用1000mL量筒,1000mL量筒更能体现活性污泥在系统中真实的沉降过程,并且可以避免过小的量筒中常发生的活性污泥挂壁现象。

3 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MLSS)以及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关系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浓度都是反映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二者的不同点有:①沉降比检查简单方便,污泥浓度检测复杂耗时;②污泥浓度反应系统内污泥量的多少,而沉降比则
既能反映系统内污泥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污泥的沉降性能和絮凝性的变化。

在实际运行中,常将沉降比和污泥浓度以及污泥容积指数结合起来,总结出污泥的性能变化,即SVI=10*SV/MLSS,比如当沉降比和污泥浓度变化不大时,则说明污泥量无明显变化,而是污泥的沉降性出现了问题,可以考虑是否是处理污泥膨胀的现象等。

4 污泥沉降比与污泥龄(SRT)的关系
污泥龄是生物体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驻留时间,是维持污泥活性和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污泥龄是通过计算获得的,计算设计的参数有:污泥浓度、回流污泥浓度、排泥量、曝气池有效容积等,由于涉及指标较多,污泥龄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强,所以可以通过污泥沉降比的变化间接反映出污泥龄是否过长过短,比如,若沉降比检测时,污泥絮凝沉降较快,上清液浑浊有解絮颗粒,则说明污泥龄可能过长,需要排出剩余污泥了。

5 污泥沉降比与污泥回流比的关系
污泥回流比是一个控制指标,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运行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当的回流比,以保持系统的稳定。

回流污泥中回流比指的仅仅是流量,而我们所需要掌握的实际是回流入曝气池的污泥数量,当然我们也可以检测回
流污泥的浓度,计算出回流污泥的数量,但是这样同样是时效性和准确性不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沉降比的电话,判断出二沉池内污泥的沉降状况,进而据此调整污泥回流比。

比如,当沉降比检查时,发现污泥的压缩沉淀较好,则可以适当调低回流比,因为若污泥的压缩性好,则二沉池底部的污泥浓度相对较高,适当调低回流比,回流曝气池首段的实际污泥量较以前相比基本保持不变,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6 污泥沉降比与营养盐的投加
众所周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离不开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由于原水水质的不稳定性,所以在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中,离不开营养盐的投加,但是营养盐的投加依据是什么呢?其实也可以通过污泥沉降比的变化确定污泥是不是缺乏营养,进而选择投加。

①当污泥絮凝性、沉降性能变差时,需要投加营养盐或加大营养盐的投入量。

微生物室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分解有机物的,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碳、氮、磷等必须的营养元素,当某一或某几种元素缺乏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减弱,进而其生长、繁殖的能力减弱,细菌及菌胶团本身的性能也就变差,由于活性污泥的沉降絮凝性得益于菌胶团具有的吸附性能,所以当菌胶团变差时,活性污泥表现出来的沉降性、絮凝性就变差,此时就需要适当的投加营养盐了。

②当沉降比检测时,特别是检测SV6h时,发现液面上漂有浮泥,则说明可能是营养盐投加过量。

因为当营养盐投加过量时,混合液内的氮元素过量,在量筒底部厌氧反硝化,产生的系统夹带污泥上浮。

7 结论分析
综上所述,污泥沉降比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沉降比的变化与MLSS、SVI、SRT、污泥回流比、营养盐的投加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