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疯狂专练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教师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7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word版含答案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疯狂专练7、、、■-、文言文一、(河南省2020届高三阶段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
中郎将爱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
”文帝曰:“善。
” 乃止不拜啬夫。
项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
遂核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薄太后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拜释之为廷尉..。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______________ 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B.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C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D •与兄仲同居/以货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日/久宦减仲之产/不遂/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某种关系的称呼。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7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一、(辽宁沈阳2019届高三教学质测)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1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言文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5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一、(云南玉溪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
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
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
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②载!”于是上笑,下赵同。
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③,皇后..、慎夫人从。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慎夫人怒,不肯坐。
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
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
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
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
②刀锯余人:宦官。
③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洋溢之意,其字“丝”,则是极少、细微之意。
2020年高中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练一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教师版(word精编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有误,从文中来看,“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意思是“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可见赠送物品在前,宦官要钱在后。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
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D.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有误,乡试应是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故选B。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不爱金钱,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地拒绝了宦官。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11+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word版含答案

一、(宁夏石嘴山三中2020届高三适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
父为朔方军将。
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
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
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
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
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
”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
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注】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
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
贼分兵略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
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
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
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
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
伯伦战死,椿被执。
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
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寻兼潞、沁等州节度。
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
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
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
上元元年,加司空。
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
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注】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word版含答案

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6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陕西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周易》是中华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
此即《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
《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
《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
这些是对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主流思想的独特表达。
由于宇宙万物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
而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
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
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观绝望。
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
《易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
这就是说,如果阴阳两方面处于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则彼此都能亨通兴盛;反之,如果阴阳双方处于相互封闭隔绝的状态,则彼此都将走向衰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
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如“月俸”“之”“原数”“他司”“仓吏”“继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量”是动词,“之”是其宾语,故“之”后应断开,排除B 项;“悟”意思是“明白,悟出”,宾语应是“仓吏缺粮之由”,“由”意思是“缘由,原因”,“仓吏缺粮”疯狂专练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文言文是“由”的定语,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具实以闻”,“以”相当于“而”,此处表修饰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
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D.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有误,乡试应是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故选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继宗尊师重教,成效突出。
任嘉兴知府时,他大力兴办地方学校,要求年满八岁的孩子都要入学,对学官以礼相待,形成了教师文人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
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杖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
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不爱金钱,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地拒绝了宦官。
D.杨继宗慧眼识才,很有远见。
他监考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非常郑重和高兴地说这两位考生将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这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佩服他有眼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有误,从文中来看,“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意思是“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可见赠送物品在前,宦官要钱在后。
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5分)(2)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5分)【参考答案】(1)离开嘉兴前,孔儒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查看,里边只有几件破旧衣服罢了,孔儒羞惭地离开。
(2)杨继宗多次与太监张庆意见不合,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做官,常常在皇帝面前诋毁杨继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濒”,临近,接近;“突”前省略主语“孔儒”;“发”,打开;“箧”,箱子;“敝”,破旧;“敝衣数袭”定语后置句,应为“数袭敝衣”;“而已”,罢了;“去”,离开。
(2)中,句首添加主语“杨继宗”;“数”,多次;“忤”,意见不合;“每”,常常;“于”,在;“毁”,诋毁。
【参考译文】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
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
成化初年,因为王翱的推荐,升任为嘉兴知府。
(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没有人敢冒犯。
他经常召集当地的老人询问民间的疾苦,替他们解除。
又大力兴办社学。
民间有年满八岁不上学的子弟,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
杨继宗总是以宾客之礼接待学官。
教师、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达。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公告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
”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去拜见他说:“治理百姓有一定的规矩。
您只管剔除奸邪和弊病,劝勉和惩治官吏。
如果挨家挨户稽查核实,则是相关政府机构的事,不是御史的职责范围。
”孔儒无法与他争辩,但心中深为忌恨。
离开嘉兴前,孔儒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查看,里面只有几件破旧衣服罢了,孔儒羞惭地离开。
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说:“钱都在,请给我印券。
”太监吃惊得不敢接受。
杨继宗进京觐见,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罢了。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
杨继宗多次与太监张庆意见不合,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做官,经常在皇帝面前诋毁杨继宗。
宪宗说道:“(你说的)恐怕就是那个不要一文钱的杨继宗吧?”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了解这个人了。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发,来到驿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登记交付给官府。
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回家。
杨继宗极力维持风纪节操,而且心肠慈厚。
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时候,有十余名仓库官吏因短缺库粮被关在狱中,以至于卖掉子女赔偿。
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们,却没有理由。
有一天,他的月俸银送到,他让人称量一下,超出了原数,再量别的官吏俸银,也都如此,因此明白了仓吏缺粮的原因。
他准备据实上报,众人恐惶不安,请求杨继宗,甘愿捐出俸禄代替仓吏们赔偿。
十余名仓吏因此获释。
杨继宗曾监考乡试,得到两份好考卷,便身着朝服一再拜天道:“这二位考生必当为天下人才之魁,我为朝廷得人才而祝贺。
”等到拆开考卷,知道二生为王华、李旻,后来两人果然相继考中状元。
人们因此佩服杨继宗有眼光。
名篇名句二、(四川绵阳市2020届高三联考)名篇名句默写。
(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后人”的委婉称谓,告诫唐朝统治者不要让历史重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这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3)韩非子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与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
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
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鉴、幽愁、陟罚臧否。
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四川成都市2020届高三摸底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年4月11日上午,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